浙江大學團隊給西瓜測「血型」,育出的好瓜不怕裂

2021-01-10 中國生物技術網

果實開裂是自然界中的常見現象,從進化上來講「瓜熟蒂落」有助於種子的傳播和植物的繁衍。從產業上來講,田間和採後的果實開裂,都將大大降低經濟效益和消費價值。

果實開裂造成巨大產量損失(左:田間裂瓜導致減收或絕收;右:西瓜豐收對比)

從另一個方面講,果皮的耐裂性與果肉品質緊密連鎖,導致了「耐裂品種不優質,優質品種不耐裂」的現象。因而,西瓜果皮堅硬耐裂同時果肉清脆爽口成為了一個重要育種目標。這樣一來從田間到餐桌,瓜農好種、經銷商好賣、消費者覺得好吃,三全其美。

經過多年研究,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張明方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了與新鮮果實耐裂相關的基因,不僅為進一步闡明果實耐裂性機理提供了新見解,同時也有利於加速耐裂優質品種的精準育種,為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技術改良西瓜品種的耐裂性提供了重要的靶標基因。

這項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學雜誌《植物生物技術雜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浙江大學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博士生廖南嶠、胡仲遠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張明方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西瓜皮耐不耐裂,這次找到了評價指標

果實裂果是農業生產中普遍發生的現象,嚴重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商品性。西瓜在生產和物流過程中均易出現裂果現象,每年田間和物流階段的產量損失巨大。

西瓜從唐代經古絲綢之路進入中國,也歷經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但卻一直沒有很好的體系評價西瓜皮的耐裂性,傳統的育種家採用感官評價,捏一把或者刀切一下,這種方法完全憑育種者的經驗,育種效率低,無法解析果實耐裂機制,也很難打破「耐裂品種不優質」的桎梏。

如何把耐裂性狀用一個數值標記出來,是張明方課題組這次研究的第一個亮點。他們通過質構儀選用不同形狀的探頭,測量了果皮硬度、破裂性、破裂率、破裂力做功等8個不同評價指標。這些測量數據既涵蓋了傳統耐裂性判斷的指標,更包含了很多傳統方法無法測量的指標。「準確量化耐裂性狀、精準定位耐裂基因,能為培育耐裂品種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多個耐裂性狀指標的共定位

張明方介紹,果皮硬度就是測量西瓜在破裂瞬間受到的力,破裂性就是機械穩定施壓導致果實的主動破裂情況,破裂率就是同樣力切西瓜,會形成主動破裂周長。

根據這些前期指標,科研人員用耐裂性顯著差異的西瓜進行雜交,並對400多個西瓜F2代開展實驗性狀調查。科研人員在對159個隨機樣本進行單株測序後發現,所有耐裂相關指標都共同定位到西瓜的10號染色體上,而果皮硬度數據錨定的區域最為清晰精確。

在實驗的空隙,最有趣的還是一起吃西瓜。「大家都圍著西瓜做研究,實驗後就圍著吃西瓜,評瓜品味,有些實驗的靈感就是來自於吃西瓜。」胡仲遠說。

西瓜也有血型,這樣的瓜娃子最好吃

在初步鎖定10號染色體後,課題組創新了單株染色體片段來源分析方法,利用F2個別在候選區域發生重組的個體以及他們的自交後代F3群體,通過耐裂表型和基因型關聯分析縮小候選區間,鎖定關鍵基因,科研人員發現該區域存在一個ERF4 基因,是耐裂與否的重要因素。胡仲遠表示:「只用雜交第三代就能精確定位到基因,這是用傳統基因定位方法無法做到的,都是得益於我們創新的表型評價體系和基因挖掘方法。」

在自然界的不同西瓜種質的10號染色體上,存在兩種類型的等位基因ERF4-a和ERF4-b,與本實驗的耐裂親本擁有相同的ERF4-a基因的西瓜基本都耐裂;而具有ERF4-b基因的則表現為容易開裂;兼而有之的雜合類型,則表現為果皮堅硬,果肉較鬆脆。張明方用「血型」給這些西瓜樣本打了個比方,耐裂的如果是A型,那麼就可以把不耐裂的比成B型,兼而有之的則是AB型。

通過創新研究方法實現耐裂基因的快速精準定位

由於找到了耐裂性功能基因,課題組很快研發出分子標記物,只要用一點點葉片提取DNA進行分析,就可以很快的測試出西瓜屬於哪個「血型」。在對已有的104個西瓜品種資源進行驗證後,科研人員發現西瓜的「血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耐裂性。另一方面,張明方團隊還對市面上銷售的30餘份不同西瓜商品種進行了檢測,發現只有在設施栽培的西瓜品種中才會發現較多的「B型血」,而露地栽培的西瓜品種,基本上全是純合的A型或雜合的AB型。

這是因為「B型血」西瓜的果皮容易開裂,在露地栽培很容易受到雨水等不利因素刺激而發生田間果實開裂,所以在長期育種過程中,「B型血」被逐步淘汰了。而在設施栽培條件下,避雨設施為西瓜提供了保護,不耐裂的西瓜也能較好地生長,育種家們在選育優質品種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不耐裂的「B型血」保留了下來,而耐裂的純合「A型血」由於常常聯鎖果肉較硬這一不良品質,就很少被保留在設施西瓜品種裡了。

「從我們的日常經驗中也可以發現,在露天生長受到風吹雨打,西瓜品種的果皮必需更加堅韌。」胡仲遠說,「事實上在AB型的品種裡,更有可能發現又耐裂又清脆好吃的西瓜。」

那麼是什麼讓A型和AB型西瓜更耐裂呢?

課題組繼續開展研究,他們發現ERF4 基因是乙烯信號途徑的重要轉錄因子,從基因進化角度和結構特徵判斷,該基因很可能調控細胞壁木質素的生長和積累。「木質素就好像細胞壁的鋼筋,形成銅牆鐵壁,讓細胞壁更堅固、更有韌性和硬度。」張明方說。

功能基因的進化分析為功能預測和後續機理研究提供重要線索

精準育種找到新方向

張明方介紹,功能基因的分子標記為育種篩選帶來了新的可能。

在之前如果需要篩選品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栽培巨大的種群進行大量的普查式的性狀研究,而有了分子靶標,就可以先對各類品種資源進行苗期篩選,再選擇帶有目標基因的少量個體進行田間種植。

比如耐裂優質西瓜的選育,我們不再需要在每個世代開展耐裂性選擇,只需選擇出A或AB血型的材料再開展田間種植,再從中選育果肉品質佳又較耐裂的個體繁育後代。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每季的種植量,而且不用擔心耐裂基因在育種過程中「丟失」,獲得目標品種的時間也將大大縮短。「將自然界已有的優質基因篩選出來,進而開發相關分子標記,可以大大提高育種的精度和速度。」

不斷發掘抗逆、抗病、優質等相關功能基因,並利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將各種有益性狀高效地集合到我們的育種材料中,選育出田間-物流-餐桌「三全其美」的西瓜新品種,成為了張明方團隊西瓜精準育種的新方向。

本項目受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

(文 柯溢能/圖片由課題組提供)

來源:浙大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給西瓜測「血型」?浙大團隊發現通過它可以找到脆且不易裂的好瓜
    經過多年研究,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張明方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了與新鮮果實耐裂相關的基因,不僅為進一步闡明果實耐裂性機理提供了新見解,同時也有利於加速耐裂優質品種的精準育種,為通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技術改良西瓜品種的耐裂性提供了重要的靶標基因。這項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學雜誌《植物生物技術雜誌》(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 吃瓜群眾福音 測「血型」育出脆甜不易裂西瓜
    近日,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張明方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了與新鮮果實耐裂度相關的基因,這一發現將有利於加速耐裂優質品種的精準育種。課題組通過測量果皮硬度、破裂率(同樣力切西瓜形成的主動破裂周長)等8個評價指標,然後根據這些指標,用耐裂性差異顯著的西瓜進行雜交,對400多個雜交二代西瓜開展實驗性狀調查。
  • 敲敲敲……原來挑西瓜靠敲還不夠
    夏天來了,西瓜無疑是最具人氣的水果。人們挑西瓜時候總要對著西瓜拍一拍,敲一敲,聽聽聲音,然後篤定一指「我就要這個瓜了」,每當這個時候總會引得旁人「肅然起敬」。選品種、看「顏值」、聽聲音……做個合格的「吃貨」,你應該懂得這些。
  • 科學說:A型血更抗壓,那其他血型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看看
    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EyeOpener」看一看。 RH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與ABO 血型系統一樣的重要,都是描述血型的方式。根據紅細胞表面D、C、c等四十多種抗原的有無,RH血型又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在RH血型中找到對應的類型。
  • 桃子和西瓜一起吃馬上致命?這些食物相剋吃死人你會信?
    在夏季應季水果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西瓜和桃子,西瓜香甜多水,桃子味美誘人,不知它們已經收穫了多少人的味蕾。食物(事物)一旦火了必然會出現「緋聞」,對於它們也不例外。江湖傳言「西瓜和桃子並不能一起吃,否則會食物中毒,嚴重者甚至會致死」。哇塞,難道會有如此可怕?對待這個問題,各位還需科學看待。先來說結論:「西瓜和桃子一起吃容易中毒」完全是謠言,而且還是「無中生有」的謠言。
  • 給紅細胞「披外套」,浙大團隊成功研製「通用熊貓血」
    來源: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微信公號「求是風採」(下同)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王本副教授聯合化學系唐睿康教授研究團隊另闢蹊徑,通過修飾紅細胞表面,將供應充足的RhD陽性紅細胞批量轉換為RhD陰性紅細胞,無需RhD血型匹配即可進行應急輸血,不發生排異反應。這一方法有望高效地解決「熊貓血」血源短缺難題。   研究論文於北京時間3月21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
  • 西瓜甜不甜,瞧一眼這2個「位置」就知道,攤主看了都豎大拇指
    上次我去購買西瓜,因為不會挑選,所以就挑到了一個水分少,吃起來乾巴巴的,口感一點都不好,皮還特別厚,還是我花了10塊錢買的真是覺得虧大了,後來我問媽媽我才知道自己挑的是「公」西瓜,所以才會汁少皮厚口感不好。媽媽告訴我天挑西瓜,學會買「母」西瓜,「母」西瓜吃起來甜美多汁,口感脆爽。
  • 浙大團隊研製出通用「熊貓血」:RhD紅細胞由陽轉陰,無需匹配即可...
    浙大團隊研製出通用「熊貓血」:RhD紅細胞由陽轉陰,無需匹配即可應急輸血  Evelyn Zhang • 2020-03-
  • 【重磅】ABO血型真的與長壽相關嗎?
    此後,隨著1616年英國醫生Harvey應用動物實驗闡明了血液在體內的循環方向,至1666年牛津大學科學家Richard Lower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動物間輸血試驗,科學家們開始設想動物-人之間的輸血,雖偶有成功,但異種輸血治療大多導致了嚴重的輸血反應甚至死亡。
  • 浙大新研究有望解決罕見血型...
    在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最新研究中,浙江大學研究團隊通過修飾紅細胞表面,將供應充足的RhD陽性紅細胞批量轉換為RhD陰性紅細胞,無需RhD血型匹配即可進行應急輸血,不發生排異反應。這一方法有望高效地解決「熊貓血」血源短缺難題。
  • 一萬個人裡只有五個浙江發現極罕見血型
    一種十分罕見的稀有血型———含Lea抗體的弱D血型———最近在浙江首次發現。浙江省血液中心的專家說,了解自己的血型相當重要,如為稀有血型,最好定期獻血儲存,以免在急用時找不到配對血型。  血液中心的專家說,紅細胞血型共有20多個系統,但平常檢測主要為兩個,即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
  • 原來測血型立等片刻就能出結果
    原標題:原來測血型立等片刻就能出結果 小記者在測血型。小記者們在聽講血液知識。通訊員劉洋攝  中國江蘇網12月29日訊 「原來測血型這麼快就能出結果」、「O型血的功能好強大」、「還能看微電影呢,快來」……延續前兩周的盛況,上周六,到省血液中心參觀的南京晨報小記者們依然熱情不減,在省血液中心成分獻血室和「血液的奧秘」青少年科普館內,他們了解到一個個平時不知道的血液知識和奧秘,最吸引眼球也是讓家長和孩子更好奇的依然是「免費測血型」這個項目,很多小朋友通過驗血型來求證自己平時的猜測
  • 浙江工商大學與阿里雲籤署合作協議,建設「數字高校」
    浙江工商大學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1月13日在下沙籤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籤,將共同推進「數字高校」建設。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實現業務信息數位化、學校資源數位化以及整體業務數位化,全方位推動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播和校園智治等領域的改革創新,整合產、學、研、用資源,打造智慧教育和數字教育的成功樣板,為浙江改革創新實踐提供成功案例。
  • 高考分數線,浙江大學錄取分數線,浙江大學2019年全國各省市錄取...
    湖北高教網訊: 浙江大學,中國頂級高等學府之一,中國排名第三的高等院校,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高校。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 父親是AB血型,兒子O血型拒絕做親子鑑定,浙江爸爸做了一個決定
    近日,浙江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個案例,父親沈某因意外得知自己是AB血型,而兒子竟然是O型的,可能不是自己親生的。為此,沈某將兒子及前妻告上法庭,因兒子拒絕做親子鑑定,湖州中院判決雙方不存在父子親子關係,也就是兒子並非沈某親生。
  •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記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但對浙江大學的醫學生來說,她依然是那個在課堂上誨人不倦、指引他們奔向人類健康共同體的「李奶奶」。上網搜索「李蘭娟」三個字,能彈出長長一串頭銜: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著名感染病學家,浙江大學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然而在她心底,她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醫生和科研工作者。
  • 浙江大學數字溝通研究中心揭牌
    12月27日,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主辦的「走向數字: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學術論壇——暨「浙江大學數字溝通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今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辦。來自國內高校新聞學院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體系建構。
  • 浙江大學成立亞洲文明研究院
    浙大發布 1月9日,首屆亞洲文明交流與互鑑高端論壇暨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求是大講堂舉行,開啟以學科會聚引領文科發展的嶄新篇章。國內外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圍繞亞洲文明研究的重大理論構建和現實挑戰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 浙江大學,如此處罰有失公允
    #浙大對強姦犯學生的處罰刷新三觀#全國名校「浙江大學」,近期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不是因為其攻克了某項高科技技術,也不是因為向國家輸送了多少科技人才。而是因為一個處罰,一個對罪犯的處罰,導致了這所全國名校被大家口誅筆伐。
  • 日本人的血型「情結」
    在日本,「你是什麼血型?」對於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愛情都有很大影響。      日本人說,A型血的人是敏感的完美主義者,也能很好地在團隊中工作,但總是過分焦慮;O型血好奇心強、慷慨大方而且固執;AB型是天生藝術家但神秘難測;B型總是興高採烈,但是古怪且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