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佛度有緣人」這句話

2021-01-09 心止傳統文化

「佛度有緣人」這句話大家常常聽過, 那麼「度」是什麼, 佛是如何「度」你,你是「有緣人」嗎?你需要佛來「度」你嗎?

一個「度」字,如果不明白它的含義,那無論你是「有緣人」,還是「無緣人」,即使佛「度」了你, 你還是不懂感恩。

佛說的「度」化眾生,並非是佛要解救眾生之苦,佛法講的「度」,筆者認為是讓眾生接觸佛法,學習佛化,通過布施達到「自度」的目的。

三世書上說「迷茫眾生」, 眾生因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煩惱, 四相當中有些是有緣人, 有些是無緣人, 佛度有緣人,是指「與佛有緣的人」,他/她們來到人道會接觸佛法,並且通過自己學佛,最終自己過河上岸,遠離痛苦與煩惱,而與佛無緣的人,是因為無法接觸佛法,所以佛才無法度無緣之人。佛門打開, 佛無法改變個人的因果,佛只能普度大家,開啟我們的智慧, 師父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

「無緣人」是沒有種下善根,沒有覺的因,這自然缺乏覺的緣,當一個人執著名利, 犯五毒, 就是佛陀有心要度我們,我們心中有魔, 缺乏佛緣,佛也難度。俗語說無緣,其實是某人與佛無緣,並非佛與某人無緣。  

我們是薄地凡夫, 不是菩薩, 我們不要說「度化眾生」, 我們要先行「自度」,自度而後才能度他, 你在家庭中孝順父母, 你在朋友圈中弘揚善知識,你在社會上服務眾生, 這些都是學佛最好的榜樣,人家接受你, 學習你, 你就度他, 明白嗎?。

筆者天天叫大家放下,自己有沒放下? 如果自己都執著名利心, 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自度」,自己「借佛行魔」。

度眾生先度自己, 自己沒有得度, 怎能度眾生?

如何度自己, 筆者認為先將名利心放下, 名名利利愛愛恨恨是煩惱, 五毒是習氣, 殺生是習氣, 偷盜是習氣, 邪淫是習氣, 度眾生先要度自己, 度自己先要改變自己的煩惱、習氣。

我們有四相, 我們就有高低位置, 我們嫉妒別人, 我們仇視別人, 我們想擁有丈夫的心, 我們不給別人碰妻子一根毛, 我們就很難「自度」。《金剛經》上說:「菩薩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很好, 隨類化身。

筆者學佛有少少感悟, 我們的釋迦牟尼佛, 各位菩薩, 各位大德, 衪們給我們做榜樣, 是我們的導師。我們是眾生, 利益眾生, 就是利益自己; 愛我們的朋友, 也是愛自己, 所以, 心量要大, 量大福大, 一生行善, 積福就厚, 多做善事, 果報就多。

迷時師度,悟人乃是自度,起步時可靠經師、上師、金剛上師、導師、法師、老師幫助你去「度」自己;上了路,有了方向,就要學著佛菩薩的悲願,發願自度度人。請大家先修自己的觀念、人格、言語、舉止、待人接物,學佛的人要帶點佛人的莊嚴及慈悲的精神。說到此,大家就明白,「自度」就是「度他」,佛無處不在,佛在心中,人在做, 天在看, 不要為了「度他」而「自度」。

相關焦點

  • 佛度有緣人
    佛對於我們一般人並不陌生,即便我們在農村長大,爺爺奶奶輩初一、十五都會燒香,除了對於先輩緬懷也有內心深處對於菩薩的虔誠。但這些跟真正的信奉佛還又不一樣。沒想到只是為了尋找共同話題聊到佛,這個遁入佛門的客戶本著佛度有緣人,覺得我還算是個有緣人,毫不吝嗇介紹起來。佛教分兩種:一種是出家,就是我們電視上看到一些看破紅塵人士,出家拜佛修煉。這種人的境界是比較高的。
  • 佛度有緣人,這三種人與佛有緣,你是嗎?
    在諸多影視劇與文學小說之中,我們常常能夠聽到這麼一句話「施主,你與佛有緣!」這句話也一直被不學佛之人用於日常調侃的語句之人。但大家可能忘了,這些只是「影視劇、小說」中對於佛教帶有色彩的提及,也並不可取!在佛門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 佛度有緣人,如來說這句話是妄語,你明白怎樣通達無我之法嗎
    六祖慧能大師說:「夫金剛經者,無相為宗,無住為體,妙有為用。」道出了學佛要以無相為宗旨,無住體空為目標,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悟般若妙義,成就無上菩提。只因為世人被煩惱執著蒙蔽了自性,所以,佛陀傳授了見性之法,讓世人了解自己的真如本體,回歸自性。《金剛經》雖然是大乘般若智慧,深奧無比 ,有上根的人,很快就能體悟其無上的般若智慧。如果,沒有慧根的人,讀誦再多也不會體悟佛意的。
  • 淨空法師:佛度有緣人,什麼是有緣
    就在現前;時間沒有了,沒有先後,無量劫前也在面前,無量劫之後的將來還在面前,統統看到了,所以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都可以同時普度。這些菩薩,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是不是天天這樣做?是的,沒休息過。為什麼眾生還這麼多,還在受苦受難?不是佛菩薩不度他,是他的緣不成熟,這個時候要給他講佛法,他排斥,他不能接受,這就是佛度有緣人。什麼是有緣?相信的人,能理解的人,能依教奉行的人,就得度了。
  • 佛度「有緣」人,什麼是「佛緣」?
    心中有佛,便是與佛有緣。有佛心的人不去看眾生的過錯;只看到眾生的過錯卻看不到自己過失的人,枉談「佛」字。對己對事負責,便是與佛有緣。、善、美的心,追求終極意義上獲得智慧與真理的人,我們就是「有緣人」。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也都能與佛結緣。懂得愛與感恩,便是與佛有緣。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
  • 這幾類人身上較為明顯,看看有沒有你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內心是怎麼樣的,便就有哪一尊佛,我們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便就有了佛緣。其實,佛緣是佛度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老生常談的佛度有緣人,究竟會度哪些人?一:尊重佛法,禮敬諸佛之人修行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誠」字,心誠可以感動上天。供養佛尊也是同等道理,無論哪尊佛都不希望有心不誠之人供養自己,因為「心不誠,則法不尊」。
  •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
    怎麼才算是與佛有緣,通常有4個特徵,看看是否有你,當年,悉達多太子看盡了人間的生老病死,毅然放棄王子的身份,拋棄榮華富貴。出家學道,經歷很多修行,都沒有找到心中的真理。於是才有了雪山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頭。悉達多認為這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修行,最後悉達多也明白了這不是自己心中的道。悉達多最後發現苦行也沒有找到人生宇宙的真理。
  • 佛教:這四個特徵的人,與佛有緣,看看你有嗎?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諸佛如來是出世間的大醫王,能除一切煩惱障礙,卻不能救拔慧命將盡之人。很多才接觸佛法的善信,經常提問的就是,某位「大師」說我有佛緣,你覺得是這樣嗎?「緣」是佛家認識世界的基本觀念,萬物有緣,才能發生關聯,並進一步發展,乃至產生結果。佛緣亦是如此,它是指某人和佛有感性上的關聯,甚至有似曾相識之感。
  •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與佛有緣的人!
    我們常聽說「佛度有緣人」,究竟誰才是與佛有緣之人呢?那些還未信佛念佛之人,或者還在誹謗佛法的人,真的是與佛無緣嗎?佛度眾生需要因緣,眾生如何與佛結緣呢?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佛度有緣人」,還有一副對聯說:天雨普施,難潤無根之草;佛慈廣大,不度無緣之人。很多人就會想:「我也去過寺院,算不算與佛有緣的人呢?」有人甚至說:「我與佛沒有緣,學不了佛的!」
  • 這三句話,男人只是說說而已,當真你就輸了!
    可是,花言巧語只是男人說說而已,女人如果當真,受苦的就是自己了。小譚在遇到自己老公之前,交往過一個男朋友,那是她的初戀。人們都說,初戀總是有別樣的情懷,小譚承認,在遇到老公之前,剛剛和前男友分手的那段時間,她是很痛苦的,難以從那段感情中走出來。她覺得前男友對自己很好,他每天會給自己說很多好聽的話,給她很多的承諾。
  • 入行前想普度眾生,入行後只想度有緣人,教師的心態為何變化?
    入行前想普度眾生,入行後只想度有緣人。看到一個網友在我一篇文章評論區留下的一句話:入行前曾想普度眾生,現在只想度有緣人。看到這行字,我深深被震撼到了,這位網友真的是太有才了,她說出了現在很多老師的心聲。以前是「教不嚴,師之惰」,現在怎麼樣呢?如果你在好一些的學校可能還能嚴管學生,但如果是在窮鄉僻壤款式的學校,有可能就是「教一嚴,師之禍」。
  • 佛教:身邊有「小人」,心中默念這3句話,反敗為勝!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我們每個人這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因緣,有善緣貴人,也會有惡緣小人。但不論是何緣分,都是我們自己感召來的,都要接納。對於惡緣,要修懺悔;對於善緣,要懂珍惜。有句話叫:別人如何對我,那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那是我的修行。我們無法改變他人,但我們可以修好自己。佛法講「境隨心轉」,把自己的心修持好了,再壞的外境也能轉好。
  • 在寺廟裡偷功德錢被抓,河南男子怪菩薩不保佑:我是有緣人
    在福建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位河南男子偷走功德錢,被抓後還一套套的話語,自稱得到菩薩的保佑,自己就是有緣人,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不又餓又渴的他就到了附近的一家寺廟裡,本來他是想著寺廟桌上有貢品,想要到寺廟裡拿點填飽肚子,但是在拿貢品時,他意外發現旁邊有個功德箱,裡面還存放了不少現金,臨時起意就把功德錢給偷走了,並馬上搭車要回河南老家。
  • 太上老君為什麼要化胡為佛,有何陰謀?菩提祖師說了這句話!
    文|拾伯(拾伯侃西遊第17期)看過《西遊記》都知道太上老君曾經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正是這件事讓他再道教和天庭的地位都非常崇高,受人尊敬!這件事就是化胡為佛,說簡單點就是他曾經去到西方教化了那裡的人民,讓他們有了佛性,這才有了西方佛教!
  • 女人的這5句話,不是隨口說說,而是暗示「喜歡你」
    如果一個女人,對你說這5句話,可不是她隨口說說而已,而是對你動了心動了情,在暗示你「她喜歡上你了」,別呆呆的聽不懂。1、「你缺女朋友不?」真心喜歡你的女人,她的內心裡會有一種這樣強烈的渴望,就是渴望能成為你的女朋友,所以她特別想知道你有沒有女朋友。
  • 佛教:身上有這9點其中之一,說明你與佛有緣,你是有緣人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就不得不說到與佛有緣這個話題了。在有些人看來,與佛有緣就是與佛有相似之處。例如有些人天生耳垂比較大,又或者有的人天生菩薩像,就會被人們說成與佛有緣。但是這真的能說明與佛有緣嗎?其實並不是,身上有以下這9點其中之一,就說明你與佛有緣,你是有緣人嗎?
  • 佛教裡說的「有緣人」是指什麼類型的人?
    佛教中常說佛度有緣人。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
  • 人人都跟佛有緣嗎?
    有人發給我一段話:「常有人問:『你覺得我跟佛有緣嗎?』其實,每個眾生皆具佛性,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甦醒,因此,可以說人人都跟佛有緣。只不過,對有些人來講,這種因緣暫時還沒成熟而已。」發給我的人說:「想聽聽你的見解。先告訴你哦,這是位著名堪布的教言。」
  • 佛教中的因果與緣之間的關係
    面對謎一樣的人生,我心中總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有的人生活總是困難重重,諸多不順,而有些人卻事事順心,家庭幸福,為何一樣的人生卻有不一樣的遭遇呢?這些問題人們在茶餘飯後總會去思考。本篇文章,小編就來與您分享一下在佛教中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