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郭靖的原型,竟是唐朝名將郭子儀後人,曾攻破733座城池
說到金庸先生的作品,最具代表的就是《射鵰三部曲》了,而對於劇中的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郭靖了,正是詮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經典角色代表。而說到這個人物,很多人以為是虛構的,其實,我們了解金庸先生作品的人都是知道,在他的作品中,總是有著一些歷史原型,而郭靖這個人物也是不例外的。
在《射鵰英雄傳》中,曾說道郭靖跟隨蒙古大軍西徵,屢破堅城,建下奇功。而在真實的記載上郭靖的原型比《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在戰場上表現的更傳奇與吸引人,他率大軍攻略中亞和歐洲的時候,可以說是長驅直入,萬夫莫當,曾攻破了733座不同國家的大小城池,鐵蹄之下更是百戰百勝,通知的奴隸更是多達百萬,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蹟。
而這位傳奇將軍叫做郭侃,而說到這個人物那就要說到他的祖上,他的祖上那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作為郭子儀的後人他出生於南宋嘉定十年,而此時的中國政治格局是有南宋、金、蒙古三個政權,而宋、金已經日漸衰落,而蒙元帝國開始逐漸強大起來。
郭侃在年少的時候是被元朝丞相史天澤收養長大的,這段就與郭靖在蒙古長大,兩者的經歷就是比較相似的,在特意的培養下,長大後的郭侃可謂是有勇有謀,更是在戰爭中表現出了指揮才能,在徵伐中屢立戰功,在20幾歲的時候就在蒙古軍中擔任百夫長、千夫長的軍職。
在1253年,36歲的郭侃跟隨宗王旭烈兀開始西徵,在歷史上這次戰爭被稱為蒙古「第3次西徵」,宣示了蒙古徵服中亞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等地的戰爭。在1257年12月,郭侃跟隨旭烈兀進攻大食國首都巴格達,此戰共消滅了敵人7萬多人,而首都東西兩城都被郭侃攻破,戰勝之後更是築起了「萬人的頭顱」的場面。而緊接著在1258年滅掉了有著500多年的歷史的黑衣大食國。
而在郭侃率軍在西徵中正大獲全勝的時候,適逢蒙古大汗蒙哥死於釣魚城下,郭侃在聽聞蒙哥死亡後率兵歸國。而這個時候傳來的是蒙古的忽必烈汗即位的消息,這時候的郭侃脫離旭烈兀去見忽必烈。之後在1276年,郭侃被封為寧海知州,一年後病死。
而對於郭靖的原型,郭侃更是有勇有謀,在戰爭中更是擅長使用火炮,而更加可貴的是,郭侃作為一個漢人遠徵中亞阿拉伯地區,並創造了百勝的記錄,更是攻下了約七百多座城池的傳奇人生,也是精彩人生了。
看完文章之後,網友們,你們有什麼想法呢?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關注小編,也可以在評論區吐槽小編喲!
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