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原型,竟是唐朝名將郭子儀後人,曾攻破733座中亞城池

2020-11-15 騰訊網

  射鵰:郭靖的原型,竟是唐朝名將郭子儀後人,曾攻破733座城池

  說到金庸先生的作品,最具代表的就是《射鵰三部曲》了,而對於劇中的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郭靖了,正是詮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經典角色代表。而說到這個人物,很多人以為是虛構的,其實,我們了解金庸先生作品的人都是知道,在他的作品中,總是有著一些歷史原型,而郭靖這個人物也是不例外的。

  在《射鵰英雄傳》中,曾說道郭靖跟隨蒙古大軍西徵,屢破堅城,建下奇功。而在真實的記載上郭靖的原型比《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在戰場上表現的更傳奇與吸引人,他率大軍攻略中亞和歐洲的時候,可以說是長驅直入,萬夫莫當,曾攻破了733座不同國家的大小城池,鐵蹄之下更是百戰百勝,通知的奴隸更是多達百萬,堪稱戰爭史上的奇蹟。

  而這位傳奇將軍叫做郭侃,而說到這個人物那就要說到他的祖上,他的祖上那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作為郭子儀的後人他出生於南宋嘉定十年,而此時的中國政治格局是有南宋、金、蒙古三個政權,而宋、金已經日漸衰落,而蒙元帝國開始逐漸強大起來。

  郭侃在年少的時候是被元朝丞相史天澤收養長大的,這段就與郭靖在蒙古長大,兩者的經歷就是比較相似的,在特意的培養下,長大後的郭侃可謂是有勇有謀,更是在戰爭中表現出了指揮才能,在徵伐中屢立戰功,在20幾歲的時候就在蒙古軍中擔任百夫長、千夫長的軍職。

  在1253年,36歲的郭侃跟隨宗王旭烈兀開始西徵,在歷史上這次戰爭被稱為蒙古「第3次西徵」,宣示了蒙古徵服中亞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等地的戰爭。在1257年12月,郭侃跟隨旭烈兀進攻大食國首都巴格達,此戰共消滅了敵人7萬多人,而首都東西兩城都被郭侃攻破,戰勝之後更是築起了「萬人的頭顱」的場面。而緊接著在1258年滅掉了有著500多年的歷史的黑衣大食國。

  而在郭侃率軍在西徵中正大獲全勝的時候,適逢蒙古大汗蒙哥死於釣魚城下,郭侃在聽聞蒙哥死亡後率兵歸國。而這個時候傳來的是蒙古的忽必烈汗即位的消息,這時候的郭侃脫離旭烈兀去見忽必烈。之後在1276年,郭侃被封為寧海知州,一年後病死。

  而對於郭靖的原型,郭侃更是有勇有謀,在戰爭中更是擅長使用火炮,而更加可貴的是,郭侃作為一個漢人遠徵中亞阿拉伯地區,並創造了百勝的記錄,更是攻下了約七百多座城池的傳奇人生,也是精彩人生了。

  看完文章之後,網友們,你們有什麼想法呢?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關注小編,也可以在評論區吐槽小編喲!

  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唐朝開國皇帝眼中五大名將,第一秒殺其餘四位,現已被神化
    如果要列舉一個古代強盛王朝的話,可能很多人會選擇唐朝。不錯,唐朝確實是歷史上第一次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取得了絕對優勢地位,雖然持續時間相對不長。而造就這一優勢地位的,正是大破東突厥的唐朝第一名將李靖。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白起影視形象第八位、薛仁貴:薛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其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間接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羅馬帝國的滅亡。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 從董宣丁斐秦瓊郭子儀身上找原因:漢朝和唐朝為什麼很少有貪官?
    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咱們只能將其具象化到漢朝兩位縣令和唐朝兩位王公身上,管中窺豹之後,讀者諸君可能會得出一個比較明確的結論。看完漢朝的兩個縣令,咱們再來看看唐朝的兩位王公,他們一位是上柱國、翼國公、左武衛大將軍秦叔寶,另一位是太尉、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
  • 中國古代史上十大名將,三國竟無一人上榜
    第八名:郭子儀郭子儀,唐代中興名將。曾以武舉入仕,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隨後更是收復長安和洛陽二京。相州之戰,魚朝恩將責任推於郭子儀,遂被免職。在吐蕃趁長安空虛,佔領長安後,唐代宗再次啟用郭子儀,吐蕃聽說郭子儀被啟用,連忙逃離長安。後來,僕固懷恩與吐蕃回紇勾結叛亂,郭子儀單騎入回紇大營,說服回紇聯軍唐軍,大破吐蕃。最終,郭子儀被尊為尚父。
  • 他是秦時名人,比秦始皇小3歲,一番話為秦國賺得十六座城池
    甘羅是戰國末期秦國人,他的爺爺戰國中期秦國的名將重臣甘茂,歷侍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對秦國的發展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呂不韋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但是當他和燕國的關係建立起來後,他想要派往燕國為相的張唐卻因曾攻打過趙國,
  • 《長安十二時辰》王忠嗣:戰吐蕃滅突厥,一代名將預言安祿山反叛
    這位神秘的四鎮節度使在歷史上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盛唐名將——王忠嗣。」  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好評如潮。有一位神秘的角色,在劇中從未正面出現過。一直處於「哥雖不在江湖,江湖卻流傳著哥的傳說」的狀態,只在劇中角色的口中提到過他的名號,他就是傳說中的四鎮節度使——大將王宗汜。
  • 演義小說中五大白虎星下凡轉世名將:羅成排第五、第一被譽為兵仙
    北平王羅藝之子,秦瓊之表弟,乃隋唐天下十八條好漢中的第七條好漢,武藝高強,槍法了得,戰績頗豐,先破靠山王楊林的破長蛇陣、後破潁州王楊義臣銅旗陣,揚州比武大會之時,羅成所向披靡,擊敗各路英雄奪得狀元,歸唐之後,羅成更是為帥力擒王世充、竇建德、高談聖、朱燦、孟海公等五王,名聲大噪。在隋唐系列小說諸如《隋唐演義》、《興唐傳》、《說唐全傳》等書籍之中,羅成被描寫成乃白虎星下凡。
  • 古代重慶的十大名將詳解
    內亂平定後,楚國找到巴蔓子索要城池,蔓子認為國家不可分裂,身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諾是為無信,割掉國土是為不忠,蔓子告曰,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於是自刎而死,以頭授楚使。巴蔓子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廣為傳頌。
  • 南宋這座城池堅守20年,令蒙軍貼進去一個大汗,不是郭靖的襄陽哦
    南宋後期,蒙古鐵騎不斷南下,當時宋軍無法抵擋住蒙軍猛烈的攻擊,大批城池紛紛淪陷,但合川的釣魚城卻是個例外! 宋軍與蒙軍在釣魚城,前後相持了20多年,直至南宋亡國後,釣魚城的軍民才不得不獻城投降。所以,蒙軍壓根兒就沒辦法憑實力攻入釣魚城。
  • 中國古代十大「封號」名將排行榜
    因此被後人稱之為『兵家之鼻祖』。[2]兵聖 孫武上榜理由;兵聖』這個稱號的由來,主要得益於孫武的蓋世名作[孫子兵法],這部兵書非常全方位的論述了兵家的精髓,對後世影響極大。孫武本人雖然在徵伐楚國的戰役中獲得了勝利。但是與身經百戰的白起,王翦等人相比,就顯得有些寒酸了。但是這也說明不了孫武個人才能不及他們。
  • 宋朝積弱沒有名將?其實不然,帶你認識宋朝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國三萬鐵騎兵分多路南下,其中一萬人入侵雁門關,潘美率部迎戰,大敗遼軍,斬首三千級,隨後向北追擊到遼國境內,連破遼軍三十六座營寨,俘虜上萬人,牛馬五萬頭。 在雍熙三年的北伐作戰中,潘美出任西路軍主帥,屢戰屢勝,連續收復雲、應、寰、朔四州。
  • 白袍小將都有誰,第一位眾所皆知,第二位是梅長蘇的原型
    白袍小將都有誰,第一位眾所皆知,第二位是梅長蘇的原型大家看古代戰爭電視劇時,一定對這個詞不陌生——「白袍小將」。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兩軍對陣中,一身白盔銀槍的將軍往來衝殺,勇猛無敵。梅長蘇劇照陳慶之第二位,那一定就是「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出處,南梁名將陳慶之了。或許有人對陳慶之不太熟悉,但《琅琊榜》中的林殊,歷史原型就是陳慶之。
  • 中國歷史上十大不敗名將,看看你最仰慕誰?
    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著有《孫子兵法》。從周敬王八年(前512年)被吳王任命為大將,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孫武在吳國活動了30年,為吳國的強盛和稱霸中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二、白起——屠夫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 此人貌醜心狠,睚眥必報,連顏真卿都遭其毒手,郭子儀也要退讓
    但當時名將又是老臣的郭子儀卻不敢怠慢他,反而對他客客氣氣的,這是為什麼呢?郭子儀晚年退休在家後,每日就聽聽歌、看看舞、聊聊天,打發時光罷了。有一次,盧杞前來拜訪,郭子儀立即讓姬妾和歌姬全部退下,不準路面,自己則整理衣冠接見盧杞,客客氣氣地同盧杞交談,絲毫沒有鄙夷、嘲諷的意思。
  • 十二星座代表的古代名將!白羊座是呂布,獅子座是關羽
    可以說,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更可以展現一個男人應該有氣魄,而那些逐鹿沙場的英雄名將們也始終讓我們心懷崇敬之心乃至魂牽夢繞,既然此生再沒有這種機會,那麼我們不妨把我們的個性氣質一一排列出來,看一看我們的自己星座到底更像哪位將軍。
  • 諸葛亮一出祁山佔領了三座城池 以下哪個城池不是這三座之一
    三國殺6月5日每日一題的問題是:諸葛亮一出祁山佔領了三座城池,以下哪個城池不是這三座之一? 回答正確可以獲得天天抽好禮的機會哦,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三國殺6月5日每日一題答案,想要抽好禮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哦!
  • 成龍蕪湖認祖 張一一張良後人 盤點歷史名人後裔
    成龍蕪湖認祖 張一一張良後人 盤點歷史名人後裔 發布時間:2018-10-08 09:14:59      來源:80後之窗   成龍(房仕龍)安徽蕪湖認祖歸宗為唐朝一代名相「房謀杜斷
  •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棄之不用,後人卻視他為千古名將!
    曾有一個人本領高強,李世民卻只用他打了一仗就不再用了。那麼李世民看走眼的人是誰呢?他就是蘇定方。而蘇定方出生的時候正是隋朝末年,那個時候天下紛亂,群雄並起。此人就是唐朝初期名將蘇定方。《新唐書》記載,蘇定方老家是冀州人,即現今河北一帶,後來舉家搬遷到陝西興平落戶。當時適逢隋末唐初,四海鼎沸,戰火連天,各地軍閥林立,盜匪橫行,平民百姓飽受摧殘殺戮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