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薄荷

2021-01-08 小喬養生堂

中藥薄荷是唇形科植物薄荷的乾燥地上部分。中醫認為薄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薄荷茶、薄荷精油等。

來源產地:中藥薄荷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江蘇的太倉以及浙江、湖南等省。

採收炮製: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或花開至三輪時,選晴天,分次採割,哂幹或陰乾,切段,生用。

性味歸經:辛,涼。歸肺、肝經。

功效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本品辛以發散,涼以清熱,清輕涼散,其辛散之性較強,是辛涼解表藥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發汗作用之藥,為疏散風熱常用之品,故風熱感冒和溫病衛分證十分常用。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邪在衛分,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等症, 常與金銀花、連翹、牛蒡子、荊芥等配伍,如銀翹散(《溫病條辨》)。

2.風熱頭痛,目赤多淚,咽喉腫痛

本品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 清頭目、利咽喉。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眩暈,宜與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風、清熱、止痛藥配伍,如上清散(《丹溪心法》)。治療風熱上攻之目赤多淚,可與桑葉、菊花、蔓荊子等同 用;用治風熱壅盛,咽喉腫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蠶,如六味湯(《喉科秘旨>)。

3.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本品質輕宣散,有疏散風熱、宣毒透疹、祛風止癢之功,用治風熱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蟬蛻、牛蒡子、檉柳等藥,如竹葉柳蒡湯(《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治療風疹瘙癢,可與荊芥、防風、僵蠶等祛風止痄藥同用。

4.肝鬱氣滯,胸悶脅痛

本品兼入肝經,能疏肝行氣,常配伍柴胡、白芍、當歸等疏肝理氣調經之品,治療肝部氣滯,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如逍遙散(《和劑局方》)。

此外,木品芳香闢穢,兼能化溼和中,還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溼穢濁之氣,脘腹脹痛,嘔吐洩瀉,常與香薷、厚樸、金銀花等同用,如薄荷湯(《痧脹玉衡>)。

典籍記載

1.《新修本草》:「主賊風傷寒,發訐。治惡氣腹脹滿,翟乩,宿食不消,下氣。」

2.《滇南本草》:「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眩暈、發熱。去風痰,治傷風咳嗽,腦漏, 鼻流臭涕。退虛勞發熱。「

3.《本草綱目》:「利咽喉,口齒諸病。治瘰癧,瘡疥,風瘙癮疹。」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中藥:威靈仙
    中藥威靈仙是毛茛科攀援性灌木植物威靈仙等的根莖。中醫認為威靈仙有祛風溼,消骨哽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治療喉嚨卡魚刺等。別名:靈仙,百條根,老虎鬚,鐵掃帚。來源產地:本品為毛茛科攀援性灌木植物威靈仙、棉團鐵線蓮或東北鐵線蓮的根及根莖。
  • 適可而止 中藥零食不是誰都可以吃
    「聯姻」,中藥零食應運而生。雖然就口感、營養等來說,中藥零食都很有賣點,但卻不能吃得太隨意,否則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在上一期中,重慶市南岸區中醫院中醫師王靜給大家講解了山楂片、阿膠蜜棗等4種中藥零食的吃法與講究,今天她將繼續為大家介紹另外幾種常見的中藥零食。
  • 這種薄荷不僅清熱解毒,還一團團的開花,耐寒耐熱,哪都能種!
    薄荷很多人都有種,有些花友用來泡茶,有些用來做菜。但是一般的薄荷,特別是我們平常生活中的土薄荷,都是用葉子,花兒很少也不好看。今天給大家介紹這種薄荷,除了可以有一般薄荷的特性外,花開的還特別的漂亮,適應性強,全國各地都能種,一起來看看吧!
  • 女人多喝薄荷水能減肥 還有5大好處
    原標題:女人多喝薄荷水能減肥 還有5大好處   相信大家都吃過薄荷糖吧,薄荷糖有清熱解毒和降火消炎的作用,吃在嘴裡感覺到涼涼的,而且能夠提神。其實薄菏糖的主要材料是薄荷,薄荷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這款中藥的藥用價值相當高,女性朋友在平時可以用薄荷泡水喝,有利於身體健康,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 薄荷的6大功效 女人三個時期別用
    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民間很早就將鮮薄荷作為蔬菜食用,後有人將薄荷葉曬乾後泡茶,自唐代始作為藥用。《本草綱目》中記載: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可消風散熱。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癧、瘡疥為要藥。薄荷全草入藥,具有發汗、散風熱和止癢等功效。 薄荷為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植物,廣泛分布於北溫帶地區,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中藥材,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香料植物之一。
  • 「中藥零食」你吃過嗎
    這個零食可不是簡單的零食,而是採用或者添加了中藥製作而成的「中藥零食」。由於其中含有中藥成分,很多人覺得比一般的零食健康,有些還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就無節制地食用,打著養生的旗號滿足吃零食的快感。那麼,這些「中藥零食」真的健康嗎?真的可以用來養生嗎?
  • 從一味神奇的中藥說起,十分鐘詳解五千年的文字傳承!
    二、一味中藥引發的文明探索——甲骨文之父上文中,我們講了我國最早文字的由來,那麼有了文字之後,人們將在什麼介質上書寫呢?記錄在牆上、地上也不容易保存和使用,於是人們將文字記錄在動物的骨頭上,關於甲骨文的發現,我們還要從我國清朝末期說起。
  • 薄荷怎麼吃功效最大?營養專家給出了6個妙方
    有人說,用薄荷驅蚊效果好,我們來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在家門口旁邊的小樹林裡分別放置了兩盞滅蚊燈。在一盞滅蚊燈裡放了兩盆薄荷,另外一盞則沒放,兩小時過後,把兩盞滅蚊燈打開觀察發現,放了薄荷的滅蚊燈只有少量的蚊子;而另外一盞沒有放薄荷的則有大量的蚊蟲殘骸。蚊子殘骸由此可見,薄荷的驅蚊效果還真不是吹的。
  • 小清新薄荷也能水培?這些水培薄荷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不得不知
    薄荷為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僅是常用的中藥之一,還是非常好的室內盆栽植物。同時,薄荷還非常適合水培,在養護方便的同時,還有著別樣的觀賞價值。那麼,水培薄荷怎麼養?現將水培薄荷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 【每日一味藥】白頭翁
    【每日一味藥】白頭翁 【性味歸經】苦,寒。歸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血痢,陰癢帶下。 【用法用量】9~15g。
  • 薄荷傳奇:一款薄荷電子菸闖天下
    薄荷應該算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植物了,既可入藥,也可食用。它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性味辛涼,功效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疏散風熱,二是清利頭腦,三是利咽透疹,四是疏肝行氣。在食用方面,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種叫做Mojito的雞尾酒。Mojito用料有薄荷。
  • 薄荷雖然好處多多,但是這幾類人不可隨意食用!
    我們知道薄荷可以說是夏季必備之物,對於很多將米線或者麵條作為早點的家庭來說,往裡面放幾片薄荷真的是十分美味了。而薄荷除了是餐桌上的美味之外,也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薄荷本身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溼疹等。此外,薄荷還有清利頭目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者外感風寒入裡化熱引起的咽喉疼痛、頭痛等症狀。
  • 薄荷能對人體起到什麼樣的效果?最後面這幾種人要小心使用
    這種植物製作的藥比如薄荷油,清涼油等,它可以解毒驅蟲子,還能製作成藿香正氣水、止咳糖漿等中藥。中醫認定薄荷是屬於涼,味辛,對肝經和肺有著很好的作用。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把這種新鮮的植物作為蔬菜,還有將這種植物曬乾後泡茶喝,在唐代的時候就作為藥品。
  • 一味藥去瘊子,農村中醫小招值得探討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藥海》、《臨床實用中藥辭典》、《實用中藥辭典》、《簡明中醫皮膚病學》 我以前在農村做醫療支援的時候,見當地的不少土中醫,差不多相當於咱們說的赤腳醫生,用一味普通中藥治瘊子,效果滿意。我覺得挺有意思,想和你分享。 這就是利用三七。
  • 阿膠棗、龜苓膏、薄荷糖……中藥零食千萬別多吃!
    原標題:阿膠棗、龜苓膏、薄荷糖……中藥零食千萬別多吃!   點評專家:王敏,雲南省彝醫藥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在工作、休閒的時候吃一些小零食來解饞,但如果你吃的零食屬於「中藥零食」,那麼就得注意合理與適量了。
  • 薄荷閱讀如何一步步佔領了你的朋友圈?
    【薄荷閱讀】43天。這是Carrie微信朋友圈最近一條的分享。平日不會頻繁發朋友圈的她,一個多月來卻養成了習慣,每天在薄荷閱讀App上,閱讀英文精簡版《野性的呼喚》,完成任務後第一時間在朋友圈打卡。2017年6月,薄荷閱讀上線,帶著眾多知識付費產品的特點:將複雜知識化繁為簡;佔用每日少量且零碎的時間;價格適中,卻能讓付費者因金錢成本堅持學習等,快速收割了一大批付費用戶。切入原著每個產品成功背後,都有著天時、地利、人和。
  • 薄荷扦插操作,很適合大白操作
    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全株青氣芳香,又是餐桌上的鮮菜。對環境條件適應能力較強,其根莖宿存越冬,能耐-15℃低溫。
  • 喝瑞幸都解決不了困意,咖啡+薄荷雙重提神配方,一顆趕走睏倦
    學霸君本來以為他說的是阿爾卑斯之類的咖啡糖,查了一下才知道,這是一種草本配方的提神糖,由咖啡粉和薄荷腦製成,提神又不傷身體。我買了,吃了一周過後覺得效果確實不錯,今天來推薦給大家。雖然倩生堂的咖啡糖也有薄荷味,但是它和其它薄荷糖不太一樣,它不是那種含在嘴裡薄荷就直衝上腦的衝擊,而是像吞了一塊冰塊一樣潤喉。
  • 恐當「白頭翁」瀏陽市民自製中藥染髮劑
    經常需要染髮的張女士為了能夠健康染髮,自己開始研究純中藥染髮,但最後以失敗告終。她通過本報向專家求助,想找出是哪裡出了問題。瀏陽網5月29日訊(記者 李玲)達人自製染髮膏,兩次嘗試均失敗「我還這麼年輕就出現白髮了,又在頭頂位置,最顯老了,如果不染黑,還真出不來門。」
  • 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中藥之花有兩種最香,其中一種就是梔子花。明朝沈周在《梔子花詩》裡描述:「雪魂冰花涼氣清」,是說它花開似雪,且吐清涼之氣,卓爾不群。提到梔子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青春情懷。梔子花好,果實更是中醫裡的一味良藥。縱觀歷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梔子是為數眾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著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黃芩偏清上焦熱,黃連偏清中焦熱,黃柏偏清下焦熱,梔子清三焦火。自古以來,人們運用梔子的苦、寒藥性來治療三焦溼、熱症候。梔子清洩三焦之說,便是人們在數千年來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