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烤出好香菇 沙窩窩變成「聚寶盆」——榆林脫貧攻堅喜看...

2021-01-10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半夜起來加黑炭,燻得花菇黑黜黜,白天瞌睡眯瞪瞪,黑菇撂進沙溝溝;現在插電不用管,電烤花菇俊豔豔,卡車拉上到處串,出市出省還出國……」隆冬時節,在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芹河鎮酸梨海則村的蔬菜大棚外,菇農徐廣飛一邊哼唱著信天遊,一邊把烘乾的花菇往車上搬。

「以前收穫香菇後需要燒煤烘乾,人整晚都要在爐邊守著,溫度太高,會把花菇燒焦,太低又怕花菇發黴。」徐廣飛說,「在花菇市場,不同品相的乾花菇每斤售價從20元到80元不等,如何讓我們的乾花菇質量更好、品相更佳,賣上更好的價格、走向更遠的地方,我想到了供電所人員『煤改電』的宣傳。」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徐廣飛買來了電能烘乾機,這臺機器能自動調節溫度、溼度,還能設定烘乾時間,比燒煤方便多了。「由於烘乾機負荷大,原來的電錶功率有限,國家電網榆林供電公司為我們村專門開闢了『煤改電』綠色通道,提供勘查、設計、施工、驗收、送電『一條龍』服務,從提出申請到辦理完結,僅用了一天。」徐廣飛說。

從重新布置用電線路、安裝智能電錶,烘乾機實現了到貨即用,酸梨海則村的農民看到了把優質香菇賣上更高價錢的希望。徐廣飛說,「用電烘花菇,一天能出一爐,一爐能出150公斤,效率比煤爐高了很多。白天進行鮮蘑採摘和幹蘑分裝;晚上利用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進行花菇烘乾,不僅節省電費和人力,還實現了花菇更好的定型,售價翻了一倍。今年,我家一個花菇大棚能淨賺5萬元。保住脫貧成果,我們的底氣更足咧!」

酸梨海則村黨支部書記佘廣軍說,作為曾經的貧困村,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助下,村裡組建的種植合作社已發展到146座大棚,由60戶村民共同經營,種植花菇、葡萄、草莓等果蔬。「合作社現有花菇25萬棒,年產量可達25萬公斤,在『煤改電』政策的支持下,我們村的花菇品質逐日提升,讓我們沙窩窩變成了『聚寶盆』!」 (劉彤 王新月)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馬興梅:挪出窮窩窩 過上好日子
    【我的脫貧故事】馬興梅:挪出窮窩窩 過上好日子 2020-12-2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戌鎮沙河村:香菇棚裡孕育脫貧夢,結出致富果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以香菇種植為抓手,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變「輸血」為「造血」,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西戌鎮沙河村黨支部書記 牛獻兵「在鎮黨委的號召下,我們先後到河南多地參觀考察,看了以後,我對香菇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一香菇適合咱們這的老百姓幹,第二香菇營養價值非常高,第三市場前景很好。」在大棚附近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分揀香菇。基地工人大都是附近村的貧困戶,工資實行按勞分配,平均一天可掙50多元,年收入1.5萬元左右。
  • 鳳縣:「長短」結合穩增收 香菇「香」飄脫貧路
    按照「堅持長短結合、以短補長,聚力穩增收保脫貧」的思路,唐藏鎮將花椒、香菇、土雞養殖等產業相結合,著力幫助群眾發展多元產業,加快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拓寬貧困人口致富道路,切實讓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 陝西榆林一個「實力」縣市,如今被「盯上」,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陝西榆林一個「實力」縣市,如今被「盯上」,未來前景一片光明榆林是陝西的一個地級市,一直以來發展得都是很好的,在2019年時國內生產總值就已經高達4136.28億元。這樣的一個成績對於一個地級市來講已經是非常好的了。
  • 買香菇不能只看大小,記住這「4不買」,讓你一眼挑出好香菇
    買香菇不能只看大小,記住這「4不買」,讓你一眼挑出好香菇香菇是最常見、最受歡迎的食用菌類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香菇中的蛋白質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烹飪後味道鮮美,因為香菇生長在樹林裡,所以被稱為「山珍之王」。
  • 壺關縣北莊村:太行山上的「香菇專業村」
    、40多歲的楊林支一邊忙著過稱,一邊和購買香菇的顧客說:「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實踐,我已經從『新手』變成『行家』了!」在「路行靠腿、秋收靠挑、溝通靠喊」這樣的立地條件下,北莊村黨支部書記楊雪斌、村委主任楊國良三下河南、兩臨河北、八去西峽、十到平順,多番探索,確立「建棚種『菇』、飄『香』太行」的發展思路,打造了一張「晉莊名片」,形成了一個「特色產業」,蹚出了一條「黨建+扶貧+香菇+文明新風」扶貧開發新路子。在轉型發展中,北莊村建設了122個香菇大棚。
  • 香菇雞肉脆皮披薩做法,學會了,可以做給家人吃
    家人說外面賣的披薩不好吃,外面賣的材料都是很普通的,有些店為了節約成本,放的植物黃油,自己做買的黃油是牛奶提煉出來的,奶香味很濃,披薩好不好吃就看黃油了,自己在家做披薩,材料其實很簡單,自己買的材料吃起來放心,下面分享我最喜歡吃的脆皮披薩做法材料:高筋麵粉210克,低粉90克,奶粉
  • 《人民日報》聚焦貴州優化「煤—電—網—用」產業鏈...
    11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發《機制暢通 水火相濟——貴州優化「煤—電—網—用」產業鏈利益聯結模式(經濟聚焦)》,聚焦貴州創造性提出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以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破解能源發展困局,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具體報導如下:
  • 【你笑起來真好看】產業託起致富夢 廣西「窮窩窩」上演「變形記」
    中新網南寧8月11日電(記者 黃豔梅)「2010年我們全村的人均純收入是2500元一年,到2019年已經提高到人均10900元一年。」談及村裡的大變化,廣西百色市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黨總支部書記羅朝陽一臉笑容。  地處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的革命老區百色,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之一,新立村60%的範圍是大石山區,土壤貧瘠,是出了名的「窮窩窩」。
  • 【地評線】金羊網評:打造基層人才「聚寶盆」,決勝脫貧攻堅「下...
    3月30日,中央組織部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急需人才向貧困地區基層一線集結。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打造好基層人才的「聚寶盆」,匯聚起基層人才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方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戰場」。栽種人才「梧桐樹」,引高端人才服務脫貧產業。
  • 念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香」字經
    5月12日,在河北阜平縣色嶺口香菇產業園,福建寧德老客戶周常進雖然一次收購了15噸優質香菇,但在價格上卻一分錢的優惠都沒討到。嘉鑫種植有限公司經理齊建利說,「作為全縣最大香菇種植龍頭企業,公司日產菇100多噸,全部銷往南方市場。僅廣州、深圳每天就發貨40多噸,佔兩地市場80%份額。『老鄉菇』一直供不應求,客戶大都是上門採購,幾年來基本都是這個價。」
  • 「我的脫貧故事」小鍋酒釀出好生活丨安龍縣灑雨鎮格紅村村民韋文魁
    韋文魁(左)正在烤酒這雖然可以彌補家庭生活開支,但是,要想靠這些收入來支撐家庭,實現穩定脫貧奔小康還是有點懸。為了多渠道發展經濟,提高家庭收入,我想到了烤小鍋酒。我們寨子是布依族村寨,烤小鍋酒是一種傳統,後來由於受到打工浪潮和市場的衝擊,寨子裡面的傳統小鍋酒慢慢退出了市場。
  • 年關將至,火電廠卻在苦苦掙扎:盤點煤和電的那些愛恨情仇
    【圖】愛永遠也發不出電來翻看近兩年動力煤的走勢圖,則可以總結為兩個階段:一是2016年的持續上漲階段,二是後面的高位寬幅震蕩階段。3)2016年開始的大牛市行情回顧在大周期上看,2016年要屬動力煤市場的最耀眼的一波牛市行情。從2015年11月底到2016年11月初,動力煤經歷了接近1年的持續性上漲行情。
  • 國企傾力助脫貧 西牛莊人唱新歌
    西牛莊村是鄭煤集團公司的定點幫扶村。近年來,鄭煤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工作部署,堅持把幫扶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抓牢抓實,依託地方資源,積極培育新動能、開闢新產業、拓寬新渠道,推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西牛莊村順利脫貧,積累了國企扶貧的寶貴經驗。
  • 煤價大漲運費也瘋狂:勸返、封路、拒裝,神府多礦拉煤需帶核酸檢測...
    來自榆林煤炭交易中心的消息顯示,1月15日共計12家煤礦上漲,最高漲幅40元/噸,坑口末煤價格最高漲至645元/噸;1月14日,港口5500卡低硫煤報價1100元/噸,創出歷史最高水平。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一周之內,榆陽6000卡煤炭均價上漲38元/噸,榆橫神府四個區域一周最高漲幅70元/噸,這次此前並不多見。
  • 龍煤集團:動力煤不出省 全力保障省內供給
    龍煤集團:動力煤不出省 全力保障省內供給 預計在2020~2021採暖季同比增加產能100餘萬噸暴雪過後,龍江大地被濃濃的寒意包圍。與氣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龍煤七臺河礦業公司各生產礦井熱火朝天的生產現場、各洗煤廠機器轟鳴的廠房車間、繁忙奮戰一線的礦工們……「魏金,你抓緊與劉濤交接,交代安全注意事項,捋順好工序,劉濤他們撤出後,立即開始打眼,確保完成兩個循環進尺。」在龍煤七礦公司新鐵煤礦井下現場,隊長馮海龍正在組織小班手拉手交接。
  • 澆汁香菇油菜,新鮮香菇可以突出這份素食的鮮味
    接下來我就教大家製作一份「澆汁香菇油菜」,這份菜餚在製作過程中,口味是屬於比較清淡的,不過稍微花一點心思,就可以將清淡的口味也做得豐富起來。用精心搭配的澆汁,讓香菇和油菜更完美的搭配在一起,感興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製作一份「澆汁香菇油菜」需要準備的食材很簡單,分別有香菇、小油菜、薑末、澱粉、冷水、生抽、白糖。
  • 山東桓臺全面推進農村「煤改氣」工程 漫畫「九宮格」宣傳安全用氣...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山東省桓臺縣全面推進農村「煤改氣」工程,新增25000多戶天然氣用戶。「煤改氣」工程讓廣大農村群眾告別了祖祖輩輩使用的煤炭和柴火,用上了清潔的天然氣,但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安全使用天然氣卻是一個知識盲區。
  • 中老越三國「邊交會」開幕 勐康口岸成邊民「聚寶盆」
    中老越三國「邊交會」開幕 勐康口岸成邊民「聚寶盆」 2015-12-04 18:10: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刀志楠 攝   中新網普洱12月4日電(刀志楠)4日,2015年中老越三國邊境商品交易會在普洱市江城縣勐康口岸舉行。邊交會在為三國邊民們提供貿易平臺的同時,口岸也將成為邊民「聚寶盆」。  本次「邊交會」為期3天,交易設置展區面積10萬平方米,共有展位310個,共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戶企業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