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2021-01-08 每日一首佛歌

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144

彼佛國土常作天樂,天在印度傳統文化當中有二十八重天,大概是那個世界可以分二十八重,二十八重有二十八類不同的眾生。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

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佛教佛陀說法是借鑑運用了當時的很多觀念,但是他大大地改造。佛教說,在印度教當中說天是不同福氣的眾生、不同神通,按照福報、按照能力、按照壽命來區分它的層次不同。佛教的世界觀也採用了這個天,但是它這個天是四禪二十八重天。四禪是什麼?

也就是說人還是這麼多人,但是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因為修行的不同,因為德行的不同,我們分成二十八重天。六道輪迴在一般的解釋上面,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在一般的人的理解上,六道輪迴的六類眾生是根據福德、根據享受不同而分,但在內在佛教基礎之上,六道輪迴並不是以福德,而是以覺悟的程度來分,這兩者有截然的區別。

比如說我們一屋子五十個人,分不同的層次,世俗的人眼光當中,有錢的沒錢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老的少的,佛說這都是外在的假象,我們要看誰對人生認識的多、了解的多,誰的修行好,誰不被煩惱束縛,誰的內心更豁達、更自在,是這個標準來分。所以同樣是用語言對世界觀的描述,但是在佛教當中的態度,它是根據能力來分,這個能力並不是神通,並不是使得自己長壽,使得自己擁有財富的能力。

而是使得自己放下財富的能力,使得自己能清淨的能力,使得自己能有智慧的能力,按這個來分。這是佛教跟神教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在講《彌陀經》的時候跟大家講的,經典的兩重線,一條明的,大家能理解的,一條暗的,大家不能理解的,這兩者同樣表達在佛陀說法。

從這一點來看,任何一個時期的佛教經典可以說都有這兩條線,只是論典上面這兩條線就不明顯,論典不需要迎合,論典直接是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所以論典更深奧,經典更容易懂。容易懂並不是它的含義容易懂,反而是它的門面大家很喜歡,內在恰恰更不容易懂。我們這裡所說的天也具有這樣的屬性。

在印度傳統文化當中,天他是高級的生命,是主宰低級生命的神靈。而佛教說天他也是眾生,只不過是他是有福氣的眾生、有福報的眾生,但是並不一定有智慧,要有智慧還要修行。甚至在佛法裡面說,修行一定要生在人間,天上太喜樂了、太快樂了,你沒有時間修行,也想不到修行,因為沒有苦,這個是對天的理解。

所以天在佛教裡面的含義實際上是指禪定的意思,以禪定為基礎呈現出來的內心風淡雲清的狀態,大概是這個意思。這一講是講的這個兩條線,在佛陀那個時期也是表達得很明顯,希望大家仔細去體會,或者說以後在學修經典的過程當中可以慢慢去體會。好,這一講就講到這裡。

相關焦點

  • 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
    佛教文化在中國不斷的傳播發展,一些佛教術語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極其賦予佛教文化特色的非【空】莫屬,如【四大皆空】,我們常在生活中會聽到【四大皆空】。在生活中沒有了解佛教文化的會以為,【四大皆空】代表的事酒、色、財、氣。
  • 浙江有個仙氣十足的景點,名字沒人能讀對,其含義也幾乎沒人知道
    走進兜率天內院,仿佛置身於天宮一般,一幅幅極具佛教特色的壁畫惟妙惟肖,尤其這裡供奉著一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彌勒佛像,它法相極為莊嚴,在佛像的周圍,有各種浮雕,展現了神話故事中,天宮金碧輝煌仙氣十足的模樣,在周圍的建築,繪畫和燈光的映襯下,讓人宛如置身天上宮闕。很多好奇的遊客都說,這兜率天是什麼含義呢?兜率天宮究竟是個怎麼樣的地方呢?
  • 佛教:「咒」這個字,原本的含義是什麼?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咒」的,如《心經》、《楞嚴經》等,都有關於「咒」語的記載,有些宗派,甚至把「咒」當成最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那麼,在佛教之中,「咒」這個字是什麼呢?也就是說,「咒」,其原本的含義是什麼?
  • 佛教:去寺廟「開光」,有什麼含義?
    「開光」,大概是普通人最為熟知的一種佛教儀式,但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開光」嗎?為何要「開光」呢?「開光」究竟有什麼含義呢?然後,開光之後,又有沒有什麼作用呢? 拜佛 說起來對於「開光」,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咱們中國人比較有趣,很多人並不信奉佛教
  • 佛教:「和尚念經」,念的是什麼經?
    俗話講「和尚念經」,對於學佛之人來講,念什麼經?其答案很簡單,但對於不學佛、不信佛者而言,就會覺得很好奇。好奇什麼呢?好奇有二、一、出家伴道,難道真的只是「誦經、念佛」?二、念經,念的是什麼經?一、出家伴道,真的只是「誦經、念佛」嗎?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有?
  •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但是什麼是緣起性空,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聽到、見到一些大德居士,以及專家學者也都來講「緣起性空」,但是有一些人講的並不清楚,甚至於會讓別人產生誤解。
  • 佛教啟示:佛教六大標誌圖騰!
    一、菩提樹這個不用說,幾乎只要提到佛教,就與菩提兩個字,脫離不開,它已然成為了佛教當中獨樹一幟的印記,因為只要你提起菩提,哪怕你接下來說的事情跟任何佛家知識無關,也會在人潛意識裡種下佛的種子。二、蓮花無論是在寺廟當中看到的佛像,還是跟佛教有關的壁畫,無一沒有蓮花的身影,「蓮花」幾乎成為佛教藝術和經典的象徵物。尤其《妙法蓮華經》這部經書,更是將殊勝的佛法比作蓮花,毫不誇張地說,蓮花是佛教的教花。就連佛教的回向偈也說「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那為什麼佛家對蓮花情有獨鍾呢?
  • 正覺古寺:「正覺」在佛教文化中是怎樣的寓意?你一定要知道!
    在全國上下,有很多以「正覺」二字命名的寺廟,但是很多人都只是知道這個名稱,卻不知道這二字背後的真正含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首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在全國比較有名的「正覺寺」。撫州有「東方教都」之稱,佛教、道教以及近代外國傳教士進入而興起的基督教,宗教的種類多樣,發展繁榮,當地的教眾結構也比較複雜。正覺寺建立以來,一直香火不斷,這或許與它所處地方的風水甚好有關。以上,就是對全國一些「正覺寺」的簡單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朝拜祈福。我佛慈悲,可以渡眾生!回到正題,「正覺」二字是什麼含義呢?為什麼這麼多寺廟願意以這二字命名呢?
  • 佛教四大天王的含義你知道嗎?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俗稱「四大金剛」是錯誤的。應該叫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於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於須彌山腰,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
  • 佛教四禪八定行門簡介
    釋迦牟尼所教授的佛法是教人們認識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諦的各種方法,金剛經裡面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是,我們現在所感知到的,看到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假相,當你離開這些外在的表象,去領悟到一切事物真實的本性的時候,就領悟到了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法。因此,佛教認為,佛性人人本來具足,在聖不增,處凡不減,不從外來,不屬於修。佛教的種種行門修持只是引導我們認識佛性的各種方法而已。
  • 佛教裡的「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論大家是否信仰佛教,相信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都不會陌生。我們到寺院禮佛的時候會發現到處都寫得有這六個大字,而且許多僧眾的嘴裡也常常念這句話,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信眾並不理解,甚至有許多人讀音都不正確,將「南無」按照習慣性的讀音來讀。
  • 佛教「三界」和「二十八天」的關係
    三界,佛教指六道眾生輪迴所居住處。按照生命形式的不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的眾生不論形式如何,也不論壽命的長短,仍處於輪迴之中。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類的俗語,來表示修行的終極目的。
  • 佛教供具的意義是什麼?
    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佛教供具(香、燈、燭、花、果、水等)的表法意義是什麼?  香——真正的含義是佛門常講的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人們看到這個煙、聞到這個香味,就應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
  • 樓宇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佛教認為一個生命體,在生死中間不斷輪轉的話,那麼他的痛苦是不會中斷的,煩惱也不會中斷的,永遠生活在痛苦當中,這是佛教的一種人生觀或者生命觀。佛教講的「有情眾生」,不僅僅是人,還包括動物。敦煌裡面的天也是指六道中的一種人。這個天是生活在精神世界裡面的,雖然它的形體還沒有完全脫掉,但是並沒有像我們凡人那樣有很多的貪慾,有很多肉體上的追求。天下來就是我們人類。
  • 詳說佛教的「皈依」含義
    皈依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一、皈依的意義:禮拜佛陀並不是向他祈求什麼,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二)、皈依法:凡是能夠消除煩惱,調伏咱們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詭則,既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狀態,有一定的性質,都稱為法。能夠使我們解脫生死的道理,稱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覺悟、所演說的種種善巧的教法。
  • 4種佛教聖花,家裡養一盆,心平氣和有福氣!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說起花草植物,大家總是會想起這句經典的佛語,也有說法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一朵花就是一個世界,它的生長開放都飽含了土壤的孕育,雨露的滋潤,陽光的撫慰,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繫的,所以別看這只是一朵花,裡面也許演繹著一整個宇宙的故事。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經典的佛教花!1、優曇婆羅花也叫優曇花、靈瑞花,是一種桑科植物,分布在廣西、雲南、貴州及印度、越南、泰國等地。
  • 佛教詞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佛教詞語是來自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通過漢語佛典的傳譯,佛教詞語作為外來語向漢語第一次大規模的輸入,他們幾乎佔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90%以上。大大豐富了漢語的詞彙,從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增的詞語主要有三種情況。
  • 佛教裡和尚和尼姑是什麼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搞錯了
    總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印度,發揚光大於中國。那麼佛教從印度東渡中國後,其中的稱謂也隨著語言文字的不同而產生了變化。有的稱謂用的是古印度梵文的音,有的將梵文含義翻譯成中文,有的用於自稱,有的用於尊稱,以至於隨著時代的變遷,甚至連佛門弟子都搞不清楚其中的真實意思,甚至用錯稱謂貽笑方家。
  • 佛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有何深層含義?看完漲學問了
    其實不必如此,四大天王雖然其貌偉岸,長相瘮人,但他們是佛教的護法神,又稱護世四天尊王,分別護持著四個洲,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東方的叫東勝神洲,南方的叫南瞻部洲,西方的叫西牛賀洲,北方的叫北俱盧洲,四大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將,鎮守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