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什麼意思?讀了原詩,才知杜甫有多悲傷

2021-01-13 解憂詩詞

古代對於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稱呼,例如七八歲的小孩就是「始齔」,十三四歲的女孩稱為「豆蔻」,男子二十為「弱冠之年」,女子十五「及笄」。

三十是而立之年,四十是不惑之年,五十是天命之年,六十則是花甲之年,七十是古稀之年。

不過古代的醫療條件有限,平均壽命不高,活到六七十歲算是難得。

所以才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這句詩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

這句詩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是讀了原詩,才知當時的杜甫是有多悲傷。

詩題中的「曲江」位於長安城的東南郊,傳說是漢武帝所建。

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曾下令整修曲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亭臺樓閣,假山池榭,各種花卉植物,美不勝收。

還有很多著名的景點,諸如慈恩寺、大雁塔、紫雲樓等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一遊。

然而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潼關淪陷,叛軍攻進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昔日繁華的長安滿目蕭條,曲江自然也不例外。

公元757年郭子儀收復兩京,杜甫在這一年回到了長安。

雖然叛軍已被驅逐,但是長安依然蕭條,暮春時節,杜甫漫遊曲江,寫下了這首詩。

讀了全詩,才知當時的他,有多悲傷。

詩歌首聯寫的是杜甫當時在長安的狀態。

那時的他每日上完朝後,便去典當春衣,換來的錢都用來買酒,天天喝得酩酊大醉。

都說李白嗜酒如命,「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但是從這聯詩來看,杜甫也是不遑多讓。

而且從「春衣」二字可以看出當時的杜甫是陷入了很大的經濟危機,當時是暮春,春衣正派上用場,可是杜甫竟然開始典當春衣,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他已經山窮水盡了,既然如此艱難,他為何還要日日買醉呢?

接著的頷聯告訴了我們這個答案。

即使他日日典當春衣,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所以還是欠了很多的酒債。

但是他卻依然我行我素,這是因為在他看來人生能夠活到七十,那是十分難得的。

既然如此,何不趁著有限的時光,及時行樂呢?

這是一個很消極頹廢的想法,而杜甫一向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那麼他為何會如此自暴自棄呢?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當時杜甫的遭遇,杜甫在安史之亂後,投奔唐肅宗,混了個左拾遺的位置,原本是個一展抱負的好時機。

不過後來,他因為上疏營救房琯,觸怒了唐肅宗,從那以後就漸漸被唐肅宗疏遠了。

所以說雖然當時杜甫仍然擔任著「左拾遺」一職,但是失去皇帝寵幸的他已經沒什麼前途可言了,故而他才會日日借酒消愁。

頸聯也是千古流傳的佳句,寫出了當時曲江的爛漫春光。

蝴蝶在花叢中來回穿梭,蜻蜓在水面上飛來飛去,時不時點一下水。

成語「蜻蜓點水」便是出於這首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蜻蜓點水」其實是為了產卵。

但不管如何,蛺蝶穿花,蜻蜓點水,這是兩個非常恬靜自由美好的畫面。

所以尾聯作者才會發出「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的感慨。

他知道這樣的美好是暫時的,既然如此,何不好好欣賞,方不負這大好時光呢?

全詩寫得很是含蓄傷感,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詩人惜春、留春之情,在七律中也算是上乘之作,尤其是頷聯的「人生七十古來稀」,還有頸聯的「點水蜻蜓款款飛飛」,都是千古名句。

但是因為「典春衣」、「盡醉歸」、「酒債」這些字眼,所以很多老師其實是不願提及這首詩的。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什麼意思?為何上半句無人提及?
    它不僅影射了一個時代的人文風情,也蘊含著眾人的價值追求,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句詩:「人生七十古來稀」,眾人對這句話耳熟能詳,但它的上半句卻鮮有人知。上半句是什麼?為何無人願意提及?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詩句的出處,它摘自於杜甫的《曲江二首》,杜甫是唐朝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愛國詩人,這首詩的背景充滿無奈心酸:不再年輕的杜甫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積鬱成疾,悲憤之下創作了這首《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句是「酒債尋常行處有」,這句話給人一種及時行樂的感覺,封建時期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較差,一些人飲酒作樂、借酒消愁,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 杜甫去世前3年寫的一首詩,年少時讀不懂,如今才知句句都是淚
    自古讀書人都喜歡登高望遠,相信大家都有這種感覺,登高望遠,看這天地之遼闊,似乎自己也心胸豁然開闊起來,原本傷懷的事情似乎也就不那麼重要,自是一腔豪情壯志油然而生。要不怎麼會有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樣的慨嘆。
  • 杜甫晚年窮困潦倒,為了借錢寫下一首詩,讀來句句是淚字字心酸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相信很多人對此話深有體會,人生大起大落,難免經歷各種困境,落魄到吃不飽飯也不是沒有可能,古往今來皆如此。比如詩聖杜甫,名氣與李白不分伯仲,但他沒有李白那般幸運,至少李白一生基本衣食無憂,而杜甫相對寒酸。
  • 杜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與商」是什麼?是人生的宿命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這一句詩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全詩如下: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困居長安10年,仕途坑多,人生失意,杜甫的詩和遠方在哪裡?
    在西安市長安區韋曲東面的少陵原畔,有一座杜公祠,這裡展示了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人生軌跡。由於杜甫生命中最重要的時間段在當時的京城長安,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也是在長安,詩歌的風格轉變和詩歌史上的重大貢獻也在長安,所以,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在這裡建立了杜公祠。杜公祠今稱「杜甫紀念館」,西與楊虎城烈士陵園相望,西北與牛頭禪寺相鄰。
  • 「物以稀為貴」的下句是什麼?僅5個字讀完暖暖的,白居易太可愛
    很多頗有道理的俗語,當大家不知道出處時,都可以考慮到詩詞中去找。隨便舉個例子,大家很熟悉的兵家名句「擒賊先擒王」,很多人翻遍兵書都找不到出處,其實這話不是出自哪位大將,而是來自詩聖杜甫的《前出塞》。詩聖能寫景、能寫送別詩、能寫三吏三別,也能寫「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就是唐代文人的才氣。
  • 姜子牙七十歲出山,八十多歲指揮牧野之戰!姜子牙年齡到底有多大
    從姜子牙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讀到勵志到不能再勵志的人生傳奇,姑且信之,但在三千多年前,姜子牙70歲出山,80多歲親臨戰場指揮牧野之戰,怎麼都讓人覺得違背常理,如今很多80多歲的老人別說上陣打仗了,就是長途跋涉都非常危險,那麼史書記載的姜子牙年齡可信嗎?
  • 一首詩寫盡舊友久別重逢的喜悅,杜甫《贈衛八處士》翻譯賞析
    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 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幹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知」 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後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低徊婉轉,耐人尋味。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在慨嘆人們的道德觀念日漸滑坡的今天,突然想到了杜甫。杜甫雖然少時家境優越,後來也曾短暫為官,但他成年後的絕大多數時間過的是平民生活,很多時候衣食無著,因此讓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百姓,感受普通群眾的生活,了解下層人民的疾苦。
  • 師力斌新著《杜甫與新詩》出版
    但他寫的新詩,就失之簡單,似乎被什麼抑制住了。新詩的難度有時甚於散文、小說,故每有進步,都帶著跋涉的艱辛。 木心先生說:「讀杜詩,要全面,不能單看他憂時、懷君、記事、刺史那幾方面。他有抒情的,唯美的,甚至形式主義的很多面」。這是對的。杜甫與新詩的話題可做深思的地方多多,這裡有思想境界的溫習,也有感知方式的參悟,古人對此早有恰當之論。
  • 新松恨不高千尺,杜甫的這個詩詞名句,如何理解
    今天我們就來讀杜甫的一首詩,它裡面有一個名句,那就是「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這個名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首詩。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詩)篇
    《雪梅·其二》 宋·盧梅坡7、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雪梅·其二》 宋·盧梅坡8、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9、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論詩五首·其二》 清·趙翼10、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城東早春》 唐·楊巨源11、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 十首詩詞說「喝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曲江二首·其一》【唐】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隱娘說:杜甫比李白也好不到哪去。每天退朝回來,都要典當春衣去買酒喝,話說,杜甫是有多愛喝酒。欠了一屁股酒債。但我還是佩服杜甫,杜甫在這裡其實比浪漫的李白想得開,看著蝴蝶蜻蜓飛舞,他十分開心:想那麼多幹什麼,這美麗的風光我得好好欣賞欣賞。想得真開。《短歌行二首·其一》【三國】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安史之亂結束,杜甫寫下人生最開心的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本文就讓我們透過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去感受那個戰亂年代好不容易的還鄉之喜。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史朝義兵敗自縊,持續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多年漂泊他鄉的杜甫,聽聞這個消息後,便不禁驚喜欲狂,脫口而出了這首七言律詩。因為此詩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發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所以它被後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也歷來被世人所推崇。
  • 杜甫唐詩最「喜悅」的一首詩,全詩不露喜字,卻又始終充滿喜意
    杜甫的唐詩向來都是充滿悲劇意識的。他的詩詞更多的都體現出一種抑揚頓挫的節奏感,更有一種沉鬱頓挫的悲涼與壓抑。 確實我們之前讀杜甫的那些古詩,很少其中昂揚著向上的情緒。不管是寫自己的漂泊,不管是寫自己的懷才不遇,還是反映當時普通民眾的苦難生活,其中所滲透的情感都是充滿苦澀的,充滿悲壯的。
  • 唐代邊塞之詩知多少
    唐代邊塞之詩知多少邊塞風光何其美麗壯觀,邊塞歷來留下了不知道多少人民的淚水與血汗。詩人常常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唐代寫邊塞的詩都有哪些吧?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雁門太守行》戰爭再殘酷也要保家衛國《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
  • 11月1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多圖]
    螞蟻莊園「黃髮垂髫」中「黃髮」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大家通過下方小編帶來的攻略,可以了解到正確的答案,並且還有答案的解析過程,各位可以趕緊多了解一下今日的最新答案,不懂這個成語含義的也可以來看看。繼粟繼肉,以養賢才;祝鯁祝噎,以禮耆耋。—— 陸遊 《謝致仕表》還歷壽:61歲的壽辰。
  • 正反讀都一樣的詩還有詞語 正讀和反讀意思一樣的句子
    漢語言博大精深,你會發現有的句子正讀和反讀意思完全一樣,不得不感嘆語言文學的神奇和魅力,讓人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詞語和句子還有很多,下面帶來正反讀都一樣的詩還有詞語,正讀和反讀意思一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