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拜年祭改名引熱議,日本文化轉中國文化,二次元標籤卻難擺脫

2021-01-13 動漫折木君

相信B站的老用戶們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都很期待B站的「拜年祭」,對大家來說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每年都有非常多優秀的視頻讓大家百看不厭。就在大家都在期待今年的拜年祭時,卻發現改了名字。

B站拜年祭改名引熱議

B站的拜年祭從2010年開始,在這即將開始的第11年中,B站的官方要把「拜年祭」改成「拜年紀」,希望受到更多用戶的關注。

B站官方解釋,「紀」有「紀念」的意思,在古代漢語中,也指開端和頭緒,《方言》第十卷九層記載到:「紀,緒也。」於是拜年紀的意思就指的是——辭舊迎新,紀念過去的一年,迎接新的開端。

此條消息一出,讓很多B站的老用戶們感到不滿。拜年祭的「祭」本來是日本的祭典、慶典的意思,像一些夏日祭、櫻花祭等,都是指的舉辦相關的活動。

在漢語中,祭兩個意思,一個追悼死者,二是殺牲畜祭奠鬼神,總之代表的意思非常嚴肅,而且容易被誤解成不好的意思。「紀」和「祭」又是同音,很多人都覺得改得不錯。

但是也有小夥伴說,覺得都聽了十年的拜年祭了,突然一改真的不適應。而且B站從一開始本身就是模仿和借鑑的日本文化,突然改名字真的覺得很離譜。

還有人非常生氣:「這就是要把一開始的日本文化轉變成中國文化嗎?難不成以後就要把拜年祭改成春晚?」還有小夥伴說如果一定要改,用其他的字不是更好嗎?

二次元標籤難以擺脫

現在對於B站來說,平臺越做越大,領域也越做越多,所推的內容不可能僅僅只局限於二次元了。拿今年的跨年晚會看就知道,二次元所佔的比例其實並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多方位的結合。

如果說跨年晚會算是B站的出圈作品,那麼拜年祭是真的實打實的二次元晚會。如果說單純只改名字不動內容的話,我相信大部分小夥伴們也是能接受的。但是如果真的把內容做得像春晚一樣,每年等待拜年祭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還有小夥伴針對這次拜年祭改名字一事說:「建議以後番劇直接改名叫動畫。」很多人甚至覺得,B站正在一點點地擺脫二次元網站這一標籤,已經在各種壓縮和刪減關於二次元的內容。

但是就算真的在慢慢擺脫二次元的標籤,又是真的能擺脫掉的嗎?「二次元」的這個標籤,希望B站永遠都不會摘下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B站的老用戶們,當初使用B站,就是為了追追番、看看二次元相關視頻的。但是現在B站的用戶,又有多少是真的為了二次元才註冊的呢?

B站未來的發展

嗶哩嗶哩這一平臺,目前已經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B站現在越來越大眾化,不管是現在的多領域,還是拜年祭改名字,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B站需要更多年輕的用戶,需要更多優秀的視頻和更高的活躍度。B站面向的群體,也不單單只是二次元迷這個特定的人群。我相信B站的官方對於拜年祭的改名,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做出的決定。

如果真的沒辦法的話,改名字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希望今年的拜年紀,能夠和往年的拜年祭「味道相同」,是一個二次元迷們都喜歡的拜年紀。

也希望B站的晚會等活動,繼續擴大二次元文化所佔的比重。在堅守初心的同時,繼續做大做強,這樣既能留住老用戶,也可以吸引新用戶。

你如何看待B站「拜年祭」改名成「拜年紀」的事情?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文章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B站「拜年祭」改名為「拜年紀」,換名可以理解,但情懷已經不在
    B站每年除夕夜都會舉辦一個「拜年祭」活動,從2011年至今已經是第11個年頭了。在2021年春節即將到來之前,B站官方也宣布了關於拜年祭的最新消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拜年祭」活動將改名為「拜年紀」,讀音還是一樣,但是含義有了微妙的變化。
  • B站「拜年祭」改名「拜年紀」引發吐槽,看來要變聯歡晚會了
    導讀:作為二次元的聚集地,很多漫迷都對B站情有獨鍾,說是一個視頻網站,其實更像是一個「家」,一個屬於二次元的專屬社區。在這個社區裡面有一個最隆重的節日,那就是「拜年祭」,每年都會舉辦,屬於這個圈內人氣最大的「盛會」,但是拜年祭已經要成為歷史了。
  • B站因為改了一個字,讓粉絲們「吵瘋」了,還提到了文化自信
    不過失望也失望了,真正令二次元朋友期待的還是B站的拜年祭!B站拜年祭,可以說純粹就是二次元的晚會,B站的「傳統文化」。每年拜年祭亮點十足,都可以看到B站對二次元文化的各種玩轉,古風、日風的碰撞,創新。因此拜年祭,對於二次元朋友而言就是二次元的春晚。只是2021年才剛開始,B站又來大動作了,叫了十年年的拜年祭,在第十一年突然就改名成「拜年紀」。
  • B站「拜年祭」終成歷史,新名字引發網友熱議,你覺得改得好嗎?
    在我們中國,「祭」這個字是非常神聖和莊重的,一般都用在對神明的祈求儀式,對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儀式,不是什麼活動都能用這個字。 而日本的「祭」更像是例行的集市活動,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都能用到「祭」這個字,比如「校園祭」「夏日祭」「成人祭」等等。
  • 二次元感謝祭2.0漫畫嘉賓揭曉—小黑犬&嘟嘟她們的爹李昀來啦!
    自2005年起開始創作,主要 與日、韓、美等國家的二次元相關公司合作,為國內40餘家展會、20餘個城市設計官方形象繪製官方海報,並保持長期穩定合作,每個季度都受邀作為嘉賓赴各地舉 行籤售會。現擔任多個一線、二線城市展會美術總監 和展會策劃顧問。為多家媒體(如新浪微博微漫畫等)創作官方形象。 熱衷中國傳統文化的開發與傳播。
  • 日本「蘿莉控」文化的罪與非罪
    [摘要]在日本對「蘿莉控」的社會評判一直是模稜兩可的狀態,因為社會上確實存在認可的人群,但這也被很多「戀童癖者」、「兒童性侵者」利用詭辯,混淆視聽。在日本「二次元文化」中,「蘿莉控」絕對是獨樹一幟的領域。
  • 趙麗穎因筷子引熱議:中國的筷子文化,你了解多少?
    但以弘揚中華美食為己任的《中餐廳》,在呈現一道道美味中華菜餚的同時,是否也相應推廣一下中國的餐桌禮儀、筷子文化?藝人「扒拉菜」引熱議,恰恰說明筷子在中國人的餐桌乃至文化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想想看,小小一雙筷子,承載了中國人多少情感與記憶?
  • 日本高知必訪的歷史文化景點:坂本龍馬、夜來祭、高知城
    到日本四國地區的高知縣自由行時,既可以策劃一場以高級和牛與海鮮料理為目標的美食巡禮之旅,也能循著四萬十川、沈下橋走一趟自然奇景探險,而這篇文章我們要帶著大家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出發,探索「四國遍路」、「夜來祭」、「高知城」等4個高知必訪的歷史文化景點喔!▋循著空海大師的腳步,走一趟「四國遍路」修行路程!
  • 厲害了我的B站!嗶哩嗶哩冠名上海男籃,體育終於擁抱二次元了
    B站冠名上海男籃,次元的位面開始重合… 出乎意料,B站亮相NBA季前賽國慶節假期第三天,NBA季前賽上第一次出現中國球隊的面孔,上海男籃遠赴美國對陣休斯頓火箭。這場噱頭十足的比賽充滿著中美文化碰撞的意味,同時,這次遠洋之行也是上海男籃老闆姚明的「探親」之旅。畢竟對於一代中國籃球迷來說,那個屬於姚明的火紅年代就是他們的青春。
  • 笑到飆淚,「豬突猛進」被玩壞,惡搞文化已「侵入」二次元
    本月,有一款動漫周邊引起了人們熱議,那就是一款「豬突猛進」的惡搞T-shirt設計尤其別致。這是日本知名動漫《鬼滅之刃》的周邊,而「豬突猛進」的形象就是來源於動漫中的重要角色嘴平伊之助。嘴平伊之助是和主角炭治郎同時期的劍士,他從小在深山中獨自長大,所以對人情並不敏感甚至還有一些遲鈍。
  • 【文化常識】日本三大節日慶典
    」 前半句是一句日本人常說的話,Matsuri is the purpose to human life,體現了祭在日本人眼中的重要性。 而後半句提到的狂歡,便會聯想到西方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 「韓國文化小知識」端午節和端午祭有什麼區別
    端午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延續至今的國家,其他的文明古國的文化都失去了傳承,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文化影響力非常大,輻射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圍繞著中國形成了一個漢文化圈。在整個亞洲,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的交流最頻繁,產生的摩擦也最多,文化相似最多的三個國家,雖然很多文化都出自中國,但到了各個國家後經過演變,變成了本國特色的文化,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關於端午節的不同文化。
  • 日本遊戲機進口零關稅?RCEP對文化產業還有哪些影響?|雷報
    消息原引本月15日被正式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的內容,該協議生效(2021年4月1日)後從日本進口到中國的包括「電子遊戲機」在內的玩具、遊戲品、運動用品及其零件、附件等在未來20年都將實施0關稅。
  • 宅話題熱議:是二次元本身很尬,還是亂玩梗的人說話方式更尬?
    很顯然,對於相當一部分的年輕動漫愛好者來說,或者是那些自稱是「二次元」的受眾來說,這樣的營銷思路還真的挺有效的,「二次元」這個概念還真的在不少人之中被炒熱。那「二次元」這個概念被炒熱之後,接下來就會發展成這樣的現象:日本御宅文化當中的很多圈內的流行梗被過度亂用,御宅文化圈內很多本來就比較小眾的行為以及想法,就都被放大到一般大眾中。
  • 日本貓文化的起源還是中國
    日本御守在全世界都受到歡迎,其中最特別的當屬運氣祈願系御守——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御守,以貓的御守文化為代表,與日本的貓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而日本的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中國息息相關。
  • 看動漫還在b站?知道了這幾個動漫網站,手機裡的b站馬上就不香了
    在b站上看動漫、追番劇似乎已經成為二次元,動漫愛好者們心照不宣的一種習慣。的確在以前b站確實是漫迷們的「快樂源泉」,上面有許多動漫資源,並且沒有廣告的打擾,可是最近幾年b站上的好多動漫資源都被下架和整改。b站上的「快樂源泉」也斷流了。
  • 《夢見獅子》網劇開機,上演傳統文化與二次元文化的強勢碰撞
    影片講述了年輕的京劇女老生演員餘飛,和二次元舞臺劇製作人白翡麗之間的愛情衝突、文化衝突、藝術理念衝突,在衝突中成長以及突破自我的故事。一個是經典傳統文化,一個是新型二次元文化,衝突與融合,突破與飛躍,兩者結合,折射更多對小熱愛的包容和理解,帶動燃點和萌點,打造首部「高燃」「高甜」「高毒」的二次元偶像作品。
  • 中性名背後是本末倒置一刀切,中日起名對比,文化底蘊差太多
    像山東泰山、河南建業、北京國安,這種冠名二十多年的球隊,本來就是中超寶貴的財富,是你足協最應該扶持與保護的球隊;他們的名字本來就是中超所缺少的文化底蘊。你一刀把它切了,說是為了中國足球的未來,為了建設百年俱樂部,為了中國足球文化的發展。難道這不是捨本逐末與你的初衷背道而馳嗎?
  • 世界文化史:日本平安時代,北宋刊本東傳,儒學文化的傳播
    可以這樣說,平安時代近400年間,由於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以日本貴族知識分子為主要橋梁,中國文獻典籍以同時代在世界上罕見的規模東傳日本,從而對日本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對日本漢學的形成,做了有力的奠基。由平安朝400年間建立起來的文化事業,幾乎被破壞殆盡一在這近4個世紀中傳入日本的中國文獻典籍,如《本朝見在書目錄》所著錄的1500餘種唐代與唐代以前的抄本,也大部分毀於這數百年之間。當時,在日本的國土上,唯一遠離戰火的是寺廟,一線學脈,便維繫於此。於是,寺廟中存在的文化,便成為這一時代日本文化的主流。
  • 洛天依:說相聲、開演唱會、出專輯,最紅國內二次元偶像正在突破...
    ,讓日本公司Yamaha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市場。隨著洛天依在中國的知名度提高,在公共媒體上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上了央視,與京劇女老生王佩瑜合唱一首《但願人長久》,舞起水袖,淺吟低唱。電子歌聲給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