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個穴,可以緩解頭痛和腰痛,按5天就能見效,試過的都說好

2020-11-30 菊姐養生

現在有很大一群人時常會感到自己全身酸痛、肢體僵硬,稍微一動就會聽見關節的聲響,並且在每個關節部位都有擠壓的疼痛感,甚至還會引起渾身乏力以及睡眠障礙等問題。

這和現在的工作方式長期坐著不動,還有緊張的社會壓力共同造成的。總體來講並不會出現什麼特別大的健康問題,但是也時刻的困擾著我們的生活,打亂作息規律、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從而改變我們的精神狀態。但是為了這些腰酸腿疼還不值得去跑一趟醫院,所以,今天教給大家一個改變這種狀態的小竅門,只需記住幾個穴位,然後每天規律的按壓,就能改變酸痛的現狀,還有助於我們養生。

後溪穴

1、按壓後溪穴,治療脖子疼

隨著人們工作方式的改變,長期用著不正確的姿勢使用手機以及電腦,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這導致了頸肩部酸痛的人群大大增加。那麼這時候就可以按壓手上的後溪穴,握拳後,小拇指一側會出現一個紋路,後溪穴就在拳頭地下紋路的正中央。每天習慣性地按、揉,即可達到治療脖子疼的目的。

2、腰背痛孔,治療腰背痛

治療腰痛的穴位位於手背一側,分別位於食指與中指、無名指與小指之間,由掌指關節與腕橫紋的連線中間的部位,兩隻手皆是如此。再用大拇指的指尖對於兩個穴位分別進行垂直按壓,每次可以進行3到5秒鐘,長此以往的堅持就可以極大程度的改善腰部的疼痛感,而且按壓的同時配合腰部的活動效果更佳,對於急性腰痛也同樣適合。

記住這兩個穴位,每天養成習慣的按壓,5天以上對於您身體的疼痛情況會有明顯的改善,不用去醫院更不用藥物來治療,提高我們每天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程度。除了利用這種簡單的方法來治療平時的腰背酸痛以外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一些生活習慣,比如走路不要太久、做大運動量的運動時切忌不要太久、儘量避免半蹲、全蹲與下跪的姿勢、還要注意膝蓋的保暖。

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是造成我們腰酸背痛的原因,所以縱然知道了解決方法,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到防範的準備,要不然等到我們年長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老年病,所以,從根本上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坐姿以及站姿習慣,對我們的人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相關焦點

  •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
    頭痛、背痛、肩痛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健康問題,而我們身上正巧自帶很多「止疼開關」,輕輕按壓就能「關掉」疼痛,讓你遠離止痛藥!1脖子痛夏天空調吹多了,脖子受涼就容易出現落枕、脖子僵硬、脖子疼等症狀,按摩身上的後溪穴就能緩解脖子痛。
  • 從寶寶手上觀察脾胃,想緩解脾胃虛虧,就多按他手上這4個穴位
    炎熱的夏季過去了,正式進入秋天,這個時候可是給寶寶補脾養胃的好時期。寶寶小時候本身脾胃的功能就不太完善,大多數寶寶都會有脾胃虛虧的現象,如果在這個季節不能早早的補起來,到了冬季之後寶寶就可能會經常生病。
  • 天柱穴:常按助性養生 緩解頭痛!
    釋義為:天,指上部,人體頭部;柱,楹意,指支柱,喻人體之頸項。該穴位於項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頸椎骨)上端,支撐頭顱,意示擎天之柱而名。 【取穴位置】 天柱穴位於後頸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後髮際正中旁開約2釐米左右即是此穴。
  • 手上有個「止痛大穴」,早中晚按一按,不僅能止痛,還能預防疾病
    這個穴位,許多中醫稱它為「天下第一穴」因為身體很多的病都可以用這一個穴幫助治療,這個穴位就是合谷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間橫紋正對虎口指蹼緣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處,按壓有明顯酸脹感,即為此穴。
  • 攢竹穴,除了治療近視,還能幫你有效緩解頭痛、眉稜骨痛
    隨著行動網路技術的發展,手機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現在幾乎每天都要花費數個小時在手機上。除了每天必須的微信聊天,如今的抖音,嗶哩嗶哩更是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娛樂時間。我們的心情是得到了極大的娛樂,但我們的身體卻在這一次又有一次的狂歡中衰弱,其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我們的眼睛。
  • 3種對穴專門針對頸椎痛、腰痛、膝蓋疼痛
    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有痛便是穴」。治療方法:用矽膠罐拔罐有祛風、散寒、調理氣機、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功效,矽膠罐既方便、實用又易攜帶,還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後溪穴找穴:半握拳,小指一側掌橫紋紋頭的位置就是後溪穴。
  • 「落枕」速療法—旋腳拇指、揉落枕穴、後溪穴、懸鐘穴...這些都是可以的
    落枕,在患者兩個耳朵上的枕穴上按壓,這時要忍一會,等疼痛緩解一些時,頸子就可以轉了;按2~3分鐘後,僵硬的頸子一下子輕鬆了許多;繼續按壓了幾分鐘,頸子就能自由活動了。落枕穴在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用食指指腹,或原子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鬆多了。主治症狀:落枕穴的主治症狀為:落枕、手臂痛、胃痛,是治療睡覺時落枕的特效穴道。【後溪穴】
  • 能緩解肩痛的幾個穴位
    肩部和背部疼痛與肩膀和背部有關,被稱為肩背疼痛。肩痛影響上臂甚至手肘位置,被稱為肩臂疼痛。因為肩痛是主要的臨床表現,其他部位的疼痛是由肩痛引起的,所以可以統稱為肩痛。大多數的肩部疼痛是由長期的肩部壓力引起的肌肉酸痛引起的。另一部分是肩周炎,叫做「五十肩」。大多數病例都伴有頭部和頸部疼痛。接下來,我將介紹幾個緩解作用的穴位。
  • 5個輕鬆穴位,可緩解腰痛和腰酸
    手掌和手上有各種穴位可以控制背部疼痛。緊張的活動會加重背部疼痛。坐下來很放鬆。手上的穴位很容易達到。穴位位於食指和拇指之間。雙手一次按此點十五秒,每次五到六次,以減輕壓力。
  • 中醫辨治頭痛
    所有頭痛都與「氣」有關,都可以先揉「消氣穴」,也就是從太衝穴揉到行間穴來緩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做如下選擇:  1  偏頭痛:  來無影去無蹤的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  三焦經肘部的清冷淵、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
  • 熱耳法 有效緩解鼻塞症狀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感冒的鼻塞症狀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五個緩解鼻塞流鼻涕的偏方。1、熱耳法。感冒時鼻塞很難受,可在睡前用熱毛巾熱敷雙耳十幾分鐘,就可使鼻塞減輕或通暢。2、母乳可治嬰兒鼻塞。如果新生兒出現鼻塞,可試著用母乳滴進孩子的鼻孔,再反覆輕捏孩子的鼻翼,片刻即可見效。3、白蘿蔔治鼻塞。
  • 輕按手上兩處穴位,脖子或許不疼不硬
    落枕的出現出現有四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睡眠姿勢的不正確。對於年輕人而言,睡覺前玩手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不知不覺中,可能就保持一個姿勢很久,無形中脖頸部位的氣血循環也就受到了影響。時間一長,就會帶來脖頸部位的局部疼痛感,早上起來就容易出現落枕。
  • 小試液門透中渚治療感冒
    想著看看能否幫同學和同事們緩解一下症狀。 正好有一朋友主訴:頭疼,嗓子不舒服,有清涕。 效果良好,我便馬上和明澄老師匯報自己的戰況,得到肯定後,後面兩天又連續扎了三人,都有明顯好轉。 為什麼這樣一個小小的穴位如此神奇?我特意查了一下這個原理。
  • 下脘穴、中脘穴、上脘穴——和胃健脾「三劍客」!
    下脘穴、中脘穴、上脘穴,這三個穴位的組合具有和胃健脾、消積化滯的功效。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腹脹、納呆、嘔吐、呃逆、洩瀉等消化系統的病症。上脘穴、中脘穴,及下脘穴,均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任脈的穴位。同時這三個穴位均為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是和胃健脾的三大要穴。
  • 身上這兩個地方可有效緩解痔瘡疼痛
    相信大家對痔瘡都不陌生,別看它不起眼,它要是發起威來真能要人半條命,俗話說的好「痔瘡不算病疼起來要人命」,就是這個小毛病能讓你吃飯吃不香、睡覺睡不好,有它在就別想有好狀態!不過說到底,痔瘡也不過是一個良性的肛腸疾病,算不上什麼疑難雜症,想要解決它,咱們方法有的是。老中醫就說了,痔瘡有兩大「死穴」,每天常按輕鬆就能趕走煩人的痔瘡小肉球!
  • 你手上暗藏的「機關」:醫生都佩服它!
    按揉:找到左手合谷穴,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掐住合谷穴,大拇指在合谷穴上呈垂直按壓,力度以酸脹為度,按5秒松1秒,以疼痛緩解為好。 艾灸:艾友可以用艾條懸灸合谷穴20分鐘。
  • 按大拇指哪個地方催經 這方法方便簡單見效快
    月經不調應該是每個女性朋友都會經歷過的事情。一般來說,月經周期在21天到36天之間都算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超過這個期限,月經還遲遲不來的話,在確保每月懷孕的情況下,難免會有所擔心。遍會想辦法去催經。那麼小編給您介紹一個簡單高效的方法,只要按摩大拇指的穴位就可以催經。本文還為您介紹了月經推遲有什麼注意事項,以及月經推遲吃什麼催經。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 健康一招靈|寒潮來勢洶洶,這套暖身方法請收好
    跨年寒潮已於昨天夜間「到貨」,深圳未來兩天氣溫最低4-5℃。寒潮來勢洶洶,許多人開始感覺全身發冷,手腳也開始冰涼起來了,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對於女性而言,手腳冰涼不僅會導致入睡困難,還會導致月經少、月經不調,甚至不孕。改善手腳冰涼,主要在於活血化淤、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 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
    肝臟不好的對健康也是一種傷害,所以人們更是要引起注意和重視,特別是疾病的出現往往會傷及身體,因此這就需要大家選擇好的中醫按摩方法來進行緩解和治療疾病了。那麼,太衝穴養肝的五大穴位之一?下面和專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太衝穴「太衝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第一大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