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吃雞」很講究,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嘴

2021-01-19 巨蟹美味坊

在中國大陸南端,有個大省叫廣東,在地圖上看那是一個香噴噴的雞腿。廣東人對雞的痴狂全國出名,對於吃雞他們也是很講究的,廣東人每年的吃雞量可以繞地球好幾圈這一點也誇張。

吃雞,仿佛是廣東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很多人說雞來到廣東,就再也不能活著走出去了,一隻雞在廣東人手裡有兩百多種做法,那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味蕾呢。白切雞、豉油雞、姜蔥雞、窯雞、竹筒燒雞等等等等,做法多樣,光是這些菜式,雞聽了都瑟瑟發抖,還能活著走出廣東嗎?

最為普通的是白切雞,剛出爐的白切雞皮黃得發亮,雞肉又嫩又白,雞汁帶著絲絲的血水微微流出,看著就令人垂涎欲滴。如果沒找著血色那就是雞燙太老,廚師手藝欠缺掌握不到火候!跟白切雞組成神仙伴侶的是它的蘸料,不同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廣州人喜歡原始的姜蔥蒜蓉醬,沙薑汁是中山人的獨愛,湛江人卻鍾愛醬油搭配紅蔥頭。配料比例也是有嚴格要求的,多了或少了都不能發揮出白切雞的美味。

除了白切雞以外,還有一種吃法普通且又不平凡,那就是被稱為「雞界大佬」的豉油雞。「豉油」是廣東人對「醬油」的獨特稱謂。廣東人利用「豉油」代替平淡的清水,這樣可以使雞身全部入味,完全可以饞哭隔壁小孩。白切雞跟豉油雞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一個追逐鮮,一個追求味。

一隻完美的豉油雞鮮味厚重、醬香濃鬱、皮滑肉嫩、香飄十裡。豉油雞主要就是醬香味,你以為豉油雞單單只用醬油燜煮而成嗎?這你就錯了,單單只用醬油是無法發揮出豉油雞獨特味道的,豉油雞的味道的重點全部在於醬料跟香料的搭配,煸炒過的香料加過醬油,冰糖熬製成的滷汁,才是這道美食的秘訣。看似簡單的滷料製作,實際上是這道美食的靈魂。

再來細分,廣東人也能把雞的各個部位吃出花樣來。比如鳳爪,廣東早茶必有的蒸盅,只需輕輕一咬Q彈的雞爪皮便骨肉分離,骨頭汁味入骨,連骨頭啃起來也津津有味。在一碟鳳爪面前,不論男女老少,也不論貧窮富貴,都吃得賊香。

當然說到雞爪子肯定少不了順德的豉油皇雞腳,雞腳伴著濃濃的醬香味,爪子十分有嚼勁吃起來脆口又不膩。還有潮汕滷水,在美食界的地位極高,當雞翅在滷水裡面泡過一澡便會發出誘人的香味,食客恨不得連雞翅的骨頭都吃得乾乾淨淨。

吃雞,可以說是中華飲食的重要傳統之一。但是,任何地方吃雞的歷史都不及廣東人吃雞的歷史悠久。在廣東人的餐桌上,無論什麼場合,都必須有雞的存在,請客吃飯要有雞、辦壽宴辦婚宴也離不開雞、祭拜祖宗的神臺上都必須有雞。廣東人把雞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當你來到廣東一定要嘗嘗地道的廣東雞,保證你吃過做夢都難忘。

相關焦點

  • 年夜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寓意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
    眾所周知,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傳統春節,每年必吃年夜飯。而春節也有一家團圓、一家團聚吃年夜飯的習俗,中國人講究吉祥如意,喜慶和圓滿,吃的年夜飯上,每道菜也有特別的含義,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高;糖醋排骨代表節節高升;那麼吃雞代表什麼?
  • 廣東正宗豉油雞的做法是怎樣的,需要注意什麼?
    無雞不成宴,廣東人除了白斬雞,還有形形色色的不同雞的吃法,尤擅長吃雞的料理。其中有一道豉油雞的傳統特色美食也是廣受歡迎。豉油雞又稱醬油雞,屬於粵菜。用料易取,做法簡單,色澤鮮亮,雞肉嫩滑,鮮香四溢。自己吃還是招待客人都是極好的選擇,可謂是餐桌必備單品。廣東正宗豉油雞的做法是怎樣的,需要注意什麼?豉油雞即是傳統的粵菜,在高大上的酒店有它的身影,在廣東地區也算是家常菜,因為環境的不同,做法也就存在差異。都是以醬油、生抽、糖為主要調料,土雞為原材,經過滷製,使其上色和入味。
  • 廣東特色美食蝦蟹雞煲家庭版做法
    來過廣東的小夥伴都知道,廣東是美食的聚集地,相信大家對廣東本地特色菜蝦蟹雞煲並不陌生,在各大飯店菜館都能看到它是招牌菜必點之一,有多少小夥伴吃過之後對這道菜念念不忘的?光是這道菜就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今天和大家分享家庭版的蝦蟹雞煲。這次我用的是正方形電熱鍋,冬天用電熱鍋最大的好處可以邊吃邊熱,防止菜變涼,吃到最後還可以加點熱水變成火鍋燙青菜。
  • 哪怕到了半夜,廣東人也要去吃打邊爐
    提到廣東人民,大家最先會想到什麼呢? 廣東某前臺小姐姐:「我來這只是為了有事做!家裡每月要收租六棟樓太累了!」 估計會有不少人會選擇「吃」,廣東人不僅愛吃也會吃,而且吃的東西還很有本地特色。 而有一道廣東美食,這兩年風很大,席捲了全國多個城市。每到冬天,如果不吃個它,總覺得對不起當代養生青年的稱號。
  • 大年初二,回娘家、吃開年飯…廣東人都吃吃吃些什麼?
    在舊時代,「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除夕和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
  • 「你是廣東人?」「你怎摸雞到的呢?」
    廣東朋友的「塑料普通話」總能創造不少趣事。廣東小哥在餐館點菜:「紅消入片飯、魚先且幾、消牙和金魚。」老闆一臉懵,最後扭頭看看玻璃缸裡的招財魚大驚失色:你們倆還是人?吃個飯連我金魚都不放過?聽音辨意已經很難,更別說廣東話裡還保留著很多古漢語成分,雖然古香古韻,但詞義南轅北轍。就算你能猜出來「食」是吃,「行」是走,「衫」指的是衣服,但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喊」就是哭,「訓」就是睡,「有人蝦我」其實是在訴苦:有人欺負我。
  • 廣州人花式吃雞指南,沒誰能比得過!
    考古學家在出土的其中一件鼎中就發現了大量的雞骨頭還發現做法也很有趣當時流行一種叫「炮」的烹飪手法御廚用溼泥將家禽包裹起來放在炭火中燒熟類似於今天「叫花雞」的做法原汁原味,吃起來超級香廣州人愛「吃雞」的傳統跟這種家禽的寓意息息相關人們認為雞代表了富足吉祥
  • 廣東名特產網紅食品:廣御園「雞仔餅」的前世今生
    食在廣州、回味老廣州味道,廣東名特產網紅食品:廣御園「雞仔餅」的前世今生,小編帶您細細看一遍。「小鳳餅」被認為是梁氏的祖傳,而「小鳳」一名來自於酷似小雞的外形、再後來成珠樓將「小雞」註冊為「小鳳餅」的商標時,其意在附和將「雞」雅稱作「鳳」的民間習俗,所以「小鳳餅」就慢慢被人叫做雞仔餅,其後,又進一步改進,精製巧作。雞仔餅是廣東四大名餅之一。
  • 爆笑吐槽吃雞,現代人為了吃雞不擇手段,百人持槍摸爬滾打只為雞
    雞肉是大家經常吃的一種食物,這個世界上有不吃豬肉的民族,也有不吃牛羊肉的地區,但好像還沒聽過有不吃雞肉的說法。相比西方大多喜歡吃雞胸肉而言,國人吃雞的本領可以堪稱是世界第一!國人吃雞的歷史非常悠久,在上古神話中,傳說女媧娘娘在第一天就創造了雞,而直到第七天才創造了人,所以在那會兒,雞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對人類說一句「來了老弟!」當然,雞在囂張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被人類端上了餐桌。在古代,人們是不敢吃牛肉的,而豬肉他們又瞧不上,於是雞肉就成了最受歡迎的肉類之一。
  • 廣州最講規矩的雞煲店,開在廢墟旁,無數人被老闆懟哭都要吃
    鍾巷9號是老廣間的吃雞暗語,不僅雞煲讓人好吃到沒得說,老闆娘的嘴上功夫也極具粵語精髓,把坐滿院子的食客管理得服服帖帖,廣州好吃的雞煲各有精彩,但入冬第一煲,小編必須要把幣投給傳言中最「兇」的鐘巷雞煲。同事向阿姨發送了一句疑問句:「阿姨有什么喝的?」
  • 廣東臺山人添丁增口喜歡用「煮雞酒」和「煲酸醋」報喜
    而在僑鄉廣東臺山,人們喜歡用「煮雞酒」和「煲酸醋」來傳達喜訊。廣式豬腳姜醋 李曉春 攝  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採訪了解到,現在通訊發達,從產房獲悉嬰兒順利出生後,臺山人多數都會立即打電話、發簡訊、發微信給親朋好友,告知「產房傳喜訊——生了」。
  • 廣東盛行大街小巷的秘制雞煲王製作方法現免費公布了
    一.首先介紹下雞王的來歷深圳是個包容的城市,各地的人們來到這個城市,很慶幸在這個地方,不用多走,即可吃到各地特色美食。在這長時間的融入和改良中,漸漸形成了無類無派的深圳美食,據有深圳包容之特色,以雞煲王最為出名。
  • 嘴工廠手撕雞架:料足味香 讓人垂涎欲滴
    原標題:嘴工廠手撕雞架:料足味香讓人垂涎欲滴從2015年整個餐飲行業開始爆紅到現在,幾乎每一年行業內部的暢銷品類都在發生著改變。火鍋、燒烤、滷味等等,這些原本在餐飲市場炙手可熱的品類如今逐漸淡出消費者的視野。
  • 誰說廣東人沒紅包?其實是因為你不懂(最後一批找金蛋名單公布)
    「廣東人沒紅包」是什麼鬼?!「廣東人為什麼沒紅包」這又是什麼鬼?!過個年,廣東人真忙……一會又是吃福建人,一會又沒紅包,問題是,誰說我們沒有紅包了?誰造的謠,站出來,我要跟你聊一下人生。5新年期間,不單單是親戚晚輩、朋友孩子、熟人的孩子,一般社區保安、服務行業人士等都能收得到,說白了,基本上是見人都能派為求人人有份,人人都有好祝福。
  • 執死雞什麼意思什麼梗? 廣東話,意為撿到便宜
    執死雞什麼意思什麼梗? 廣東話,意為撿到便宜時間:2020-06-19 17: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執死雞什麼意思什麼梗? 廣東話,意為撿到便宜 廣東話,本意是:撿到便宜,形容得到意外的好處。 在保姆圈中,形容照顧臨終病人。
  • 廣州深巷裡的雞煲店,位置難找,一隻雞賣78塊錢,天天飯點排長隊
    廣東人是出了名的會吃,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也被廣東人吃出另一種境界,廣州這家位於深巷的炭燒雞堡店,位置很難找,藏在偏僻的巷子裡,他家最便宜的是清遠雞,一隻賣到78塊錢,即便如此,每天飯點都要排長隊。廣東人的飲食講究營養,口味清淡,所有的食材都是精挑細選的,用的材料都非常豐富,每一種菜品都特別講究,各種營養成分搭配合理,廣州的菜品大多是清而不淡,嫩而有嚼勁,廚師在烹飪過程中,用量和火候都掌握得恰到好處。
  • 來到廣東東莞,這三種特產遠近聞名,千萬不要錯過!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廣東東莞的一些特產吧!來到廣東東莞,這三種特產遠近聞名,千萬不要錯過!一,鮮蝦荷葉飯鮮蝦荷葉飯是廣東東莞的特色美食之一,早年荷葉飯以東莞太平鎮製作的最為著名,因這一代盛產荷葉和優制的絲苗白米。鮮蝦荷葉飯清淡爽口,有荷葉的清香味,向來為廣州各茶樓酒家著名的點心食譜之一。現在的荷葉飯,餡料越來越講究,除鮮蝦外,還有雞肉、瑤柱、蟹肉、雞蛋等。
  • 第十八期:細數廣東人各種「怪習慣」
    另外,廣東人喜歡把絲瓜叫「勝瓜」,吃生菜寓意「生財」,廣東人說話天生就喜歡討吉利,說起來廣東人還真有不少「怪」習慣,讓我一下來看下:    第一怪:涼茶「不涼」熱著喝    牛雜是廣東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更是廣東人最愛的街頭小吃。毫不誇張地說,在老城區,幾乎每一條街都有牛雜檔。走在大街小巷,你總能看見有人捧著一碗牛雜邊走邊「篤」。流曬口水,你要不要也試一下呢?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老廣州真正的「吃雞」,你知道這些嗎
    吃雞,一個近年熱門的遊戲,手機版、pc版都積累著大量的玩家,更有來自國外電影的經典對白「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chicken dinner而在廣州,吃雞除了遊戲,真正意義上是廣州人,逢年過節,雞,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題菜,所謂無雞不成宴。常見的廣州地區,最地道最傳統的做法,必然是白切雞,亦有朋友稱為白斬雞。
  • 廣東人有多愛吃?廣東人:我們的粵語吵架罵人都是關於吃的
    小編廣東人,每每認識一位外省朋友,總免不了要回答一個問題:「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起初還耐心解釋:「廣東人熱衷於吃,是因為舊時廣東地區貧窮,為了生存『飢不擇食』,改革開放後,生活條件變好後,敢於嘗試外省人眼中『奇怪』食物……,我們廣東人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會吃……」這樣的解釋往往並不能消除友人的疑惑,不斷追問,後來也懶於解釋,一致回覆:「是啊,我們連福建人都吃」,KO。不可否認,廣東人真的愛吃,愛吃到什麼程度?你聽過廣東人用粵語吵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