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六指醜八怪,書法精妙入神,筆下書法盛傳近500年

2021-01-10 書法網

明朝中期的書壇之上,有這樣幾個人撐起了一片天,他們就是名留青史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以及徐禎卿,這四人的書法各有各的特點。

就拿祝允明來說,他被後世多位書法家,奉為「明朝狂草第一人」,其草書功力遠超同代之人,說是冠絕大明朝也不為過。

祝允明,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相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共有六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相信大家對於祝枝山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不過祝枝山雖然長相奇特,但並非影視劇中那種猥瑣油膩,雖有才子之名,卻無真才實學的滑稽形象,相反的是,他這個人才高八鬥,滿腹經綸!

他擅詩文,工書法,名動海內,在書法方面他也是諸體皆通,楷書師法趙孟,褚遂良,又學歐陽詢,虞世南而直追「二王」,而草書則是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

可以說,他把歷朝歷代這些名家的書法精髓都拿了過來,然後融為一體,開創出了獨屬於他的書風。

《名山藏》說:「允明書出入晉魏,晚益奇縱,為國朝第一。」清代王澍也稱讚:「有明書家林立,莫不千紙一同,惟祝京兆書變化百出,不可端倪,餘見京兆書百數,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

這兩句評價,將祝允明捧上了明朝書法第一人的位子,由此可見,這基本也是書法史上的一大定論了。

他這一生寫過許許多多的傳世佳作,每一幅放到現在,都是無價之寶,如《太湖詩卷》、《箜篌引》、《前赤壁賦》等等。

可要說他晚年最為得意,最為經典的一幅作品,還得是行草書《牡丹賦》。

《牡丹賦》是祝允明在嘉靖甲申(1524年)春三月望日書,當時的他正好65歲,當時應友人之邀,他用精美的行草書寫出了這一幅《牡丹賦》,此文的原作者,本是唐代文學名家舒元輿。

縱觀這幅行草《牡丹賦》,祝允明寫的是秀潤典雅,灑脫飄逸,從中可以看到鍾繇和王羲之的神韻,卻又極具他自己的個性。

他的書法到了晚年時候,正是爐火純青之時,可以說是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美妙不可方物,從這幅行草《牡丹賦》就能看出來。

此作堪稱是書法史上的上上精品之作,即便到現在過去了近500多年,此作仍然被後世人尊為至寶。

商品引導語:現今,我們將祝允明行草作品《牡丹賦》進行高清複製,大力還原原作風貌,送與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編輯謫仙

相關焦點

  • 三位女書法博士貌美如花,一手小字更是精妙俊秀,你不佩服都不行
    陳洪標|文三位女書法博士貌美如花,一手小字更是精妙俊秀,你不佩服都不行!▲女書法博士王佳寧。
  • 他寫的「娃娃體」書法獲得了全國書法獎,這種書法怎麼學?
    所謂「娃娃體」書法,是指寫出來的字就好像剛學的娃娃寫的,很是稚嫩,也很質樸,為什麼有很多搞書法的人,都喜歡追求這種風格?原因就在於「娃娃體」有稚拙、自然之感。在一次全國書法展上,一幅「娃娃體」作品獲得了這屆書法大展的三等獎,從此而一舉成名,他就是朱興賢。
  • 白天賣豬肉賺錢,晚上學書法獲獎,這位「豬肉大哥」不簡單
    在古代,書法代表著實用,就像咱們現在提筆寫字一樣。當然了,還有一些文人志士,把書法當作自己表情達意的媒介。比如王羲之,他的那些傳世手札,就是日常和朋友來往的一些簡訊嘛,只是寫的水平比較高而已。現在不一樣了,雖然軟筆書法的實用功能基本消失,但是呢,還是有很多朋友喜歡書法。
  • 張瑞圖書法作品
    生於明穆宗隆慶四年庚午(1570年),著名書畫家。《明史》將之載入「閹黨傳」。  晉江青陽下行張瑞圖故居故居至今保存,居住著張氏後裔(《泉州民居·張瑞圖故居》)。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張瑞圖曾告假還鄉,居家兩年,在泉州東湖畔營建一處居室,作為與郡中士紳交遊之所。
  • 書法,中國人最美的信仰
    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種快感,就非懂得中國書法藝術的原則不可。學習書法藝術,實則是學習形式與韻律的理論,由此可見書法在中國藝術中的重要地位。我們甚至可以說,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概念的。
  • 李白:筆氣豪逸的大唐書法家 慧眼獨具的美術鑑賞家
    詩後注有小字:「吾頭懵懵,試此書不能自辨,賀生為我讀之,汝年少眼明。」細細品賞,此帖書法極有韻味,值得當今的中國書法理論家深入研究。  「二王」書法的基因傳承  李白有《王右軍》詩一首,云:「右軍本清真,瀟灑在風塵。山陰遇羽客,要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 武則天76歲時的書法,展現非凡的才氣,創下書法史多項第一
    升仙太子碑拓片《升仙太子碑》歷經1300餘年風雨滄桑,依然矗立於緱山之巔,2006年3月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巨碑彰顯這位女皇的雄才大略,飽含著書法神韻,開巾幗草字書碑之先河。究其原因有二:一、它是我國古代書法、金石史上第一塊女性所書的碑。因此,歷來受人矚目。後人說:「婦女書碑,始此一石。」二、是以草書書體書碑的最早的範例。我國古代書碑書體至兩漢多選隸書,後楷書普遍使用。隸、楷書體比較適合碑版記史述事,歌功頌德的要求。
  • 沈鵬書法作品價格多少錢一尺?有人500萬入手沈鵬作品值不值?
    學習書法的人,應該都知道沈鵬。在當代書法藝術界,沈鵬是一位名人,也是一位爭議不斷的書法家。爭議有兩個,一是沈鵬書法作品是不是醜書,二是沈鵬書法作品的價格。沈鵬書法多少錢一尺?有人500萬入手沈鵬作品值不值?具體詳情,我給大家分析分析。
  • 金鼠迎春 禮讚中國——書法名家董廷超橫幅書法恭賀鼠年新春大吉
    他諸書皆修,功高行草一品,筆墨精神直趨傳統文人書法的核心品質,恣意但不張癲狂,法嚴卻不呆板,筆逸墨秀,大雅一品。 很明顯,他的書法是以傳統為源承的,也是以文脈傳承為擔當的。所以他師成法帖的選擇方向就會趨於正宗,把歷史上最好的文人書法帖本當成書韻專修的磨礪基石,然後融合個人書風崇雅尚儒的修養氣度,執筆寫書法,也是快意渡文章,書法的形態外象與筆墨所釋解的彬彬文質的合意度非常高,一看就是完美無缺,詩書雙韻,恰攀天衣無縫的境界高度。 凡寫行書,必然會想到王羲之的書法習宗。
  • 300年前的小篆書法,成為大家的模仿對象,左手書寫更厲害
    自古篆書就比較難寫,尤其是寫出自己風格的小篆書法更是難上加難。首先它需要建立在書法作者超強的研究與理解傳統書法的基礎之上,其次還需要不停地練習書法,形成自己的小篆風格。下面是給大家帶來清朝錢坫大家的《篆書王勃五言律詩》書法作品,一起來感受一下這位小篆大師的真實書法魅力吧。
  • 豬和書法的有些事
    豬和書法的有些事文 書法一瞬齋
  • 橫撇豎捺中的書法精神
    古時,中國的科舉制度十分嚴格,書法亦是作為考試科目包含其中。曾經在網上看見過有一副清朝狀元的墨寶,白紙黑字,慷慨陳詞,字裡行間是激昂的情緒,充滿自信地勾畫。雖說是一份試卷,筆下起伏卻是入木三分,橫撇豎捺之中時道不盡的寒窗苦讀;是言語不出的灑脫自信;是溢於言表的充滿希望,心懷天下。
  • 「書法老人」門瑞興 義務教授書法20餘載
    每逢周日,學員們聚集到這裡,聚精會神地跟著一位叫門瑞興的老人學習書法。門瑞興老人說,這個書法班已經開了20年了。1.退而不休義務教書法阜城縣的趙淼森今年13歲,正在上六年級。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書法,小小年紀就已經能寫出不錯的毛筆字。趙淼森說,這多虧了門老師。門老師叫門瑞興,1937年8月出生的他,前不久過完了自己的80周歲生日。
  • 「藝術中國 雙年展」—— 於文興書法作品鑑賞
    於文興,字中亭,男,1964年2月生,山東省青島平度市人。現為國家一級書法師,青島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會員。中國世紀大採風書畫院院士。從小跟於粒民老師學習書法,自顏、柳入手,進而臨學「二王」,並通過學習先輩於松巖、於翔鴻以及清末何紹基等人的筆法,進一步領悟了傳統書法的精妙。   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展賽。自2005年開始,主要從事書法教育和書法創作工作,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職業書法家。2005年5月參加了醫聖吳道子美術館當代中國書畫大賽,作品榮獲銀獎,入編《當代中國傑出書畫家精品集》。
  • 女博士蔡夢霞「柴棍體」書法,信筆塗鴉太隨意,網友批評書白讀了
    可以說草書是書法的一個飛躍階段,它綜合了書法多種書體的許多特色,綜合性地再現了書法的一枝獨秀。在蔡夢霞書展前合影的美女由此,許多書法迷們說,草書好不好,關鍵看楷書,因為楷書是基本,如果連基本的楷書都寫不好,談何草書呢!今天眯眯眼的花花世界要和大家說的這位不僅寫草書,還寫其他書體的書法家就是女博士蔡夢霞。
  • 河南農民喜歡書法,用煤灰寫書法,一手「毛體字」真漂亮!
    文 / 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談到我國的書法以後大家肯定也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很多書法愛好者也都在堅持臨摹書法名家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那可是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千年以來無人能超越,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想通過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學到他的行書精髓,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
  • 書法妙語 古今眾論
    宋代名帖更多是個人生活興之所至的文稿詩詞札記,更接近東晉文人的書翰手札,書法回歸到平淡天真自在的真性情流露,遠離政治,也遠離歷史,沒有偉大的野心,只是要回來做真實的自己。 ——蔣勳《漢字書法之美》
  • 是書法,還是寫字兒?田英章楷書的積弊在哪裡
    2020年11月22日。也就是說到今天(2021年1月7日)為止,這幅作品已經被人們議論了一個多月,關注的熱度也漸漸地消歇下去了。 我一向不是個喜歡湊熱鬧的人,更不願與人作口舌之爭。所以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只是默默地看過了許多關於這幅作品的分析文章和評論,直到大家都要散場了,才把自己的想法稍作梳理,以為記錄,留備後日查看。
  • 央美教授寫「天書」賣1035萬,自稱英文書法,網友:根本不是書法
    在古代,天書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無字天書」,在古俠小說中時常出現,而另外一種則是高深莫測,一種十分神秘的字體組成的天書,就像是上圖這幅書法作品,便是徐冰教授在1998年創作的「天書系列」作品之一,名為「新英文書法」。
  • 150幅書法作品「翰逸神飛」
    1月11日上午,「翰逸神飛——石躍峰書法作品展」在山西美術館開展,不少藝術家和書畫愛好者5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本次展出書法作品150幅,這是石躍峰書法創作實踐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有益交流,是向黨和祖國的獻禮,向人民的匯報。開幕式上,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宣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