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千陽縣張家塬鎮王家莊村移動羊舍裡,記者見到了農民技術員王仲輝,他正用欣喜的目光看著悠閒「散步」的4隻母羊,它們已經懷孕4個多月了。王仲輝說:「從2020年9月開始到11月底,我給1200多隻母羊通過人工授精技術繁育莎能奶山羊良種。我每天都要來羊舍看看它們,再有一個多月,這些羊媽媽就要產下優質小奶羊了。」
自上世紀70年代從原西北農學院引進莎能奶山羊以來,莎能奶山羊就成為千陽特色產業之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千陽縣種羊場莎能奶山羊凸顯產奶量高、繁殖率高、生長發育快、耐粗飼、適應性強、遺傳性能穩定等優勢,繁育的莎能奶山羊核心群平均產奶量達到了887公斤,優秀個體單產1415公斤,各項生產指標居國內領先水平,縣種羊場成為了全國規模最大、品系最完整的莎能奶山羊良種繁育場,莎能奶山羊種羊存欄規模達到5000隻,先後榮獲「世界奶山羊樣板示範養殖場」和「世界名優奶山羊良種繁育示範場」。
為了促進良種純繁,千陽從2019年開始健全良種擴繁體系,全面推廣奶山羊人工授精技術,建成32個奶山羊人工供(授)精站點,推廣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術,開展性別控制技術研究,提高莎能奶山羊良種品質,加快良種擴繁速度。他們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李廣教授,結合秋配季節,以理論培訓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多次開展深層次培訓,共培訓畜牧技術人員35名、農民養殖戶28名。這些技術人員成了深受養殖戶歡迎的「種羔人」。2019年秋季,他們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術,通過採用可視輸精槍讓近十萬隻母羊成功受孕,母羊情期受胎率達85%以上,總受胎率達96%以上。他們還定期回訪指導養殖戶,跟蹤觀察母羊孕期狀況。
截至目前,千陽全縣莎能奶山羊存欄18.2萬隻,比2019年多了6.1萬隻,每年向社會推廣良種奶山羊2萬多隻。累計建成千隻以上良種場12個,100隻以上規模養殖場及家庭牧場(戶)248個,為存欄奶山羊5隻以上的360個養殖戶補貼安裝移動式羊舍,為存欄20隻以上養殖戶配套移動式擠奶器,改善了養殖條件,方便群眾鮮奶交售,實現了農戶通過養殖增收的目標。(寶雞日報)
作者/來源:各界寶雞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