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鳥飛回」的「渚清沙白」,作何解釋?

2021-01-09 老張侃詩詞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所有詩歌的賞析當中,這一句評語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這些詩詞都花了大量的篇幅來描繪眼前所看到的景色,但是這景色的功能並非是單一的,而是都承載著詩人此時此刻的思想情感。

所以春天的時候,有的詩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但是在有的詩人眼裡看到的卻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少年時我們都曾經學過杜甫的唐詩《登高》,這首被稱為七律唐詩之冠的古詩,寫於杜甫的人生暮年。少年時即便背誦也未必懂得其中的悲苦,人到中年重新來讀,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那怕是對於其中的字詞也有了新的感受。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就拿這首唐詩的第二句,「渚清沙白鳥飛回」來說,其中的「渚清沙白」是什麼意思?應該作何解釋?

當年的我們或許不太在意,今天想要去尋求其中確切的意思,卻發現翻遍了資料,依然找不到有關這一句唐詩的確切注釋。

仇兆鰲《杜詩詳註》,先引述王褒詩「對岸流沙白」,次引述《楚辭》「鳥飛還故鄉」,然後釋曰:「此聯每句各包三景。」 這樣的評語當然是沒有錯的,但是問題卻在於,「渚清」何意?「沙白」何意?杜甫為什麼要寫這兩個意象?得不到解答。

在這兩句唐詩當中,「渚」和「沙」其實更容易理解,「渚」指代的是長江當中的沙洲,所謂「江渚」,「沙」代表的是江邊的沙灘。比較難以理解的是「清」和「白」。

查閱字典,對於「清」字比較確切的解釋是:「〈形〉悽清;冷清。《小石潭記》:『以其境過~,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所以我們認為,「渚清」的意思就應該是:江上的沙洲一片悽清、一片冷清。

同樣查閱字典,對於「白」字也有這樣的解釋:「〈形〉空白,空無所有。」

所以我們也認為,「沙白」的意思就是:沙灘上空無所有。

這首古詩主要寫的是秋日的悲情,唯有將其解釋為上述的意思,才能真正地反映出詩人此時此刻的情感。要知道杜甫之前寫長江的有關詩句,那都是「沙暖睡鴛鴦」,而在今天卻變成了寒風呼嘯,落葉紛飛,江渚上一片悽清,沙灘上空無所有!唯有如此,才能夠和後文中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聯繫在一起,迸發出更大的力量來。

從「清」「白」二字的細細解讀,我們可以看出詩聖杜甫驚人的遣詞造句能力。只有做這樣的解釋,才能切合全詩「悲秋」的主題。

相關焦點

  • 杜甫的悲傷;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那就先來看一下全詩,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這首登高對仗十分工整,邏輯嚴密,意境高遠,雖顯寂寥悲涼,但這正是其詩,美之所在,自古以來,多少詩人徵信模仿,推崇備至,有律詩之冠的美譽。
  • 杜甫同一年的兩首經典之作,千年之後,依然像金子一樣在閃光
    登高唐代: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天,56歲的杜甫時在夔州。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便創作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 杜甫的這首登高詩,慷慨激越,被譽為「七律之冠」,傳唱了千年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登上高臺,悲對秋景感慨萬分寫下一詩《登高》慷慨激越,被譽為「七律之冠」。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天的風吹得很急,天高雲淡猿猴大嘯地哀鳴。水清沙白的小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 被冠為七律之首的《登高》歷代詩話中又是如何評價的?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丨杜甫杜甫《登高》一詩,歷代名家批評無數,大體都作激賞之態,但總歸分成兩派。
  • 《慶餘年》範閒鬥詩,一首《登高》拔頭籌,杜甫這首七律有多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最近很火的那部電視劇《慶餘年》,其中有一個鬥詩的劇情,主角範閒以一首《登高》豔壓群芳,獲得滿堂喝彩,過後悄悄說,杜甫的這首七律可謂是古今七律第一,史上無人能及,那麼這首獲得後世極高讚譽的七律究竟說了什麼呢?
  • 《登高》一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中「落木」為何不換成「落葉」
    這句詩出自杜甫的《登高》。原詩如下:登高[ 唐 ] 杜甫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一、先說詩中為什麼用「落木」而不用「落葉」,除了直觀大氣,朗朗上口外,從詩律上講,唐代杜甫的《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詩句中用落木而不是落葉,是要符合平仄律,木、葉平仄不同,「無邊落木蕭蕭下」為「平平仄仄平平仄」。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從個人生活來說,這實在是大不幸的事情。然而,這種大不幸卻成為杜甫藝術生命的大幸。
  • 杜甫去世前3年寫的一首詩,年少時讀不懂,如今才知句句都是淚
    不過也並不是每個詩人登高以後都能豁然開朗,尤其是對於那些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詩人來說,內心愁苦傷懷滿溢,又如何做得豁然開朗?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杜甫登高的悲鳴,又怎是一個慘字了得。《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慶餘年》中讓範閒名動京城的《登高》為何被評為古今七律第一?
    前一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慶餘年》主角範閒憑藉一首詩聖杜甫的《登高》名動京城,天下皆知,劇中也把《登高》評為古今第一七律,而事實上,在現實中,杜甫的這首《登高》,也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七律!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 飛花令帶「鳥」字的詩句,您能說出多少句?我先來:人來鳥不驚!
    1.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王《畫》2.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3.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棲枝。——唐寅《美人對月》4.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李商隱《籌筆驛》5.黃鸝驚夢破,青鳥喚春還。——張宏範《臨江仙·憶舊》6.日長唯鳥雀,春遠獨柴荊。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詩人杜甫在這其中,李白的長詩、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4、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再杜甫的詩篇當中,有不少是抒寫自己詩篇作詩態度與技巧的,也有不少的名句,比如「語不驚人死不休」等。這句詩就出自這首《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全文如下: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興,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 慶餘年中的登高出自哪裡 登高真的是古今第一七言律詩麼?
    最近,電視劇《慶餘年》火了,男主角在劇中靠著背誦杜甫的《登高》名滿京都。《登高》經範閒之口一出,就在劇中被冠以「古今第一七言律詩」的盛名,為什麼詩聖杜甫的詩會讓範閒博得滿堂彩呢?俗話說,文無第一,杜甫的《登高》卻被稱為古今第一七言律詩,被歷代詩評家推崇。明代的著名詩評家胡應麟,就贊杜甫的《登高》,他說:此章五十六字, 如海底珊瑚, 勁難移, 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
  • 杜甫在《登高》中寫「無邊落木蕭蕭下」,為何是落木,而非落葉?
    杜甫,千古詩聖,心系蒼生,胸懷天下。他在世時,經歷了盛唐轉衰的過程,所以他的詩中反映了不少當時的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常懷憂國憂民,沉鬱頓挫之感。因此,他的作品因筆底波瀾,世上瘡痍,被稱為詩史。《登高》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秋,當時安史之亂雖然已結束了四年,但是地方軍閥又趁勢而起,杜甫離開草堂到達夔門。
  • 課本神級塗鴉,閏土版唐三不算什麼,杜甫變「奧特曼」你見過嗎?
    而在這些畫像當中,被塗鴉最多的莫過於「閏土」跟「杜甫」了。在很久之前,網絡上面就曾經出現過「杜甫」很忙的段子,因為語文課本當中有《登高》這一首詩,詩句的旁邊就搭配了一張杜甫的畫像。而在學生們的塗鴉之中,我們的大詩人「杜甫」可謂是千變萬化,幹什麼的形象都有,所以才會有「杜甫」很忙的段子出現。除了杜甫之外,閏土也是「很忙」的。
  • 杜甫: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代宗大曆二年重陽節這天,年邁的杜甫在客居之地夔州(今重慶奉節)獨自登上高處,寫下了一首被後人稱為「七律之冠」的千古名作《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新近停杯戒酒?儒家陰陽觀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二九相重稱為「重九」、「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