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體驗的形式

2021-01-09 中公教師網

1.直覺道德情感體驗茲

它是由於對某種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突然而迅疾發生的,因而往往對道德準則的意識不明顯,自覺性較低。如捨己救人的行動,當時直接驅使他的並不是被清晰意識到的某種道德觀念,而是由迅疾感知到的危急情境引起的直覺的道德情感。直覺的道德情感對人的行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既可以驅使人完成高尚的道德行為,也可以讓人的行為造成不良後果。直覺道德情感的產生,與個體以往在道德環境中受到周圍輿論的影響,以及已有的道德行為成敗的經驗有關。

2.想像性道德情感體驗

它是通過對某些有道德意義的人或事的再造想像而激發起的較為自覺的情緒體驗。比如,想起了白求恩的形象和事跡,可以激起國際主義與革命人道主義的情感;想起嶽飛的形象和事跡,可以產生愛國主義情感等。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的情感體驗,在於它是作為社會道德標準的化身而存在的;它可以使人們更好地認識並理解道德要求及其深刻的社會意義,擴大個人的道德經驗。並且,儘管直觀的道德形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於其具體、生動,因而常常給人以強烈的道德範例的感染,並領悟到其中的含義,以致終生銘記難忘。這樣,便容易激發情感上的共鳴,並成為產生類似道德行為的強大動力。

3.倫理性情感體驗

這是一種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觀念、道德理論為中介的情感體驗,是把道德的感性經驗與理性認識結合在一起,對道德要求及其意義有較深刻認識的情感體驗,因而它具有較大的道德認識概括性和道德體驗自覺性。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無產階級情感、集體榮譽感、主人翁責任感等都是倫理性情感。倫理性情感是一種深厚、堅定有力的高級形態的道德情感,因而通常稱之為情操。共產主義情操是無產階級道德情感的高級形態。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020湖南教師考試備考:道德情感的三種形式
    道德情感的主要形式作為教育心理學的高頻知識點之一,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來備考,考查學生對於各種形式的理解以及識記。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道德情感滲透在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中。
  • 【文萃】論康德道德哲學中的道德情感
    情感主義把道德奠基於人的某種道德情感之中,道德情感成為道德的基礎並且構成道德判斷的依據。哈奇森更是強調人有一種能夠直觀善惡的道德感官(moral sense),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 是它的對象。  很多學者都注意到了康德早期道德哲學的情感主義傾向。臺灣學者張雪珠詳盡地展示了道德情感概念的內涵和作用在康德倫理學不同時期的變遷。
  • 道德情感有以下幾個特徵
    道德情感按其內容來分,包括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人道主義情感、義務感、集體榮譽感、正義感、自尊感等。道德情感有明顯的社會性和歷史性,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不同社會制度,常會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
  • 「原諒」是「情感」的狀態,不是「道德」的體現
    「傷心」和「怨恨」都是感情受創的反應;「原諒」也是情感的一種表現,它是在情感的創傷平復之後,所表現出來的感情狀態。然而不幸的是,許多人將原諒當作是道德的表現,站在道德的角度,輕率地要求受害者:「你真的要原諒他」、「你不要不原諒他」,便造成了受害者心理上的二度傷害。
  • 網絡道德建設:知情意行一個都不能少
    培養、錘鍊青少年的網絡空間道德意志,不能單靠青少年的自發性,還要給青少年更多選擇的自由。良好的意志品質需要在日常生活細節中培養,沒有體驗和實踐,沒有見多識廣,面對網絡空間的負面誘惑時就會缺乏防禦能力。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 在「平凡的世界」構建情感共同體 專家:一部有道德有溫度的力作
    2015年3月31日, 經過九年打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播出後好評如潮,專家們說: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力作。現實者如孫少安,他隱忍而決斷,恪守「過光景」的現世準則,面對情感、家庭與事業,習慣於犧牲個人實現長期利益的最大化。孫少安從鄉土中國恆定的情感系統汲取營養,他的精神世界是自明的,以樸素的智慧和幽默將苦難碎片化,這便是「有飯吃」的實用哲學。因為「我不甘心」而渴望「闖世事」,與田曉霞結伴「氣火車」,於年輕的戀人來說是一次情意相通的歷險體驗。
  • 《學生的情緒與情感》模擬試題
    解析:情緒一般指個體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情景中直接產生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情感一般指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客觀事物的關係後而產生的穩定的、深刻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情緒的產生與有機體的自然需要有關,而情感的產生則與人的社會性需要有關,所以情緒情感的產生都跟需要有關,故本題選擇C。
  • 感恩母親節:孝與養 一種萬世共通的道德情感
    這從我們今天閱讀「好人365」時,那些與孝有關的故事仍能一如既往地打動、直擊人心中得以體現——其與「百善孝為先」的情感魅力和道德力量之深厚、久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人父母者,有著天然撫育兒女之情愫。父母之慈愛,其言傳身教,就如人類固有的愛之基因,會薰陶、傳遞給下一代。子女之孝,就是一種對父母之愛的回報,這是一種人類感恩之情的自然流動與回溯。
  • 宣州區交通運輸局道德講堂 齊唱《公民道德歌》
    宣州區交通運輸局道德講堂 齊唱《公民道德歌》 發表時間:2013-09-09   來源:宣城文明網   為在全局範圍內營造重道德、守誠信、講文明、樹新風的濃厚氛圍,9月6日上午,宣州區交通運輸局開展了一期以「崇德尚善」為主題的道德講堂
  • 宗教與道德是什麼關係?
    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與道德都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形式,同屬上層建築的範疇。宗教是以幻想的超人間的形式來表現現實世界中支配人們日常生活的異己力量。道德是調整人們的行為以適應一定社會體系中的人際關係的規範。離開社會經濟關係這個基礎,宗教和道德就都失去其存在的客觀根據。道德倫理比宗教更接近於社會的物質經濟基礎。
  • 青少年群體的道德價值觀
    前 言價值觀是個體對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價值的判斷時所持的內在尺度。在現實生活中,個體追求何種道德生活、崇尚何種道德信條、接受何種道德規範、做出何種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欣賞和選擇何種道德行為、如何實施其道德行為以及產生何種道德情感體驗等,這一切無不受到個體的道德價值觀的支配、調節和控制。
  • 婚姻的另一種形式——自婚
    自婚這種婚姻形式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根據報導,最早出現在1993年,新人是一位名叫Linda Barker的美國女士。1996年,NBA籃球巨星Dennis Rodman也身披潔白的婚紗宣布嫁給自己。
  • 常見的品牌營銷都有哪幾種形式
    很多人都聽說過品牌營銷,做好品牌的營銷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更好的進行產品推廣,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品牌的營銷重要性對企業而言是不言而喻的,根據行業的不同品牌的營銷形式也分很多種,那麼,常見的都有哪幾種形式?
  • 道德冷漠的內涵和表現
    冷漠字面上的含義一般是指缺乏情感,無動於衷。道德冷漠是一種善的缺乏,表現為道德主體對現實道德要求漠不關心,對於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問題無動於衷、消極麻木的心理狀態。作為一個重要的道德心理學概念,道德冷漠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和反應方面的冷漠。
  • 形之道二辯證邏輯為體與形式邏輯為用的第一種抽象關係
    靜態辯證邏輯否定形式邏輯從個體至整體的以民族為最高概念的民族主義國家觀。靜態辯證邏輯認為民族之間外在的對立只是文明內在的對立,靜態辯證邏輯的統一文明觀才是最高概念。形式邏輯認為權利是個體發展至整體的形式權利。從個體到整體是民主權利,從整體到個體是國家權利,形式邏輯權力觀認為民主權利第一性。形式邏輯認為道德是個體發展至整體的形式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