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鬥機上裝炮塔的奇葩設計,終究曇花一現?!
【軍武次位面】作者:索馬利亞颶風
玩過《坦克世界》的嘴上總會掛著一句話:炮塔即是正義!
▲獵虎這類坦克殲擊車就沒有炮塔 很容易被包抄到側面或後面
炮塔對於坦克實在是太重要了!沒有炮塔很多的騷操作都沒法實現…
▲在陸戰中,這句話成了一條鐵律!《狂怒》充分說明了炮塔的重要性
然而,當我們的交戰環境提高到三千米的高空這條鐵律依然好用嗎?
▲雜誌封面上的炮塔戰鬥機 英國人引以為傲啊!
走在航空技(nao)術(dong)前列的英國人就如此腦洞大開:戰列艦用的是炮塔,坦克用的是炮塔,戰鬥機我們也用炮塔吧!
▲最早的炮塔載具
英國人就憑藉著這樣簡單暴力的思路,開發出第一種炮塔戰鬥機——無畏式戰鬥機(Defiant)。
其實有炮塔的飛機有很多,二戰時期出現了許多有炮塔的飛機。它們甚至可以在轟炸機附近形成密集的火力網。
▲B-17共有10名乘員 8名要負責機槍和炮塔的操控 但是如果戰鬥機呢?
但是,這類武器一般都是作為「自衛武器」來使用的!
▲為何保全自己才會在轟炸機上加炮塔
而無畏式戰鬥機,這個奇葩東西開發出來就是為了主動出擊!它甚至沒有任何前射武器!
▲堪稱飛機中的抖M「求求你來打我吧~」
本來的設想是,這樣戰鬥機就不用「對頭」了嘛~可以打擊上方和後部的敵人了嘛~
▲設想中的場景是這樣的
很快,英國人在和德國的空戰中嘗到了甜頭,而其大顯神功的戰役竟然就是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不知道電影《敦刻爾克》中 我們的奇葩主角會不會出場呢?
1940年5月29日,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裝備了該型戰鬥機的264中隊就嘗到了甜頭。他們一舉打掉了65架德軍飛機!除了數架德國BF-109戰鬥機,大多數是轟炸海灘部隊的HE-111和JU-87轟炸機。
▲讓我們用遊戲還原以下 炮塔神教屠戮德國轟炸機!
然而,德國戰鬥機飛行員事後證實,他們把無畏式戰鬥機認成了颶風式戰鬥機,所以才去咬尾攻擊。沒想到遭到了意外強烈的射擊…
▲颶風式和無畏式使用相同的發動機 外形確實有幾分神似…
然而,這種「釣魚執法」的做法並不長久。德軍飛行員已經完全能分辨這些「釣魚飛機」,並且大膽的從機頭擊落它!不列顛空戰中,該型戰鬥機往往毫無斬獲,就被德軍擊落…
▲尾翼都被打成這樣了…
無畏式戰鬥機的優點屈指可數,缺點卻有一大堆!被坑苦了的英國飛行員列舉了無畏式戰鬥機的幾大罪狀:
第一, 前方完全是射擊死角!
以往戰鬥機最強的正面變成了致命的弱點!
▲4挺7.7mm機槍火力確實不行 而且飛機前方還是射擊死角!
第二, 炮塔太小!
不僅不能搭載更大的武器裝備,甚至給機槍手背降落傘的位置都沒有…
▲炮塔的後部衝後射手就出不來了!
無畏式戰鬥機機槍手求生指南:
1、請將炮塔轉向側面,這樣你才能爬出炮塔!
2、你要從飛機外面爬到駕駛艙!
3、如果飛行員死亡,請你想辦法打開駕駛艙…如果駕駛員那個王八蛋已經跳傘走了,請忽略這一步…
4、穿好你的降落傘,並且做好跳傘準備…
5、如果你還能看到這一步說明飛機還沒掉下去,我不明白你的飛機是不是飛出了大氣層,為什麼還沒掉地下?!
第三, 飛行性能差!
由於多了動力炮塔系統,飛機的重量並沒有減輕,反而是後面礙事的炮塔破壞了氣動布局,整體飛行急速和靈活度都不如其他戰鬥機…
▲後方炮塔讓飛機又多了個大鼓包
氣動外形變差會影響飛機速度
鑑於以上的種種罪狀,無畏式戰鬥機服役不到兩年就被英軍撤了下來。退居二線負責夜戰、雷達偵查、海上搜救、訓練飛行員,拖拽標靶等副業,還被飛行員們送了個外號——愚笨(Daffy)。
▲有炮塔還叫愚笨
獵虎有伴了
本以為這下炮塔戰鬥機的命運就此終結。但是萬萬沒想到,在戰機普遍進入噴氣時代的50年代,炮塔神教再次死灰復燃!
▲噴氣式戰機對氣動外形要求很高
在飛機上加炮塔其實不現實
隨著雷達和陀螺瞄準器的日漸普及,飛行員算「提前量」已經幾乎交給了電腦。有設計師提出來,既然已經不用手動瞄準,那還不如擴大一下戰鬥機的射擊窗口!
▲機頭的旋轉炮塔被發明了出來!
艾默生航空看準了時機,推出了電-液驅動的X17A型橫向旋轉機鼻炮塔!炮塔的機槍指向範圍從正前方一直到向後20度。炮塔還可360度旋轉,安裝4挺12.7毫米機槍。
▲這能大大擴大戰機的射擊窗口!
確實有本質性的變化!
美國海軍,首先對這玩意產生了興趣,然後就發明出了這個:
▲海軍魔改了F9F-3戰鬥機
不僅在戰機炮塔裡獨樹一幟
也已經完爆了坦克和戰艦炮塔的射界
確實有360度的炮塔,能提升射擊窗口的大小。
▲大概的配置是這樣的…
然而悲催的是,由於50年代的雷達和火控系統實在是不給力,機槍始終不能做到一鍵自動鎖定、扣動扳機即可的效果。
▲真的是骨骼清奇啊!
1954年,韓戰剛剛結束,海軍要集中更多的資金造航母。這些騷操作的項目紛紛下馬。後來,空空飛彈的蓬勃發展讓「飛行炮塔」神教再無用武之地……
▲還是空空飛彈好用呀
等等…真的沒有了嗎?
迎面向我們走來的是蘇聯選手!他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
蘇聯選手在50年代末期竟然也推出了一款魔改版的米格-17,我們發現它竟然繼承了美軍的炮塔神教!
這架米格-17的正式型號是米格-17SN。它的機鼻炮塔中有三門AM-23機炮。
▲右邊倆,左邊一個
這炮塔更像是閹割版:該炮塔僅可以在+27°到-9°的範圍內,橫向旋轉更是無稽之談。
然而,就為了裝上這個469千克重的閹割版炮塔,MIG-17卻已經改的認不出來了:機身加長1.07米,取消了機頭進氣口,改為兩側進氣。
▲原版米格17與之相比要順眼多了…
美國沒有成功突破的技術,蘇聯也沒有成功:在測試中,米格-17SNB的炮塔命中率低下,瞄準過程太複雜,機炮射速還低……
值得強調的是:美國人裝的是12.7mm的機槍,蘇聯人裝的是23mm的機炮!在向上射擊的過程中機炮的後坐力已經會改變飛機的飛行姿態。
▲該機炮還曾上過間諜衛星
巨大的後坐力甚至讓衛星偏離了軌道
最終蘇聯人也覺得這個設計太雞肋,很快放棄了這個計劃,看來英美蘇三國都無法挽救的炮塔神教真的沒有什麼卵用…
▲不好意思真的沒什麼卵用…
軍武菌認為:即使是沒卵用的東西,我們還是要了解和學習。英國本著簡單的「拿來主義」,從戰艦和坦克上將「炮塔」的概念拿來到飛機上,這顯然是缺乏成熟考慮的!
▲或許有一天,你不成熟的奇葩設計
同時,對於機炮這種已經發展成熟的裝備,美國人和蘇聯人卻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從形態上改變它!雖然嘗試最終失敗了,但是這種產品卻總是讓我們眼前一亮!
▲就會從夢想走進現實!
面對日常工作的成果時,不能僅僅滿足於別人的一句「不錯「或者「幹得好」;要加入更多的思考和創意!最後一定要讓人由衷的說出那句代表驚豔的感嘆——「還有這種操作!?」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