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敦刻爾克》上映,可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說這場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二戰時期,德國的「閃電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1939年九月一日,德國向波蘭發動閃電戰,僅僅用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佔領了波蘭,9月3日,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英國和法國聯合對德國宣戰,但只是宣而不戰,英法聯軍僅僅將軍隊派到了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被稱為不可攻破的防線,英法聯軍就在這道防線後面靜觀其變,並沒有前去支援波蘭,唯一做的事就是在外交上痛恨的譴責德國的行為,德國對此很不解,稱其為「靜坐站」或「奇怪的戰爭」。
英法聯軍並不想與德國交戰,於是就躲在馬奇諾防線後面,德軍如果想要攻打法國,就必須要攻破這個防線,而英法聯軍對這道防線的穩固性很有信心,做好了嚴防死守的準備,可英法不想打德國,德國卻想要佔領了法國,1940年5月10清晨,德軍派了136個師以及3000多輛坦克分為AB兩個集團準備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而且德軍並沒有選擇強攻馬奇諾防線,而是選擇繞開,馬奇諾防線的北端是崎嶇森林和高大山脈,任何人都覺得德軍不可能通過這延綿的高山,可是希特勒就是做到了。
僅僅十天,德軍就繞開了馬奇諾防線,裝甲部隊橫穿了法國大陸,直逼英吉利海峽,一時間,幾十萬的英法聯軍被德軍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包圍,把他們向敦刻爾克港口步步緊逼,距離大軍僅有十英裡時,希特勒卻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有人認為希特勒這個命令是個愚蠢的行為。
5月22日,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三面受敵,一面臨海,敵眾我寡,唯一的退路就只有從海上撤退,可是三十多萬的大軍怎麼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撤退?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英法聯軍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與德軍小小的交了一次火,德軍竟然選擇了後退,停止追擊英法聯軍,於是這就給英法聯軍一個撤退的機會,5月26日, 英軍正式下達了撤退命令,這次行動叫「發電機行動」,當晚,第一批人順利的撤退了敦刻爾克,共有1312人,次日,德軍發動了三次航空襲擊,投下了1.5萬枚高爆炸彈和三萬枚燃燒彈,將敦刻爾克夷為平地,英軍損失慘重。
不過在九天之後,英法聯軍還是順利的從敦刻爾克撤退,這次共有338226人成功撤退,英軍約有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隊3萬人,這次撤退為英法兩國保留了實力,不過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丟棄的大量重武器,為了快速撤退,英法聯軍只攜帶了幾百挺輕機槍,其餘全部丟棄在敦刻爾克海灘上,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7.5萬輛摩託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多萬噸的軍需物資,還被俘虜了四萬餘人,2.8萬人陣亡。
英法聯軍丟棄的這些武器裝備如果全部送給中國,也許就能順利的抵禦日軍的全面佔領,抗戰也不會打了八年之久,要知道,我們在二戰期間購買的大炮所有總量也不過只有1500門左右,英法聯軍丟棄的大炮都夠我們用八年了,從這也可以看出二戰期間我們有多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