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規劃超大城市為何引爭議?這其實是一個嚴肅的人口規模問題

2021-01-08 城市把脈

蘇州規劃超大城市為何引爭議?這其實是一個嚴肅的人口規模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十四五發展,蘇州按照超大城市謀劃,背後是一個嚴肅的人口規模問題,市區千萬人口是唯一指標,這可是倍增。

蘇州

蘇州提出這個規劃,難道不知道超大城市的人口門檻,明顯有些心血來潮了。目前長三角唯一的超大城市是上海,蘇州鬆散的狀態,即使並區,也改變不了主城區人少的現狀,其實看看蘇州現在的地鐵流量就知道了……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蘇州縣域經濟強盛,導致人群分布看似鬆散,這是客觀事實,不能說想辦法把人都弄到主城區客流量就上去了。蘇州實際上人口並不少,解決或緩解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問題的根本出發。

哪裡經濟活躍,哪裡人口密集,哪裡有通勤的旺盛需求,那麼地鐵就通到哪裡,這也是規劃地鐵的初衷。現在想要流量上去很簡單,每個縣級市通上一條連接主城區,或者每個縣級市來兩條十字交叉,後期再大市環線成網就行了,這也是蘇州市域一體化或提高首位度最直接的方法。

蘇州

蘇州規劃超大城市為何引爭議?這其實是一個嚴肅的人口規模問題!實際上,蘇州還是有很強的吸引人口能力的。資料顯示2009-2019年,十年間,主要經濟大市,人口增量蘇州位列第四,僅次於滬廣深,達到400萬+的規模,只是最近幾年放緩了。

蘇州也只是市中心看上去比強省會人少,但距離市中心15-25公裡的同等區域看(如木瀆,滸關,甪直,唯亭,胥口等),人流比強省會只多不少。

蘇州城區常住人口明年起碼達到900萬,全域常住人口達到1500萬左右,這差不多算及格標準了。應當看到,鄭州、西安這些北方省會城市只能吸周邊縣市, 而蘇州可是吸引全國流出人口,除了北上廣深,未來蘇州成為下一個超大城市沒什麼好稀奇的!

蘇州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相關焦點

  • 特大和超大城市空間演變的幾個規律|李鐵談城市
    其實,城市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也會積累更多的問題,甚至有一些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 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下超大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已經面臨某些風險。例如,面對疫情時,顯然超大城市治理問題比小城市要複雜得多。在一個人口高度聚集的城市,社會輿論傳播的風險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各種危機。而這些往往是被大多數經濟學家和規劃專家忽視的問題。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這是國際城鎮化進程中人口遷移的市場經濟規律。這也就意味著,試圖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行政性措施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出路在於著力解決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供給不足問題。本文詳述了相關的邏輯和證據。這對我們理解未來城鎮化規律、人口遷移趨勢和預測區域房地產市場具有啟發意義。
  • 《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公布 西安屬特大城市城區人口637.81萬
    西安屬特大城市城區人口637.81萬根據年鑑,有6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超過了1000萬人大關,包括四大直轄市和廣深兩個副省級城市,其中上海超過2000萬,北京和重慶超過1500萬。不過,重慶面積為8.2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的規模,下轄的一些城區離主城區很遠。
  • 《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公布 西安排名13屬特大城市
    西安屬特大城市 城區人口637.81萬根據年鑑,有6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超過了1000萬人大關,包括四大直轄市和廣深兩個副省級城市,其中上海超過2000萬,北京和重慶超過1500萬。不過,重慶面積為8.24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的規模,下轄的一些城區離主城區很遠。
  • 藍色矽谷核心區將現星座城市 人口規模70萬(圖)
    國家海洋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是列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海洋裝備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107.7畝,總投資約5.85億元。由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和青島市質監局負責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海洋設備綜合檢測實驗室、水下設備檢測實驗室、海洋工程及船舶電纜和臍帶電纜檢測實驗室等8個海洋設備專業實驗室和1個綜合科研及模擬訓練實驗室,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計劃於2014年12月竣工。
  • 過去的十年,哪個城市賣出了更多的房子?
    1  重慶:大基數城市主打 「慢節奏」  大基數到底有多大?  重慶市超大的城市規模與人口規模,造就了其一騎絕塵的商品住宅銷售體量。重慶市城市面積8.23萬平方公裡,比第二名哈爾濱市大約3萬平方公裡,10年中戶籍人口規模均在3000萬級別,而其他城市最多也僅在1500萬。
  • 「引金入豫」被寫入河南省「十四五」規劃,這一工程究竟是啥?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近日,河南省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公布,明確提出要深化「引金入豫」工程,做優做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推動農村信用社持續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從智慧城市到城市智能體:「懂行」華為牽手蘇州新希望讓智慧融入...
    從文化名城到智慧之城文化符號中的蘇州強調小而美,細膩且精緻;但物理世界中的蘇州確是一個人口破千萬、GDP近兩萬億元、城鎮化率接近80%的龐大城市生態體系。龐大的人口、複雜的產業結構、有限的物理空間讓每一屆蘇州政府都能切身感受到肩頭擔子的沉重。
  • 江蘇:第四座萬億城市 除了對接上海還能有點什麼?
    對於城市經濟數據來說,最引人關注的當屬城市GDP的排名。而一個城市的GDP是否過萬億,也從某種角度直接體現了城市的經濟綜合實力和輻射能力。 自己給自己的經濟數據闢謠,在中國的城市發展中其實較為罕見,這除了有地方政府刻意降低唯GDP論之外,對於合肥的整體發展確也有需要低調之處。   「熔財經」看到,單從GDP來看,合肥是過去十年間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從2009年的2102億元到2019年的9409億元,合肥GDP十年間增長了448%,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也上升了21位。
  • 比肩北上廣深,成都為何能躋身繁榮活力城市第一方陣?
    這五個城市分處我國四大城鎮群,在交通與用地的協同性、城市產業與創新的多樣性、創意與社交的多元化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雖然以人的分布與流動為表徵,但《報告》並未著眼於城市的人口密度,而是看重短期人口吸引力對城市整體活力水平的拉動能力。因為短期人口流動往往帶動大量的資金流、信息流,伴隨著貿易往來、技術擴散與知識傳播等行為。
  • 中心城市與周邊朋友圈如何共處?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定義域,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和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約一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空間形態。按照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
  • GDP萬億城市俱樂部再次擴容,合肥、泉州和南通的喜和憂
    對於城市經濟數據來說,最引人關注的當屬城市GDP的排名。而一個城市的GDP是否過萬億,也從某種角度直接體現了城市的經濟綜合實力和輻射能力。自己給自己的經濟數據闢謠,在中國的城市發展中其實較為罕見,這除了有地方政府刻意降低唯GDP論之外,對於合肥的整體發展確也有需要低調之處。「熔財經」看到,單從GDP來看,合肥是過去十年間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從2009年的2102億元到2019年的9409億元,合肥GDP十年間增長了448%,在全國城市中的排名也上升了21位。
  • 蘇州一處城中村,「蘇漂」的聚集地,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
    每個城市在向前走的過程中,都會「不小心」的留下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而城中村現象就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出現的,對城市來說,城中村是城市「汙點」,是一塊兒去要去除的短板,它不僅影響了城市的美觀性,而且更是犯罪的溫床和病毒的死角,但對於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來說,城中村像是接納這群外鄉人的「救助站」一般,是在這所城市漂泊過後的落腳地,也是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地方。
  • 「祖國」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一二三線城市70年崛起與巨變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中國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2020北京常住人口2153.6萬人2021年1月12日出時間為:07:34:55曰落時間17:10:29上海市1990年上海浦東新區計劃啟動一個新上海開始高速崛起數年後,在原本一片灘涂的浦東一座高約468
  • 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長三角還差什麼?
    可見當時城市群還未落成,但城市群發展脈絡已初見端倪,隨著時間的推移,合肥-南京-蘇州-上海-杭州-寧波構建的『Z字形』輪廓越發清晰,最近的燈光圖可以看到,長三角地區除新規划進入的合肥城市圈,其他城市圈已由點串聯成面,城市群形成規模。
  • 京滬常住人口同時下降,深圳成最大贏家!
    據媒體報導,2015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出現197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但在此後出現了反彈。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增加2.4萬人,增長幅度為0.1%,當時就有預測稱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將出現下降。目前,這一預測已經成為現實。但是京滬的常住人口下降是否是一個長期趨勢?這一結論目前還很難下定。京滬常住人口為何會下降?
  • 深圳、廈門、泉州、杭州、蘇州的城市標籤、城市性格、城市底色
    當人們交談時提到一座城市,首先會想到這座城市的什麼呢?或者對這座城市的第一感覺、第一認知是什麼呢?我們通常把這些城市印象或城市特質稱為「城市標籤、城市性格或城市底色」。為了更形象理解,下面舉例說明。乾淨——是【廈門】的「城市標籤」到過廈門的人,對於廈門這座城市的乾淨整潔,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廈門的乾淨整潔,透著一種精緻感、一種清新感。無論是中西元素兼容的鼓浪嶼、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廈門島、還是廈門灣沿岸的城市新區,都讓人感到這座城市的乾淨舒適。
  • 鄭州正式啟動城市總體規劃(2018...
    今年8月2日至12月31日,將開展現狀分析、專題研究、戰略思路、規劃編制等初步方案工作。明年1月1日至4月底,將完成文本編制、專家評審等中期成果。明年5月1日至6月底,完成規劃編制,並向省政府、國務院申請報批。編制工作規格高要求嚴有可能涉及行政區劃調整城市總體規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總綱、建設的藍圖和管理的依據。
  • 北京人口圖鑑: 疏解政策推動城六區常住人口持續下降
    在京津冀協調發展戰略之下,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突破口,輔以人口控制政策,試圖解決多年來困擾其發展的大城市病。在這種情況下,北京人口格局呈現怎樣的變化,政策如何影響重塑著這一格局,中心城區的人口將流向何方?我們將分上下兩期推出北京人口圖鑑報導,從常住人口、戶籍人口以及人口流動方向等方面來探尋問題的答案。
  • 丁肇中對話川大學子 未正面回應千億建超大對撞機爭議
    在談及近期學界關於「千億建超大對撞機」的爭議時,丁肇中並未作出正面回應。    「中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所以,希望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能對人類知識的貢獻和人口成正比。」丁肇中如是說。  80歲高齡的丁肇中,是美國華裔實驗物理學家,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鎮,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本屆「海科會」開幕式暨天府論壇上,他堅持用四川話作了主題為「尋找宇宙起源」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