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進入公務員隊伍大致有三種方式,一是考試,二是提任,三是調任。
考試即國考和省考,機關事業單位逢進必考,這也是多數人進入公務員的方式。考試意味著從頭開始,考上了要辦理辭職手續,以前的履歷除了工齡可以續接外,其他都作廢。
提任和調任不用辭職,履歷和關係可以續接。提任顧名思義就是提拔任職,比如事業九級職員滿足三年任職條件後,可以通過換屆等方式直接提拔到鄉鎮班子置換為公務員。調任主要是同級調動,比如在事業單位取得副科即八級職員以上,任職滿兩年(在縣區有的不作要求),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直接轉縣直機關或鄉鎮機關任職,轉為公務員身份。關於企事業單位領導調任行政機關的政策依據,去年新頒布的公務員法第七十條有明確解釋,不清楚的可以去查,在此不作多述。
常規理解,事業編提拔調任行政機關必須是全額撥款性質編制。那麼,縣直事業單位差額撥款編制能否提拔到鄉鎮任副職轉公務員身份?
答案是肯定的。
事業編提拔調任行政機關的關鍵條件有四個:一是有接收單位,也就是鄉鎮要有崗位空缺;二是自身符合提拔調任條件,也就是順在縣直事業單位任九級職員必須滿三年以上,這樣才達到提拔條件,要麼就是取得事業副科;三是原單位同意放人,這個條件幾乎可以忽略,成人之美的事大多數領導還是願意幹的;四是有領導助力,也就是必須要有領導點你,願意提拔使用你。在縣裡要想從事業單位到公務員隊伍,並且還擔任領導職務,至少取得一個常委級職務的領導支持否則根本不可能實現。
我有個小老弟就是例子。他在縣裡一所技校當老師,因為文筆好被借調到縣委辦工作,得到了副書記欣賞,在他的幫助下,後來直接提拔到下面一個鄉任副鄉長,現在已經是鄉黨委書記了。他在技校的編制就是差額撥款,為了提任副科,領導給他所在的學校打了招呼,佔用了一個全額撥款編制,先把他從差額轉全額,然後按程序提拔調任鄉鎮。
這個小老弟就是差額事業編提拔晉升公務員的典型。差額事業編能不能提拔鄉鎮副職由此可以得到印證。
之所以大家認為差額事業編調行政機關有難度,主要是因為差額撥款的財政供養方式略有不同。它雖然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可因為只是財政部分撥款供養,而非全額撥款,因此按慣例差額撥款原則上是不能在本地直接提拔或轉任公務員職務,一般要先轉全額撥款,然後再按照幹部選拔任用程序,提拔使用到行政編制崗位。這是體制內逆向流動的基本程序,也是不成文的規定。但是規定是規定,有時候也有變通的方式。現實中只要有領導欣賞,助力足夠,即便不是全額撥款性質,一樣有人提拔使用到行政崗位,或者先提拔到事業副科再調任,避免一些程序上的麻煩。
總的來說,差額事業編提拔鄉鎮副職轉公務員在政策條件上沒有問題,問題是得有人支持,要進入領導視線。否則,談再多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