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侵華一周年 屠城六個月後 倭寇稱南京城內日本色彩越來越濃

2021-01-11 愛歷史

1938年7月,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一周年的日子。7月11日,日本侵華雜誌《支那事變畫報》專門出版了一期所謂的「聖戰爆發一周年特刊」。在這期畫報的封面上日本人直接將南京大屠殺半年後中華門的照片放了上去,並稱「南京的中華門城牆下埋葬著許多日軍勇士的英靈」。

同時在這期雜誌裡面為了證明自己屠殺後佔領下的南京已經完全臣服,還專門發布了一組標題為《最近的南京:到處都有著濃厚的日本色彩》。

當時南京城裡的商人為了迎合日本人,專門開設了一家名為銀座堂的糕點店

日本人還在街上拍攝了兩名衣著時尚戴著墨鏡的中年女子,稱在日軍的佔領下,這樣的時髦女郎開始顯著增加。

當時南京城裡做鐘錶生意的中國商人,將日本人作為了自己的主要銷售對象。門口的招牌無一不在竭力向日本人示好。

當時南京城內公交車上的女售票員,直接就是日本國內公交的翻版。因此日本人在畫報中也將這樣的穿著視為了時髦。

南京繁華的中山路, 成為了隨著日軍進來的日本移民喜歡逛的地方。當時的日本女子穿著和服走在街上,完全將自己當成了主人。坐在路邊的中國老太太看到她們的奇裝異服,臉上的表情頗為複雜。

當中國男子趕著一群鵝從街上經過的時候,日本人也將此解讀為「悠閒的散步」。

南京城裡到處都是三五成群的日本士兵,他們經常一起跑到中國人的商店強買強賣。不少商人為了能夠招攬生意,也都在門口擺上了日本招牌和廣告。

在日本人宣稱南京成立越來越多顯著日本色彩的同時,竟然將戰火後依然殘垣斷壁的中華門外稱為「悠閒的風景」。

相關焦點

  • 53個倭寇攻打南京城?1555年的明朝海防有多脆弱?
    公元1555年,中國南方發生了一起令天下大震的戰事,有人攻打南京! 南京,這可是當時全國政治地位第二的城市,屬於南方第一大都會,也是大明王朝的「副都」。這個地方被攻打當然是大事,那攻打它的是誰呢?並不是什么正規軍,而是倭寇,而這支倭寇,只有53人(一說72人)。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拉貝和羅森後人「再回首」
    原標題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拉貝和羅森後人「再回首」  約翰·拉貝,《拉貝日記》的作者;喬治·羅森,「羅森報告」或「羅森檔案」的撰寫人。  兩位德國人,見證南京大屠殺,一些場合被稱作「南京好人」。
  • 日本質疑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 事實是數字少算了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石壁牆上,用中英日等多國文字鐫刻著「遇難者300000」,它向世人昭示日本侵略者的罪惡,也讓國人銘記曾經遭受的屈辱與傷痛。然而,這場浩劫發生之後的八十年裡,不斷有人以種種「理由」質疑死難者是否達到30萬之多。
  • 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時間幾月幾日 2019年國家公祭日多少周年
    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哪一天開始?2019年國家公祭日多少周年?近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通告稱,2019年12月13日上午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2019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時間及活動安排  通告指出,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1555年,區區100多倭寇,為何就敢攻打大明的南京?
    公元1555年,在大明帝國的江南地區,發生了這樣一件聳人聽聞的大事情:一股不過100人規模的倭寇,在這個帝國的腹心地區流竄了八十多天,甚至還試圖攻打大明的第二都城——南京,截止這股倭寇被消滅的時候,他們已經殺死殺傷中國軍民4000餘人。
  • 為何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國際上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一般稱其為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戰爭時間約為八年,故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廣播詔書;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籤字無條件投降。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下令舉國慶祝3天,並從1946年把9月3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泱波 攝(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 那年南京血染山河,願你我珍惜此時的錦繡年華
    瀚所不了解的「孟瀟公」,便是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發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妄圖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同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軍隨即直撲當時的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陪都重慶,唐生智向蔣介石諫言道,「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僅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
  •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2月13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不管日本會否承認這一次大屠殺,毋庸置疑,這一天始終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蓄謀已久下給南京市民帶來了一場長達六周的災難,他們在這裡屠殺,姦淫,搶劫,讓南京市民處於恐懼當中。
  • 日本擔心什麼?日媒炒作「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俄展現團結」
    撰文:小王近期,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於中俄兩國在南京大屠殺日展現團結的話題。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回顧一下歷史可知,南京大屠殺反映了日本侵華的事實。為了銘記歷史,今年北京盧溝橋附近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一場關於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該紀念活動將俄駐華大使館合作的照片公開展示,其中展出了蘇聯女記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
  • 綜述:日本有識之士稱正視歷史才能面向未來
    新華社東京8月23日電  綜述:日本有識之士稱正視歷史才能面向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可佳 楊汀  就日本一些自民黨議員要求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駁回一份將12月13日作為「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議案一事,日本有識之士紛紛表示,反對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行為,日本只有正視歷史才能面向未來。
  • 解密日本侵華檔案:滿鐵積極參與「七七事變」
    新華社瀋陽7月7日電(記者徐揚、趙洪南)遼寧省檔案館整理解密一批館藏滿鐵檔案,揭開了總部設在東北的「滿鐵」積極參與「七七事變」等鮮為人知的歷史,為日本侵華再添新證。
  • 加議會首現「南京大屠殺聲明」 華裔議員呼籲將12月13日設為紀念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開始長達6周的血腥暴行。關慧貞在聲明中說,80年前發生的南京大屠殺,導致數萬名中國婦女被強姦,30萬人遭到屠殺,南京被西方目擊者形容為「人間地獄」。現在,《南京大屠殺檔案》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在之後的議會提問階段,關慧貞再次提到侵華日軍的暴行,稱12月13日加拿大多地將舉行活動,紀念南京大屠殺事件80周年。
  • 平海衛大捷:明朝三大抗倭名將聯手,2300倭寇灰飛煙滅!
    倭寇聞訊,彈冠相慶,叫囂道:戚老虎去,吾又何懼!再次大規模進犯,福建抗倭形勢再度嚴峻。與此同時,朝廷出現人事巨變。內閣首輔嚴嵩倒臺,依附於嚴嵩的直浙總督胡宗憲被列入「嚴黨」名單,遭罷官。趙炳然出任浙江巡撫後,得知戚繼光一直得到胡宗憲的鼎力支持,就把他視為胡宗憲心腹,不僅處處掣肘,而且還找藉口奪走他的兵權。
  •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的意義:銘記伸張正義之艱難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人的指揮下,日軍在南京對中國戰俘和居民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餘萬無辜的中國人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這樣滔天罪行和暴行當然每個直接犯罪者都負有法律和道德的責任。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認定南京大屠殺的罪惡事實和懲治有關罪犯方面卻歷經曲折,至今餘波不斷。
  • 中國軍隊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數十萬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入了關內,日本在短短數月內就佔領了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無論是從人口還是面積上和中國都沒有辦法來比較,但是在維新變法以後,日本就開始了加快發展的腳步,全面分析中國的國情,終於在盧溝橋事變以後,成功侵略了中國。
  • 兩名青年冒死保存「南京大屠殺」證據,劊子手才得以被正義宣判
    1947年4月26日, 南京大屠殺劊子手、原侵華日軍第6師團長谷壽夫在上海軍事法庭接受審判。然而,谷壽夫百般抵賴,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最後,在16張寫滿日軍血腥屠城罪證的照片面前,老奸巨猾的谷壽夫終於低下了他的頭,俯首認罪,接受了正義的審判,被處以極刑,慘遭殺害的同胞們的亡靈才終於得以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