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青年冒死保存「南京大屠殺」證據,劊子手才得以被正義宣判

2020-11-29 騰訊網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1937年12月13日, 日本法西斯佔領了國民政府首都南京, 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窮兇極惡的日本法西斯分子指揮下, 全副武裝的日軍對我手無寸鐵的南京軍民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共計殺害我中國同胞30餘萬人,史稱「南京大屠殺」。

1947年4月26日, 南京大屠殺劊子手、原侵華日軍第6師團長谷壽夫在上海軍事法庭接受審判。然而,谷壽夫百般抵賴,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最後,在16張寫滿日軍血腥屠城罪證的照片面前,老奸巨猾的谷壽夫終於低下了他的頭,俯首認罪,接受了正義的審判,被處以極刑,慘遭殺害的同胞們的亡靈才終於得以告慰。

谷壽夫接受審判

那麼,這16張記錄日軍累累罪行的照片是如何保存下來的呢?又是如何及時出現在審判的法庭上的呢?

一、15歲少年偶然獲得「南京大屠殺」底片,冒死衝洗保存

1938年1月,剛剛經歷了血雨腥風的南京暫時恢復了社會秩序。年僅15歲的學徒工羅瑾正在華東照相館裡緊張地忙碌著。突然,一名日軍少尉軍官來到照相館,要衝洗兩卷120「櫻花牌」膠捲。在日軍少尉軍官的淫威下,羅瑾極不情願地接下了這個活。

不料,在衝洗的過程中,羅瑾卻發現其中有很多張都是日軍砍殺中國軍民和姦汙中國婦女的照片,照片裡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小小年紀的羅瑾立刻聯想到不久之前發生的南京大屠殺,不禁悲憤萬分,激憤難平,同時他也知道,這些就是日軍的罪證,也許日後會用得著,於是,便偷偷地將這些底片額外衝洗了一份,悄悄地保存了起來。

待日軍少尉取走了原版照片後,羅瑾在偷偷保存下來的照片裡精心挑選了16張,裝訂成一個小相冊本子,並在封面上畫了一幅圖:左邊畫了一個深紅色的心臟;中間畫了一把刺進心臟的刺刀, 刀刃上滴著鮮血;右邊用紅色墨水寫了一個空心美術體的「恥」字,「恥」字的下面還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了悼念死難的同胞, 羅瑾又特地將心臟、利刃和「恥」字的四周勾上了黑邊。

羅瑾

羅瑾知道私藏這些日軍罪證的照片是要殺頭的, 因此,他小心翼翼地將這本相冊藏在了只有自己才能找得到的地方,並且和任何人都沒有提起過,包括華東照相館的老闆。

屠城過後的南京一片狼藉,百廢待興,照相館的日子並不好過。1940年5月, 迫於生計,17歲的羅瑾考進了汪精衛偽政府的警衛旅直屬通訊隊。

為了保險起見,羅瑾將相冊秘密藏在了自己的床下, 同宿舍的學員們一概不知。

1941年初, 為了迎接汪精衛的視察,通訊隊例行對學員宿舍進行搜查。羅瑾急中生智,在茅房的一角掏空了一個洞, 將相冊塞了進去, 並糊上了泥巴。

搜查過後,羅瑾偷偷地去茅房尋找相冊,卻發現相冊已不翼而飛。驚恐之下,羅瑾立刻跑出了通訊隊,一刻也沒敢停留,連夜逃出了南京,一路跑到了福建省大田市,從此在這裡隱居下來。

二、18歲青年撿得「南京大屠殺」照片,冒死接力保存

1937年, 18歲的青年吳旋考取了汪精衛偽政府的警衛旅直屬通訊隊,與後來進入通訊隊的羅瑾成為了同學,不過,兩個人並沒有多少交集。

1941年初的一個早晨,因為內急,吳旋第一個衝向了後院的茅房。完事之後,正當他準備返回宿舍時,卻突然發現茅房磚牆腳下的茅草叢中似乎有個什麼東西。撿起來一看,發現這是一本用硬紙裝訂成的一本普通相冊。

但是當吳旋翻開相冊觀看時,卻立刻被嚇得說不出話來,恐懼感油然而生。原來,這本相冊正是羅瑾偷偷保存下來的那本貼滿了日本法西斯「南京大屠殺」罪證照片的珍貴相冊,當時,在情急之下,羅瑾並沒有仔細尋找,卻不想被自己的學長吳旋在無意中給找到了。

從頭翻到尾,16張照片寫滿了日本法西斯揮刀殺人、開槍打人、端槍刺人、挖坑活埋、姦淫婦女的慘象,張張是血肉橫飛、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吳旋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此刻,對日本法西斯的憎恨已漲到了極點,國恨家仇就在眼前,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麼。想到這裡,吳旋趕緊將相冊塞進了懷裡,裝作如無其事的樣子,從容回到了宿舍,藏在了一個不容易被外人所知的地方。

儘管,此時的吳旋並不清楚這本珍貴的相冊究竟是誰的?又是如何掉落在茅房旁邊的草叢裡的?現在,這些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好好地保存這些「證據」。

1941年秋, 吳旋在通訊隊的學業結束了,等待畢業分配。畢業這一天,還沒有吹起床號,吳旋就第一個起床,悄悄地將相冊塞在小皮箱的最底層,急急忙忙地離開了宿舍。還好,並沒有人盤查,相冊很順利地被吳旋帶出了通訊隊。

從此之後,這本彌足珍貴的相冊被吳旋很好地保管了起來。

直到六年之後,這16張記錄日軍累累罪行的照片才得以重見天日。

谷壽夫被押至刑場

三、日本法西斯累累罪證終見天日,劊子手被處以極刑,慘遭殺害的同胞們的亡靈終於得以告慰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

1945年11月6日, 國民黨政府在重慶成立了處理日本戰犯的最高機構——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 就此,拉開了審判日本戰犯的序幕。

1946年2月15日, 國民黨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任命有「福建才子」之美譽的石美瑜為庭長, 專門負責審判由中國駐日代表團引渡和從全國各地法庭移交的日本戰犯,開始了伸張人類正義、嚴懲侵華元兇的工作。

1946年10月3日晚上, 南京大屠殺的主犯、前日軍第6師團長谷壽夫被押解至南京紫金山「國防部戰犯拘留所」。

谷壽夫被押至刑場

兩天以後,即8月3日, 上海軍事法庭對谷壽夫進行了審問。不料,谷壽夫百般抵賴,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由於軍事法庭並沒有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有力證據,審判一時陷入了僵局。隨後,谷壽夫被從上海押至南京。

當吳旋聽說谷壽夫被押解至南京接受審判的消息後,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一大早, 吳旋從皮箱底下取出珍藏了六年之久的相冊, 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裡, 直奔新街口的南京市臨時參議會……

1947年2月6日,「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在南京市黃埔路黃埔廳大禮堂, 對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進行公開庭審。

在這16張寫滿日軍血腥屠城罪證的照片面前,老奸巨猾的谷壽夫臉色突變,終於低下了他的頭,俯首認罪,承認了自己的滔天罪行,接受了正義的審判。

3月10日上午,「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谷壽夫做出了莊嚴判決。石美瑜庭長鏗鏘有力地宣讀了《戰犯谷壽夫判決正本》:根據《海牙陸戰規例》、《戰爭罪犯審判條例》,作出判決:「谷壽夫在作戰期間, 共同縱兵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 並強姦、搶劫、破壞財產, 處死刑。」

1947年4月26日, 谷壽夫的末日到來了!

谷壽夫被執行槍決

當日上午10 時許, 谷壽夫被押解至刑場,面朝中華門跪下,隨著「砰」地一聲槍響, 結束了其骯髒、罪惡的一生。

目前,這16張記錄日軍累累罪行的照片, 完好地保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警示著中國人民勿忘歷史!

歷史不要忘記兩個名字——羅瑾和吳旋。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想要了解更多歷史故事記得下期不見不散喲!

相關焦點

  •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的意義:銘記伸張正義之艱難
    當整個判決書起草至一半時,梅汝璈在一次法官會議上慷慨陳詞道:【「由法庭掌握的大量證據,可以看出,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比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單純用毒氣屠殺,更加慘絕人寰。砍頭、劈腦、切腹、挖心、水溺、火燒、砍去四肢、割生殖器、刺穿陰戶或肛門等等,舉凡一個殺人狂所能想像得出的殘酷方法,日軍都施用了,南京的許多婦女被強姦後又被殺掉,日軍還將她們的屍體斬斷。
  • 83年前,在南京大屠殺中比賽殺人的兩個日軍,最後的下場怎麼樣?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83年前,在南京大屠殺中比賽殺人的兩個日軍,最後的下場怎麼樣?1937年,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節節敗退,繼而南京遭遇淪陷,日本軍官松井石根和谷壽夫指揮士兵們攻進了南京城。日本士兵端起槍,拿著刺刀對準了城中無辜的百姓們。
  • 日本史學界如何看南京大屠殺
    ②南京大屠殺由此廣為人知。…[詳細]戰後,國民政府曾設專門機構調查大屠殺,蔣親自呼籲民眾配合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曾命各收復區調查「歷年遭受敵人屠殺案件」及因日軍暴行而死傷的人口。具體到「南京大屠殺」,當局先後成立了三個專門的調查機構。
  •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 日本質疑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 事實是數字少算了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石壁牆上,用中英日等多國文字鐫刻著「遇難者300000」,它向世人昭示日本侵略者的罪惡,也讓國人銘記曾經遭受的屈辱與傷痛。然而,這場浩劫發生之後的八十年裡,不斷有人以種種「理由」質疑死難者是否達到30萬之多。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拉貝和羅森後人「再回首」
    原標題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拉貝和羅森後人「再回首」  約翰·拉貝,《拉貝日記》的作者;喬治·羅森,「羅森報告」或「羅森檔案」的撰寫人。  兩位德國人,見證南京大屠殺,一些場合被稱作「南京好人」。
  • 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女英雄:為證明南京大屠殺,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女英雄:為證明南京大屠殺,付出了年輕的生命說起侵華日軍,在很多人心目中,他們就是一群豺狼虎豹。當年日本人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以至於時隔幾十年,人們還是無法忘懷。同時,日本的某社還天天有國民去祭拜,在他們心中,那些十惡不赦的劊子手,竟然是英雄?正是因為日本人的不正視歷史,才有那麼多人對他們的行為義憤填膺!而今天,筆者跟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位愛國的女英雄,她叫張純如。張純如本來是一名生活在美國,過著無憂無慮幸福日子的女孩。她從小酷愛寫作,立志成為一名作家。本來衣食無憂的張純如可以像其它人一樣結婚生子,過完自己幸福的一生。
  • 長沙老人親歷南京大屠殺:跪下磕頭才保住命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國家公祭日。全國多地舉行悼念活動,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曾在地窖中躲過殺戮,當時長沙年紀最大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戎瑞霞去年離世。
  •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統率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侵佔南京後,立即對手無寸鐵的南京市民以及放下武器的被俘中國軍人,實施血腥大屠殺,時間持續6個星期之久。南京大屠殺事件,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期間製造的一起慘絕人寰的暴行,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犯下的無數暴行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一例;是震驚中外的特大慘案。日軍在這次屠殺中,其屠殺規模之大,受害人數之多,實為人類歷史所罕見。我被俘軍民遭日軍集體屠殺有單耀亭等19萬餘人,零散屠殺屍體經慈善團體掩埋的有劉廣松等15萬多具,被害總數達30萬以上。
  • 但請記住,今天不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開始的日子。每年這天,上午10點,南京全市都會長鳴防空警報,紀念在1937年那場慘案中逝去的30萬名遇難同胞,而每一位南京市民,都要放下手中所有事低頭默哀。到今年,已經82個年頭了。
  • 南京,曾經的民國夢,中國四大古都之一。82年前遭受大屠殺的噩夢
    雞鳴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晉朝,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譽。入寺送香三柱,佛教氣息濃厚,據說求姻緣也很是靈驗。順著櫻花大道一路走去,可至雞鳴寺附近保存最完整的明城牆。城牆之後,正是聞名於世的玄武湖。老門東是南京古色古香的一片建築群,燒餅、糖人、風箏……感受著南京傳統的居民生活的同時,能在這吃到幾乎所有的南京特色小吃。
  • 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熱帖  以前教科書中沒有「南京大屠殺」?  昨天,被眾多網站轉載的《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殺》稱,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也經歷了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教育。  昨天,他透露,在他的印象中,1979年前大陸歷史課本中,沒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任何記載,「比如1958年版《中學歷史教師手冊》『中外歷史大事年表』中,1937年內容只有『日軍侵佔上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簡單記述,全然不提『南京大屠殺』……直至1979年版中學歷史書中,『南京大屠殺』一詞才首次列出。」
  • 南京大屠殺發生後,他從南京帶走10壇血土,多年後才知歹毒用意
    最直接的震撼是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記者的報導,「隨著日本佔領下關,發生了國防軍的大規模屠殺,屍體被混入沙袋,堆積起來,形成一座6英尺高的小山。」南京大屠殺發生後,國際上一片罵聲,日本政府則悄悄召回松井石根擔任內閣成員。松井石根離開南京時,從南京大興鎮帶走了十壇血(混合了中國人的血)。他想要什麼?在東京以南的靜岡縣伊豆山,有一座觀音廟,名為「興亞觀音院」,裡面有一尊觀音。
  • 七七事變爆發76周年 南京新認定10位大屠殺倖存者
    昨天,共有10位老人獲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書,最大的93歲,最小的76歲,「他們每個人的親身經歷都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都將永久性地成為館藏展覽。」據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歷史的「活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不少老人相繼去世,目前在世的不到200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大多數年邁多病。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2月13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不管日本會否承認這一次大屠殺,毋庸置疑,這一天始終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蓄謀已久下給南京市民帶來了一場長達六周的災難,他們在這裡屠殺,姦淫,搶劫,讓南京市民處於恐懼當中。
  • 南京大屠殺已過去83年,為什麼我們必須年復一年地祭奠?
    下面這張照片就拍攝自靖國神社,他們把「南京大屠殺」稱之為「南京事件」。「中日關係應該是由歷史和現在構成的,南京大屠殺應該是歷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曾給他國帶來血腥苦難的國家,如果想繼續前行,就必須認真對待和正視歷史。2015年10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該結果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明天迎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公祭儀式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泱波 攝(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