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透露的古代處決犯人的「良辰吉日」

2021-01-08 煙雨霧竹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對一個鏡頭再熟悉不過了。

哪個鏡頭?就是在大殿上,皇帝老兒看哪個大臣不順眼,就會小眼睛一瞪,大臉蛋子一耷拉,桌子一拍,大叫一聲:「把誰誰推到午門外給俺砍了」。

然後呢,午時三刻一到,三眼銃一放,喇叭兒一吹,鬼頭刀一舉,人頭落地戲就算收場了。

午時三刻處斬

簡單,省事,乾巴利索快。效率真高,看著解氣。

過去有句老話,叫「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演戲的為了吸引觀眾,劇情的安排不能按常規出牌,必須不同於普通人的思維。按套路出牌,剛一開頭,觀眾就能想到結尾,那誰還掏錢買票啊。所以,劇本的安排越奇越好,越超出觀眾的意料越吸引人。

是不是劇情越奇越好呢?也不盡然,凡事都有個度。為什麼有些人能成為名導演呢?因為他們能洞察觀眾的心裡,準確把握觀眾的脈搏,對症下藥,先把他們忽悠瘸了,最後把他們忽悠捏了,成了自己的鐵桿粉絲,說啥啥信,這樣,好多導演的想法就會成為一部分人共同的想法,即使是錯的,說的人多了,好像就成了真的。「三人成虎」就是如此。

回過頭來咱們再聊這殺人。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除非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罪行斬立決外,死刑一般都在每年的秋後執行,稱之為秋決。

無論是斬立決還是秋決,在執行日的午時三刻行刑是沒有異議的。

「良辰」問題解決了,那麼是不是隨便一天的午時三刻都可以執行死刑呢?

也不是,古代行刑有著嚴格的日子篩選,不是「吉日」,絕不行刑。

關於「吉日」的選擇,《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有真實的記載,引用如下:

當案卻是黃孔目,本人與戴宗頗好,卻無緣便救他,只替他叫得苦;當日稟道:「明日是個國家忌日,後日又是七月十五日,--中元之節皆不可行刑;大後日亦是國家景命;直至五日後,方可施行。」原來黃孔目也別無良策,只圖與戴宗少延殘喘,亦是平日之心。

有朋友問了,這黃孔目之言可信嗎?有依法行事之處,也有忽悠蔡知府的成分。

《宋刑統·斷獄律》中「決死罪條」規定:「諸立春以後,秋分以前決死刑者,徒一年,其所犯雖不待時,若於斷屠月及禁殺日而決者,各杖六十。待日而違者,加二等」。

「斷屠月」指正月、五月和九月。

「禁殺日」指每月十直日(十直日,讀作shí zhí rì,漢語詞語,指一月中規定禁止執行死刑、屠宰、漁釣的十天。),即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可見,黃孔目說的沒錯。七月十四日、十五日均為禁殺日,七月十六日據黃孔目講似乎也是「國家忌日」,而據《宋刑統·雜律》中「國忌私忌」條知,國家忌日不得決斷刑獄。

七月十七日呢?黃孔目沒有給出禁止行刑之理由,因為根本無法給出理由,是他為救宋江、戴宗二人故意忽悠蔡九知府,拖延時日而已。好在蔡九知府也不懂。

無論是午時三刻行刑還是每月的十直日禁殺,都不是隨便拍腦袋隨意規定的。

午時三刻行刑,符合天道。這一點在網上好多高人已經做了精彩的解釋。

每月的十直日禁殺符合人道。無論十直日是道教還是佛教的規定,把這些宗教要求融入到法律中去,既符合儒家的慎殺精神,也體現了國家對宗教信仰的保護,可以起到凝聚人心,團結大眾的目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宋刑統》

相關焦點

  • 古代處決犯人選午時三刻有三個原因,一個是陽氣重,一個是犯人困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古人在處決犯人的時候,通常都會規定在某個特定的時刻,比如說午時三刻。午時三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間?為什麼犯人都必須要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來斬殺呢?其中又包含哪些原因?
  • 古代死刑犯人砍頭,為啥專挑「午時三刻」?畢竟到晚上就不好了
    我們看古代電視劇裡常有午時三刻,午門外問斬這樣的描寫,比如《水滸傳》中第四十回「梁山好漢劫法場」裡,押著宋江、戴宗上法場,「報導一聲:『午時三刻!』監斬官便道:『斬訖報來。』」接著人就被劫了,那你有沒有好奇過,怎麼問斬還要講究個時辰呢?午時三刻到底有什麼樣的講究?
  • 古代「癢刑」是什麼樣的刑罰,讓山羊舔犯人腳心,狂笑不止窒息而亡
    刑罰自中國古代就已經存在了,相比較於現代社會由法律所展開的刑罰,中國古代的刑罰要來的殘忍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過古代刑罰,像"五馬分屍","浸豬籠"這些刑罰都是非常痛苦的,不過今天要跟大分享的並不是這些名字聽起來就讓人瑟瑟發抖的刑罰,而是一種非常奇葩的刑罰,這個刑罰就是"癢刑"。1.的執行過程究竟如何?
  • 犯人被槍決前,為什麼保持沉默,不說一句話?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我國,罪大惡極的犯人會被判處死刑。死刑犯們從被捕到審判,最後下死刑通知,這個過程會令他們的心理產生不斷的變化。而不論之前在怎麼鬧,等到了被執行槍決那天,這些人基本都是面無表情,也不說話,目光呆滯。這是為什麼呢?
  • 古代被處以流刑的犯人們都被發配到了哪裡?他們為什麼不逃走?
    流刑,通常指的是將犯人遣送到邊遠地區服勞役的刑罰,於秦漢時期被確立,隋朝時期將其定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至清朝。流刑,作為僅次於死刑的刑罰,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影視劇中,那麼小編時常在想,古代那些被處以流刑的犯人都會被發配到哪些地方呢?
  • 民國時候,袁世凱為著統治需要,「大赦」晚清時候十萬犯人
    我國古代一個朝代建立,是否赦免犯人,都是為著統治需要,中華民國也不例外。 在1912年,溥儀退位,清王朝統治結束,中華民國建立,一個新的時代到來。很多人也奇怪,清朝已經滅亡了,官府不在了,應該是沒人給獄卒發餉錢了,自然也沒有看押犯人的義務了。
  • 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可是,在什麼技術都不具備,什麼東西都沒有的古代,該怎麼去追蹤抓捕犯人呢?並且,雖說那時也有通緝令,可古代「通緝令」很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的能抓住犯人嗎?
  • 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總是要按手印畫押?
    但指紋的特殊意義的發現卻並不是在現代,遠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便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但犯人犯了事伏法總會籤字畫押按手印,這又是為何呢? 指紋在古代的意義 在各類古代破案影視劇和文獻記載當中,我們總是對犯人行刑前的一幕十分熟悉,當知縣大人準備行刑之前,總會讓犯人們籤字畫押按手印,對自己所犯之事有個了結,但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了,這古代並沒有指紋識別的技術,如此興師勞眾的讓犯人按手印是為何呢?
  • 古代五大刑罰之一,不重卻是恥辱,唯獨她受刑後卻更加美豔了
    文/六六歷史故事從夏商周的奴隸社會起,中國的古代歷史上就流傳著五種刑罰,分別是墨刑、劓刑、剕刑、宮刑和大闢。這五種刑罰都是用來懲罰當時的罪人,五種刑罰一種比一中更加嚴酷,也更加痛苦。今天小編主要介紹的是第一種墨刑,這種刑罰相比於其他四種來說要輕多了。
  • 古代午時三刻的含義?斷頭飯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原因太現實
    大堂正中端坐官員,在判犯人罪名時,通常都會喊道:押下去,秋後問斬。或某日午時三刻,斬首示眾。現在電影電視劇,都是這樣的表現形式。那麼,午時三刻究竟有什麼含義呢?首先我們從時間說起,我國古代一天是12個時辰來算,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古代的流刑到底多嚇人?為什么女囚怕得不行,押送官卻愛它要命
    在古代中國,刑罰則主要表現為:仗、笞、徒、流、死五種,而其他則多為這五種刑罰的變體。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除了死亡之外,最令人畏懼的並不是會讓人痛苦不已的杖和笞,而是流刑,也就是流放。"流刑"到底是什麼?"流刑"簡單地來說就是流放,也就是把犯人從生活的地方遷走,流放到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去。就如同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的:某某某犯法,流放三千裡,一樣。
  • 中國古代的流刑:五刑之一,僅次於死刑,有時甚至會生不如死
    流放,也就是流刑,是中國古代五刑之一。五刑即笞、杖、徒、流、死,是隋唐以來形成的五種刑罰。在古代人的印象裡,流放是很可怕的,因為中國古代是一個鄉土社會,而流刑恰好是將罪犯從自己的鄉土環境中驅逐出去,被隔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加以改造,以達到懲治犯罪的作用。
  • 揭古代殘忍刑法:用動物行刑處死美女
    19世紀初的遊記作家杜蒙·杜爾維耶在他的《環遊世界》一書裡,向我們描述了在錫蘭時,他曾經親眼目睹過怎樣用大象行刑:大象用鼻子將犯人捲起,拋往空中,犯人落在大象的擦牙上,穿透身體而亡。觀眾經常逾萬,都很在行,各自有各自的喜好:有的喜歡看老虎,因為老虎一下子就把犯人吃個精光;還有的喜歡看熊,能恰恰相反,往往是慢慢地、一點點地將犯人吞噬。
  • 水滴刑讓人極其痛苦,為什麼犯人卻不咬舌自盡?專家:原因很簡單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駭人聽聞,談之色變的酷刑,比如:「腰斬之刑」,即用大刀將犯人沿腰斬開,由於人的主要器官集中在上半身,腰斬之後犯人並不會立即身亡,而是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斷氣;再如「四俱五刑」,即先將犯人的手腳剁下來,然後戳瞎眼睛,割掉鼻子耳朵,最終再將犯人軀幹斬為三塊。
  • 一切自有定數:《水滸傳》的天命觀!
    《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敘事中有多處關於災異、夢兆、祥瑞、異兆等情況的描寫,它們分布在《水滸傳》整個敘事過程中,預示國家的興衰、人物的命運、戰爭的勝負、梁山事業的形成和發展趨勢以及最終的結局,顯示出在風起雲湧的世事變遷背後,是天命、天數的異己力量在支配,非人力所為。古代人特別重視天命,「天」對中國古人來說有非常豐富的含義。
  • 先用開水澆犯人,還要用鐵刷刷洗
    可以說的是,只要犯下了滔天大罪的犯人都會受到殘忍的刑罰,受到各種折磨最後痛苦的死去。 對我們中國古代的統治者來說,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侵犯到了自己皇位,都需要嚴懲,只要這樣才能夠震懾住不法分子。在我們中國古代有一種異常恐怖的刑罰,它的名字叫做梳洗之刑。
  • 八字合婚,如何挑選良辰吉日
    看過電視劇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古代的婚禮步驟很多。為何先輩如此在乎婚禮的各種形式呢?是因為結婚儀式的完成與否直接關係到婚姻的成敗。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本文著重向大家介紹八字合婚中,如何挑選良辰吉日。有人肯定心裡很納悶,挑選結婚日誌直接看黃曆不就好了嗎?要是真的那麼簡單,就不會在婚後男女出現那麼多的矛盾了。
  • 清朝存在268年,大牢裡的關押犯人不計其數,清朝滅亡時都去哪了
    中國古代的改朝換代時期,一般都是混亂而又灰暗的,在這段日子裡,各式各樣的政治體系會逐漸地土崩瓦解。 國家會出現短暫的混亂,就連那些曾經被繩之以法的罪犯,也會因此得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