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有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圖案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畫裡有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圖案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人們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載體,那就是吉祥組合圖。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商場或者企業在院落裡會有一個池塘,裡面養滿了各色金魚,實際上這不僅是因為金魚作為觀賞魚美觀,而且其中還包含了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利用漢語言的特徵形成的美好祝願:金玉滿堂。「魚」與「玉」的讀音相近,與「餘」的讀音也相近,所以民間還有用圖畫「魚」來表現「連年有餘」「喜慶有餘」等以預示生活富裕。

  如果探究吉祥圖案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左傳》記載了「鑄鼎象物」 ,人們認為把一些妖魔鬼怪的形象或者名字鑄造在青銅器上,「百物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讓人們記住這些妖怪,並以此控制他們。可見,這一時期,人們對圖的崇拜,往往是出於敬畏,是為了避免災害。先秦時期是一個從圖到文字的過程,有學者研究,《山海經》其實就是一本巫師的工作手冊,上面記載了許多妖怪的名字,並且詳細描述了他們的形象,這就為人們如何避開危害或者從「妖怪」那裡獲得幫助,或者祭祀他們以祈求保佑提供了使用說明書。朱熹在《記山海經》云:「 ( 《山海經》 )記諸異物飛走之類,多雲『東向』或雲『東首』 ,皆為一定而不易之形。疑本依圖而為之,非實紀載此處有此物也。 」朱熹懷疑《山海經》是以圖為據的記錄。胡應麟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認為《山海經》可能是先有的圖,再有的文字,「經載叔均方耕,歡兜方捕魚,長臂人兩手各操一魚,豎亥右手把算,羿執弓矢,鑿齒執盾,此類皆與紀事之詞大異……意古先有斯圖,撰者因而紀之,故其文意應爾」 ,這樣的例子在文中還有很多。所以書中有些內容應該是對「百物圖」的直接轉錄,描述「只能是出自一幅四四方方的畫面」 。

  從漢代開始,吉祥文化又進入到一個從文字轉換為圖像的時代,人們根據各種神仙方術的傳說,在磚瓦等載體上繪製了各種用於闢邪或者祈福的圖像,如龍、鳳、「四靈」等。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道二教的興盛,龍虎、翔鶴、生肖及神人、神話傳說成為了吉祥圖案的素材。唐代流行貼門神,也出現了連理枝、同心結等吉祥圖案。宋元時期,吉祥圖案以珍花異草、祥禽瑞獸為主題。到了明清時期,對吉祥圖案的推崇達到了高潮,這一時期「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除了保有傳統中對四靈、神仙、佛陀等圖畫的崇拜外,又生成了諸多脫離了宗教信仰、寄寓世俗美好祝願的吉祥圖案。

  中國吉祥圖案主要以借喻、比擬、雙關、象徵、諧音等方式表示,如:

  「馬上封侯」 :圖像是猴子騎於馬上,猴諧音「侯」 ,馬上有「立刻」之意,這是對富貴的象徵,古代還常用猴子構成「封侯掛印」等吉祥圖案。

  「雙喜鴛鴦」 :由喜鵲和鴛鴦組成的圖,「鴛鴦」象徵著夫妻恩愛,古書《禽經》載:「鴛鴦匹鳥也,朝倚而暮偶,愛其類也。 」所以民間在表現結婚喜事的時候用繡鴛鴦的吉祥圖案。民間有「喜鵲叫,喜事到」的說法,所以產生了很多與喜鵲有關的吉祥圖案,如「喜上眉梢」 :一隻喜鵲和一樹梅花;「同喜」 :梧桐樹上落喜鵲;「報喜」 :喜鵲和豹子。「喜得連科」的圖畫是一隻喜鵲落於蓮蓬上啄其果實,旁有蘆草襯託。「喜」為喜鵲的頭一個字,「蓮」與「連」同音,蓮蓬顆粒的「顆」字與「科」同音,所以「蓮顆」寓意就是「連科」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連科」就是連連考中之意,這是對讀書人的美好祝願。與之相關的「喜報三元」是由一隻喜鵲和三個桂圓或三個元寶構成圖像,讀書人到省裡參加考試,第一名稱為解元,各省的舉人到京城參加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全國的貢士舉行殿試,天子要親自參加,第一名稱為狀元,由此而來,三元即指解元、會元、狀元。

  涉及到「三元」還有「連中三元」的吉祥圖案,「連」取自蓮花,古人常用蓮花的「蓮」與「連」的同音創造出一些吉祥圖案:如「連年有餘」「百子連科」等。又「蓮」與「廉」音同,又往往畫一隻蓮花,表示「一品清廉」等。而蓮花又名「荷花」 ,因而諧音「和」的吉祥圖案,如「和合萬年」等也用蓮花表示。

  在吉祥圖案中,被廣泛應用的還有菊花,「菊」古音與「足」諧韻,菊花與其它圖形也構成了諸多吉祥圖案:菊花與雄鷹寓意英氣十足,菊花與柿子寓意事事知足,菊花與瓶子寓意平安知足,菊花與柏樹寓意百事知足等等。此外,菊又諧音「居」 ,由鵪鶉、菊花、楓葉組成的紋圖稱為「安居樂業」 ,楓葉有落葉之美,落葉諧音「樂業」 。

  「三陽開泰」 :圖畫一般是母子三頭羊,在山上吃草。「羊」與「陽」同音,「三陽開泰」又被稱為「三陽交泰」 ,古人將每個月都和卦聯繫起來,如正月就是泰卦,卦象由三個陽爻和三個陰爻組成,古人以為這時候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寓意祛盡邪佞,吉祥好運接踵而來。所以往往用「三陽開泰」作為新年時的稱頌之語,祈求新年平安如意。在《周易》中,「泰」卦代表著吉祥好運,《易·泰》曰:「泰,小往大來,吉亨。 」還有個成語叫否極泰來,就是說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

  「太平有象」 :圖畫由象和寶瓶組成,一般是一隻碩大、憨態可掬的大象,背搭錦袱,上馱一寶瓶,瓶中還插有花卉作裝飾。「瓶」與「平」諧音,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的意思,民間有一說法「國有象,則天下太平;家有象,則吉祥平安」 。童子持如意騎大象叫作「吉祥如意」 ,「騎象」諧音「吉祥」 。

  涉及到花瓶的吉祥圖案還有「歲歲平安」 :花瓶內插爆竹和九個麥穗,爆竹代表著年歲,「穗」又諧音「歲」 ;「吉慶平安」 :由「戟」 ,古代的一種兵器,諧音「吉」 。「磬」 ,中國古代宮廷打擊樂器,和花瓶組成;如果紋飾以一兒童執戟,上掛有魚,另一手攜玉磬組成,則叫「吉慶有餘」 。

  與「吉」諧音的還有「橘」 ,鯰魚和橘子組成的吉祥圖案就是「年年大吉」 。諧音「吉」的還有動物雞。「室上大吉」圖案是一隻雄雞站在一塊石頭上,「石」與「室」諧音,「雞」與「吉」諧音,寓意闔府安康,生活富裕,大吉大利。

  涉及到雄雞的吉祥圖案還有「功名富貴」 :由牡丹與雄雞構成,「雄」即是「公」 ,諧音「功」 ,公雞打鳴,「鳴」又諧音「名」 。

  涉及到牡丹的吉祥圖還有「白頭富貴」 :圖案由叫白頭翁的鳥和牡丹花構成,牡丹自古就有富貴的寓意,周敦頤《愛蓮說》曰:「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以白頭鳥和牡丹花組成的圖案,喻夫妻白頭偕老,富貴到老。

  牡丹與月季一起構成的吉祥圖被稱為「富貴長春」 ,牡丹與海棠被稱為「富貴滿堂」 ,玉蘭花、海棠、牡丹就是「玉堂富貴」等等。

  涉及到白頭鳥的吉祥圖案還有「長春白頭」 ,由月季和白頭鳥構成,月季又被稱作長春花,有春常在之意,而白頭有長壽之意,「長春白頭」象徵著人的一生到老,甚至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過著像春天那樣欣欣向榮、美好愉快的生活。此外,有關月季的吉祥圖案還有花瓶插滿月季的「四季平安」等等。

  「必得其壽」 :由玉蘭花和壽石構成,配以飛舞蝴蝶和瓜蔓不斷的南瓜,表示延綿不斷,玉蘭花又名木筆花,「筆」與「必」諧音,石頭經久而有長壽的寓意,所以稱為壽石,這樣的畫象徵人必然得到長久的壽命。其中瓜蔓不斷的南瓜表示子孫綿延不絕,同樣,葫蘆也可以表示子孫萬代,石榴也有多子之意,佛手、桃子、石榴結合在一起寓意就是「多福,多壽,多子」 。

  象徵長壽的還有「壽居耄耋」 :由壽石、菊、貓和蝴蝶構成,菊諧音「居」 ,貓諧音「耄」 ,蝴蝶諧音「耋」 ,「耄耋」古代指的是七八十歲老年,指代長壽。常用的動物諧音吉祥的還有鹿代表「祿」 ,有「福祿壽喜」等圖案,蝙蝠代表著「福」 ,有「五福捧壽」等圖案,長鶴被視為長壽之鳥,有「長鶴」的賀壽圖,龜也寓意長壽,龜與鶴的組合就是「龜鶴齊齡」等等。

  《逸周書·武順》雲「禮義順祥曰吉」 ,《說文》雲「吉,善也」 ,「祥,福也」 ,吉祥通俗地說就是美好的預兆。中國的傳統吉祥文化圖式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以借喻、比擬、雙關、象徵、諧音表示,如上所述;二是以紋樣形象表示,如龍紋、鳳紋、卍、八卦、祥雲、寶相花、蔓草、回紋、聯環、曲水紋、盤長結、中國結等;三是以文字來說明,如福、祿、壽、喜、雙喜、財、吉、和等字。吉祥圖案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裝飾樣式,是一種特殊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傳統吉祥圖案作為我們文化中的一個精髓,它們被廣泛應用於年畫、石刻、剪紙、窗欞、家具、屏風、硯臺、銅器、瓷器、建築等形式中,至今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責編:李士燕、牛攀)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全集,寓意深遠!
    經過2000多年的歷史沉澱,吉祥圖案日趨豐富,下面考考大家,你認識或記得多少個呢?《西京雜記》中稱,收集蜘蛛即可百事歡喜。劉勰的《新論》中也說,見畫蟢子為喜樂之兆等等。從古至今,如意祥雲一直是最吉祥的圖案之一。
  • 蓮花象徵中國傳統文化---汪祖民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盛傳,這對吉祥圖案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許是受佛手中拿的吉祥草的啟示吧,陶瓷中也產生了輪迴永生的圖案,即現在的波浪紋連續圖案,蓮花本是佛教藝術題材之一,南北朝時就已經盛行以蓮花紋為陶瓷裝飾。在蓮花圖案基礎上加以變化而成的「寶相花」,其名稱與佛坐象名稱——寶相相同。「寶相花」的珠點也與佛珠相仿.
  • 中國吉祥圖案中的寓意 你能讀懂其中的含義嗎?
    吉祥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屬於一個特殊的類別,將文字的讀音和意義與圖案中表現的內容相分離是這種特殊現象的典型特徵。也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這些吉祥寓意表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願望、追求、寄託和嚮往。趕快來看看你能讀懂幾個?
  • 中國傳統代表性文化100種
    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為文化。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
  • 您了解我國民間含有數字的吉祥圖案都有哪些嗎?
    吉祥圖案是以象徵、諧音等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他們所要表達的只有四個含意:「富、貴、壽、喜」:貴是權力、功名的象徵;富是財產富有的表示,包括豐收;壽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則與婚姻、友情、多子多孫等均有關。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為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標誌之一。那麼您了解含有數字的吉祥圖案都有哪些嗎?
  • 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原標題: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雖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與蝙蝠不無關係,然而蝙蝠何罪?如果追溯 「 蝙蝠」二字,由於在 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
  • 正月貼雞畫是古代風俗 雞吃梨圖案寓意最吉祥
    原標題:正月貼雞畫是古代風俗 雞吃梨圖案寓意最吉祥 丁酉年將至,生肖雞的形象越來越多地活躍在人們的視線中。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內涵和藝術形象再次被重溫—— 它是「五德之禽」: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它是民俗中的神物:雞王鎮宅、祠鬼神皆以雄雞……古老的自然崇拜中,雞具有無上的神力和闢邪致吉的功能,從而通過祭祀、禳祝、釁禮作用於民眾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 它是禮樂制度的一羽:「巽為雞,亦為號令」。
  • 元青花傳統紋樣:藏在動物裡的祥瑞
    青花瓷中動物紋飾的運用便佔有十分顯要的地位, 動物形象既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表現出西域文化形式美感形成了元代青花瓷器的獨特風格。到了清朝時期,龍、鳳、猛獸、鳥禽、蝙蝠、蝴蝶等動物紋樣題材被大量地運用到青花器物中,相對於其他題材的紋樣,動物紋樣一般都具有權利符號的象徵作用,被賦予了政治標識與階級劃分的特殊含義,包含著「意在筆先」的象徵性意義。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蝙蝠」,在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如果要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話,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博物院工藝美術藏品中的蝙蝠形象。
  • 春節的吉祥圖案
    歲歲平安:圖案為爆竹、花瓶。我國民間年節燃放爆竹,由來已久。傳說古時有一叫「年」的怪獸,每到臘月三十,就出來傷人,有一次,「年」跑過一個村莊,恰遇兩牧童甩鞭子,「年」忽聽的半空中響起啪啪聲,嚇得扭頭就跑。從此,每到「年」出來的時候,人們就燃放鞭炮,已求安寧。「歲歲平安」即年年都和平安寧,生活幸福。
  • 最經典的傳統吉祥圖案:雲紋的歷代變化
    各行各業在構思如何表現「中國風」這個問題上時,往往會不約而同的使用到一個非常經典的紋飾圖樣——雲紋。無論是單獨一朵,還是成片成團,還是和其他圖案組合出現,只要是那種盤旋捲曲的線條式樣,我們都會覺得這很「中國風」。
  • 我國歷代瓷器紋飾圖案的文化和寓意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體現在中國歷代瓷器上的紋飾圖案的文化內含是豐富多樣的。歸納起來大致有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飛禽走獸、花卉翎毛,以及風俗習慣等。釋其文化寓言,既有趨吉避兇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國歷代對吉祥圖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鑑。
  • 傳統文化裡「羊」是吉祥的象徵
    1.羊有哪些別稱?鬍髯郎、青鳥、羶根、卷婁、白沙龍、白石道人、獨筍子以及珍郎。羊為什麼會被稱作「白石道人」?因為在神話傳說中,東晉的皇初平把滿山的白石頭,變成了千萬隻羊。2.傳統文化裡羊代表什麼?在古人心目中,「羊」是吉祥的象徵。羊被視為吉祥的象徵淵源極早。
  • 你們夢寐以求的中國傳統紋樣圖案,全在這裡,快收藏
    最近發了一些中國傳統花紋的圖案,受到了很多粉絲的喜愛。於是,在評論裡面看見一位粉絲給我留言說:「我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那些花紋特別的美,請問還有沒有特別好看的中國古代傳統花紋圖案?」今天,周少就把這些中國傳統花紋圖案都分享出來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們抓緊收藏好了,很珍貴的資料。在這些花紋中,很多都是我們現實中所常見的花紋。在古代,這些花紋很多都是用於窗戶、房梁、布、地毯、牆壁、浮雕圖案之上的,非常的經典。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古代內衣色彩和圖案有什麼特點?體現文化的深厚積澱和傳統的審美
    民間服飾圖紋的傳承是自然而然和約定俗成的,在內衣中也是如此,往往前人創新的格局成為後人學習的範本,本是個別性的圖形在不斷的被模仿中就轉化成普遍性的了,成為-種典型的圖紋, 進而成為某種實物的象徵或者某種精神的寄託。用吉祥圖案作紋樣是中國傳統內衣紋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大特色就是具有祈福納吉的內涵,充滿了智慧與哲思。
  • 生肖郵票,中國傳統文化行走的名片
    2020年12月19日,新時代中少小記者們來到了蘇州生肖郵票博物館,聽專業老師講解生肖郵票的知識。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生肖分館,位於蘇州山塘街,是明代吏部尚書吳一鵬的故居。館內藏有1950年以來,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全部生肖郵票和部分生肖郵品。這些生肖郵票和郵品都是非常珍貴的。尤其是1980年的猴票,因為是當年發行的第一張生肖郵票,所以特別的珍貴。
  • 從神化到世俗化,3種獨特文化內涵,魚紋圖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在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中,作為創作元素之一的魚紋圖案,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魅力。早在新石器時代,就被我們的先人作為裝飾圖像運用到陶器上,歷經數千年發展至今,在年畫、剪紙、服飾等題材中仍有出現。我們今天對於魚紋圖像的使用,很大程度是因為其含有的吉祥、富足寓意,比如「連年有餘(魚)」、「鯉魚躍龍門」等。
  • 新中式風格吉瑞圖案有回紋和萬字紋
    新中式風格吉瑞圖案有回紋和萬字紋,回紋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或方或圓的迴環狀花紋,由於其形如回字所以稱之為回紋,有著富貴不斷頭的吉祥寓意,並且對稱均衡的構圖也寓意家庭四平八穩、和和美美。這種象形的思維方式,奠定了先輩們在進行紋樣藝術創造時的意象化審美觀念。
  • 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美
    從中國民族傳統圖騰龍就可以看出,古人就對圖騰的審美有獨特的見解。龍是黃帝部落發展起來的,原先是蛇,後來不停地徵戰,吞併周圍部落,把他們的圖騰紋樣中美的元素與特徵融入到自己的圖騰中,慢慢地就演化成龍的形象。可見在這個過程中先人們對美學的不斷升華,由最初的蛇,演變成後來由蛇身,鹿角,鷹爪,魚鱗,馬臉組合而成的龍,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