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開蟋蟀賭場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辛遙 圖

本報訊(記者 孫雲)鬥蟋蟀是一項古老習俗,但沾染上惡習,遊戲便變了味道。自2011年9月16日起,男子趙某在浦東耀華路自己家中開設賭場。至9月28日被警方搗毀賭場時,每隔一天便在晚上開設一次賭局,平均每次都有二三十人參與。趙某提供賭具並擔任裁判,從賭資中「抽頭」5%盈利。經浦東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近日判決趙某犯開設賭場罪,處刑拘役5個月。

趙某到案後交待,被抓當天下午,他通知一些朋友當晚8時前來鬥蟋蟀。晚上,趙某的朋友帶著各自的朋友來到趙家。他們拿出自己帶來的蟋蟀,一一稱出重量並配對,再由趙某發牌抽籤決定場次,蟋蟀的主人談攏賭資後,便可開始賭鬥。趙某約定,每場賭資最少200元,觀眾則可隨意押注。當晚警方破門而入,抓獲三十多名賭徒,扣押多隻蟋蟀和近萬元賭資。

相關焦點

  • 秋蟲至蟋蟀鳴 上海男人小時候都有一本蟋蟀經
    由於時候未到,許多店鋪還沒開張,但有一爿「德華蟋蟀」,門前倒有七八個人。穿海魂衫的、赤膊的、戴金項鍊的,有爺叔輩的,也有三十多歲的小青年,有的坐躺椅、有的坐塑料板凳,正在一起談天說地。今年51歲的店主褚德華在上海的蟋蟀界小有名氣。他當過兵,在一家客運公司當過安全經理,去年春天開出了這爿店。「在上海這個城市裡面,只要是一個男的,百分之百玩過蟋蟀的。」
  • 家裡發現蟋蟀覺得好玩沒想到後來成了禍害!
    8月20日20:54,徐女士來電:我家床頭下面的地籠裡有隻蟋蟀,一直不停地叫。我家裡2009年裝修的,鋪的實木地板。昨天晚上被吵了一個晚上沒睡好。我家住頂樓,10樓。我今年四十多歲,睡眠不太好的,這一個晚上叫下來我人都要崩潰了,家裡還有小孩,才6歲。你們一定要幫我問問看有什麼高招!  85100000熱線周少燕:徐女士住在留下和家園,小區生態環境很好。
  • 三門峽:蟋蟀進家中 專家來支招
    本報訊(記者葛洋)近段時間,家住三門峽市商務中心區匯景新城小區的單女士遇到了煩心事,她住在20樓,不知為何家裡進了蟋蟀,夜裡躲在暗處鳴叫,經常吵得她睡不好覺。對此,三門峽市疾控中心消殺所所長谷增齊表示,前段時間持續高溫、空氣溼度大,有利於蟋蟀繁殖。
  • 蟋蟀的愛情
    他寫過一篇《蟋蟀的愛情》,很震撼人心。這樣的文字,當真可以流傳千古的。我強烈推薦。《蟋蟀的愛情》 我上小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迷戀蟋蟀。在漫長的暑假裡,沒有玩伴,我就在昆明陸軍學院的草地裡尋找這種好鬥的小生物。經常的,我屏息站在草地中央,期待著那勾魂的叫聲響起。和它們交道打久了,我甚至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蟋蟀的叫聲。
  • 鄉村記憶12——鬥蟋蟀的歡樂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我的爸爸媽媽最忙碌的時候,家裡有四口人的地,加起來有將近13畝吧,因為那時候還都是人工收玉米,拋花生,所以就顯得格外忙碌。天氣炎熱,家裡人不讓我去地裡幹活,只得在涼快的時候去幫爸爸媽媽掰玉米,超級不熟練,為了減少手指頭的疼痛感,得用筷子削成的工具把玉米皮劃開,一不小心就會劃到手,我不幸被扎到了好幾次。
  • 與小蟋蟀的完美邂逅——小九班生成活動
    段一鳴小朋友的眼睛很明亮,很快就發現了蟋蟀大腿上的小秘密,腿上原來有很多小小的鋸齒。     小朋友們各自模仿起小蟋蟀的叫聲,仿佛自己就是一隻小蟋蟀,蟋蟀的叫聲是多樣化的,有的像「唧唧唧」,有的像「嘟嘟嘟」,還有的像「口瞿口瞿";蟋蟀的叫聲與它的外形是有一定關係的,個頭大的蟋蟀叫聲緩慢,有時幾個小時就叫兩三聲,小蟋蟀叫聲頻率快,叫得也勤。
  • 玩蟲一秋,玩罐一世--蟋蟀罐裡的蟀性人生
    我也是小時候在山東看到了鬥蛐蛐的場面。我們住在鄉村,夏天的田野裡,晚上是蛐蛐出來尋食的時間,經常會聽到蛐蛐的叫聲。但蛐蛐警惕性很高,只有在很靜的時候才會叫幾聲,稍有動靜就不再叫了。逮蟋蟀需要放輕腳步,有極大的耐心。
  • 蘇南地下賭場調查:設局「圍獵」賭客,有賭場一天斂財400多萬
    新京報記者觀察發現,在這家賭場,20多名賭客中,手握10萬以上籌碼的不在少數,有人一把就下注5萬元。這是常見於澳門賭場的「百家樂」紙牌賭局。賭客可隨意押注「莊」或「閒」,荷官開出兩副牌,點數大的一副贏,莊家按注碼殺賠。賭桌前的電子屏裡記錄著過往的牌路,下方標註著該桌的下注限額。
  • 澳門賭場探秘
    他從一九六一年聯合霍英東等幾個香港老闆一舉奪得澳門賭牌始,前後獨馭澳門賭業長達41年之久,把個原來只能算作「開大檔」的偏門生意,逐步做大成澳門經濟的主導產業,並使澳門躋身世界四大賭城的行列,其功巨大,其勞蓋冠。如果說不少業內人也稱其為「賭王」的話,那完全是出於對其在澳門博彩業中的龍頭老大地位的認可,別無它意。
  • 蟋蟀形相的特點
    很好,你來到蟋蟀文化這兒!    歡迎在蟋蟀的世界裡暢遊。
  • 蛐蛐、蟋蟀、蟈蟈有什麼不同?在古代為何喜歡鬥蟋蟀?
    蛐蛐(即蟋蟀)黑色,頂部有長鬚,尾部有針。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蟈蟈全體綠色。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前翅近膜質,較弱,前緣向下傾斜,靜止時左翅覆於右翅之上方。
  • 小暑第二候「蟋蟀居壁」 咱們老北京為什麼愛玩蟈蟈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小暑有三候,二候「蟋蟀居壁」。中國有悠久的蟋蟀養殖歷史,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當時宮人「以小金籠捉蟋蟀,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而咱們老北京人也愛養蟈蟈,夏夜聽來,也頗有情趣。中國有悠久的養蟋蟀歷史。
  • 小小說:餘財賣蟋蟀
    忽然,一隻蟋蟀蹦入屋內,「蟋蟀入屋主人會富」,餘財默念這句俗語,似乎悟出什麼。第二天,他就上山砍伐毛竹,做成一個個小竹罐。眾人都不知道他要搞什麼玩意兒。很快到了九月份,餘財到後山田野裡捉了許多蟋蟀。蟋蟀在古代被稱為「促織」,在閩南語被叫做「土伯」「土猴」。七十年代或更早的人,可能都有吃過它,因為油炸蟋蟀確實是一道美味。村民還以為是要捉來油炸,紛紛建議加什麼調料。
  • 民間故事:為了讓老公和兒子還清欠債,她依附蟋蟀身上,完成心願
    霍大郎租種著牛員外家裡的十畝地,起早貪黑在田間操勞,一年下來的收入,勉強夠父子二人維持溫飽。 這一年,老天忽然鬧起了旱災,莊稼全部被旱死,顆粒無收。霍大郎不但交不了佃租,還向牛員外借了一石米,和著野菜煮稀飯,父子二人勉強度過饑荒。到了冬季,整個冬天沒有下丁點雪,是一個暖冬,麥子長勢不好。第二年收割麥子,麥子大減產,又欠了牛員外不少佃租。
  • 在飼養蟋蟀時你們有沒有發現蟋蟀好鬥,這究竟是為什麼?
    這些現象都表明,雄蟋蟀見面廝咬是天生的爭雌。 人們知道,蟋蟀的眼睛早已退化,對於同類的相遇,根本 不可能用眼睛辨認。那麼,它們依靠什麼識別敵友呢?這是由 於総繂頭上生有一對長約三四釐米、感覺靈敏的觸鬚,隨時隨 地都在向前方和左右掃測,當同類的觸鬚相碰時,只需接觸二 三下,便能判斷出對方是雄是雌,並作出戰鬥或友好的準備。
  • 家裡進蛐蛐兒怎麼辦?
    如果家裡裝有窗紗,密封性也特別好,那麼蛐蛐兒大多是在您開門時從樓道悄悄進去的,或者是從空調管道口進去的。  當然,如果您家裡養有花草,也有可能是土裡帶有蛐蛐兒的卵或者幼蟲,不過這種情況較少見。  2 室內環境不適合蛐蛐兒生存 它們大多熬不過一周  蛐蛐兒進入家裡後,很多人覺得叫聲吵人,也有人擔心蛐蛐兒會在家裡「安家生子」,給日常生活帶來困擾。  董鈞鋒介紹,蛐蛐兒是以卵的形式過冬的,第二年驚蟄前後卵開始孵化為幼蟲,6月的時候就能長成成蟲,8月開始鳴叫。
  • 用什麼方法殺死地裡的蟋蟀
    蟋蟀在我們這邊叫蛐蛐,在我們這邊如果殺死蛐蛐的話,人家肯定說你是敗家子!呵呵,主要是我們這邊的蛐蛐一般都好鬥,而且全國有名,是非常值錢的昆蟲!不過,也正是由於值錢,現如今我們這邊基本好蛐蛐都快捉淨了!好了,切入正題!
  • 有人說:「誘捕蟋蟀有技巧,不懂技巧捉不了」,捉蟋蟀有啥技巧?
    蟋蟀,俗名蛐蛐、將軍蟲、夜鳴蟲、秋蟲、趨織、鬥雞、趨織、地喇叭等,屬於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存在歷史,是古代和現代人們都喜歡玩鬥的一種昆蟲。全世界已知的蟋蟀品種約有2500種,在我國,已知的蟋蟀品種約有150種,但不管哪一種蟋蟀,都是喜歡蠶食農作物的害蟲。
  • 山東這個縣,蟋蟀產業能帶來6億年產值
    第二路則直接住進當地村民家裡,他們大多都有固定的去處,有的在村民家連著住了20多年,一來二去,早已超越租客的關係,處成了朋友。白峰在黑風口蟋蟀集市上收購蟋蟀從濟南來的白峰如期而至,他駕駛著一輛香檳色SUV,行駛在寧陽縣城寬敞的柏油馬路上。一路上,能看到不少掛著「京、津、滬、冀、浙、蘇」牌照的私家車。白峰,57歲,濟南人,曾主持三聯書店濟南分銷店。
  • 記者用蟋蟀叫聲計算溫度:多與多貝爾公式不符
    埃米爾·多貝爾  最近,網上盛傳這樣一種說法——「家裡沒有溫度計時,可以數數窗外蟋蟀的叫聲,它們一分鐘鳴叫的次數不過最後的結局是謝爾頓猜錯了,這隻出現在他們公寓的蟋蟀不過是一隻普通的平原蟋蟀,謝爾頓為此還輸掉了他一套珍貴的漫畫書給霍華德。  吳進才告訴記者,多貝爾是否用的雪樹蟋蟀做實驗他不太清楚,不過雪樹蟋蟀(又名雪白樹蟋)是至今為止被證實和溫度有關的最充分的一種蟋蟀,因為這種蟋蟀的鳴叫響亮清脆,節奏感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