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幾乎同時出生,為何也要分兄與弟?北大教授:「長幼有序」

2021-01-09 小公主變形計2018

兩個孩子,大的就是哥哥或姐姐,小的就是弟弟或妹妹,對於此,您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父輩們都這麼做,身邊人都這樣做,早出生的可不就是老大嗎?

哪怕是剖腹產的雙胞胎兒子,哪兒哪兒都像並且幾乎同時出生,父母也一定會分出個老大和老二來。原因何在?是為了區分?不,兩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名字,父母叫各自的名字就好了,何必自找麻煩,日後還得面對小的不服老大時的刁鑽問題:「憑什麼早半分鐘,他就是哥哥?」

我以前也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直到偶然間聽到北大法學院朱蘇力教授的一次講座。

在那個講座上,朱教授說,在我國歷史上,真的曾有理學家提出,雙胞胎中先出來的那一個才是弟弟。這位理學家認為,是做哥哥的在媽媽的子宮裡就已經有了謙讓之心,特意讓弟弟「先行」。

如果我們真的順應這位理學家的思路,那麼沒準兒,雙胞胎中的老大老二次序就要全部調換了。

朱蘇力教授隨後說出自己的觀點:誰是兄,誰是弟,不重要。但有兄有弟這件事本身很重要。

(一)它意味著排序。

古有「兄友弟恭」的美德,時代發展到今天,在我國不少農村地區,還保留著老大如果不結婚,家裡就不同意老二結婚的傳統風俗。

(二)它意味著責任順位。

「父債子償」的說法從古到今都被人們所接受,而哪怕是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的快節奏,人們不再局限在一個村,一座城,一個國家,但不管人們走到哪裡,在哪裡紮根,「長子如父,長女如母」的品質依然被不少家庭中做「老大」的孩子傳承著,溫暖著小的,也讓年邁的父母雙親能安心。

(三)它更意味著權利分配。

朱教授在講座中講了俄狄浦斯王的兩個雙胞胎兒子的故事。父親死後,由於沒有明確誰是老大,誰是老二,為爭奪王位,兩個兒子大打出手……

當然,您可能會說,哪怕是明確了長幼,但如今為了房屋拆遷款等巨額利益,兄弟姊妹之間鬧得不可開交的事還少?但您別忘了,人們在評價此類事情時,多半會搖著頭感慨說:「大的不像大的,小的不像小的。」

言下之意是,在內心深處,我們還是對「長幼有序」抱有期待。這是我們最樸素的價值觀,也是我們一致認同的。

長幼有序,老大有老大的責任和擔當,小的有小的該有的尊重和敬仰,在同一個屋簷下,為人子女,各行其是,不僅能減輕父母的監督和陪伴成本,還能防止內部競爭過於激烈而產生內耗。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對外有禮有節,對內有長幼尊卑。

中國人自古講究「度」,凡事過猶不及,適度才最有活力,最能長盛不衰,有序發展。家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長幼有序」這四個字在家庭的傳承和繁衍生息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到這裡,您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感慨老祖宗的智慧?哪怕是同時出生的雙胞胎,也要分出個老大老二,這背後的道理可真是不簡單。如果下一次您家的孩子再哭著問:「憑什麼他是哥哥,我要做弟弟?」時,您知道用什麼方式來回答了吧?當哥哥可真不是那麼輕鬆的事呢。

本文參考:朱蘇力教授,《齊家、治國與基層政權建設》講座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也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媽媽,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我相信,做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和不斷修煉的。歡迎您關注我,謝謝!

相關焦點

  • 家長和孩子做朋友,絕不能忘記「長幼有序」
    在這種寵愛沒有底線家庭環境下,行為思想沒有思想的束縛,缺少傳統的「長幼有序」思想和為人處世的「教養」,沉溺在家長的寵愛下。一連串的不良反應也隨之而來,例如很多孩子覺得自己地位提高了,任性和驕縱,自私和蠻橫,對自己的家境貧了嫌窮,富了嫌得不到慾念的滿足,種種不良品行得兒童少年隨處可見。
  • 北大考古學教授吃完燒雞擺出一具「人骨」(圖)
    原來教授早就是網絡紅人 北大BBS上知名「水車」  王教授的無釐頭舉動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這是他的職業病,有人因他的幽默調皮成了他的粉絲,贊其「萌」、「太可愛」。留言中有不少是熟悉王迅教授的學生。一名北大女學生告訴記者,「經常混跡北大BBS的人基本都認識他吧,上網搜索就知道了。」
  • 北大網紅教授薛兆豐信息已被北大國發院官網刪除
    薛兆豐此次離職的原因涉及到三個方面,一個是觀點之爭,一個是身份之爭——即不是北大校聘教授,只是國發院院聘教授,第三個便是專業之爭,即沒有專業期間的學術論文發表。有一些人認為,薛兆豐沒有學術文章不能稱為教授,水平不夠,持有這類觀點的人數也不算少。
  • 揭秘18屆北大新生數據!這3個星座新生最多,還有4對雙胞胎考北大
    揭秘18屆北大新生數據!這3個星座新生最多,還有4對雙胞胎考北大據統計,2018年北京大學共錄取本科新生3047人,來自全國983所不同的高中,還有港澳臺的64名學生,數學英才班學生有20名,留學生330名,軟體工程二學位150名。
  • 中西教育碰撞:地位平等VS長幼有序
    與長輩溝通要注意言行,注重禮節,切忌出言不遜。長幼先後的觀念在中國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外國家庭成長的小孩,可以和父母親勾肩搭背,討論任何問題,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分享彼此的心事。中國家庭裡的小孩,相對來說中規中矩,父母的教誨得虛心接受,經常不能與父母的觀念和期望相違背,否則就是忤逆之人。說的有些極端,但卻是因為地位平等和長幼有序的輩分問題,撫育出性格和生活軌跡都大不相同的孩子。
  • 湖南雙胞胎神仙學霸家庭曝光: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父母做夢都在笑!
    一個家庭同時出兩個學霸,而且還是清華北大,是種怎樣的幸福? 這種感覺,大概只有趙忠其知道。 在剛剛過去的2020高考中,來自湖南省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 北大醫院教授熊卓為之死(二)
    生命最後時刻的羅生門1956年出生的熊卓為於2004年3月以澳籍華人身份,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研究所任研究員、教授。2006年初,熊卓為因腰腿疼痛,到北大醫院門診接受保守治療。1月18日,其X光檢查結果顯示:腰椎骨關節病、腰4-5椎間盤病變、腰4Ⅰ度滑脫伴峽部裂。同天,骨科主任李淳德給熊卓為開具了住院治療通知單。
  • 雙胞胎誰大誰小?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說到誰家懷了雙胞胎,大家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懷雙胞胎的機率相較單胞胎來說要小很多,帶給父母的快樂也是雙倍的。像美國一對雙胞胎兄弟迎娶一對雙胞胎姐妹,婚禮上連牧師都是胞胎,這場面真的是值得紀念。「救命的擁抱」,來自雙胞胎姐妹的感人事跡關於雙胞胎的報導有很多。
  • 兄弟倆相差6歲為何也是雙胞胎?胚胎冷凍技術揭開謎底
    兄弟倆相差6歲為何也是雙胞胎沉睡6年的「凍寶寶」與哥哥相見,雖是雙胞胎長相為何不一樣?胚胎冷凍技術揭開謎底瀟湘晨報記者 梅玫 長沙報導6年前,趙女士通過試管嬰兒成功生下一名男孩,剩餘胚胎被冷凍起來。去年7月,準備要二胎的趙女士再次來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湖南省生殖醫學研究院)生殖醫學中心。醫生將趙女士儲存的冷凍胚胎「復甦」,並成功移植到她的子宮內。今年5月,這個「抗凍」的寶寶順利出生,並和自己相差6歲的「雙胞胎」哥哥相見。
  • 什麼才是真正的長幼有序
    按中國儒家倫理觀念,尊卑有別,長幼有序是傳統美德。 我們現在所見所聞地大多數人的生活居住方位都是住錯方位的,因此,這種長幼有序只是在形上體現,並沒有在神上的層次體現出來。比如長子(大兒子)本該住在正東方位的,此時卻住在房子的西北方臥室,如果他今年是20歲的年齡,那他住西北方時心理年齡已達到40歲,比較老成。
  • 虎年出生雙胞胎寶寶起名的幾大準則
    虎年出生雙胞胎寶寶起名的幾大準則 字號:小大 2010-09-15 16:09 來源:廣為在線 我要評論()   首先恭喜生雙胞胎的家長朋友們,2010虎年雙胞胎不是一個人取名字,一定要讓兩個個寶貝名字能夠心心相印
  • 前北大教授性侵女生致其自殺?當事人瀋陽回應
    原標題: 前北大教授被指性侵女生致其自殺獨家回應:均為惡意誹謗4月5日下午,前北大中文系教授,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瀋陽,就被舉報曾性侵女生並導致後者自殺一事,獨家回應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稱,舉報文章中指責均為「惡意誹謗」,「保留控告的權利」。
  • 已故北大教授王瑤:不要做「二道販子」一樣的偽學者
    [摘要]上世紀80年代,王瑤在政協會議上圍繞委員們發言而流行的口頭禪「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後加了一句「白說也要說」。他還告訴學生,不要做「二道販子」一樣的偽學者,要拒絕誘惑。據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介紹,它出自自己的導師、著名文學史專家王瑤之口。王瑤1914年5月7日出生於山西平遙,1934年考入清華中國文學系,1943年起師從朱自清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52年因學科調整,王瑤進入北大中文系,當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的許多學者如錢理群、陳平原、孫玉石等,都是「王門弟子」。昨天是文學史家王瑤誕辰100周年。
  • 曾仕強:為什麼要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長幼為什麼要有序?為什麼?因為哥哥的力氣永遠比弟弟大,你要跟他爭,他打你一下你就受不了。孔子孔子要我們,你先對人家有信用。但是發現人家對你們沒有信用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對這個人你要小心,你要疏遠他,你不能再上當了。這樣你才知道,為什麼中國人對吃虧上當的人,我們是不同情的,我們一點不同情。不像外國人,他是很同情被欺負的人,很同情吃虧上當的人。中國人相反,中國人專門笑那種人,誰叫你又吃虧又上當,要特別小心。
  • 北大教授王青松為何當隱士,350萬如何用於深山,又為何再回社會
    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就是一位北大隱士將350萬元用了11年,花在深山老林裡,說起來你可能也不相信,但這是真人真事。故事的主人翁名叫王青松,曾經畢業於北大,家裡世代都是農民,而出了這麼一位天之驕子,按說應該是光宗耀祖,他也曾經有過金飯碗,但最後他竟然選擇和愛人一起,跑到了山裡隱居,如此做法引起了巨大的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在了解這個王青松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他的成長經歷。
  • 北大教授被嘲看不懂英文報紙,他故意把報紙顛倒後,老外羞紅臉
    ——科林伍德(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76字,閱讀約3分鐘要說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也一定是北京大學。其前身是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早在清代就已建立,是我國最早的大學。與民國初年才成立的清華大學相比,北大在近代中國的名氣和聲譽要比清華響亮得多。特別是在當時,我國近一半的知識分子和國學大師都與北大有或多或少的聯繫。
  • 北大教授被嘲看不懂英文報紙,他故意將報紙顛倒後,老外羞紅了臉
    要說我國近代最著名的高校,還得是北京大學。其前身乃是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早在清朝時便已建立,是我國最早的大學。比起後來在民國初年才建立的清華大學,北大在整個中國近代的名氣和聲譽要比清華響亮很多。
  • 早產雙胞胎兄弟出生三周三次病危 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
    早產雙胞胎兄弟出生三周三次病危   一家人舉債近10萬元陷入困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  「所有為人父母的朋友們都能理解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時的驚喜與感動,都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給孩子,都期待孩子們能健健康康地成長……我的孩子們出生到現在就一直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到現在我都沒得抱過他們一下
  • 北漂不易,沈從文窮得沒飯吃,鬱達夫請吃飯,還給他介紹北大教授
    他們是北漂中的幸運中,一個得梅蘭芳賞識,一個得北大教授賞識,最終有了後來的成名。一、北漂不易15歲那年,沈從文被送到軍營,開始了他一生的蛻變。意料之中,沈從文因考試不合格被北大拒絕了。隨後,沈從文便開始在北大旁聽,以此來增進學問。可惜計劃雖好,最困難的問題是沈從文何以謀生?按照之前的想法,沈從文開始四處投稿,但文章鮮少被發出來。
  • 北大中文系教授:三「羊」開泰應該是三陽開泰
    北大中文系教授:三「羊」開泰應該是三陽開泰  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蘇培成。蘇教授說,羊年到了,人們喜歡用「羊」字討個吉利,「三羊開泰」中的「羊」字其實是借了太陽的「陽」的諧音。正確的應該寫成「三陽開泰」。這個詞來源於《周易》六十四卦之中的一卦———泰卦。「三陽」意為春天開始,表示冬去春來,陰陽消長,萬物復甦。而「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也作「三陽交泰」,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