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說月:月中有嫦娥、玉兔、蟾蜍、吳剛,吳剛為什麼砍的是桂樹

2021-01-10 歷史百家爭鳴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這一天是團圓的一天,家人歡聚一堂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場景非常的溫馨,由於中秋佳節的美好寓意,在東亞的文化圈中很多國家都有中秋節,比如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他們也都在農曆8月15日這天過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很多,比如嫦娥奔月、吳剛折桂、唐玄宗漫遊月宮等,這一切都代表了古人對月亮的美好嚮往,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中國的探月工程也成功實行,嫦娥三號、五號成功升空並在月球表面降落,還帶回了月球的樣本,中國千年的奔月夢想終於成了現實。

從人類第一次登月開始,人們就知道月球表面很多環形山,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美,這也造成了月亮看起來有明有暗,而吳剛折桂的故事也就源於此,吳剛折桂就是吳剛伐桂 ,古代人們在看月亮上的陰影的時候,很像一棵大樹,樹底下有個人,看起來好像在砍樹,這就是吳剛伐桂最初的由來吧,但是有個地方解釋不通,就算月亮上的陰影是一棵大樹,為什麼偏偏是桂樹呢?

很多人都認為吳剛伐桂的傳說來源於《山海經》,但實際上《山海經》中沒有吳剛,而只有一個吳權,這個吳權也沒有伐桂: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這裡的記載跟吳剛沒有半點關係,跟月亮也沒有關係。至於說吳權的妻子因為內疚,又無顏去見丈夫,便派兒子去月宮。一個變成蟾蜍,一個變成兔,一個變成了蛇,代母受過,日日陪伴著吳剛伐桂,這些都是後來的傳說。

最早說月亮上有桂樹的是《淮南子》,《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樹,但也沒有關於吳剛的傳說,到了唐朝,吳剛伐桂的故事才出現,《酉陽雜俎》說:「舊傳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道有過,謫令伐樹。」

唐朝的《酉陽雜俎》說月中有桂是以前的傳說,大概取自《淮南子》,而吳剛伐桂在這本書裡也有了清晰的記載,是因為吳剛學道成仙的時候犯了錯,這才讓他伐桂,而且吳剛每砍一刀,桂樹都會癒合,也就說桂樹是砍不斷的。

而在其他版本的吳剛傳說中,不管是吳剛是南天門的將軍與嫦娥有戀情,還是貪婪的民間財主,最後的懲罰都是砍桂樹,而且桂樹總也砍不斷,懲罰一個人做事情,但事情永遠也做不完,這或許是最大的懲罰吧。

吳剛的傳說搞清楚了,那麼月亮上的桂樹到底哪裡來的?

這跟桂樹中的一個品種有關,那就是月桂,月桂之所以叫月桂,並不是因為是月亮上的桂樹,而是它每個月開一次花,跟月亮每個月圓缺呼應,因此被稱為月桂,明朝王象晉創作《二如亭群芳譜》中有記載桂樹有:「有秋花、春花、四季花、逐月花者」。這裡的逐月花就是月桂,明朝名臣李東陽《蔣御醫黃頭月桂圖》:一月一花開,開時月常好,這都說明月桂在古代很常見,而且這種月桂在浙江、福建一代居多,吳剛伐桂應該是一個南方的傳說。

當然,僅僅是每個月開一次花,跟月亮圓缺吻合併不能讓桂樹成為仙樹,還要加上桂樹的藥用價值,《說文解字》中桂的解釋是「百藥之長」。《本草綱目》中引用《本經》的說法,認為桂的藥用價值為:「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

有如此好的療效,古代人肯定認為桂樹是仙樹,畢竟能夠治百病並且養精神的藥材不多,而且還能夠保持年輕,比現在的保健品效果好多了,再加上桂樹有166個品種,其中有一個月桂還月月開花,自然也就是成為月中仙樹了。

相關焦點

  • 吳剛為什麼總是砍不倒月亮上的那棵桂樹?只因那棵樹是西王母種的
    不過,關於桂花最有名的應該是「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這個故事和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組成了月宮神話傳說故事群,形成了一個寂寞憂傷的意境,對我國有關月亮和中秋的神話傳說藝術創作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早在唐代,中國民間就出現了精緻的月宮鏡,鏡背是枝幹參天、綠葉茂盛的桂樹,祥雲繚繞中,嫦娥仙子在樹下翩翩起舞,玉兔在辛勤不懈地搗藥,吳剛依舊在賣力地砍桂樹,卻還是徒勞無功。
  • 嫦娥與蟾蜍、玉兔、后羿、吳剛、太陰星君的關係極為複雜
    文/趙九九 每到中秋月圓之時,人們仰望月宮,追尋嫦娥、玉兔、金蟾、桂樹以及吳剛的蹤影。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人們想像的月亮上的神人或精靈,並不是在同一個神話體系中一下子同時出現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關月亮上的傳說故事不斷疊加而逐漸被人們「湊」在了一起。
  • 中秋話嫦娥:與羿是政治婚姻 夫妻都化身蟾蜍
    《搜神記》透露說,嫦娥在服食之前還曾向一個有名的巫師」有黃「諮詢,得了一個」歸妹「的卦,有黃解釋這意味著」吉祥「,以後還會在月球上有大的發展,嫦娥這才安心吞下藥丸,身體輕盈,飛身一躍,上了月球,成為那裡的第一代移民。但她的身體卻在飛升中發生了意外的變形,成了一隻醜陋的蟾蜍。吳剛和桂樹的機密當時的月球居民除了嫦娥,還有另一個怪人,那就是著名的園丁吳剛。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了,月宮中的蟾蜍是怎麼回事?
    左上角飛天的仙子是嫦娥,左下角是搗藥的玉兔,對角線上的是桂樹,中心的瑞獸是銅鏡上作為裝飾結構的鏡鈕。對此,我們都沒有異議。我和靈犀產生分歧是右下角的蟾蜍。蟾蜍之辯,蟾宮折桂?為什麼銅鏡上會有一隻蟾蜍?在我看來這一面有「桂樹」與「蟾蜍」的銅鏡所表現的就是「蟾宮折桂」的主題。蟾宮折桂最早的出處是晉時郄詵當雍州刺史將上任時,晉武帝讓他評價一下自己。
  • 嫦娥五號帶回了月球樣品 試問不能飛天的古人 眼中的月亮有什麼
    嫦娥變成了蟾蜍,這就不太美好了,也沒人出來解釋,只是在《五經通義》有一個不像解釋的解釋,書中說:「月中有兔和蟾蜍嗎?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古人講究陰陽和合,也沒有解釋嫦娥變成了陽蟾蜍,反而給蟾蜍配了只兔子。慢慢的兔爺就成了主角,到了晉朝就有了關於兔爺在月亮中的故事。在晉朝傅玄的《擬天問》中記載說:「月亮上有什麼,有白兔在搗藥。」
  • 中秋:人好月嬋娟|我們的節日
    后羿歸來後,只能仰望夜空,對著月中身影呼喚愛妻,並擺上香案、放上果品,遙祭嫦娥。就這樣,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的習俗世代相傳。 吳剛伐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漢朝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源自於人們對月亮的崇拜。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  《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 八月十五中秋夜,人間丹桂飄香,月中桂樹更令人神往
    唐宋之時,中秋節除賞月之外,還有賞桂也就是觀賞桂花的習俗。這一習俗還要從中國人最初對月亮的認識說起。中秋之夜,當那一輪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晶瑩奪目。古人們仰望深幽蒼穹的一輪玉盤,便引起人們各種不同的憧憬、遐思和聯想。
  •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你知道嗎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 國學家張昌餘趣談桂花與中秋:中秋詩詞中桂月不分家
    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出現了諸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月中的宮殿,宮中的仙境,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對於中秋與桂的文化故事,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到了著名辭賦家、國學家張昌餘教授。中秋節源於對月亮的崇拜「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為何叫中秋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上古時期最美的女神,月亮中的仙女,不老女神嫦娥不為人知的故事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根據史料記載,常羲又稱常儀,她與帝嚳(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而且「常羲」字面意思就有生月亮的意思,表明帝嚳和常儀的女兒就是月亮之神嫦娥
  • 文物解讀《西遊記》:嫦娥與太陰星君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的女兒,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據《淮南子·覽冥訓》記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 中秋節民俗:月亮中的兔子
    在古老的傳說中,最早登上月宮的,除了嫦娥、吳剛之外,還有兔子。這是古代人民美好的想像。  嫦娥登上了月宮,據《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裡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吳剛登上月宮,據《酉陽雜俎》的記載,是因為西何人吳剛修仙犯了錯誤,才罰他去代月中的桂樹。這桂樹隨砍隨長,永遠也砍不斷。
  • 嫦娥親率玉兔大軍,命太白擔任軍師,使火計加「四面龜歌」取勝
    導語:在《大話降龍》漫畫中,嫦娥一直是一個既有美貌,又有實力的女子,不僅如此,她還擁有玉兔禁衛軍三十萬,一直暗自操練。這次,天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玉帝被趕下臺,天宮被一群烏龜佔領,並且自封龜帝,這讓降龍他們是走投無路,只能投靠嫦娥。
  • 神話傳說:廣寒宮裡的神仙、玉兔與金蟾
    在《說文解字》中對月亮是這麼解釋的:「月,闕也。太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古人也將月亮神化為一個仙居之地,更有像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而廣寒宮就是傳說中月宮的宮殿,其中有帝君、仙官、神吏萬眾,都會奔月之術。在廣寒宮有青華紫桂之林,神仙採食華食,壽同日月,升入玉清。廣寒宮同時還有一隻金蟾和一隻玉兔。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秋月圓夜,話景美好
    從古至今,中秋月的漫漫清輝,激發了無數文人的靈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歌詠中秋佳節的詩詞歌賦。因此,中秋節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吃喝節日,更是寄託了人們「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願望。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中秋節是諸多節日中備受青睞的一個節日,與中秋節有關的習俗和詩詞頻繁地出現在考題中。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做一個有關中秋節的專題,以迎接今年中秋佳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