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雲談旅遊產業趨勢:傳統旅遊企業業態面臨挑戰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吳麗雲談旅遊產業趨勢:傳統旅遊企業業態面臨挑戰
2017-09-28 21:02:17來源:中新經緯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2017年09月28日 21:02 來源:中新經緯

參與互動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8日電(羅琨)臨近十一和中秋長假,旅遊又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在中新經緯主辦的「財經中國V論壇:全域旅遊新機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副研究員吳麗雲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分享了她對旅遊業趨勢和全域旅遊的思考。

9月28日,吳麗雲(左一)出席第三屆財經中國V論壇。 中新經緯 張義華 攝

  吳麗雲總結稱,近年來,中國旅遊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三大趨勢。首先,線上線下的融合的趨勢已經延續了好幾年,並且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延續;其次則是網際網路金融和旅遊的結合,例如攜程、同城、途牛旅遊、驢媽媽等開始進軍在線網際網路金融,老牌的港中旅也收購了焦作銀行改名成為焦作中旅銀行開始布局旅遊金融,這在未來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第三,分享經濟的出現成為一種新的業態,盤活了閒置資源,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住宿需求。

  吳麗雲指出,從供給端看,近年來,全國的星級酒店整體淨利潤都不甚理想,全國2萬多家旅行社的利潤也不過十幾個億,這說明在新的形勢下,旅遊企業的業態正面臨挑戰。而從需求端看,遊客的年輕化要求產品更個性化和多元化,遊客的消費需求也從過去的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散客化也成為明顯趨勢。

  吳麗雲認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域旅遊應運而生。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

  吳麗雲指出全域旅遊在未來可能出現「無景點旅遊」的情況:「比如說某個鄉村的一條小溪,它並非一個景區,但因為它能給很多人帶來童年的回憶,人們就會去那旅遊。

  其次,她認為,「浸入式旅遊」也是全域旅遊的內涵之一。與過去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不一樣,「浸入式旅遊」可以使遊客在一個地方進行長時間的旅遊,深入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在近期的署名文章中,吳麗雲也撰文指出,全域旅遊發展所帶來的全產業聯動、全社會參與、全區域輻射的經濟社會帶動作用,使其成為新時期投資的新熱點和新亮點。全域旅遊將引發相關投資快速增長,其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產品和產業融合型新業態將成為未來較長時期內旅遊投資的新方向。(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專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熬...
    針對旅遊業目前的情況,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吳麗雲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吳麗雲表示,對於廣大的旅遊景區而言,當下最重要的是做好疫情防控,通過開源節流「熬過」這段非常時期,「活下來」才能求發展。
  • 吳麗雲:全域旅遊需要體育注入新內涵
    10月27日,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吳麗雲在2018中國(阿克蘇)體育旅遊國際發展峰會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全域旅遊的源起和發展,並結合實際給出了全域旅遊時代新疆體育旅遊發展的四條建議。一個多小時的分享緊湊而有趣,給與會代表們提供了很多新思想、新案例。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調研視察時明確提出,「發展全域旅遊,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
  • 吳麗雲:以創新為導向推動鄉村旅遊融合發展
    當前,鄉村旅遊在各地蓬勃發展,如何加快推進農旅融合,吸引更多資本投資鄉村旅遊,創新發展鄉村旅遊新業態是業界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要堅持以政策為引領。旅遊正成為農業產業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融合領域。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進領域,加速農業產業升級,對於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 康養旅遊成為時代行業新風口將面對六大發展趨勢!
    作為傳統中醫藥的發源地和不同宗教和傳統思想融合的國度,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中醫技術、星羅棋布的山川河流村莊、俯拾皆是的歷史名勝等有利於康養旅遊發展先天條件。此外,一些傳統製造企業也跨界入局,爭搶產業大蛋糕。   進入產業發展中期,那些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式」的項目受到限制,具備「產城結合、產人結合、產融結合」屬性, 能夠為地方政府帶來稅收、就業、民生等綜合社會效益的綜合體項目受到青睞。在此驅動下,金融行業、醫療保健行業、信息技術行業、可選消費行業等領域的企業,也加入康養旅遊市場。
  • 危中孕機,旅遊唱響「我的2021」
    疫情之危 「逆風」之下的2020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認為,旅遊業作為外向敏感型產業,新冠肺炎疫情是近代以來全球旅遊業面臨的最大衝擊,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 省旅遊集團召開所屬旅遊要素企業負責人專題座談會
    天堂寨旅遊發展公司、唐模旅遊發展公司、涇縣旅遊發展公司、巢湖姥山島文化旅遊發展公司、海外旅遊公司、友誼外事旅遊汽車公司、安徽飯店、齊雲山莊酒店管理公司的經營班子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專題座談會。  座談會上,八家旅遊要素企業主要負責人分別發言。
  • ...山地旅遊獎」 |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雲臺山的「旅遊+」效應
    編者按 基於對疫後山地旅遊將從傳統觀光進階到產品業態模式優化新周期的判斷,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設立「IMTA山地旅遊獎」,旨在堅持創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理念引領山地旅遊發展,傳遞山地旅遊從業者所應秉持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
  • 東北三省大力發展冰雪旅遊產業 用暖元素盤活「冷」資源
    吉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首創冰雪產業發展的目標體系、產業架構和保障措施,特別是把優化服務環境放在重要位置。入冬以來,吉林省旅發委實施旅遊市場秩序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從1月9日開始,由省旅發委負責同志帶隊分成5組對各地旅遊安全、市場秩序進行督導檢查,集中力量開展查、辦、整、治、防等五方面專項檢查,強化對旅遊市場的監管。
  • 中國旅遊危中求機謀轉型
    來源:海外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些景區景點有序恢復開放,鄉村旅遊逐漸升溫「回暖」。上圖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沙村鎮綿溪鄉村旅遊景區,人們走出家門欣賞春天的美景。鄧和平攝(人民圖片)近日,中國多地相繼出臺旅遊企業復工復產方案,一批旅遊景區有序開放,旅遊業逐步走上重啟發展之路,也將面臨新的挑戰。顯然,旅遊發展將不能再走老路。
  • 騰訊、阿里參與運營同一家公司:目的地智慧旅遊熱潮迎運營大考
    官方對外釋放的信息是,「智遊天府」平臺將實行開放的市場化運營,堅持「三端合一」和「政府引導、省屬國有知名企業牽頭、優勢企業參與、面向全行業開放」的原則,打造「1+1+N」的運營模式。 從中可看到兩個核心信息:一是智慧旅遊平臺在省域目的地的更多落地;二是智慧旅遊平臺運營正開始或或逐漸進入(準)「大考」階段。
  • 【兩會聲音】雲南旅遊「舊弊」已除 「新規」尚待完善 九三學社...
    旅遊企業綜合實力弱  在2017年度中國旅遊集團20強名單中,雲南缺席20強。雲南大型企業少,中小型旅遊企業發展緩慢。亟待鼓勵中小型旅遊企業做好做精,亟待培育品牌,培育龍頭企業,做強旅遊經濟實力。  旅遊新業態產品短缺  發展旅遊新業態步伐緩慢,如騰衝等地適合發展休閒、度假、康體、養生、養老旅遊,但康養旅遊只處於起步階段;曲靖境內宜飛水域水陸兩棲飛機等項目舉步維艱,一直未有實質性的進展。
  • 助力旅遊行業復工復產 夜遊經濟再提速--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
    7月中旬,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讓停滯了數月的旅遊行業再次啟航。面對亟待升溫的市場,開發新的消費場景成為眾多目的地關注的焦點。記者從多家企業了解到,入夏以來,夜遊模式成為旅遊產業復工的重要抓手,相關產品及搜索量也成上升趨勢,消費者對夜遊的需求明顯上升。
  • 數字文化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解讀《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時隔三年,再次出臺數字文化產業的指導意見,總結了近年來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又結合產業發展新趨勢,一脈相承的開放和創新,對新興的數字文化產業作出頂層設計,將引導產業發展方向。
  • 世界旅遊聯盟減貧案例②|黔東南州雷山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推...
    全縣植被覆蓋率達 94%,森林覆蓋率達 72.56%;全縣苗族人口佔總人口的 84.2%,境內苗寨、苗語、苗族服飾、苗族生活方式等苗族文化保存完好,全縣共有 68個國家傳統村落、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江千戶苗寨景區是貴州省主要景區,被列入全國「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民族文化鄉村旅遊業是雷山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 ...田園美色變"搖錢樹"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旅遊外宣第一品牌
    九龍口度假區黨工委書記謝超雲表示,當地廣袤的蘆蕩溼地、獨特的澙湖遺址、神奇的龍珠小島、古樸的漁村民居……這些不可再生、難以再造的原生態資源是當地發展生態經濟、升級觀光產業的基礎和底色。產業聯動至關重要。對傳統旅遊產業而言,依靠旅遊觀光、住宿、飲食來帶動消費,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 旅遊板塊的獨角獸 -- 景域文化提出旅遊IP戰略
    上海2018年4月13日電 /美通社/ -- 近期,科技部下屬火炬中心在《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更新了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引發社會關注。報告認為,國內獨角獸企業總體估值較去年增長1408.1億美元,達到6284億美元,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新興經濟力量。
  • 旅遊減貧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
    探索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的「花茂路徑」、特色產業發展的「杉坪路徑」「三變」改革推動的「娘娘山路徑」、景區帶動的「赤水路徑」、民族文化創新的「西江路徑」、網際網路助推的「好花紅路徑」以及產業融合的「雲谷田園路徑」等鄉村旅遊扶貧模式,在貴州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
  • 正月初一到十六,逛首屆中華民俗文化旅遊新春大廟會
    2019年1月3日,為豐富春節期間德州人民文娛生活,首屆中華民俗文化旅遊新春大廟會新聞發布會在夏津德百溫泉·旅遊小鎮溫泉會議室順利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春節,從正月初一到十六,夏津德百溫泉·旅遊小鎮將上演好戲連連、熱鬧非凡的新春大廟會,目前準備工作已基本完畢,靜候遊客們的到來。
  • 中國行業趨勢報告:2021年度特別報告
    展望2021這一「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將整體復甦,後疫情時代下汽車產業各領域的優勝劣汰將被放大,危機後正是產業鏈企業推進業務重塑、技術趕超、模式創新、運營優化並構建中長期護城河的最佳時機,因此變革升級與格局重塑將成為2021的主基調。
  • 從線下到線上 看旅遊如何更「智慧」
    在今年的兩會,智慧旅遊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亞洲領先的旅遊商品及消費博覽會,本屆旅博會依然重點聚焦智慧旅遊,進一步推動「網際網路+旅遊」新業態。一大批智能化、便捷化的旅遊服務企業亮相智慧旅遊展區,集中展示旅遊體驗、旅遊管理、旅遊服務和旅遊營銷等方面的全新旅遊市場氣象。此外,與往年相比,今年展區也更注重現場的體驗感,互動形式更加豐富多樣,AR、VR技術應用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