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8日 21:02 來源:中新經緯
參與互動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8日電(羅琨)臨近十一和中秋長假,旅遊又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在中新經緯主辦的「財經中國V論壇:全域旅遊新機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所副研究員吳麗雲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分享了她對旅遊業趨勢和全域旅遊的思考。
9月28日,吳麗雲(左一)出席第三屆財經中國V論壇。 中新經緯 張義華 攝
吳麗雲總結稱,近年來,中國旅遊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三大趨勢。首先,線上線下的融合的趨勢已經延續了好幾年,並且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延續;其次則是網際網路金融和旅遊的結合,例如攜程、同城、途牛旅遊、驢媽媽等開始進軍在線網際網路金融,老牌的港中旅也收購了焦作銀行改名成為焦作中旅銀行開始布局旅遊金融,這在未來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第三,分享經濟的出現成為一種新的業態,盤活了閒置資源,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住宿需求。
吳麗雲指出,從供給端看,近年來,全國的星級酒店整體淨利潤都不甚理想,全國2萬多家旅行社的利潤也不過十幾個億,這說明在新的形勢下,旅遊企業的業態正面臨挑戰。而從需求端看,遊客的年輕化要求產品更個性化和多元化,遊客的消費需求也從過去的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散客化也成為明顯趨勢。
吳麗雲認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域旅遊應運而生。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
吳麗雲指出全域旅遊在未來可能出現「無景點旅遊」的情況:「比如說某個鄉村的一條小溪,它並非一個景區,但因為它能給很多人帶來童年的回憶,人們就會去那旅遊。
其次,她認為,「浸入式旅遊」也是全域旅遊的內涵之一。與過去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不一樣,「浸入式旅遊」可以使遊客在一個地方進行長時間的旅遊,深入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在近期的署名文章中,吳麗雲也撰文指出,全域旅遊發展所帶來的全產業聯動、全社會參與、全區域輻射的經濟社會帶動作用,使其成為新時期投資的新熱點和新亮點。全域旅遊將引發相關投資快速增長,其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產品和產業融合型新業態將成為未來較長時期內旅遊投資的新方向。(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