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回火衛一的圖像(圖)

2020-11-27 網易新聞

  1989年1月29日,蘇聯火衛一號自動行星際站進入火星軌道考察。

  蘇聯火衛一號自動行星際站是1988年7月12日發射升空的,經過4.7億千米的太空旅程,同地面進行了186次通信聯絡,1989年1月29日進入火星的第一條過渡性橢圓形軌道。

  然後,火衛一號過渡到離火衛一約300千米上空的圓形赤道軌道,進而進入火衛一的同步軌道。最後這個自動行星際站進一步靠近火衛一,同時向火衛一表面釋放兩個探測器,其中一個是進行考察和電視攝像的固定自動站,另一個是能在火衛一表面跳躍式行進的裝置,它提供火衛一各個點的資料,從而為將來航天員實地考察火星提供必要的數據。

火衛一號

  1989年2月18日,火衛一號進入觀察火星天然衛星火衛一的觀測軌道,藉助自身配備的電視系統觀察火衛一併傳送火衛一的圖像,以便確定其形狀及地貌,測定火星的人造衛星與天然衛星的相對位置。2月23日,火衛一號在距火衛一860~1130千米時,其上的自動電視攝像系統對火衛一進行了拍攝,向地面傳回了火衛—的首批圖像資料。 (編譯:張會庭)

本文來源:中國探月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火衛一飛船探測計劃失敗
    1988年7月7日,蘇聯發射火衛一(福波斯)1號火星飛船。    蘇聯研製了兩個火衛一飛船,但都未完成探測火星的計劃。    火衛一飛船質量為4噸,由動力系統和探測器組成。
  • 1877年8月12日,第一顆火星衛星——火衛一被發現
    1877年8月12日,英國海軍霍爾天文臺在火星「大衝」時,發現了第一顆火星衛星——火衛一。火衛一1971年由「水手9號」首次拍得照片,並由1977年的「海盜1號」、1988年的「火衛一號」進行觀測。
  • 以圖搜索—圖像搜尋引擎的「雞肋」?
    目前幾乎所有的主流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都提供搜索圖像的功能(在此之前還有專門的垂直搜尋引擎 Tineye,Picitup),最常用的形式是,通過用戶輸入關鍵字來檢索相關圖像。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另一種搜索形式:以圖搜索。
  • 30歲哈勃望遠鏡「寶刀不老」 發回璀璨星圖
    它給自己的慶生禮物是發回一組璀璨的星圖,再次證明自己「寶刀不老」。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26日報導,星圖是銀河系附近的一處星雲,離地球約16.3萬光年。體積較大的那團名為NGC 2014,較小的名為NGC 2020。不過,天文學家更願意把該圖像稱為「宇宙珊瑚礁」,因為其形狀類似於海底的珊瑚礁。
  • 百度推出圖像搜尋引擎「百度識圖」 可基於圖像實現全網人臉搜索
    北京時間12月29日消息,28日晚些時候,百度上線名為「百度識圖」的圖像搜素引擎產品,「百度識圖」可以幫助用戶搜索內容相同尺寸不同的照片,還可以實現基於圖像的全網人臉搜索。目前百度識圖的Logo顯示為測試版本,百度官方也尚未正式發布相關消息。
  • 揭開天王星的神秘面紗,天王星圖像展示 - 天王星畫廊
    凱克望遠鏡視角裡的天王星 用凱克望遠鏡自適應光學鏡頭獲得的天王星兩個半球的紅外合成圖像。 旅行者2號拍攝的彩色圖像顯示天王星呈現出新月形 這張照片顯示了一個新月形的天王星,這是人們在1986年1月24日旅行者2號飛過天王星附近之後才看到的景象。
  • 冥王星將展現「真容」 被人類探測器首次探索(圖)
    冥王星將展現「真容」 被人類探測器首次探索(圖) 2015-01-26 09:42:18來源:現代快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據美聯社1月24日報導,已接近冥王星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地平線」探測器25日開始拍攝冥王星的圖像。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探索冥王星,科學家們充滿期待。
  • 百度雲首創圖像搜索 支持人臉識別和檢索
    ,首創雲端圖像搜索,讓雲端圖片預覽、查找和管理更加方便易用。更新升級之後,百度雲不僅能實現圖片智能分類、自動去重等功能,還能以圖搜圖,在海量圖片中精準定位目標。此次圖像人臉識別技術首次接入雲端,不僅意味著技術創新成為百度雲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也引領了雲存儲圖片在線預覽和管理的新方向。   據了解,百度雲中圖片存儲佔用戶總存儲數據的40%,圖片的備份、預覽和管理成為用戶雲存儲最普遍的需求。
  • 神話世界的圖像重構
    自漢代以來,《山海經》在其流傳的過程中不斷被闡釋,人們以文字和圖像試圖揭示《山海經》的奧秘。以圖釋文、圖文互見是我國古籍的重要文本形式,而《山海經》正是這種文本形式的源頭之一。   所以,通過《山海經》的圖像源流有助於我們認識此書被闡釋的過程。早在晉代的陶淵明詩中就有「流觀山海圖」的句子。
  • NASA公布冥王星新3D圖像 大範圍薄霧如冰雪仙境(高清組圖)
    據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3D影像,冥王星南端可能存在巨大的冰火山。在新視野號取得的新發現中,還包括流動的冰和大範圍的薄霧,這些都表明冥王星是一個充滿奇觀的冰雪世界。這張全景圖由新視野號在距離18000公裡的位置拍攝的。 圖片來源:NASA官網據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3D影像,冥王星南端可能存在巨大的冰火山。
  • 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和機器視覺有什麼區別
    當人工智慧,特別是與人工智慧與圖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熱門領域」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能不能迸發出革命性的能量?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和機器視覺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一定會發蒙,不都是相同的基礎麼?上面的圖片如果上傳到網上,很多人就會問,這是不是把圖片中的東西翻譯成英文了?其實圖像識別不單單是把原文字翻譯成英文這麼簡單。
  • 高校畢業生圖像採集 新華網浙江頻道
    如本省文憑,由學校集中組織補拍,請傳真學生名單或資料庫到採集辦公室,確定具體拍攝時間,不用填寫圖像信息採集卡和快件單,由學校聯繫人現場組織補拍工作並做資料庫發回。由新華通訊社所屬中國圖片社負責圖像信息採集工作,以確保上網圖像信息的規格、質量和國家人才資料庫建設的標準和安全。為進一步做好這項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工作,各單位應做好統籌協調、精心實施,現將工作流程通知如下:   畢業生圖像採集是學歷電子註冊的重要環節,為提高連結上網準確率,學生一定要按時參加本校組織的拍攝。
  • 這都是圖像識別的功勞
    這都是圖像識別的功勞   有意思的是,今年春節百度圖像搜索推出了一款「自拍測運勢」神器,打開手機百度,對準攝像頭進行自拍或上傳照片,圖像搜索就會給出新年運勢,引得不少網友上傳照片去測自己的運勢。這個新功能看起來挺可笑的,因為不少人笑稱,手機居然也可以算命了?其實這一點也不可笑,因為「自拍測運勢」用上了圖像識別的黑科技,而這一黑科技背後全靠真功夫。
  • 基於圖像採集的汽車車牌定位識別,軟硬體協同
    採得的圖是Bayer格式的圖像,為方便圖像的存儲與處理先將其轉換為RGB格式的圖像,然後將轉換完後的RGB數據通過SDRAM控制器存儲到SDRAM中。3.3 圖像結構及相機接口由於採用的是是Terasic的CMOS相機,該款相機採用的是Micron的MT9P001系列CMOS圖像傳感器,圖2所示為該相機所使用的傳感器的像素分布圖。圖3為相機模塊的輸出接口引腳定義。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亮點解析:五個首次、三步走戰略壓軸之作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由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碩果纍纍,嫦娥五號任務將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再次踏上奔月之旅。此次探月任務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有哪些看點呢?
  • 陝西漢墓發現迄今最完整二十八星宿圖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西安3月28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8日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員在該省靖邊縣渠樹壕漢代墓群發現一座被盜磚室墓,墓室裡繪製了包括二十八星宿在內的星空圖,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星形、星數、圖像、題名四要素齊備的二十八星宿圖,也是目前已發現內容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
  • 複雜車輛圖像中的車牌定位
    基於邊緣檢測、數學形態學及小波分析的方法,定位較準確,但在背景信息複雜或車牌上方有引擎散熱孔的圖像中容易產生錯誤定位。而投影法速度較快,很難區分車牌文字與車燈區域,因而準確率低。基於顏色特徵和神經網絡的方法定位準確,但是運算速度慢,並且受天氣、光照及車牌磨損等情況的影響較大。
  • PIE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典型應用之廣西紅樹林監測項目
    PIE遙感圖像處理軟體典型應用之廣西紅樹林監測項目 2021-01-1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星座圖像:歐亞、北非星空文化面面觀
    左:墓葬中的漢朝花瓶圖飾,具體年份未知。首先,上圖中的很多裸體人像表明這幅星圖並非原產伊朗:圖中出現了仙女座、英仙座、御夫座、雙子座、蛇夫座、寶瓶座、仙后座以及半人的人馬座,並且,寶瓶座是從後方視角描繪的。而另一個說明它源自西歐文化的顯著特徵則是美杜莎的頭和貝蕾妮絲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