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7日,蘇聯發射火衛一(福波斯)1號火星飛船。
蘇聯研製了兩個火衛一飛船,但都未完成探測火星的計劃。
火衛一飛船質量為4噸,由動力系統和探測器組成。探測器上裝有科學儀器、太陽能電池板、高增益天線、姿控系統、星光敏感器和電視攝像機等。其任務是對火星表面進行高解析度電視攝像、輻射強度測量、表面光度測量,繪製火星表面溫度圖,了解火星表面晝夜和季節變化,獲取火星的礦物成分資料,研究火星的衛星火衛一地層和表面構成等。
1988年7月7日發射的火衛一1號的飛行過程是:當飛行約200天,距離火星8萬千米時開始變軌機動,轉入火星赤道上空大橢圓軌道;運行大約60天後,再次變軌轉入圓軌道;經過一段時間飛行,機動進入距火衛一隻有2000千米的範圍,經調整到達距火衛一僅有幾千米的地方。探測器釋放一個永久性的自動觀測站,下降到火衛一表面,開始對火星進行探測。但遺憾的是,火衛一1號在飛行途中因地面控制中心錯發一個指令而與地面失去了聯繫。
5天後發射火衛一2號飛船,於1989年1月29日進入繞火星運行的軌道。2月12日火衛一2號飛船接近火衛一,再次機動進入觀測火衛一的軌道,每7天有一次距離火衛一最近的機會,只有約300千米。原計劃於4月2日和7日再進行機動,使它們之間的距離縮小到只有50千米左右。但在3月27日,火衛一2號探測器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整個探測計劃宣告失敗。(編譯:張會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