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衛一飛船探測計劃失敗

2020-11-27 網易新聞

    1988年7月7日,蘇聯發射火衛一(福波斯)1號火星飛船。

    蘇聯研製了兩個火衛一飛船,但都未完成探測火星的計劃。
    火衛一飛船質量為4噸,由動力系統和探測器組成。探測器上裝有科學儀器、太陽能電池板、高增益天線、姿控系統、星光敏感器和電視攝像機等。其任務是對火星表面進行高解析度電視攝像、輻射強度測量、表面光度測量,繪製火星表面溫度圖,了解火星表面晝夜和季節變化,獲取火星的礦物成分資料,研究火星的衛星火衛一地層和表面構成等。

    1988年7月7日發射的火衛一1號的飛行過程是:當飛行約200天,距離火星8萬千米時開始變軌機動,轉入火星赤道上空大橢圓軌道;運行大約60天後,再次變軌轉入圓軌道;經過一段時間飛行,機動進入距火衛一隻有2000千米的範圍,經調整到達距火衛一僅有幾千米的地方。探測器釋放一個永久性的自動觀測站,下降到火衛一表面,開始對火星進行探測。但遺憾的是,火衛一1號在飛行途中因地面控制中心錯發一個指令而與地面失去了聯繫。

    5天後發射火衛一2號飛船,於1989年1月29日進入繞火星運行的軌道。2月12日火衛一2號飛船接近火衛一,再次機動進入觀測火衛一的軌道,每7天有一次距離火衛一最近的機會,只有約300千米。原計劃於4月2日和7日再進行機動,使它們之間的距離縮小到只有50千米左右。但在3月27日,火衛一2號探測器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整個探測計劃宣告失敗。(編譯:張會庭)

本文來源:中國探月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成功率僅有43%?看蘇聯那些年的悲壯便一目了然!
    1960年10月10日,蘇聯發射了人類首顆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其計劃的目的是研究火星的大氣環境,有機物質組成以及其附近的磁場,宇宙射線,微隕石等,但最終卻因第三節火箭點火出現故障而失敗了。
  • 1877年8月12日,第一顆火星衛星——火衛一被發現
    1877年8月12日,英國海軍霍爾天文臺在火星「大衝」時,發現了第一顆火星衛星——火衛一。火衛一1971年由「水手9號」首次拍得照片,並由1977年的「海盜1號」、1988年的「火衛一號」進行觀測。
  • 美國計劃2069年發射飛船至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圖片來源:NASA)科技日報北京12月27日電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在線版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現在已開始計劃在2069年,即「阿波羅11」號發射一百周年之際發射飛船去探索太陽系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半人馬座α),這一計劃的資金來自於2016年美國預算案。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本世紀能否實現載人火星飛船發射?現在都很難預測。 把上世紀60年代到上世紀未,稱為火星探測過去階段,本世紀初至 30年代稱為火星探測現在階段;再以後稱為火星探測將來階段。從上世紀60年代到2020年6月全球總共發射44次,成功僅為一半,過去階段失敗多於成功次數,現在階段失敗少於成功次數。
  • 美國信使號飛船燃料即將耗盡 將墜落水星表面
    信使號飛船是由位於馬裡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研製並運營的。在接下來的4年間,信使號飛船上搭載的科學設備對整個水星地表進行了全球地圖繪製,其取得的探測結果改變了我們對於水星形成及演化機制的原有理解。皮特·貝蒂尼(Peter Bedini)是信使號探測項目高級管理顧問,此前他還曾擔任該項目的項目經理。他說:「信使號是一項傑出的探測計劃。
  • 第4176回:獵戶座飛船戰神號,星座計劃載人探索
    不過,獵戶座飛船的計劃獲得保留、現稱為Orion Multi-Purpose Crew Vehicle (MPCV)。  獵戶座飛船將替代太空梭的計劃,並要求現有太空梭在2010年前退役。這是繼太空梭計劃以後的另一個裡程碑,太空探索方面的一大步。
  • 首架私人飛船「龍」對接空間站
    剛過去的一年,中國「天宮一號」和「神八」飛船發射,並實現完美對接;這一年,美國的太空梭計劃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而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的發射則近乎完美;這一年,接替哈勃的下一代空間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幾經周折,差點因為經費問題而夭折,但最終被成功挽救。今年,中國將執行神舟9號和10號計劃,大幅推進我國的載人航天和空間站建設進度。
  • 首次發回火衛一的圖像(圖)
    1989年1月29日,蘇聯火衛一號自動行星際站進入火星軌道考察。  蘇聯火衛一號自動行星際站是1988年7月12日發射升空的,經過4.7億千米的太空旅程,同地面進行了186次通信聯絡,1989年1月29日進入火星的第一條過渡性橢圓形軌道。  然後,火衛一號過渡到離火衛一約300千米上空的圓形赤道軌道,進而進入火衛一的同步軌道。
  • 火星探測 空間站開建 2021中國航天大幕開啟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火星約830萬千米,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中國的「嫦娥工程」,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你了解多少?
    阿波羅飛船登上月球的一剎那,就意味著人類科技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幾千年來,登上月球這樣一個神秘而美麗的星球,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們一直在探索著。1993年後,我們進行了月球探測工程的論證。
  • 土星探測:人類又一次科學壯舉
    緣起7月1日,「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經過7年的漫漫太空跋涉,順利進入土星軌道,成為首個繞土星飛行的人造飛船。「卡西尼 惠更斯」土星探測計劃,是繼阿波羅登月、「伽利略」探測木星、探測器著陸火星之後,又一次偉大的科學壯舉。最近幾天,「卡西尼」號飛船不斷地傳來與土星「親密接觸」的信息和圖片,這讓全世界的科學家為此興奮不已。
  • 美「獵戶座」飛船首次試飛 開啟人類登陸火星之旅
    美「獵戶座」飛船首次試飛 開啟人類登陸火星之旅 2014-12-06 00:21: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獵戶座」飛船升空後的最大高度將達到5790公裡,這一高度比國際空間站高出大約15倍,整個飛行過程持續4.5小時,期間飛船將繞地球兩圈,最終以每小時32000公裡的速度返回大氣層,墜入太平洋海域,由NASA和美國海軍回收。  「獵戶座」原本計劃於4日同一時間發射升空,但因為一艘船駛入限制區、強風、助推器閥門故障等技術問題而被多次推遲。5日的天氣預報顯示,成功發射的機率只有40%。
  • 宇宙航行的妙想:「獵戶座計劃」為何被取消?如何減少飛船汙染?
    來源: 生活裡需要牛蛙 舉報   在1958~1963年間,美國科學家正在著手一個「獵戶座計劃
  • 英媒: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著眼「機器人和人類定居」
    中國日報網9月28日電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21日報導,中國一位頂尖太空科學家表示,中國的2020年火星探測計劃「進展順利」,他是在一場探討有關「機器人和人類定居」火星可能性的論壇上作出如是表態。中國計劃於2020年前後實施火星探測工程,張榮橋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總設計師。他表示,中國尋求成為在一次探測任務中實現環繞並著陸巡視火星的首個國家。
  •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獲批准立項 2020年前後發射探測器
    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介紹,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已正式立項,爭取在2020年發射探測和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組網邁進,2020年前後建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另外,對於「中國航天計劃可能隱藏軍事項目」的傳聞,中國航天的「SpaceX」什麼時候能夠出現等熱點問題也作了回應。
  • 妖精的尾巴321話:封印黑龍計劃失敗,傑爾夫榨乾梅比斯成為神!
    時間裂縫關閉,安娜的計劃失敗將黑龍引誘到時間裂縫內封印,這是來自四百年前的星靈魔導士安娜的計劃。黑龍的實力非常強大,這是目前最好的計劃。不過執行這一個計劃有著相當大的風險,一是不能被後面追擊的黑龍追上,另外一點是,時間裂縫的存在超脫了魔法,是概念一般的存在。因此時間裂縫無法被肉眼所觀測,封印黑龍要有著被吞噬的覺悟。
  • 5艘星際飛船正飛離太陽系,暴露地球位置和人類信息,NASA要幹啥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相繼發射了5艘星際飛船,它們都在飛離太陽系。然而,這些星際飛船攜帶著地球的位置和人類的信息,一些人擔心這會向宇宙暴露出地球,置人類於未知的危險之中。那麼,NASA到底想幹什麼呢?
  • NASA獵戶座飛船完成一項重要測試
    對此,NASA計劃2028年重返月球。不過,美國政府對2028年登月時間表並不滿意。2019年3月底,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要求NASA在2024年之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彭斯表示,為了維護美國在太空的領導和統治地位,這種緊迫性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