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老頑童和瑛姑有一段感情悲劇,二個人都曾經吟詠過一首詞:「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這是什麼意思?
《四張機》是詞牌《九張機》中的一段,《九張機》是同一詞調組成的聯章體,就是同樣的格律格式,連寫了九首小令,組成了一首詞。
瑛姑和周伯通口中的這首詞,並不是金庸先生的原創,的確是一首宋詞,只是作者是誰就沒有人知道了。
一、《樂府雅詞》九張機
宋朝人曾慥在其《樂府雅詞》中記錄了兩首九張機,其中就有金庸《射鵰英雄傳》書中提到的這首:
一張機。織梭光景去如飛。蘭房夜永愁無寐。 嘔嘔軋軋,織成春恨,留著待郎歸。兩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 織成一段,回紋錦字,將去寄呈伊。三張機。中心有朵耍花兒。嬌紅嫩綠春明媚。 君須早折,一枝濃豔,莫待過芳菲。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 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五張機。芳心密與巧心期。合歡樹上枝連理。雙頭花下,兩同心處,一對化生兒。六張機。雕花鋪錦半離披。蘭房別有留春計。 爐添小篆,日長一線,相對繡工遲。七張機。春蠶吐盡一生絲。莫教容易裁羅綺。 無端翦破,仙鸞彩鳳,分作兩般衣。八張機。纖纖玉手住無時。蜀江濯盡春波媚。 香遺囊麝,花房繡被,歸去意遲遲。九張機。一心長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紅堆被。 都將春色,藏頭裹面,不怕睡多時。春衣,素絲。染就以堪悲。晨昏汗汙無顏色。應同秋扇,從茲永棄,無復奉君時。輕絲。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萬草光凝碧,裁縫衣著,春天歌舞,飛蝶語黃鸝。歌聲飛落畫梁塵,舞罷香風卷繡茵。更欲縷成機上恨,尊前忽有斷腸人。 斂袂而歸,相將好去。
從這首作品來看,《九張機》是一組聯章體閨怨詞,描述了在家中織布的女子思念其丈夫的心情。
二、可憐未老頭先白
這首九張機最早出現在《射鵰英雄傳》第17回,老頑童周伯通被毒蛇咬傷後神志不清,郭靖聽到這個粗人竟然吟起詩來:
郭靖這當兒也不理會甚麼至寶不至寶,忙著替他推宮過血,卻是全然無效,去摸他小腿時,竟是著手火燙,腫得更加粗了。只聽他喃喃的道:「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郭靖問道:「你說甚麼?」周伯通嘆道:「可憐未老頭先白,可憐……」
這一段是四張機,內容是: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鴛鴦雙宿雙飛,織就的雙鴛鴦對比女主的孤單,加深了這種思念哀憐的氛圍。人未老,頭先白,獨守空房的日子不好過。
後面三句寫女子織出的圖案,有綠草和春水,有相對浮在水面的鴛鴦,如同一起在沐浴一樣。
四張機中,直接的情語是:可憐未老頭先白。這句一語雙關,鴛鴦頭部有白羽毛,同時也暗指自己頭髮也因愁生白。射鵰英雄傳中,作者借黃蓉之口也作了解釋:
黃蓉搖頭道:「我也是第一次聽到,不知是誰作的。嗯,『可憐未老頭先白』,真是好詞!鴛鴦生來就白頭……」說到這裡,目光不自禁的射向瑛姑的滿頭花白頭髮,心想:「果然是『可憐未老頭先白』!」《射鵰英雄傳第29回》
其他四句寫景物(水中的雙鴛鴦),但是景語也是情語,即使不寫「可憐未老頭先白」,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女主的情感,這是比興之法。
三、後人評價九張機 閨怨詞
清朝的王弈清在《歷代詞話》中,提到九張機時說道:
有詠九張機者,中一首云:"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此與王秋澗之平湖樂、邵清溪之憑闌人,不便與詞並傳者也,而女子之黠慧可想矣。
王弈清說,四張機這一段,和元朝王惲、邵亨貞的兩首元曲小令相似,可以比較一下:
《【越調】憑闌人 題曹雲西翁贈妓小畫》,作者邵亨貞:
誰寫江南一段秋,妝點錢塘蘇小樓?樓中多少愁!楚山無斷頭。
《平湖樂·採菱人語隔秋煙》,作者王惲:
採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這幾首異曲同工,都是閨怨相思之意。其實這類詞境的作品數不勝數,又何必這兩首。
瑛姑對於周伯通的思念,周伯通對於瑛姑的愧疚之情,都通過這首詞表達出來。金庸先生用這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好地詮釋了這首詞。
但是,為什麼只挑選了四張機而不是其他片段呢?
四、瑛姑與周伯通的信物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射鵰英雄傳》中,瑛姑與周伯通的信物就是那個繡上了鴛鴦的錦帕。
周伯通和瑛姑的事情被段王爺和王重陽知道之後,王重陽將老頑童綁來請罪,段王爺心寬,準備成就二人好事,沒想到周伯通從懷裡掏出一塊錦帕還給瑛姑,然後就走了,從此渺無音訊。
黃蓉道:「.......,那塊錦帕後來怎樣?」四弟子心中都怪她女孩兒家就只留意這些手帕啦、衣服啦的小事,卻聽師父說道:「我見劉貴妃失魂落魄般的呆著,心中好生氣惱,拾起錦帕,只見帕上織著一幅鴦鴛戲水之圖,咳,這自是劉貴妃送給他的定情之物啦。我冷笑一聲,卻見一對鴦鴛之旁,還繡著一首小詞……」黃蓉心中一凜,忙問,「可是『四張機,鴦鴛織就欲雙飛』?」那農夫厲聲喝道:「連我們也不知,你怎麼又知道了?老是瞎說八道的打岔!」哪知一燈大師卻嘆道:「正是這首詞,你也知道了?」
因為這個錦帕上繡的是鴛鴦,因此也把這段詞繡了上去。可惜一語成讖,後來瑛姑還真是「可憐未老頭先白」了。郭靖和黃蓉第一見到瑛姑的時候,是這樣的:
地下蹲著一個【頭髮花白的女子】,身披麻衫.........那女子伸腰站起,但見她額頭滿布皺紋,面頰卻如凝脂,頗為白嫩,一張臉以眼為界,【上半老,下半少,卻似相差了二十多歲年紀】。
天生麗質的瑛姑,即使年老也風韻猶存。但是她變白並不是年齡造成的。當年瑛姑與周伯通的私生子沒有得到一燈大師(段王爺)的救治,導致瑛姑一夜白頭。
老街總覺得,金庸先生一定是讀到了這首詞,才根據詞境寫了瑛姑與周伯通的故事線。
結束語
閨怨詞,是宋詞中最常見的題材。這其實和今天的影視劇、流行歌曲沒什麼區別,愛情的故事是文學永遠的主題。
而愛情的悲劇,更容易引起受眾的共鳴。
另外,我們祖先留下唐詩宋詞,有很多作品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都是小說的素材。
@老街味道
律詩的幾種特殊押韻方式,轆轤韻、進退韻、葫蘆韻、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