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奇談之音樂:宮商角徵羽,讓我們來看看五音俱全的春秋戰國

2021-01-09 海叔說春秋
資料圖

最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推廣曲《清平樂.禁庭春晝》基本上已經火遍了古風圈,其出自李白的作詞,五全音的作曲,民族樂器的高雅伴奏,令廣大民族音樂愛好者紛紛擊節稱讚。為什麼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如此迷人呢?這還要從離我們比較久遠的春秋戰國時期說起。

自周公制禮作樂開始,我國的傳統音律規則就被定下來了,它就是我們常常經常念叨的「宮商角徵羽」五全音,正是這五個全音使得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形成了一種輕快又不失穩重的風格。嚴格來說,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起源並非開始於西周初期,從中國人形成巫文化等文明開始,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就開始了萌芽。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賈湖骨笛以及《詩經》中出現的三皇五帝時期的勞動歌謠,只不過那時中國傳統民族音樂還沒有規矩。

在商周時期,因為奴隸制這樣的剝削關係的出現,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形成了一種特權制度,即某種樂器只能被奴隸主貴族獨享,在這一背景下鎛,編鐘等青銅鐘樂器出現,因為這些樂器模樣巨大,聲音雄渾,人們經常稱讚這種樂器為黃鐘大呂。後來,曾侯乙這類樂器在春秋時期逐漸大放異彩,在編鐘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編磬這種能演奏比較輕快悅耳的音樂的樂器。到了戰國時期,晉國趙氏在編磬的基礎上,繼續對青銅鐘樂器開始改進,讓一組青銅鐘樂器可以同時具備演奏輕重兩種音樂的新功能。

資料圖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天下已然禮崩樂壞,但是延續自西周時期的太師少師等樂師官職,匏土革木石金絲竹等八音卻並沒有消失,相反樂器的種類,音樂的風格因為社會的動蕩反而更多種多樣了。比較流行的民族樂器除了編鐘之外,主要有古琴,古箏,瑟,笙,鼓等樂器。古琴是傳統的君子樂器,作為一種彈撥樂器其聲音通常比較低沉典雅,比較適合獨奏。以彈奏古琴聞名的音樂家有晉國師曠, 衛國師涓,鄭國師文及我們比較熟悉的摔琴謝知音的俞伯牙。

古箏和古琴相同,也是彈撥樂器,不過其特點非常令人驚奇。古箏流星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其聲音可以輕快入耳,也可以殺氣騰騰,因此又被稱為秦箏,秦國李斯曾在《諫逐客書》對缶與箏進行大力的讚賞,直呼真秦之聲也。不過,有趣的是,六國貴族卻因為古箏彈奏輕音樂時婉轉動聽,也對古箏十分喜愛,真是明明我是靠真本事吃飯的樂器,你卻喜歡我賣萌的完美例證。

《史記·樂書》中記載了師涓隨衛靈公出訪晉國的事跡:「衛靈公將之晉,夜半時,聞鼓琴聲,問左右,皆對曰『不聞』。乃招師涓命其為我聽之而寫之。師涓因端坐援琴,聽而寫之。異日後,師涓見晉平公,靈公便要聞新聲,平公既令師涓坐師曠旁,援琴鼓之……」一曲未終,師曠便按住琴不讓再彈,說這是亡國之音,聽不得。平公問何道理,師曠說此乃商紂王時樂師延所做的「靡靡之樂」。這故事說明衛國的商民族聚居之地,其民間音樂的豐富和師涓的音樂悟性及對民間彈奏樂曲的廣泛搜集。

資料圖

「禮崩樂壞」的局面形成之後,許多諸侯國相繼稱王,於是越權使用天子之樂來彰顯自己的地位,這一行為使得演奏禮樂的樂器數量在春秋戰國時期急劇增多,達到歷史上的巔峰時期。與此同時,各種俗樂相繼發展,出現了許許多多新的樂器。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種類之多,樣式之繁盛,達到了歷史的新高。

瑟與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最佳樂器組合,幾乎每一次宴會都離不開這二位,關於瑟的春秋戰國故事,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澠池會上秦王命趙王鼓瑟的故事。雖然它是彈撥樂,但是奇怪的是許多歷史記載中,演奏者都以打擊它為主。原來啊,與瑟搭檔的笙與琴的特點各有不同,笙發出的聲音,類似於西方的單簧管,和嗩吶組合基本能吹爆一個喪禮,所以和笙搭檔,瑟要麼聲音更沉重,要麼就乖乖地做伴奏。而古琴的聲音又實在低調,作為常常和瑟一起出席喜慶場合的樂器,如果沒有打擊瑟時的重音壓陣,整個曲子就會很飄。要知道,當時的貴族講究音樂輕重相和,如果全是輕飄飄的輕音,整首曲子會被視為鄭衛亡國之音,樂師就該掉腦袋了。

除了以上這些樂器之外,春秋戰國時期還流行箜篌,排簫,鼓,篪等樂器。箜篌是一種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新疆人的始祖創造的樂器,後來傳入中原宮廷,成為了宮廷樂器的一分子。鼓最早並不是樂器,而是一種軍事警報工具,直到後來被發現演奏起來也很壯美,所以加入到了中國傳統打擊樂的小團體,其中材質比較常見的是銅鼓和皮鼓。至於排簫和篪是都是橫吹的樂器,是笛簫的變種,流行於南方民間,尤其是楚國。

資料圖

除了樂器的不同,當時的音樂流派也各有不同。墨家的非樂觀是我最不敢苟同的,他們認為音樂雖美,沒有使用價值。道家認為大音希聲,音樂應該以自然為主,一切人為音樂都是世俗的,也許對道家代表人物來說,恐怕只有山水潺潺,林間鳥鳴才算動聽了。而儒家學派的音樂觀念則比較積極,他們認為音樂應該是讚頌美好,傳遞善良的,樂曲隨著演奏者的心態變化而變化,換句話說音樂本身無罪,是惡人壞人的演奏才讓樂曲成了教壞民眾的靡靡之音。

「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如今,伴隨著朝代的更替變化,無論是演奏者還是爭論者都已經徹底銷聲匿跡了,但是源自數千年前的民樂卻並沒有消亡,而是和新的音樂文化一起逐漸演變成了新民樂。有人說,曾經的傳統文化和音樂已經消亡了,但是我認為真正美好的東西只有沉睡而不會徹底死去,你看,那個百家爭鳴的祖國不是依然還在嗎?本文由海叔說春秋圈子作者Jennifer編寫,喜歡的朋友多多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宮商角徵羽的來源
    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古樂五音,五音都有相對應之物
  • 《老鐵扎心了》第15關宮商角徵羽怎麼過 宮商角徵羽通關攻略
    導 讀 老鐵扎心了第15關宮商角徵羽怎麼過呢,這一關難住了不少小夥伴,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老鐵扎心了第15關宮商角徵羽通關攻略吧。
  • 略談古箏宮商角徵羽與音樂養生
    古箏,這種民族樂器的名字裡含著一個「古」字,提示我們這種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特點就是「古風」「古樸」「古典」「古色古香」。既然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那麼它就和我們的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反映到古典音樂上來就是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古箏也是五聲音階,對於古箏簡譜就是1對應的是宮聲,2對應的是商聲,3對應的是角聲,5對應的是徵聲,6對應的是羽聲。
  • 墨威畫出葡萄系列畫《宮商角徵羽》
    當一串串葡萄發出宮商角徵羽這五音的時候,世界就會越來越美好,人生也跟著變得美好!1、《宮》之賞折宮為五音之首、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統帥眾音。如何用葡萄畫來體現宮這個引領眾音的王者之音?墨威先生的葡萄畫《宮》,初看像孔雀開屏,美輪美奐。細看之下,卻是一個乾坤圖,不停地流轉,流光溢彩,動感十足。這幅畫,古老又年輕,真的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兩會特稿】福建法院的2019 | 聽 福建法院的宮商角徵羽
    【兩會特稿】福建法院的2019 | 聽 福建法院的宮商角徵羽 2020-01-14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宮商角徵羽 五韻解讀《大明龍權》配樂
    宮商角徵羽。五韻悠揚。中國古典樂曲含蓄,武俠經典樂曲的懷舊。新一輪時尚純正中國風音樂的絕美風潮。誓為精品網遊,《大明龍權》為玩家打造出身臨其境的聽覺盛宴。 宮——「攻」 磅礴六百年廝吼之聲 硬派PK網遊,《大明龍權》主打的便是熱血激昂的戰神傳說。在《大明龍權》中不論是千人城戰還是小規模遭遇戰中。鐳鐳戰鼓聲聲敲擊,幽幽古弦絲絲撥弄。
  • 徜徉實驗高中古琴館 宮商角徵羽喚醒太古之音(組圖)
    端坐琴前,輕撫琴身,手指一抹一挑間,清幽而曠遠的太古之音,穿越歷史長河,扣動著在場每個人的心弦。昨日下午2時30分,青島實驗高中一周一次的古琴課上,老師屈同盛帶著學生,藉助一把把折射著溫潤之光的古琴,打開時光封印,重現曾經的左琴右書文人雅士操琴之樂。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以這樣全新的方式,在這些年輕學子的指尖「甦醒」。  宮商角徵羽學生指尖「甦醒」  「注意看我的手法,再觸摸一下琴弦,感受一下。
  • 自然法師|心性中的五音(宮商角徵羽)
    自然法師文字稿初稿五音:宮、商、角、徵、羽。徵(ㄓˇzhǐ)就是徵(ㄓㄥzhēng)明的徵,發現古字就念徵(ㄓˇzhǐ),康熙字典直接發徵(ㄓˇzhǐ)。這是中國人最初講的五種音,五音六律,很重要的,宮音、商音、角音、徵音、羽音,尤其學中國古典音樂的話一定要知道的。
  • 為什麼中國古代音樂只有宮、商、角、徵、羽,而西方有七音?
    ……  上文中除了宮商角徵羽五音之外,還提到了另一個音——變徵。  送別荊柯圖  音樂無國界,不同的只是對音符的定義,我們熟悉的七聲音階分別為:Do(1)、Re(2)、Mi(3)、Fa(4)、Sol(5)、La(6)、Si(7),中國古代最常用的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看起來比現代音階少兩個,但是,五個正音只是古代常用的調式,另外還有變宮和變徵兩個偏音,加上前面五音,對應現代七聲音階為: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 珠聯宮商角徵羽 璧合玉音轉風情 壹——歌與人生李谷一的音樂故事...
    珠聯宮商角徵羽 璧合玉音轉風情 壹現代心理學將人的思維分為男性應激思維和女性自然思維。也許正是其中的某些差異,與男性作曲家相比,對於二十世紀以前女作曲家的身影,我們較少能找到。中國自「五四」新文化運動,特別是新中國誕生後,誕生了一批女性作曲家,抒發了時代的聲音,促進中國音樂文化的繁榮。我們今天要欣賞的就是李谷一演唱的女作曲家的作品。
  • 在宮商角徵羽中,傾聽三千柔情!
    我是曉雨,你喜歡詩詞,就來找我。你我都是詩詞美文愛好者,我可以為你賦詩填詞!作者:曉雨,情感文章原創作者期待您的交流!用文字點燃詩情的燈火,用五言七句的平仄,裝點閒暇的生活。再遣皎潔的明月,去親吻夢中的花朵,怎料人間的生旦淨末,恰在指尖處委婉地滑落。
  • 宮商角徵羽,音樂亦養生
    日前,在滬舉行的大型健康養生音樂盛典活動,特別請來了搖滾歌手汪峰與流行樂壇天后李玟親臨現場、並傾情獻唱經典代表作。李玟還在現場向廣大粉絲傳授自己的養生秘籍,並呼籲廣大都市白領、商務精英不要忘記健康養生,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可以通過欣賞音樂和加強自我保健來排解壓力,舒緩神經健康養生。
  • 「詩詞與音樂」詩詞中的音律之美——山水悟道(黃莽)
    又例如我們常說音樂能調動情緒,因為五音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距今約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在使用,為什麼說五音是大藥呢,這是因為五音可以治療病痛,竊以為特別是心病。因為:宮商角徵羽除了對應五行、方位、顏色以外,還對應心肝脾肺腎。例如宮音對應心,就是絲弦古琴,商對應肝為金、編鐘,羽對應腎為水、鼓,等。
  • 我國唯一一座會「唱歌」的橋,只需敲擊欄板就可演繹宮商角徽羽!
    我國最「文藝」的橋梁:敲擊它可演奏宮商角徵羽,卻建造在陵寢中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音樂在我國文化中的地位,禮樂從來都是不分家的,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能夠起到教人向善,讓人積極樂觀的作用。
  • 聽宮商角徵羽——《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這首歌曲的創作起緣是王力宏想寫一位中國古代的音樂家,之後王力宏就找到了春秋時代伯牙的故事,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讓王力宏深有感觸,於是王力宏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歌的曲子王力宏《伯牙絕弦》借用典故抒發對知音的渴望,表現的是王力宏對各種音樂元素最大限度的包容。歌曲中充滿了大量古典意象,而且朗朗上口。
  • 川劇作曲家王文訓 宮商角徵羽 唱不盡才情縱橫
    陳巧茹、徐棻、王文訓(從左至右)。  王文訓是四川崇慶縣(崇州)人,許是母親曾是鋼琴手的原因,王文訓自小對音樂天然敏感。有一天,他看到街上賣醬油的小夥子拉奏二胡,「看他手指這樣往下一按,音樂就變高了。」王文訓恍然大悟:原來二胡的音階是這樣來的。回到家王文訓找到了姐姐給自己的零花錢,「花了三塊錢就買了一把二胡。」  有了「兵器」,王文訓開始摸索、練功。
  • 音樂冷知識:什麼是宮商角徵羽?
    古代貴族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項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音樂不僅對人體有著巨大的治癒效果,對植物的生長也是有著巨大的影響。 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神奇,其實這裡面的確是有一些奧妙的。
  • 著名川劇作曲家王文訓 宮商角徵羽 唱不盡才情縱橫
    王文訓「分析歐洲的東西可以,但你一定要把握中華民族的東西,我們不比歐洲的差。我們是吃理論虧,其實民族聲樂有它的一套理論,也有很多文章,卻沒有構成體系。」叄廢寢忘食手抄《川劇音樂概論》  好音樂可以帶動演員,抒發情感。樂聲的襯託,激揚迴蕩,樂中旋律會引發觀眾情感,扣人心弦。王文訓深諳音樂的重要性,他的每部作品,都令人讚嘆,讓人著迷。
  • 八大傳統樂器——宮商角徵羽,五音傳千年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禮樂,封建統治者在重要的場合如祭祀、宴會時都會用到音樂。孔子反覆強調「禮、樂」的重要性,認為一個國家興衰的重要標誌在於「禮、樂」。音樂還是詩人們的最愛,他們撫琴自娛、吹簫感懷,寫下了很多動人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