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音樂只有宮、商、角、徵、羽,而西方有七音?

2021-01-09 網易

2020-09-30 11:16:34 來源: 讀史紀要

舉報

  一直對史書中的書律志歷感興趣,所以從文史常識的角度來解答一下。傳說伏羲制瑤琴,定琴為五弦,分別為宮、商、角、徵、羽,文王增一弦,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是為武弦,因此瑤琴又被稱作七弦琴。

  再看一段嚴肅文學:……荊軻臨行前,高漸離擊打樂器伴奏,荊軻唱著《義勇軍進行曲》,是變徵調式,「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所有人都被他的歌聲感染,低聲抽泣著,易水河邊,冷風如刀割般吹在人臉上,沒有人懼怕這冬日的嚴寒,眾人都知,他這一去,可能不復返了。忽然歌聲轉變為羽調,「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歌聲慷慨,怒髮衝冠。……

  上文中除了宮商角徵羽五音之外,還提到了另一個音——變徵。


  送別荊柯圖

  音樂無國界,不同的只是對音符的定義,我們熟悉的七聲音階分別為:Do(1)、Re(2)、Mi(3)、Fa(4)、Sol(5)、La(6)、Si(7),中國古代最常用的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看起來比現代音階少兩個,但是,五個正音只是古代常用的調式,另外還有變宮變徵兩個偏音,加上前面五音,對應現代七聲音階為: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史記的律書中有一段記載,「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徴。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損為減,益為增,大意就是:取長度81的竹管,它發出的聲音就是「宮音」的音高,然後把這根竹管截成3等分,去掉1/3長度,剩餘長度為54,這時發出的聲音就是「徴音」,再把「徴音」3等分,加上1/3長度,即長度為72的竹管發出的音高就是「商音」,把「商音」長度去掉1/3,剩下長度48的竹管發出「羽音」,在「羽音」長度的基礎上3等分,再加1/3的長度,最後得到64,定為「角音」音高。

  變徵和變宮不是整數,可以理解為降徵和降宮。與之相似的偏音還有兩個,「清角」和「閏」。

  分別以不同的音階為主音,又可以構成不同的調式。如宮調式:宮、商、角、徵、羽、宮。商調式:商、角、徵、羽、宮、商。之後的角調等亦如此。調式沒有絕對音高,只有相對音高,在演奏中,它們的實際音高是根據十二律來確定。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中所說黃鐘就是十二律中陽六律的第一律。十二律同樣由來已久,低音到高音分別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具體與現代音符的對應關係,我不懂樂理,不甚了解。


  十二律的精準音高一直是古代音樂家們頭疼的問題,直到明朝音樂家朱載堉發明了十二平均律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明朝是一個神奇的朝代,皇室成員們各有絕學,除去比較傳統的法家朱元璋,軍事家朱棣外,還有美食家朱高熾,神學家朱厚熜,著名導演、國家一級演員、動物學家朱厚照、木匠朱由校……

  朱載堉應該還是一位數學家,據說他自製一個大算盤,用徒手開平方的方式生生算出了精準的十二律的音高,解決了困擾世界音樂界的一大難題。


  朱載堉的算盤

  如前面所說,十二音律是絕對音高,五聲調式是相對音高,但五音之間的跨度是固定的,所以只要確定了起始音階的音高,就可以推算出後面音階的音高。起始音階構成不同的調式,可以生成六十四種曲調。例如演奏的樂曲是以「宮調」起始,那麼就把「黃鐘」音定為宮音,三分益一,為108徵音,三分損一,為72商音,又三分益一,為96羽音,再音三分損一,為48角音。依例,定「大呂」為宮調,三分損益之後又成新的宮調,依次排列,最後生成十二種宮調。再分別用商、角、徵、羽、變宮、變徵定調,最後可以生成七音八十四調

  調式,應該是樂理的一種名詞,可能類似於現代音樂中的G大調,E小調之類吧,這已經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

  至於具體起源,為什麼要以81為基準,可能是和古代曆法有關,中國古人做什麼都講究天人合一,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

  五音加四個偏音可以組成三種七聲音階,分別是雅樂、清樂和燕樂,但我們最常見的卻只有五聲調式,猜測可能是因為古人認為萬物由五行而生,又生生相剋,上法五星,下對五行,又應五方,合五時,《黃帝內經》認為,五音還與五臟相關,加之四個偏音的計算結果均非整數,與其他五個正音合配合起來,可能不是很和諧,所以遭到「歧視」。另外十二律又分陰陽,與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對應。

  真正的緣由需要查資料,手頭沒有相關書籍,作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七聲音階的起源
    眾所周知,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相當於西樂的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沒有Fa與Xi),亦稱為五音。
  • 五音橋:敲擊時能發出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
    五音橋,位於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陵地——清東陵,園區中從各陵寢的建築的用材做工、裝飾配置等方面,處處對應了清代的經濟由盛到衰的歷史,從藝術作品選用的題材中,深刻反映了清代文化的風貌。
  • 宮商角徵羽的來源
    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古樂五音,五音都有相對應之物
  • 自然法師|心性中的五音(宮商角徵羽)
    自然法師文字稿初稿五音:宮、商、角、徵、羽。徵(ㄓˇzhǐ)就是徵(ㄓㄥzhēng)明的徵,發現古字就念徵(ㄓˇzhǐ),康熙字典直接發徵(ㄓˇzhǐ)。這是中國人最初講的五種音,五音六律,很重要的,宮音、商音、角音、徵音、羽音,尤其學中國古典音樂的話一定要知道的。
  • 略談古箏宮商角徵羽與音樂養生
    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反映到古典音樂上來就是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古箏也是五聲音階,對於古箏簡譜就是1對應的是宮聲,2對應的是商聲,3對應的是角聲,5對應的是徵聲,6對應的是羽聲。
  • 五音齊全、世相輪迴有玄機!墨威畫出葡萄系列畫《宮商角徵羽》
    一杯烈酒,仰天潑灑敬日月,一捧黃土,飛入天際……」錄完單曲,墨威先生意猶未盡,把古代的五音與葡萄聯繫起來,就以畫家的身份,推出了葡萄系列畫《宮商角徵羽》。生宣紙,水墨畫,揉合古代五音、現代搖洋元素,是傳承,更是突破。當他集中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完成這五幅畫的創作之後,體現到的是一個驚變的過程。葡萄系列畫《宮商角徵羽》的價值已被他放大了,除了藝術價值、審美價值,還有歷史價值、精神價值。
  • 登封十盤音樂流傳幾千年 成鄉間音樂活化石(圖)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村裡人開始組建十盤音樂樂隊,要挖掘保護這一古老的音樂形式。  據登封市志辦主任呂宏軍介紹說,十盤音樂中的五音並非指的是音調,而是音名,「反、工、車、一、四」是十盤音樂中的五個不同音的名稱,它和古代普遍盛傳的「宮、商、角、徴、羽」五音極為相似。
  • 原來五音療法早在古代就有考究
    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搭配,就成了一套養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養身術中,琴排第一位,也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力量。五音養身給你聽據說在古代,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藥,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 宮商角徵羽 五韻解讀《大明龍權》配樂
    為玩家原汁原味的打造出一個真實久遠的中國武俠世界。而做為《大明龍權》 遊戲的靈魂部分——配樂。出身名門。自然不同反響。宮商角徵羽。五韻悠揚。中國古典樂曲含蓄,武俠經典樂曲的懷舊。新一輪時尚純正中國風音樂的絕美風潮。誓為精品網遊,《大明龍權》為玩家打造出身臨其境的聽覺盛宴。
  • 中國古代的音樂治療法
    這可以說是最早的以(音樂)舞蹈治病的記載。《史記》說:「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晉代阮籍在《樂論》中提到:「天下無樂,而欲陰陽協調、災禍不生,亦已難矣。樂者,使人精神溫和,衰氣不入。」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用音樂治好了自己的抑鬱症。歐陽修在《送楊寘序》說: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 美得理MEDELI音樂小課堂:學音樂必存的五線譜裡所有的調式
    02  中國民族調式  1、五聲音階的每一個音都可以作為主音構成五聲調式:  宮調式:宮、商、角、徵、羽、宮。  音程關係: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  商調式:商、角、徵、羽、宮、商。  音程關係: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  角調式:角、徵、羽、宮、商、角。  音程關係: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大二度  徵調式:徵、羽、宮、商、角、徵。
  • 心肝脾肺腎「偏愛」的音樂,一起點開聽一聽!
    ,音樂還有一種治療疾病的特殊功效,那就是中醫音樂療法。《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黃帝內經》早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概念,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係來選擇曲目,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 角為木音通於肝,徵為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羽為水音通於腎。
  • 黃帝內經五行五臟養生音樂【腎】之天澗
    這是失傳已久的中醫五行 五臟 四季 養生音樂療法 這是五音調五臟的上品之藥 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黃帝內經》:天有五音,人有五臟。 五行之音律,可以調理五臟之氣機,起到祛病療疾之效。 五臟能量音樂,是運用五行五音之理論創造而成,其中的音律節奏能與人體生理振動頻率和節奏產生共鳴。
  • 「詩詞與音樂」詩詞中的音律之美——山水悟道(黃莽)
    如《戰國策·燕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瞠目,發盡上指冠。」五音:喉音為宮,齒音為商,牙音為角,舌音為徵,唇音為羽。
  • 中國古代的音樂只有宮商角徽羽五個音,但是西方音樂七個音呢
    中國的古典音樂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喜歡這個東西的人卻不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西方的外來文化影響,而中國的古代音樂也有自己一定的缺陷,比如說沒有比較有影響力的低音樂器,也沒有辦法弄混音。而在這個越來越娛樂至上的年代,西方音樂的動次打次感覺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 當你嘲笑別人五音不全時,你真的知道是哪五音嗎——古代五音階篇
    相信有許多朋友們,並不是學習音樂出身,但對自己的唱功十分自信,而當你在去KTV一展歌喉的時候,卻總是遇到過一兩個不長眼的朋友,明明五音不全卻總霸著個麥。最後當你忍不住罵他五音不全時,他回你一句:「你知道是哪五個音嗎」,一句話就把你懟的啞口無言。
  • 古人常以「五音」代指音樂,為何音樂盒卻被稱為「八音盒」呢?
    中國古典樂中有五個基本音:宮、商、角、徵、羽。所有的樂曲都由這5個基本音組成,故而人們習慣用「五音」泛指音樂,而唱歌不好聽的人被稱為「五音不全」。那為什麼音樂盒被稱為「八音盒」,而不是「五音盒」呢?據《周禮》記載,古代的樂器,按照材質的不同分為匏(pao)、土、革、木、石、金、絲、竹八類,用這八種材料可製成各種樂器:匏可製成笙、芋等;土可製成壎(xun)、缶(fou)等;革可製成鼓類:木可製成敔、柷等石可製成罄類;金可製成鍾類;絲可製成琴、瑟、琵琶等;竹可製成簫、笛等。
  • 五線譜調式一覽表,少兒學音樂必備!
    少兒學音樂五線譜調式一覽表西洋大小調體系大調自然音階:1 2 3 4 5 6 7 1小調自然音階:6 7 1 2 3 4 5 6和聲大調音階:1 2 3 4 5 b6 7 1和聲小調音階:6 7 1 2 3 4 #5 6旋律大調音階: 1 2 3 4 5 6 7 1 b7 b6 5 4 3
  • 五音不全中為什麼是五音,不是七音呢?信口雌黃中的雌黃是什麼?
    還有些成語提到的內容或物品讓我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比如「五音不全」、「信口雌黃」這兩個語就是這樣的,想知道為什麼嗎?五音不全:我們現在用的名名是七個音階,為什麼傳承的成語卻是五音不全呢?我們常常形容一個人總是唱歌跑掉,掌握不好do、re、mi、fa、sol、la、ti七個音階,我們都會說他「五音不全」。
  • 古今奇談之音樂:宮商角徵羽,讓我們來看看五音俱全的春秋戰國
    資料圖最近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推廣曲《清平樂.禁庭春晝》基本上已經火遍了古風圈,其出自李白的作詞,五全音的作曲,民族樂器的高雅伴奏,令廣大民族音樂愛好者紛紛擊節稱讚。為什麼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如此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