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發現穿山甲出洞!長舌頭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胃裡

2021-01-08 雪靈谷動物地理

穿山甲這種野生動物,對於中國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在我國古代稱之為鯪鯉、龍鯉,郭璞《江賦》記載:「龍鯉一角,奇鶬九頭。」《山海經》這樣說:「龍鯉陵居,其狀如鯉。」

光看名字,還以為它能穿山,其實它只會挖洞。它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樣的容貌特徵,很讓人誤以為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其實它是哺乳動物。

然後,就是這樣一種可愛的動物,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8000萬年,如今卻被人吃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知道是禍還是福?

01從東到西,從中到南,中華穿山甲頻頻出洞

一年來,中華穿山甲在廣東密集出洞,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6個地市的野外發現近10-15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專家分析,中華穿山甲在粵東、粵北種群具有一定規模。

7月10日,在惠州,一隻中華穿山甲在白天出洞穴活動,前不久,還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幼崽抱住媽媽的尾部在洞口活動。

6月23日,一隻中華穿山甲進入惠州市一農戶家果園,被狗圍困。

6月14日,一隻中華穿山甲在湘橋區蘆莊村民的養雞場,被3隻狗圍攻,這隻穿山甲重1.78千克,剛離開媽媽生活,所以誤入養雞場。前兩年,也在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掉入山林一口枯井中。自2017年以來,潮州已經4次發現穿山甲,其中有2次就是在蘆莊村發現。

浙江省內的淳安、青田、清涼峰、烏巖嶺、仙居與開化等地,多次發現過中華穿山甲的活動蹤跡。

6月25日上午,杭州淳安縣大墅鎮村民發現了一隻長約60釐米、重約2.45千克的中華穿山甲,體態完好,外表無傷。去年8月,這裡也出現過中華穿山甲。

6月8日,杭州臨安的清涼峰首次拍攝到野生中華穿山甲活動蹤跡。

5月9日,浙江省仙居國家公園括蒼山保護區裡,紅外相機記錄到一隻中華穿山甲的影像,只見它出洞後東張西望,可能在找吃的。

去年7月23日,浙江省青田縣船寮鎮戈溪新村出現一隻重約3千克的穿山甲。

在安徽,皖南境內發現中華穿山甲不下8次。像這種不同時間和地點發現了中華穿山甲的分布信息,專家認為,皖南應該存在穩定的中華穿山甲種群。

6 月15 日,安徽河瀝溪街道長虹村一位村民在路邊發現了一隻中華穿山甲,這隻穿山甲為雄性,重量為6.6千克,前肢有些輕傷。

6 月8 日,黃山市黃山區也發現一隻野生中華穿山甲穿過馬路,這隻穿山甲體態完好,外表無傷。

5 月27 日,績溪縣境內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當時它蜷縮在草叢中,鼻頭處伴有出血。

2019 年,績溪縣還2次發現野生穿山甲。2018年,歙縣也2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在江西,中華穿山甲出現的次數不多。5月18日傍晚,贛州市安遠縣雙芫鄉村民在山林路邊撿到一隻中華穿山甲,這隻穿山甲重3.6千克,體長約65釐米。

在雲南,也時有中華穿山甲出現。去年12月26日,盈江縣銅壁關拍到了中華穿山甲的身影。在視頻中,只見它一步一搖在叢林裡覓食。同期,在省普洱市孟連縣娜允鎮一村民家中,突然闖進一隻中華穿山甲,怎麼也趕不走。

02沒有牙齒,卻有一條長長的舌頭,鱗片之間生有稀疏的粗毛

中華穿山甲是唯一被鱗片覆蓋的哺乳動物,它雖然冠名中國,但其實不是中國獨有物種,在不丹、印度、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與越南等國也有少量分布。

圓圓的腦袋看起來很萌,一對扇風耳特別張揚;嘴巴又尖又長,牙齒已經退化,沒有顴弓,但有一條長長的舌頭,長達40釐米,這條舌頭可以像彈簧一樣靈活伸縮。

這傢伙的體形狹長,頭體長40-90釐米,尾長25-35釐米,體重2.2-7千克。奇怪的是,渾身長滿堅硬的鱗片,鱗片之間長有稀疏的粗毛,腹部和腿內側沒有鱗的裸露區域也長了毛,這些粗毛的一個已知的作用就是為了降溫。

中國穿山甲的鱗甲比較厚重,約佔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有的穿山甲達三分之一。所有穿山甲的鱗片都由角蛋白構成,這是一種與人的頭髮和指甲相同的材質,根本就沒有什麼藥效。

短粗的尾巴,只能局部卷尾,而尾巴被鱗片覆蓋,十分沉重,尾尖腹面裸露無鱗,是個重要的觸覺器官。但是這個大而重的尾巴,作用可大了,它能在爬樹或者直立行走時保持身體的平衡。

中華穿山甲的前腳爪比後腳爪大很多,就是依靠這鋒利的爪子來挖開昆蟲洞或剝去樹皮。中華穿山甲的前後腿內側是沒有鱗片覆蓋的,但是前後腿下部覆有鱗片,而且鱗片延伸到了腳趾。

03作為夜行動物,很少白天出洞活動,除非是想借日光浴來殺死蜱蟲

中華穿山甲是一種夜行動物,而且非常膽小怕事,一般白天在洞穴裡睡覺,只有到夜晚才爬出洞來,出來活動或者四處尋找食物。一般來說,它們白天非常少見,但偶爾也出來曬太陽。

原來,陽光可以殺死那些毒液沒有殺死的細菌。穿山甲的甲片下的蜱蟲太多,吸血太多,也會造成穿山甲貧血,導致身體孱弱,所以穿山甲借日光浴來殺死它。不過,穿山甲不能暴露太久,否則就會中暑。

穿山甲擅長爬樹,但是它跑不快,行動非常遲緩,而且走路的姿勢很奇怪,只用腳腕著地,彎曲的大前爪不觸碰地面,有時候快走幾步,乾脆只用後腳走,兩隻前腳揣在胸前。據說穿山甲這是為了防止前爪磨損。不愛惜前爪不行呀,這可是它活命的工具呀。

穿山甲作為深居簡出的穴居動物,有幾個洞穴那是家常便飯,不過像穿山甲這樣把洞穴分食穴和生活穴的動物還是第一次見,而且還每隔三四個月就要挪一次窩。穿山甲的食穴相當於人類的「餐廳」,一般在蟻穴旁邊,洞比較小,只需要10分鐘左右就能挖出來一個1米多的洞穴,然後鑽進去把一個蟻穴的螞蟻一掃而空。生活穴則是穿山甲的「臥房」,這裡是它白天睡覺以及生兒育女的地方,洞內寬敞,一般3米左右,深的達9米多。

當遇到掠食者時,中華穿山甲就像松球一樣蜷縮成一個球,用尾巴蓋住臉,藉此來護住自己柔軟的腹部。同時把自己「鎧甲」外翻,讓鋒利的鱗片來嚇退掠食者,就連獅子老虎這樣的猛獸都不去碰它。當然,穿山甲還有一招,就是分泌出一種惡臭難聞的液體,把掠食者燻跑。但是碰到人,穿山甲就沒有辦法了。

04舌頭不長嘴裡,而是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到胃裡

中國穿山甲主要以白蟻為食,當然也少量吃螞蟻、蜜蜂和其他昆蟲,這貨還真會吃,尤其愛吃蟻卵和幼蟲。據中國動物志介紹:一隻成年中華穿山甲飽食的胃內一般能容納450-550克白蟻。如此推算,一隻中華穿山甲每年能吃掉500-700萬隻蟻。

中華穿山甲的是個高度的近視眼,加上它的外耳廓不很發達,聽覺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它取食白蟻,靠的是鼻子、爪子、舌頭和胃的共同協作。穿山甲先用鼻子聞聞,通過空中的氣味探測到白蟻的位置。

知道了位置,穿山甲就在旁邊打個洞,再用前爪中間的三個非常粗大的趾爪,不費吹灰之力就撕開蟻丘。然後,它那長長的舌頭自然就派上用場了,把柔柔的長舌頭直接伸進蟻丘錯綜複雜的孔道中,將白蟻粘出來。

讓人想不到的是,穿山甲的舌頭,不是長在嘴巴裡,而是長在胸腔裡。見到食物,不用放在嘴巴裡嚼碎,而是直接把食物送到胃裡。

不用怕它消費不良,因為穿山甲的腹部肌肉十分發達,它胃也很好使,動力強大,加上肚子裡有很多助消化的小石子,能輕而易舉把白蟻碾得粉碎,然後消化掉。

05.60年,種群數量從100萬隻,到區域功能性滅絕

在過去60年裡,中國大陸境內的中華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1960年,中國大陸的中華穿山甲的種群數量估計有60-100萬隻;但是到了2000年,中華穿山甲種群數量只有區區6-10萬隻;2003年中華穿山甲數量降至約64000隻;到2008年,中華穿山甲的數量不到50000隻。到1995年,中國大陸各地都很少發現中華穿山甲了。

2019年6月8日,中國綠髮會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區域功能性滅絕,也就是說,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減少到無法維持繁衍的狀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呢?

除了生存環境被破壞與自身繁育效率低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對穿山甲的大量捕殺。據澎湃報導,穿山甲已經生存了8000萬年,吃貨們用了60年的時間,將這種「爛大街」的動物吃到了功能性滅絕。

在傳統中醫藥中,穿山甲鱗甲總被中國人誤以為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通乳之神奇功效。越南和一些西非國家也有食用和藥用穿山甲的傳統。導致穿山甲在東亞市場需求極大,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被屠殺。據世界自然基金統計,僅在2011-2013年,全球就有11.7萬-23.4萬隻穿山甲被捕殺。僅2019年,就有超過100噸穿山甲鱗片被中國海關截獲。

幸好,6月5日,國內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最新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也將穿山甲剔除出去,穿山甲不能再入藥。這些法規的出臺,不知道為時已晚否?

結語

本來作為一種與世無爭的動物,只想在山裡頭靜靜吃幾口白蟻,時不時洗個泥水澡,活生生因為中國某些人的貪慾,弄得瀕臨滅絕。這一現象的出現,我們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殺死穿山甲的一員呢?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報、科學時報、中國綠色時報、探索發現、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自然雜誌、新華社、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長舌頭的動物把舌頭放在哪裡?
    其實,我們都應該知道,在動物王國裡,有很多動物擁有我們人類沒有的能力和器官,比如尾巴、鰓等,即使東西是動物和人類共有的,大多數時候,動物在各個方面都會與人類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人類的舌頭,也作為其中之一一些動物用來咀嚼和攪拌的器官有驚人的長舌頭像穿山甲看到這張圖片後,
  • 穿山甲再次被推上風口:人與野生動物的區隔是如何打破的
    洞口直徑約10釐米,洞道很淺,外面長滿枯草。「這是穿山甲打的,泥巴比較粗。(新洞)洞口還留有爪印。」陳泰達用鐮刀扒開荒草說,長時間不住,裡面就會慢慢封住。他頗有經驗地判斷,這個洞穴起碼已經廢棄了五六年。翻上一個山頭後陳泰達停下,指著前面一片鬱鬱蒼蒼的山林說,穿山甲喜歡在坐北朝南的地方打洞,天熱時涼快,天冷時又暖和。從他上山起,這片山林裡隱藏的穿山甲就最多,「哇,說不出這麼多!
  • 6米長80多斤巨型蟒蛇出洞曬太陽 專家:老蛇在談戀愛
    「我們村裡幾代人都知道我們這裡有老蛇,今天第一次發現了它們的洞。」該村村民陳依伯打進電話告訴記者,緊張又興奮地在電話裡告訴我們,「今天最大的一條蟒都出來了,目測有6米長,80多斤,約有20公分粗,你們快來看啊!」。
  • 杭州女子胃裡驚現一隻大勺子,14釐米長!原因竟是……
    沒想到,一不留神,把勺子吞了下去……「是把金屬勺子,大概14公分長,最寬處有4公分左右。」事後,陳小麗看到這個特殊的異物,感到驚訝。我們第一次從胃裡取鐵勺子。最寬的地方有4公分,我們無法想像她是怎麼吞下去的。6月27日「我們要給她做胃鏡,但當時她禁食只有3個小時,一般來說,胃鏡前至少要禁食6個小時。
  • 廣州的「穿山甲」餐桌,《世界攝影大賽》的遺珠之憾
    在眾競賽攝影作品裡,卻有一張《遺珠之憾》令人極為在意——一張攝於2019年1月4日,中國廣州的野味餐廳,(滅絕危機中的穿山甲)。但由於自然棲地的消失,以及人類大量的濫殺獵捕——特別是我國對中藥的需求,更讓穿山甲成為「全世界盜獵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亞洲的4種穿山甲,目前都已是瀕危物種或極危物種。因此亞洲的不法商人,近年來才會極力搶進非洲,兇猛地開啟了大賺黑心錢的國際盜獵黑市。在中藥傳統上,穿山甲的鱗片磨成粉後,常用於活血與消腫作用,據稱可緩和風溼通血路。
  • 赤壁6米長巨蟒出洞曬太陽 專家:老蛇在談戀愛
    上午十點多,永泰縣葛嶺鎮赤壁村溪裡自然村的30多位村民就聚在一座山頭前,圍觀兩條曬太陽曬得正歡的巨蟒。「我們村裡幾代人都知道我們這裡有老蛇,今天第一次發現了它們的洞。」該村村民陳依伯打進東南快報(微博)新聞熱線968977,緊張又興奮地在電話裡告訴我們,「今天最大的一條蟒都出來了,目測有6米長,80多斤,約有20公分粗,你們快來看啊!」。
  • 圖解「田園洞人」骨骼結構 專家希望能有新發現
    因為找到水源而興高採烈的林場工作人員很快在洞裡挖了起來,一鍬一鍬的土被工人們送出洞外。  挖了半天,往洞裡挖了一米多深,「咣」的一聲,一位工人的鐵鍬好像碰到了石頭,挖出來一看,竟是一塊骨頭。越往裡挖,骨頭就越多,工人們就把骨頭堆在一邊,繼續幹活兒。  「這裡離周口店遺址這麼近,會不會是化石?」
  • 5歲男孩天天早飯吃蛋炒飯,不料胃裡長了它,醫生:好吃也要節制
    事情發生在一個多月前,有一天早上,寶媽叫兒子起床,叫了半天都沒反應,親自過來看時,才發現兒子眼睛緊閉著,嘴唇發紫。 寶媽不敢大意,趕緊把孩子送去了醫院,後來硬是在ICU裡連住了十天,才終於搶救過來。 醫生告訴寶媽,說她兒子胃裡長了一個巨大的膿包,導致急性胃炎發作,如果不是搶救及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得知男孩每天早上都吃蛋炒飯時,醫生就對寶媽說:再好吃也要節制,飲食過於單一,對消化系統極其不利。
  • 非洲穿山甲工作組致信,祝賀綠會穿山甲保護工作取實效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並且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
  • 毒液原本沒有長舌頭,幹掉蜘蛛俠後,才把舌頭伸了出來…
    其中,毒液最引人注目的部位,應該是總是從嘴裡甩出,能拉長到近乎荒謬程度的尖舌。然而漫威漫畫中,毒液最初是並沒有這條長舌頭的。蜘蛛俠在嘗試擺脫黑色戰服的過程中,發現了毒液怕聲音的特性。於是在教堂的鐘樓上,蜘蛛俠狠撞大鐘,毒液戰服從蜘蛛俠身上褪去。
  • 為什麼我們常吃的薄荷糖,中間有個洞?其實這是能「救命」的洞
    我們常能在火鍋店的前臺看到一小碟薄荷糖,或是吃海底撈的時候,服務員為每一位客人送上一顆薄荷糖。薄荷糖的作用,就是為了清新口氣,有些人吃了蒜泥碟,覺得嘴巴裡氣味太大,這時候吃一顆薄荷糖,正好能壓制蒜泥的氣味。
  • 食蟻獸戰鬥力十分強悍,能將美洲豹大卸八塊,不要小瞧它
    一般大家提及食蟻獸想起的全是大食蟻獸,細細長長鼻部,託著一條大小尾巴,長舌頭一伸一縮舐食小螞蟻。實際上這幾類食蟻獸中間身型差別非常大,大食蟻獸成年人後均值身長在兩米上下,重25Kg;小食蟻獸大一點就跟一隻柴犬類似大,身長有60釐米,小一點的如同一隻荷蘭鼠;侏食蟻獸身長就僅有40釐米上下,樹棲,關鍵吃螞蟻和爛掉的新鮮水果。
  • 胃裡有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4個症狀,3物泡水,除菌養胃
    我們深處的環境裡,有無數種細菌。即使在我們的體內,胃腸道內也有很多。但總的來說,體內的微生物谷主要存在於腸道內,它們正常情況下大多都是對營養健康有利的,所以被稱為「益生菌」。 我們都知道,胃裡面有胃酸,胃酸的PH值很小,屬於強酸的種類。在強酸的環境下,大多數微生物是無法生存的。
  • 穿山甲:拿我熬藥就算了,還要做盔甲?明代它是高級鎧甲原材料
    穿山甲做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用穿山甲的鱗片做甲,穿山甲的鱗片跟魚鱗差不多,而鎧甲中原本就有一類魚鱗甲,甲片也跟魚鱗形狀相似,原本你用鐵也好用皮也好,要做魚鱗甲,先得把甲片做出來,用穿山甲那就省事了,直接把鱗片摳下來就能用。按照兵書記載,用穿山甲鱗片做甲時,首先要挑選鱗片,這鱗片不是什麼地方的都可以,而是必須要穿山甲背上的大鱗片。
  • 獅子捕獲穿山甲無奈堅硬外殼無法入口
    因為那隻罕見的穿山甲擁有完美的防衛方法:把身體捲縮成一團,呆在那裡一動不動,無論發生什麼。這些圖片顯示了這只不幸的獅子對它的球狀獵物感到有多困惑,它試圖用爪子剝開穿山甲,甚至用嘴銜著它四處走動。31歲的謝裡丹·詹森家住紐卡斯爾,他正帶著一群遊客在塞盧斯禁獵區參觀時,偶然發現這隻小小的穿山甲在為活命而抗爭。他說:「穿山甲是一種極難看到的動物,非洲的很多導遊認為它是視覺聖杯。
  • 阿華詩選:我們把媽媽種在地裡了 地裡卻長不出媽媽來?|鳳凰詩刊
    還有,那個駝背的甲殼蟲,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深秋的莊稼們,都要回到糧倉了玉米,高粱,大豆從地裡,被親人們一趟趟搬回了院落五歲的松諾,問七歲的巴甘我們種下了玉米,地裡就長出了玉米我們種下了大豆,地裡就長出了大豆可是為什麼?
  • 齲洞是什麼 齲洞是怎麼形成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齲洞是什麼、產生齲齒的原因有哪些以及保護牙齒的方法。齲洞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齲齒是什麼,它是一種牙齒硬組織逐漸被破壞的疾病。齲齒的發病始於牙冠,如果我們不及時發現並治療的話呢,那麼牙齒的病變將持續發展,慢慢的就會形成齲洞,最後的結果就是牙冠完全破壞消失。而沒有經過治療的齲洞是不會自行癒合的,那麼最終其發展的結果是牙齒喪失!
  • 三明一豬肚裡疑發現「豬寶」 專家:藥典裡無記載
    最近,大田的小林家殺了頭三百多斤的母豬,沒想到這被宰的母豬給了他意外的驚喜:在母豬肚裡冒出了一個「怪蛋」,他上網一查,發現網絡上說這樣的"怪蛋"是豬寶,即豬砂,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價值不菲,一克能值五千元!
  • 仙人掌那麼多刺,駱駝為何卻能吃下去?
    仙人掌在沙漠中更重要的角色是充當駱駝的食物和水源。沒錯,駱駝不但敢吃仙人掌,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大口大口地吃進去。看到這估計不少朋友會好奇,沙漠裡的仙人掌渾身都是刺,稍有不慎就會導致人體皮膚刺破一個口,然後鮮血直流,為什麼駱駝還能若無其事地吃它呢?
  • 20cm長水果刀插在傷者後背 刀刃幾乎完全刺入左側胸腔
    1月17日中午12時許,剛剛完成手術正準備回病房的滄州市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謝榮景,聽到手術室的走廊裡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患者的情況十分危急:患者左側背部插著一把長約20cm的水果刀,刀刃幾乎已完全刺入左側胸腔,患者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已進入休克狀態,隨時會出現生命危險。醫院立即為傷者開通了急救綠色通道,將患者立刻推入手術室準備緊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