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浙江省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在悠久的歷史下,其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其中杭州、寧波為副省級城市),20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其中,就慶元縣來說,人口超20萬,為浙江省麗水市轄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北與龍泉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接壤;東西、南面與福建省壽寧縣、松谿縣交界。慶元縣距麗水市210千米,距浙江省省會杭州市532千米。在歷史上,就慶元縣這一縣名,是宋朝皇帝所賜,並且還是宋朝皇帝的年號。
一
首先,慶元縣隸屬於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地形屬浙西南中山區,有溪谷、盆地、丘陵、低山、中山等多種地貌,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部為洞宮山脈所踞,多崇山峻岭、深谷陡坡,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23座,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為浙江省第二高峰,百山祖北麓齋郎村海拔1210米,是慶元縣最高居民點,山間盆(谷)相對高度海拔600米—800米;西南部和中部是仙霞嶺——楓嶺餘脈,地勢較東、北部平緩,谷地較寬,山間盆(谷)地相對高度海拔330—600米,新窯村海拔240米,是慶元縣最低點。慶元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溫暖溼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4℃,降水量1760毫米,無霜期245天。總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就局部而言,東、北部氣溫較之西南部和中部低,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
二
就慶元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慶元境內繁衍生息。春秋時期,該地區屬越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浙江省慶元縣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縣制下,今麗水市慶元縣一帶屬閩中郡這一建制。西漢惠帝三年(前192年)立東甌國(治所在溫州市),為東甌國土。始元二年(前85年)以東甌地置回浦縣(治所在今台州市椒江區章安鎮,轄今臺、溫、麗三市區域),屬揚州會稽郡(郡治在今江蘇蘇州市)。東漢建武初(公元25年)省回浦入鄞縣(屬今寧波市)。章和元年(87年)析回浦故地置章安縣(治今台州椒江章安鎮)。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置松陽縣,屬揚州會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太末縣南部置遂昌縣,屬揚州會稽郡。
三
自三國、兩晉、南北朝歷隋至唐朝乾元二年,500多年間,松陽縣先後隸屬揚州臨海郡、永嘉郡、處(括)州、江南道(或江南東道)括州;遂昌縣先後隸屬揚州東陽、括州、江南道(或江南東道)括州。唐乾元二年(759年)析遂昌縣、松陽縣置龍泉縣,該地區屬浙江東道括州龍泉縣,稱松源鄉。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析龍泉縣松源鄉益以延慶鄉之半(今龍泉市小梅、查田、茶豐、青溪、四源及慶元縣三濟、黃真、黃田等地)置縣,以寧宗年號「慶元」稱名,為慶元縣建制之始,屬兩浙東路處州。慶元(1195年~~1201年2月5日)是南宋寧宗的第一個年號,該年號共用時6年,1201年2月5日改元嘉泰元年。
四
最後,元初慶元縣屬江淮行省(1284年改屬浙江行省)處州路(1359年改為安南府,旋改處州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慶元縣屬浙江布政使司處州府。清嘉慶(1796—1820)年間,慶元縣屬的金村、下洋劃歸龍泉縣。到了1914年,慶元縣屬甌海道。1928年,慶元縣直屬於浙江省。1957年5月,原屬龍泉縣的龍巖村劃給慶元縣。1958年11月,慶元縣併入龍泉縣。
1973年7月,恢復慶元縣建制。1975年3月,原屬慶元縣的四源鄉劃歸龍泉縣。1981年,慶元縣屬麗水地區。2000年,撤銷麗水地區,設立地級麗水市,慶元縣屬麗水市。截至2019年,慶元縣轄3個街道、6個鎮、10個鄉:松源街道、濛洲街道、屏都街道、黃田鎮、竹口鎮、荷地鎮、左溪鎮、賢良鎮、百山祖鎮、嶺頭鄉、五大堡鄉、淤上鄉、安南鄉、張村鄉、隆宮鄉、舉水鄉、江根鄉、龍溪鄉、官塘鄉。慶元縣總面積達189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20.1萬人,也即為浙江省人口較少的一個縣。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