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理沙漠在全世界都是有名氣的,多次獲得聯合國頒布的「地球衛士獎」等榮譽,這是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勞動的成果。到目前為止中國有多個沙漠、沙丘被治理好,其中典型就是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兩大沙漠即將從中國地圖上消失,這極大的改善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同時從根本上緩解了北京的沙塵暴天氣狀況。
中國治理沙漠的經驗非常多,很多國家都向中國請教經驗。沙漠治理後,能形成農田、草場、樹林等,這能讓農牧業得到發展。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中國的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如何保障糧食安全是大家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而沙漠治理,變廢為寶就是其中答案之一。因為有了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的成功治理經驗,很多網友不禁想到我國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木幹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337600平方公裡,僅次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如果這一片沙漠能得到治理,那麼中國的耕種面積會大大增多,對增加我國糧食、肉類產量有著巨大的意義。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能被消滅掉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為何能被治理消滅掉。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中國古代,這些地方都是水草茂盛的地方,這些地方有著大片的樹林、草地、以及一些河流,在這些地方生活的人民也非常的多。
不過這些地方後來逐漸沙漠化了。根據專家們的分析,這些地方之所以變成沙漠化,是因為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以及黃河衝積物,總之可以說這些地方的沙漠化是認為導致的因素佔比非常的大。要治理沙漠,就離不開水,因為植被的生長就需要大量的水。而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地區每年還保持著400毫升到600毫升的降水量,這為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我們看一下塔克拉木幹沙漠的情況,地中國西北、由於地勢高、有著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大西洋的暖溼氣流進入,導致塔克拉木幹沙漠的年降水量小於100毫升,而年蒸發量可以達到2500毫升。缺乏水分,植物不可以生長,塔克拉木幹沙漠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沙漠,所以治理起來非常困難。
有人提議抽取地下水來進行沙漠的治理,其實這種辦法是極其不可取的,是飲鴆止渴的辦法。沙漠中的地下水資源是屬於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抽取完會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這將讓地表出現更加嚴重的乾旱,沙漠的面積會進一步擴大。
以現在中國掌握的技術,要控制塔克拉木幹沙漠繼續變大是能做大,但是談多治理消滅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從整個自然環境的角度來講,塔克拉木幹沙漠有著起到穩定氣候的作用,目前的中國還沒有到達非要消滅塔克拉木幹沙漠地步。不過除此之外的沙漠、沙地地區是有必要治理的,中國也有著一批忠厚的治沙人堅守在治沙一線,十年如一日,只為大地披上綠裝,他們是了不起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