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被治理,中國人能治理塔克拉木幹沙漠能嗎?

2021-01-15 教育G不憤不啟不發

中國治理沙漠在全世界都是有名氣的,多次獲得聯合國頒布的「地球衛士獎」等榮譽,這是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勞動的成果。到目前為止中國有多個沙漠、沙丘被治理好,其中典型就是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兩大沙漠即將從中國地圖上消失,這極大的改善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同時從根本上緩解了北京的沙塵暴天氣狀況。

中國治理沙漠的經驗非常多,很多國家都向中國請教經驗。沙漠治理後,能形成農田、草場、樹林等,這能讓農牧業得到發展。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中國的耕地面積非常有限,如何保障糧食安全是大家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而沙漠治理,變廢為寶就是其中答案之一。因為有了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的成功治理經驗,很多網友不禁想到我國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木幹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337600平方公裡,僅次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如果這一片沙漠能得到治理,那麼中國的耕種面積會大大增多,對增加我國糧食、肉類產量有著巨大的意義。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能被消滅掉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為何能被治理消滅掉。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中國古代,這些地方都是水草茂盛的地方,這些地方有著大片的樹林、草地、以及一些河流,在這些地方生活的人民也非常的多。

不過這些地方後來逐漸沙漠化了。根據專家們的分析,這些地方之所以變成沙漠化,是因為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以及黃河衝積物,總之可以說這些地方的沙漠化是認為導致的因素佔比非常的大。要治理沙漠,就離不開水,因為植被的生長就需要大量的水。而毛烏素沙、庫布齊沙漠地區每年還保持著400毫升到600毫升的降水量,這為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我們看一下塔克拉木幹沙漠的情況,地中國西北、由於地勢高、有著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大西洋的暖溼氣流進入,導致塔克拉木幹沙漠的年降水量小於100毫升,而年蒸發量可以達到2500毫升。缺乏水分,植物不可以生長,塔克拉木幹沙漠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沙漠,所以治理起來非常困難。

有人提議抽取地下水來進行沙漠的治理,其實這種辦法是極其不可取的,是飲鴆止渴的辦法。沙漠中的地下水資源是屬於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抽取完會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這將讓地表出現更加嚴重的乾旱,沙漠的面積會進一步擴大。

以現在中國掌握的技術,要控制塔克拉木幹沙漠繼續變大是能做大,但是談多治理消滅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從整個自然環境的角度來講,塔克拉木幹沙漠有著起到穩定氣候的作用,目前的中國還沒有到達非要消滅塔克拉木幹沙漠地步。不過除此之外的沙漠、沙地地區是有必要治理的,中國也有著一批忠厚的治沙人堅守在治沙一線,十年如一日,只為大地披上綠裝,他們是了不起的一群人。

相關焦點

  • 告別黃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
    原標題:告別黃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調查  茫茫無際的沙漠,是人類面對的最可怕也是最頑固的敵人之一。在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直是困擾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一大難題。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昔日的「不毛之地」變身綠色家園,煥發新的生機。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頑強對抗40年,80%得到治理
    這幾天團團被一條微博刷屏了,中國又要幹成一件前無古人的事了,毛烏素快要被滅了!吃瓜群眾:什麼毛?什麼烏素?80%的毛烏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黃河的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四億噸。由於有良好的降水,許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還累計新闢農田160萬畝,榆林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網友留言:這片綠洲是我每天偷能量偷出來的嗎?網友觀點:這是國家和一代代當地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實實在在的沙漠變森林。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中國還有一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假如塔克拉瑪幹變成草原對我國有什麼影響?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塔克拉瑪幹沙漠在什麼地方?塔克拉瑪幹沙漠屬於什麼樣的氣候?塔克拉瑪幹沙漠走遍環境怎麼樣?等等塔克拉瑪幹沙漠特點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世界第二大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全國也就960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面積的3.4%,年蒸發量約3000mm左右,平均風力達5~6級。
  • 中國人創造的又一個奇蹟:這個沙漠即將消失!
    4月22日,陝西省林業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榆林市榆陽區孟家灣鎮中營盤水庫旁的植被 李羽佳 攝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讓毛烏素綠洲變沙漠毛烏素沙漠又稱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內蒙古兩省區交界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還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由於不加節制的開墾
  • 藏在新疆沙漠中的古村,上百年間,連鄰村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絕大部分國家都包含著多種不同類型的地質情況,當一個國家內部的地質環境十分惡劣時,該國家就會對惡劣的地質環境進行治理和整改。眾所周知,我國沙漠地區代表著惡劣的生存條件,即便有居民生活在沙漠地區,他們也很難獲得充分的生存資源。
  • 力學專家「跨界」治沙:用「膠水」讓4000畝沙漠變土壤
    航拍鏡頭下,烏蘭布和沙漠一如其他沙漠一樣,遼闊而荒涼。這裡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面積0.99萬平方公裡,年平均降水量僅102毫米。烏蘭布和,蒙語裡是紅色公牛的意思。綠色是忽然間出現在鏡頭中的,沒有任何過渡。區別於遠處的沙丘,這裡的土地被平整、分割,種上不同的作物,噴灌系統揮灑著象徵著生命的水汽。「這是到了村莊邊嗎?」你心裡正疑惑著。
  • 斥巨資,在沙漠種的樹,現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沙漠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那裡的植物很稀少,雨水也很少,總體來說就是乾旱缺水,這種地區不適合生活。通常,我們會看到一些沙漠仙人掌、小灌木和其他植物。因此,面對荒漠化問題,中國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斥巨資,在沙漠種的樹,現如今變成了什麼樣子?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
    知名領導人張吉樹在接受了新文明媒體的採訪之後作出表示稱道未來的科技技術將形成治理沙漠的最為具有效力的一項進行計劃。眾所周知,張吉樹是對於庫布其沙漠進行專項了解調查組的沙漠組組長,庫布其沙漠是位於內蒙古內部境內最大的一塊沙漠地區,據統計它的面積達到了1.86萬的平方總數。
  • 又幹啥?24萬人在沙漠中挖出大水庫,美專家直呼:快住手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不想過冬、厭倦沉重、想飛去熱帶的島嶼遊泳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光沙漠就有262萬平方公裡,佔了國土面積27%的比例,而且還處於不斷擴張狀態。植樹造林、退耕還草等多種方式將沙漠面積一點點縮小。通過多年與沙漠奮鬥,寸草不生的毛烏素沙漠成功得到了治理,5000萬畝水土不再流失,聯合國環境專家將這稱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蹟」。毛烏素沙漠的成功治理本來就是一個奇蹟了,但是還有更奇蹟的,那就是在沙漠中挖出一個大水庫,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就是被我國民勤縣人民成功辦到了。
  • 你了解沙漠嗎
    一、沙漠的降雨量 據大多數人的估計,沙漠的面積超過了陸地的四分之一。 在沙漠裡,一年之中只有250毫米的降雨量,對於絕大多數生物來說的確是太少了。但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即便條件如此惡劣,有許多生物居然還能夠存活。
  • 開採塔克拉瑪幹沙漠地下水,能否讓羅布泊,樓蘭古國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塔克拉瑪幹沙漠作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存在水確實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沙漠的水系也是周圍山脈所帶來的,並不是非常的豐富,全部徑流都聚集在盆地之中,這也才為河流和地下水層供水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 大海水那麼多,為什麼人們不將海水引入沙漠呢?看完漲知識了!
    說到沙漠,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在地球上最惡劣的地理環境之一,由於氣候乾旱,環境破壞嚴重,還經常的爆發沙塵暴,給生活在沙漠周邊的居民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我們都知道,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水,降雨量稀少,水分蒸發量又大,這才使得土地荒漠化,最後形成沙漠,使得動物植物都很難在那裡生存。看到這裡,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說,我們地球不是被人們叫做水球嗎?
  • 建國後發現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神秘族群,究竟是些什麼人?
    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第一、「死亡之海」的最深處有一支神秘族群?1895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在沙漠中發現了樓蘭古城、喀拉墩古城等一系列重要遺址。而他在其著作《穿越亞洲》中記載,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中心地帶有一個小小的綠洲,名字叫作「通古斯巴孜特」,意為「塔克拉瑪幹的肚臍」,在這個綠洲上生活著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當時的人們對赫定的說法根本就不信,他又沒證據證明,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 2019羚羊中國(奈曼)環科爾沁沙地越野拉力賽在寶古圖沙漠旅遊區...
    — — — — 2019年10月23日,「2019羚羊中國(奈曼)環科爾沁沙地越野拉力賽」在寶古圖沙漠旅遊區隆重舉行,來自12個國家的18名女賽車手巾幗不讓鬚眉,盡情挑戰這片沙漠,挑戰自己,感受越野魅力。
  • 沙漠中一「死亡之海」,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卻坐擁100多口湖泊
    說到沙漠景觀真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自然風景,我們愛它的壯麗壯美,但又害怕它吞噬萬物的兇惡。另外,長期固定沙子沙子,也為了保護中國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是西北部的無人區的沙漠城市生活得還好,但我們的影響比較小,但是內蒙古自治區也有很多沙子,這些沙漠接近人口聚集的城市,治理和保護是必要的。
  •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苟且也能活成詩意,沙漠也能開出花
    我們活得太累了,承認自己窮就那麼難嗎?勇敢一點,我很窮,那又怎麼樣呢?吃你家米了?還是佔你家地了?買不起名牌,就穿地攤貨,一個人優雅的氣質和言談舉止才能體現人的高貴。有些人,即便是一身奢侈品,也無法掩飾面部的橫肉和刻薄。哪怕是再沒錢的人生,也能活出自己的腔調。我希望你如此努力奮鬥的理由,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因為一些別的什麼原因。
  • 到公元12000年左右,撒哈拉沙漠完全變綠,但我們能活10000年嗎?
    現在的問題是,這片茂盛的天堂早已不復存在,但它還會回來嗎?簡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綠色的撒哈拉現在正在形成。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地球系統副教授凱薩琳·詹森稱,綠色撒哈拉(又稱非洲綠色城牆)是由於地球圍繞其軸線不斷變化的軌道自轉而形成的,這種模式每23000年重複一次。換句話說就是,由於地球的逐漸傾斜,撒哈拉正在變綠,但真正要看到撒哈拉完全變綠的全貌,恐怕我們要等上10000年。
  • 途虎養車與將軍輪胎合作兩周年 沙漠越野主題快閃店登陸上海
    面對沙漠和巖石的不同路況,在出發之前都應該早做準備。在分享會上,李曉磊反覆強調,「針對不同的路況應選擇不同的輪胎至關重要」。越野達人李曉磊發言除此之外,2018庫布齊沙漠挑戰賽專業組冠軍女車手盧瑩分享了自己關于越野的難忘故事。
  • 城市什麼都有,他們卻要在沙漠裡生活
    在理論和實踐都得到驗證的基礎上,2016年,他開始在烏蘭布和沙漠上進行25畝的初試,當年,那片沙漠變成了小綠洲。實際上在烏蘭布和初試之後,易志堅已經開始在不同的沙漠進行實驗,包括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川西若爾蓋沙化草地、西沙島礁甚至包括中東和撒哈拉沙漠。國內試點改造的面積已經到了17000畝,大約是1700個足球場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