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手臂上的穴位,卻能調理腹脹,腸胃健康一身輕!

2021-01-08 掌門談養生

人體工程學認為,健康的胃腸道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但三分之一的現代人每周或每月都會出現某種消化問題。事實證明,很多現代生活方式雖然帶來了便利,卻也犧牲了胃腸道健康。

人體需要的營養幾乎都需要經過腸胃;腸胃成為消化最重要的器官。我們大家都知道腸胃健康十分重要,但是腸胃健康很少引起我們的重視,那麼當我們的腸胃出現問題的時候,中醫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調理腸胃呢?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個穴位叫下廉穴,雖然這個穴位在手臂上,但是經常艾灸卻能夠很好的調理腹脹,腸胃健康了,人才能輕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穴位釋義

下廉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聖濟總錄》稱手下廉。屬手陽明大腸經。廉,廉潔清明也。手,指本穴位於手部。下廉名意是指本穴下部層次的氣血物質潔淨清明。本穴物質是由溫溜穴傳來的水溼雲系,此水溼雲氣在本穴的位置是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氣血物質相對處於廉潔清靜,故名。

下廉穴在哪裡?

下廉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側腕屈肘,在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曲池下4寸處取穴。

文獻怎麼記載?

《針灸甲乙經》:溺黃,下廉主之。眼痛,下廉主之。

《針灸大成》:主飧洩,癆(勞)瘵,小腹滿,小便黃,便血,狂言,偏風熱風,冷痺不遂,風溼痺,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痃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腹脅痛滿,狂走,俠(挾)臍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唇乾涎出,乳癰。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頭風,臂肘痛。

《針灸資生經》:胸脅小腹痛,偏風,熱風,冷痺不遂,風溼痺。

《循經考穴編》:腦風眩暈,腹痛如刺,狂言狂走。

穴位功能

下廉有調理腸胃,通經活絡的作用。下廉主治頭痛,眩暈,目眩,目痛,腹痛,腹中氣塊,腹痛如刀刺不可忍,腹脅滿痛,消化不良飲食不化,飧洩,腹脹,洩瀉,便血,溺血,唇乾,流涎,乳癰,癲狂,狂言,狂走,肘臂痛,網球肘,肘關節炎,半身不遂,落枕,肺結核,哮喘,急性腦血管病等。

穴位功效一:治療運動系統疾病

下廉對運動系統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如網球肘、肘關節炎、肘臂痛等。疼痛難忍時,可將食指與中指併攏,以指腹垂直按壓此穴,左右臂各1~3分鐘,或者艾灸5到10分鐘,疼痛就會減輕。經常配合按摩上廉穴、下廉穴,每次1~3分鐘,對手臂具有良好的保養作用。

穴位功效二:治療胃腸疾病

《新華字典》「廉,形聲。從廣(yǎn),兼聲。從「廣」,表示與房屋有關。本義:廳堂的側邊」。在易經裡,房屋為艮卦;在體內,胃為艮卦;所以,胃就好比體內的房屋。下廉,就是指胃的下端,包括胃底、幽門等。

在十二地支裡,大腸經對應酉,酉有一個超級重要的功能,就是負責各地方的建設。下廉穴是大腸經的穴位,從而是管理人體胃底和幽門出現異常而修復的穴位。胃底或者幽門的疾病,可以補益此穴來治療。

相關焦點

  • 日常養生,手上的這個穴位堪比足三裡,知道的人卻很少!
    很多人知道足三裡對於養生的意義重大,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們的手上也有一個穴位叫手三裡,經常艾灸的話,同樣可以調理脾胃、增強機體免疫力,應該說跟足三裡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穴位吧。手三裡穴位釋義手三裡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手三裡。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裡,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
  • 穴位養生大揭秘,手臂上的這些穴位如何使用
    溫溜| 清熱理氣 |取穴定位位於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的定位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穴位釋疑|溫,溫熱,是對穴內氣血物質性狀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功能主治|有清熱理氣的作用。主治鼻出血、牙痛、前臂痛、腹痛、口腔炎、麻木、扁桃體炎。
  • 經常艾灸這個手臂上的穴位,一輩子不怕「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也被稱為心肌梗死,是最兇險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壽命的主要疾病。近些年因為心肌梗塞死亡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猝死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往往青睞年輕人。那麼在生活中有什麼好辦法預防?從中醫的經驗傳承來看,事實上艾灸是可以防治心肌梗死的,不僅如此艾灸對於各種心臟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艾灸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找打相應的穴位,再加上懂得幾個基本要領就可以防治心肌梗死。今天掌門師兄要分享的手臂上的這個穴位:天泉穴,對心臟疾病就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經常艾灸這個穴位,對於「心肌梗塞」就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穴位釋義天泉,經穴名。
  • 腳上有個「滅火開關」,若能經常按一按,或能緩解胃火,消除口臭
    腳上有個「滅火開關」,若能經常按一按,或能緩解胃火,消除口臭胃火旺的調理方式:按摩內庭穴,祛胃火內庭穴是治療胃病最好的一個穴位,尤其是對於去除胃火有比較好的療效。中醫上會認為這是胃部上火的剋星,只要是在生活當中有胃火所導致的牙疼,咽喉疼,鼻出血,口臭,胃酸等等情況,都可以通過按摩這一個穴位來得到緩解。
  • 手肘凹陷處有一穴,清外之風熱,瀉內之火邪
    #百色中醫健康養生#曲池穴,又名「洪池穴」,出自《靈樞·本輸》。取名「曲池」,乃因其位置在屈肘時橫紋頭的凹陷處(肘橫紋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凹陷處),脈氣流注此穴,似水注入池中,具有疏風清熱、調和營衛、通經絡、利關節的作用。
  • 腳上這個部位一按就痛說明肝臟內有大量毒素
    清明小長假剛過,相信大家除了踏青遊玩,肯定又大快朵頤了一把,假期的胡吃海喝也給腸胃積攢了一些垃圾,其實除了腸胃,還有肝、心血管等部位也存在一些「隱性」垃圾,這些垃圾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毒素」,從而影響身體健康。那要怎樣才能清除身體各部位垃圾呢?一起來看看吧!
  • 手臂六條經絡圖仔細看自學按摩穴位打通瘀阻好處多
    經絡在我們的身體上,好似一張網。《黃帝內經》標註的12正經、365穴,至今指導著全世界中醫的診病與調理。當氣血陰陽在體內經絡之間流注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會有些感覺,比如胳膊或者大腿、肚子某個地方突然暖流經過,或者快速流過的氣感。了解經絡,對了解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 手臂上的養肺大穴,老咽炎、老菸民的寶貝穴,老厲害了!
    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或手臂向前,仰掌向上,用另一隻手握住手臂中段處,拇指指甲下壓即是此穴。另外,此穴位對痔瘡出血或者鼻子出血也有作用。如果遇到上述情況,艾灸孔最穴,不失為應急的好措施。俗話說「十人九痔」。儘管這話有些誇張,但卻道出了痔瘡患者之多,發病率之高。痔瘡久治不愈,很多人很苦惱。要調理痔瘡,孔最穴是要穴。
  • 這兩個名字相似的穴位,一個在手,一個在腿,但都能治這種病!
    人體有很多穴位是相對的,有的位置相對,有的名字相對。那麼這些名字相似的穴位到底是因為作用相似,還是因為位置或是其他原因導致名字相似的呢?比如手三裡和足三裡,一個在手臂上,一個在腿上,名字這樣相似,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到底是什麼呢?
  • 簡單3招,還你健康好腸胃
    白粥  白粥的主要成分是糊化的澱粉,屬於半流質飲食,非常容易消化,在腸胃不適或是連續大魚大肉後喝一點白粥確實能減輕腸胃負擔,讓胃暖暖的很舒服。喝粥養胃的觀點也就這樣深入了人心,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胃具有「喜暖惡寒」的特點,而紅薯性溫,可以暖胃,所以不少人就誤會它能養胃。  但實際上,暖胃≠養胃,對於胃火旺盛、胃熱的人群來說,吃紅薯反而會加重不適症狀,損害胃健康。  而且,紅薯除了暖胃,還會產酸,它含有的一種氧化酶在腸胃道內會分泌出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原本胃酸過多的人吃了更容易出現呃逆、反酸等症狀,對腸胃起不到保護作用。
  • 走出失眠困擾(三)——穴位調理
    1、足部穴位調理 「失眠」(腳掌後方,腳跟和內踝、外踝踝尖連線的交叉點上)和「安眠4」(內踝上緣直上六橫指處)是治療失眠的特效穴,「水泉」也是治療失眠的重要穴位。
  • 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按摩,中醫穴位,經絡
    6大功效1、止痛大穴合谷經氣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們身體上的「止痛片」,幾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來解決,艾灸或者用大拇指掐按這個穴位來止痛。男子左手臂按摩完畢,再做右手臂。女子反之。按摩功效:按揉合谷穴能祛風解表,通絡鎮痛,對牙痛、咽痛、頭痛、腹痛有較好的鎮痛效果,還能治療感冒、頭昏、睏倦、耳鳴、耳聾、神經衰弱等症。小兒驚風時點按合谷穴,具有回陽救逆、散驚去熱之功效。癲癇病發作時,重手法點按合谷穴,能緩解症狀。牙痛都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命。現在合谷穴幫你治療這個要命的疼痛啦。
  • 如何去燥潤肺降火 可以按摩這些穴位
    護肺養肺的穴位魚際穴,人體的穴位處,按下去總會有一些脹痛的感覺,魚際穴是位於手掌上大拇指下方那團肉的中間,沿著指骨揉按下去有脹痛感的地方便是了,魚際穴的功效是清肺瀉熱、利咽止痛,對於一些肺熱疾病有治療作用。肺俞穴,從名字可以看出這個穴位是與肺部有關的,常按摩這個穴位能調補肺氣、清熱補虛,肺俞穴大約在背部肩胛骨向背心最突出的位置。
  • 每天一個小妙招 | 8個穴位治療8種常見慢性疾病!
    刺血的時候,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都消毒,然後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三到五滴血,然後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於止血。  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症是咳嗽。春秋季時,很多人會時不時地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咳出血來,咳得頭痛。這時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 穴位健身操如何做
    人體經絡跟電路差不多,臟器就是一個燈泡,穴位是連接電路和燈泡的開關,影響身體的氣血運行和能量循環。通過長期正確的刺激穴位,可以治療一些慢性疾病。今天就來說說怎麼做穴位健身操。穴位是「中藥」,經絡是一個藥庫,如果經常敲打這些穴位,能平衡身體內的陰陽。
  • 冬季常按摩七個穴位 有助女人滋陰補腎(組圖)
    冬季常按摩七個穴位 有助女人滋陰補腎  俗話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是女性養陰補腎的最好時機,除了食療補腎之外可進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不花錢可養陰補腎、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冬季常按摩七個穴位 有助女人滋陰補腎  3、中府穴:通肺經,治腹脹  中府穴是肺經上的大穴,是調理內息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可以順暢肺的經脈,有豐胸的作用,還可以強化淋巴循環,減輕胸悶、肩背痛。並且可兼治脾肺兩髒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
  • 肩井穴,肩膀、手臂疼痛的要穴,根據疼痛部位不同,進行穴位加減
    姿勢一旦成型是很難糾正的,特別是不是很難受的時候,手上的事情一忙就都忘記了注意坐姿了。平時比較容易出現疼痛的地方有三個。一個是在背部肩胛骨內上角的位置,這邊有一個肩胛提肌的肌腱附著在肩胛內上角的骨頭上,長期低頭會牽拉肩胛提肌,導致附著過度拉扯,出現炎症反應,導致疼痛。
  • 【婦聯與您健康同行】女性健康,「乳」此重要!如何調理?
    【婦聯與您健康同行】女性健康,「乳」此重要!如何調理?疏通患側心包經、肝經、胃經、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恢復心包、肝、胃、三焦的功能,促進身體自我清除鬱結。(雙側乳腺都有增生則雙側的經絡都要疏通)。心包經、肝經、胃經、三焦經易堵塞穴位手厥陰心包經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而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穴位,都相當於是一味中藥,如果我們能很好的掌握穴位本身的「藥性」,就可以在艾灸時去合理的利用,事半功倍。這就好比打仗,仗打的好不好,第一要看士兵強不強,第二,要看排兵布陣水平怎麼樣。從施灸的角度來說,士兵的強弱就像是穴位本身的屬性和功效,而排兵布陣就等於是合理的配穴。穴位治療非常講究配伍,如果穴位配伍得法,就會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大家好,很開心能跟大家分享關於養生的話題,最近發現一些朋友在艾灸的時候,他們總是針對這幾個部位艾灸的比較多,第一個就是我們的肚子,第二個就是背部。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