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猴相關的吉祥詞少?尖嘴猴腮 殺雞儆猴 沐猴而冠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猴年將至,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在忙著備年貨呢?年貨除了吃喝玩樂,傳統的春聯、福字和紅包是不能少的。

  明天,浙江美術館將按慣例開出春聯展——「玉宇金猴——丙申春聯展」,並送上美美的新年福袋。福袋中不但有書法家們寫的春聯和福字,還有美院設計師設計的紅包。

  說起來,猴年的春聯在十二生肖裡可是個困難戶,因為猴子雖然貴為人類近親,還有齊天大聖這個全民偶像,可是在漢語裡跟它相關的好詞卻屈指可數。

  那麼,書法家們如何寫出吉祥如意的猴年春聯呢?

  一說到猴字,我們能想起的成語,十有八九不是好詞。尖嘴猴腮、殺雞儆猴、沐猴而冠、猴年馬月、五馬六猴、軒鶴冠猴……簡直是慘不忍睹,孫悟空看了都要淚奔。

  這樣的生肖,不但寫春聯難,選個吉祥字當展覽名都難住了美術館長。

  「在中國的傳統中,與猴字最相關的吉祥詞是『馬上封侯』。」浙江美術館館長斯舜威說,「『猴』與『侯』同音,猴子騎在馬上,寓意就是功名指日可待。但是,這個詞功利性還是太強了,不適合拿來當標題。」

  「馬上封侯」不能用,大家又想著是不是可以拿「猿」來代替猴做點文章?然而這個主意也被專家否決了。

  「首先猿和猴不是一個品種,十二生肖裡並沒有它。」斯舜威說,「另外,古詩詞裡『猿』也不是什麼吉祥的字,總有悲涼的意思。」

  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古詩詞中帶「猿啼」的句子。

  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竹枝》:「寒猿閒鳥一時啼」;李白《悲歌行》:「猿啼洞庭樹」;杜甫《遠遊》:「猿啼失木間」……仿佛猿一啼,就要悲劇的節奏。猿猴招誰惹誰了,這麼不被我們中國人待見。

  最後,斯館長只好搬來了毛主席當救兵。「玉宇金猴」這個詞,出自毛主席的詩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毛主席借了孫大聖的金箍棒,掃妖除魔。「玉宇金猴」這個詞,不但看著喜氣,也很正能量。看來挽救猴子猴孫的,果然還是要靠我們大聖啊!

  按照往年慣例,春聯展上的春聯,都是由全省著名的書法家們寫的。他們都是書法家協會的主席、副主席、秘書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等等,不但字好,學問也是很高的。

  然而,猴年春聯展,起個展覽名字難住美術館長,書法家們也沒有省心到哪裡去。

  好詞就那麼幾個,可不就撞車了麼?翻開還在設計中的春聯稿,記者已然看到一大波「金猴」來襲。

  這些「金猴」都是毛主席詩詞的衍生物,例如這樣的:「金猴奮起,玉宇澄清。」今年春聯展裡像這樣直接抄毛主席金句的不少喲,大家可以去一一挑出來。

  「辭舊歲三羊開泰,迎新春六猴送安。」這是最標準的猴年春聯用語。用羊辭舊,猴子迎新。類似的還有「羊年瑞雪宴華夏,猴歲良宵樂紀元」、「羊去祥風和萬戶,猴來靈氣瑞九州」。

  在十二地支裡面,跟「猴」相對應的是「申」,所以用申字寫對聯的也有很多。例如:「申時聽瑞,猴歲望豐。」

  看著猴子那麼可憐,十二生肖裡大概也就只有鼠可以與之比肩。好在距離鼠年還有好幾年,專家們還可以緩一緩。

  然而猴子好歹有大聖相助,到了鼠年,難道要米老鼠和Jerry來當外援嗎?

  新桃復始:浙江美術館春聯繫列展「玉宇金猴——丙申春聯展」

  時間:1月22日——2月28日

  地點:浙江美術館1F,1、2號展廳

  友情提醒:去10號展廳轉轉,說不定有彩蛋。中國美院收藏的一批上世紀的年畫可能會和春聯一起露面喲。

相關焦點

  • 學書法最忌「猴急」,從楚生所創關於猴的肖形印中能看出什麼?
    嚴格說,猿和猴之間有一定區別。一般情況下不用細分,常人也分不清猿和猴,猩猩和狒狒。況且,猴子也有很多品類。古人的描述非常精細,今人的描述常常粗糙化。這也是文化粗鄙化的一個見證。猿與猴相比,猿的形體較大,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猴子無疑要低得多,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與人的親緣關係上,猴要遠得多。過去有許多老行當和手藝人,現在有的已經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繼承人,有的則完全絕跡。
  • 臉頰暴瘦成尖嘴猴腮 本尊回應努力進食中
    臉頰暴瘦成尖嘴猴腮 本尊回應努力進食中時間:2019-12-11 12:34   來源:方舟先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蓉沉迷美妝直播無法自拔!臉頰暴瘦成尖嘴猴腮 本尊回應努力進食中 馬蓉在與王寶強的離婚案中,分得近億財產。這樣的身價,只要不敗家不被騙加上理財有道的話,這一生將過得及其富裕安康。
  • 猴的相關成語及俗語
    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殺雞嚇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殺雞駭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殺雞哧猴:見「殺雞駭猴」。
  • 悟空看了要淚崩:帶「猴」的成語沒好的?
    2016年是農曆丙申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猴」年。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成語中,有不少關於猴的成語,殺雞駭猴、猴年馬月、獼猴騎土牛、樹倒猢猻散……等一下,這些詞怎麼2016年是農曆丙申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猴」年。
  • 帶「猴」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據說沒幾個好詞,悟空已哭暈在廁所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成語中,有不少關於猴的成語,但小編聽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好詞兒……事實真如此嗎?猴年成語,你知道幾個?【出處】:語出漢代大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中的《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沐猴而冠,其實沒有那麼簡單,成語背後的楚國淵源你可能想不到!
    而能跟猿猴共同生活的隱士們,多被認為很是厲害,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比如秦晉之間就生活著一個叫蹇叔的人,他生活的地方就是「得趣猿猴堪共樂,忘機麋鹿可同遊」。諸子百家們對猿猴多有關注。《詩經》有:「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把猿猴說成是小人。莊子則專門記載了一則典故:「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莊子是把猿猴看成是傻子了。
  • 「猴」字說猴子
    「猴」字《說文解字》已經收錄了,左邊「犭」實際上是「犬」字作偏旁的寫法,是形旁,右邊「侯」是聲旁。字從「犬」,是因為犬也是人們豢養的動物,古人很熟悉,很多為動物名造的字都從「犬」,如「豬、貓、獐」等;跟猴子相類或同類的動物也多從「犬」,例如「猨(猿)、玃(大母猴)、狖(長尾猿)、狙(猿猴一類的動物)、狨(金絲猴)、猶(猿猴一類的動物)、猱(猿屬)、猢猻」等字都如此。
  • 猴的成語歇後語大全
    【2016猴年話猴】猴的成語歇後語大全    羊歌盛世方報捷,猴舞新春又呈祥。猴,在中國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謂「申猴」。猴與中國人緣分深厚,自古便被視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徵。    尖嘴猴腮:腮:面頰。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長相醜陋。     殺雞嚇猴:殺掉雞來嚇唬猴子。比喻懲罰一個;警戒其餘。
  • 衣冠沐猴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衣冠沐猴,沐猴:獼猴。穿衣戴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其表而人品低下。出自: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近義詞有:沐猴而冠,衣冠沐猴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衣冠沐猴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衣冠沐猴(yī guān mù hóu)成語釋義:沐猴:獼猴。
  • 西夏壁畫上的美猴王很醜:尖嘴猴腮牙槽外露
    進入猴年了,「美猴王」又在人們心頭翻著筋鬥。中國對「美猴王」的一往情深由來已久,早在宋夏時期,「美猴王」便出現在其「粉絲」的畫筆下,比小說《西遊記》早了300多年——西夏壁畫上的「美猴王」其實很醜據史料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為了與中原大宋王朝分庭抗禮,稱他們家族是唐代李世民的後代。
  • 父親節短片《爸爸猴腮雷》引發網友共鳴,英文字幕暗含多個大V梗
    父親節前夕,一則叫《爸爸猴腮雷》的短片在網上火了起來,視頻《爸爸猴腮雷》這則短片播出不到一天,播放量已達400萬次。不少網友看後表示「搞笑又心疼」、「想起了我的爸爸」。像極了猴腮雷玩偶從那天起爸爸在兒子眼中就成了猴腮雷
  • 2016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被玩壞 猴腮雷紅綠燈表情包太魔性
    2016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被玩壞 猴腮雷紅綠燈表情包太魔性 (/9
  • 十二生肖簡短故事-猴
    孫悟空是猴類的傑出代表,只可惜被觀音點化後,頭上有了一道金箍咒,隨唐僧做了徒弟。雖有降魔鬥妖的傳奇,但終歸受制於人。在印度史詩《羅摩耶那》中,王子羅摩與妻子悉多生活平靜幸福,不料在一次森林突襲中,悉多被摩王羅瓦納掠走,後來,羅摩在神猴哈努曼的協助下,找回了悉多,並除掉摩王羅瓦納。
  • 猴年欣賞「猴」成語
    2016年是農曆丙申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猴年。猴年總要說些「猴」話題,故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成語中,搜列一些帶「猴」字的成語,讀起來倒也增加不少情趣,願與朋友們共享。  【猴頭猴腦】  原意是說像猴子那樣好動。
  • 透過成語沐猴而冠,來看世人對項羽的誤解?西楚霸王是個明白人
    沐猴而冠帶來的誤解,項羽是個明白人第一次見到「沐猴而冠」這個成語,是在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注釋中,當時在讀到這段時,第一感覺便是為項羽沒有聽從留在關中稱王的建議而感到惋惜,緊接著便對項羽處死提出建議的人感到不可理喻,縱使對自己有冒犯,但這樣的謀士留著用不可以麼?還是劉備禮賢下士的作風給人感覺更好些。
  • 農村俗話:「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怎麼看?
    兩腮無肉不可交,你怎麼看?「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農村裡的一句俗語,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但是這句話是不完整的,只是俗語中的其中一句,其原意是:「尖嘴猴腮黃臉婆,麻面青須水蛇腰,兩腮無肉不可交,矬子肚裡三把刀」。
  • 眾所周知的成語「沐猴而冠」暴露項羽最大弱點,到死項羽都不明白
    有一個眾多周知的成語,它就是「沐猴而冠」,其中暴露項羽一個最大的弱點,直到死前項羽都不明白!所謂「沐猴而冠」,表面的意思就是猴子穿衣戴帽,從裡子上來說,這根本就不是真人,用來譏諷那些愚昧無知、空有表面的人。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兩腮無肉不可交「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兩腮上不長肉的人,面相上給人一種城府很深的感覺。是個有心機的人,而且古代描寫奸詐小人時,會在他的面部進行誇張的敘述。因為過去的人認為,臉比較瘦的人比較精明,處事圓滑,甚至有些心狠手辣,跟這樣的人交往,很容易吃虧,一定要多加小心,不可不防。
  • 2016中國的猴文化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猴被喜愛和尊崇的程度非常高。我國自古官文化濃鬱,因為「猴」與「侯」同音,而侯為中國古代的爵位之一,人們渴望加官封侯,官運亨通,於是賦予猴一種吉祥、富貴的象徵意義。更有意思的是,猴通人性,智商明顯高於一般獸類,竟然有入朝為官的,而且還忠勇有加。張岱《夜航船》「弄猴」條:「唐昭宗播遷,隨駕有弄猴,能隨班起居。昭宗賜以緋袍,號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