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的相關成語及俗語

2021-01-18 美在民間剪紙藝術


          點擊上方「美在民間」免費關注訂閱          

每天為你更新不同的手工藝術:以剪紙為主,其他民間手工藝為輔。歡迎關注公眾號:meizaiminjian    

個人微信號:goodluck999666

投稿請將稿件發至:517042422@qq.com

猴的成語

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餘。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殺雞嚇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駭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

殺雞哧猴:見「殺雞駭猴」。

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

沐猴衣冠:同「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尖嘴猴腮:形容人的臉像猴子一樣醜陋,亦喻指其人沒有福運。

猴頭猴腦: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來的歲月

猿鶴蟲沙:出自《抱樸子》:"周穆王南徵,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唐代吳筠《玄猿賦》引作:"君子變為猿鶴,小人變為蟲沙。"比喻戰亂使人變非人和異物。後用以指陣亡將士和戰亂中的死者。

猿啼鶴唳:猿與鶴悽厲地啼叫。喻指哀怨之聲。

猱升猿引:像猿猴似的輕捷地攀登。

心猿意馬:出自漢代《參同契》註:"心猿不定,意馬四馳。"又見於佛經變文《維摩託車詰經菩薩品》。比喻心意像猿騰馬奔一樣胡思亂想,控制不住。或寫作"意馬心猿"。

殺雞嚇猴: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人就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或如《官場現形記》所說:"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後比喻懲罰一個人來嚇唬其他人。也作"殺雞駭猴"。

教猱升木:  語出《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朱熹《詩集傳》:「猱,獼猴也,性善升木,不待教而能也。」後指導人作壞事。

猴相關俗語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解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樹倒猢猻散:指大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隨之而散。比喻大人物倒臺了,依附者就失去靠山而散夥。

      猢猻入布袋:比喻山野之性受到約束。此語出自《景德傳燈錄》,有和尚問年代寂禪師:怎樣使學生專心學習?禪師回答說:"猢猻入布袋。"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記述道,詩人梅堯臣奉命編修《唐書》時對他的妻子說:"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 

    獼猴騎土牛:  喻指某人職位提升緩慢。語出《三國志·魏書·鄧傳》:「君,名公之子,少有文採,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

內容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告知)

美在民間(微信公眾號:meizaiminjian)

掃二維碼直接關注:

【聲明】本公眾號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學習與交流。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繫,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謝謝!


相關焦點

  • 猴年到了,有關猴的成語、典故和歇後語
    今年是猴年,關於猴的典故和民間俗語煞有趣味。  毛澤東生前對猴子頗有好感,他曾以猴自況「深山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自稱「有點猴氣,也有點虎氣」。  以猴為典入句或修辭,不自毛澤東始。有關猴子的成語典故、俗語諺語和歇後語源遠流長、舉不勝舉。如:  沐猴而冠《史記·項羽本紀》:「韓生勸項羽都關中,羽曰:『吾聞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乃燒宮室都彭城。韓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朝三暮四《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芋,曰:『朝三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悅。
  • 關於猴的成語典故與民間語言
    毛澤東生前對猴子頗有好感,他曾以猴自況「深山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自稱「有點猴氣,也有點虎氣」。他對孫悟空更是讚賞有加,主張對敵鬥爭要「學孫猴子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的策略,並多次以詩詞謳歌孫悟空的鬥爭精神,其中「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以猴為典入句或修辭,不自毛澤東始。
  • 巧用成語俗語為標題增輝
    成語和俗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等)都是人們在長期工作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凝練出來的重要語言材料。它們都具有生活哲理性強,生動活潑,人們喜聞樂見等特色。如果能恰當地運用於我們的標題,不僅能增強感染力和表現力,也能體現出作者的素養,歷來受到名家的喜愛。
  • 2019傳統豬年,為你整理的「豬」相關的成語,收下不謝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始於鼠生肖,終於豬生肖,十二年一個循環。十二生肖許多人從小就會背誦,也聽聞過許多與之相關的有趣故事,作為中國最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十二種動物身上有太多話題,2019為傳統豬年,給大家整理一份與「豬」相關的成語,豬成語,你知道幾個?
  • 猴的成語歇後語大全
    【2016猴年話猴】猴的成語歇後語大全    羊歌盛世方報捷,猴舞新春又呈祥。猴,在中國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謂「申猴」。猴與中國人緣分深厚,自古便被視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徵。猴文化是中國生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分支。下面,點燈帶大家一起看看那些關於猴的成語故事和歇後語,切身體驗一下猴文化。 猴年成語大全     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無可指望的未來歲月。
  • 豬的成語俗語
    有關豬的成語或俗語,多為貶義,這可能與豬生性懶惰、好吃懶做、形象不佳有關。  成語:  【狗彘不若】 彘(zhì):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語出]《荀子·榮辱》:「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也作「狗彘不如」。[近] 禽獸不如  【狼奔豕突】 形容人倉皇失措的逃跑,或壞人恣意摧殘破壞。
  • 與豬有關的成語、歇後語和俗語
    有關豬的成語或俗語多為貶義,這可能與豬生性懶惰、好吃懶做、形象不佳有關。  成語:  【狗彘不若】彘(zhì):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  【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也形容只能玩樂,不能共患難的朋友。與「狐朋狗友」同義。  【泥豬疥狗】比喻卑賤或粗鄙的人。
  • 悟空看了要淚崩:帶「猴」的成語沒好的?
    2016年是農曆丙申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猴」年。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成語中,有不少關於猴的成語,殺雞駭猴、猴年馬月、獼猴騎土牛、樹倒猢猻散……等一下,這些詞怎麼2016年是農曆丙申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猴」年。
  • 跟猴相關的吉祥詞少?尖嘴猴腮 殺雞儆猴 沐猴而冠
    猴年將至,最近大家是不是都在忙著備年貨呢?年貨除了吃喝玩樂,傳統的春聯、福字和紅包是不能少的。  明天,浙江美術館將按慣例開出春聯展——「玉宇金猴——丙申春聯展」,並送上美美的新年福袋。福袋中不但有書法家們寫的春聯和福字,還有美院設計師設計的紅包。
  • 俗語:「牛馬年,廣收田,猴狗年,饑荒連」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十二生肖在生活中用途特別廣泛,甚至在農村俗語裡面,也會記錄一些相關信息。跟某種生肖對應的某一年,究竟是風調雨順,還是災荒連連,村裡的老人們都能準確掌握。這是因為古代人們非常依賴土地,每年糧食能否豐收關乎一家人的生存,所以對土地的事非常上心,久而久之,一些人就發現了一些「規律」。很多地區都有這樣的俗語在流傳,「牛馬年,廣收田,猴狗年,饑荒連」,這是啥意思呢?
  • 猴年欣賞「猴」成語
    2016年是農曆丙申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猴年。猴年總要說些「猴」話題,故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成語中,搜列一些帶「猴」字的成語,讀起來倒也增加不少情趣,願與朋友們共享。  【猴頭猴腦】  原意是說像猴子那樣好動。
  • 數字成語俗語中的傳統文化和有趣的民風民俗(之五)
    在眾多的成語和俗語中,有許多是含有數字組成的,而在這些數字成語俗語裡,又有不少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趣的民風民俗,雖然耳熟能詳,知其大概,但是認真品味一下,還真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為此,筆者選擇了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胡說八道。
  • 衣冠沐猴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衣冠沐猴,沐猴:獼猴。穿衣戴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其表而人品低下。出自: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近義詞有:沐猴而冠,衣冠沐猴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衣冠沐猴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衣冠沐猴(yī guān mù hóu)成語釋義:沐猴:獼猴。
  • 語文易錯、重點字詞、成語、俗語詳細解釋,全是抓分項,不容錯過
    選擇題型就是搶分的關鍵點,選擇題型一般都包含字詞正誤選擇、成語的理解運用、病句正誤判斷,順便夾帶語文文學常識的積累、還有語序的選擇等等題型。雖然有差不多有固定模式,但是這些考的還有一個細心程度,一不小心就會錯失細節丟分。所以多多掌握這些相關知識點,對語文學習是有極大幫助的,考試成績也會大大提升。以下是語文易錯、重點字詞、成語、俗語詳細解釋,全是選擇題的抓分項,學生不容錯過!
  • 中國「猴」文化:民俗、典籍、成語歇後語中常見
    金羊辭舊歲,福猴迎新春。猴,在中國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謂「申猴」。猴與中國人緣分深厚,自古便被視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徵。猴文化是中國生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分支。猴年將至,讓我們來說說中國文化中的那些「猴」。  語文課本裡的猴  最早帶給我快樂的猴子不在動物園裡,而在集市上。
  • 【羊年說羊】與羊相關的成語
    羊年到,吉祥到,跟羊相關的成語還真不少。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學習一下跟羊有關的成語。這個成語出自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也作羊腸小道。《老殘遊記》第八回:「這路雖非羊腸小道,然忽而上高,忽而下低,石頭路徑,冰雪一凍,異常的滑。」鄧拓《陳倉道上》:「原來的山道現在還看得見,那真可以說是羊腸小道啊!」
  • 俗語:「羊馬年忙種田,放備雞猴餓狗年」這話有什麼含義?
    俗語:"羊馬年忙種田,放備雞猴餓狗年"這話有什麼含義?雖然在農村流傳了許多古老的俗語,但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對人們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有些是基於一些有的沒的的意思和象徵,「羊馬年忙種田,防備雞猴餓狗年」就是這樣的一句俗語。
  • 俗語「牛馬年,廣收田,狗猴年,饑荒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因為牛馬,是擅長耕種,拉車的動物,與他們相對應的年份就預示著會有好收成;而狗猴這兩種動物,都是嬉戲的玩主,古人認為這兩個年份都不會有好收成,會出現饑荒。那麼事實如何呢?好年景出現在牛馬年,會認為是好年運的原因;壞年景,發生在狗猴年,就會被認為是受狗猴的影響。所以就出現了「牛馬年,廣收田,狗猴年,饑荒連」的俗語。事實上好年景和壞年景,哪裡能是這些動物所能影響的;種植技術,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才是決定豐產或者歉收的決定因素。
  • 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居然是成語 是不是成語如何界定?廣西專家這麼說
    最近,一個關於成語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挑戰不可能》中「翻車」,他沒想到喝西北風、阿貓阿狗、加減乘除等也是成語。8月26日、27日,記者在網上發起關於成語認知的調查問卷,對照央視給出的成語真假答案,發現超半數受訪者都選錯了。如何辨別和界定成語的真假?未來網絡熱詞會不會也成為成語?對於阿貓阿狗、等米下鍋等詞語被定為成語,專家學者怎麼看?
  • 農村俗語「牛馬年,廣收田,狗猴年,饑荒連」啥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數千年的耕種歷史中,農戶們根據作物的生長,天氣的變化總結了一套農諺俗語。這些俗語中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和願望,而且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一般來說這類俗語具有群眾性、鮮明的口語性和通俗性。而俗語又是口語的東西,因此平常聚在一起不免要聊上兩句,並且使用頻率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