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不清楚,除了舌頭還要分析很多原因

2021-01-09 陽光語言矯正

俗話說,鑼鼓聽聲聽話聽音,如果你的孩子說話大舌頭,一定會吃虧,會讓人輕看一眼,甚至被人瞧不起,尤其對於孩子來說,語言是自我成長,認知覺醒,性格塑造的基石。未來的溝通交流,情感表達的最佳工具。

一個10歲的孩子,說話發音嚴重偏離正常水平,很多音都發不準,孩子媽媽說,因為說話大舌頭在學校裡經常打架,總是被叫家長,現在媽媽已經成為學校的新聞人物了。孩子的生活,家庭的和睦全被大舌頭毀了,該怎麼辦呢?

舌頭不是主要原因

生理上的舌體過大、過寬、過厚導致說話不清晰的狀態。而我目前接觸的人群中,絕大部分並不存在生理問題,都是發聲控制不佳導致的,用專業的術語解釋,排除其他生理或病理原因,這些都是屬於構音障礙,但是構音障礙的原因分析起來比較複雜,與其他語言障礙都有交叉伴生現象。

但是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為什麼說話總像含著舌頭,顯得笨拙,發音不準呢,是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發音錯誤都是舌頭的錯,以為生理上的舌體過大、過寬、過厚導致說話不清晰的狀態。但是,從我們目前接觸的人群中發現,絕大部分並不存在生理問題,都是發聲控制不佳導致的。

其他原因有哪些

孩子的構音障礙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障礙,原發性語言障礙包括發育性語言延遲、表達性語言障礙和接受性語言障礙及混合性語言障礙,繼發性語言障礙繼發於聽力喪失、腦癱、智力障礙、孤獨症、身體語言問題及語言形成後獲得性腦損傷等。

大多原發性語言障礙病因尚不明確,有報導一些相關的影響因素,比如語遲家族史、男性、早產及低體重出生兒、聽力障礙、宮內及圍產期高危因素、不良的語言環境等,而其它因素包括父母教育水平等仍存在爭議。

雖然語言障礙的孩子有這些相關的危險因素存在,但並不確定與每種因素有明顯的相關性,導致語言障礙的病理機制仍不清楚。對語言障礙家族史的研究,發現語言障礙與某些基因有關,語言障礙的易感基因與其表型之間的相關性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仍有爭議中。

還有部分孩子找不到語言障礙的原因,評估檢查也顯示正常,沒有發育遲緩,也無聽力障礙、更無身體因素及腦損傷或其他神經心理疾病,很孩子排除了孤獨症,精神發育遲、社會及情感因素的影響等,依舊不能獲得語言習得能力,這些可能需要從原發性語言感受、語言表達、或語言感受和語言表達混合的缺陷方面進行尋找原因。

預防語言障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1、發音器官缺乏鍛鍊

很多構音障礙出現比較多,很常見的原因是構音器官的肌肉發育落後,功能不足。很多老人溺愛下一代,為了孩子消化方便,直到兩三歲時,仍然給孩子吃精細、糯軟的食物。因此,口腔內部和面部肌肉得不到鍛鍊、咀嚼能力越來越弱,不僅損害牙齒的健康,也會嚴重影響語言發音的清晰度。

2、家長的錯誤示範和影響

父母語音有缺陷,或有某種語言障礙,孩子也會同樣模仿,形成錯誤的發音習慣,比如爺爺奶奶說廣東話,爸爸說普通話,而姥姥說的是東北話。這樣複雜語言環境下,對於孩子早期語音模仿影響較大,那麼孩子早期萌話時期,就會經常混雜著很多讓人聽不懂的詞語和發音。

3、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聽力障礙或家庭語言環境刺激不足等等,都值得注意,

相關焦點

  • 舌頭尖和舌頭圓的寶寶說話早晚有區別?別錯過語言發育萌芽期
    文/奶球(原創,歡迎轉載分享)有些地方的老一輩有這樣一種說法:舌頭尖的寶寶說話早,能說會道,舌頭圓的寶寶說話晚,笨嘴笨舌,難道真的是這樣的嗎?媽媽開始專門騰出時間教七月學說話,可越是著急,七月越是沉默不語,大多數時候七月都是只有動作,指指點點,卻不願意開口。媽媽聽老人們說,會不會是舌頭有問題,就仔細查看七月的舌頭,舌頭尖尖的,沒有問題,媽媽又帶七月去測了聽力,一切正常。
  • 大舌頭說話很不好,怎麼訓練呢?
    說不清楚話、吐字不清晰是很多語言問題的共同特徵,大舌頭也不例外。但是大舌頭和其他語言問題有些不同的是,他影響的不是單個的字音,而是很多的方面。有的語言問題也許只影響到孩子說平翹舌音,或者影響在某些字音上的準確認識。但是大舌頭不同,他既影響單個的字音,也影響多方面的字音。
  • 本該口齒流利的孩子,為啥現在說話不清楚?矯正能起作用嗎?
    例如,區分語遲兒童和正常兒童的一大特徵就是看兩三歲的孩子能不能弄清楚「你我他」之間的關係,知不知道「我是誰」。當孩子明白這些,他基本的語言邏輯也就成型了。所以,兒童說不清楚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字音表達上的不清楚這一種是最為常見的發音問題,主要體現在孩子對個別字音、個別音系、多音系等的不清楚。
  • 孩子發音不清 未必是舌頭短
    阮毅介紹,乳牙的礦化程度比恆牙差很多,更容易被腐蝕。第一乳磨牙靠近牙齦的位置(牙頸部)又有一個明顯的縮窄,比牙冠部細。於是第一第二乳磨牙之間的縫隙就非常容易有食物殘渣嵌入,這個位置發生齲壞的機率很高,也很容易發展成牙髓炎。如果牙髓炎不治療,繼續發展就可能造成牙齦「膿包」,繼而影響恆牙的萌出。
  •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排除疾病因素,幾個妙招,助力孩子吐字清晰
    其實一開始家長都沒有太在意,畢竟孩子還在學習的過程中麼,慢慢就好了,然而到了2歲的時候,孩子說話還是含糊不清的,家長一下子就慌了。特別是有同齡寶寶做對比的情況下,孩子的異常太過明顯,讓家長們不得不重視起來。那麼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淅,是生理原因,教育原因,還是我們最不想見到的疾病原因呢?
  • 說話不清楚嘴裡像含著東西鼻音重,這個孩子怎麼了
    這位阿姨說話太幽默了,語言有缺陷,還能這麼樂觀的孩子不多見,一定是受父母影響,從小吃可愛長大的。不管怎樣,語言是人的第二張臉,字正腔圓、口齒伶俐才不會影響「言值」。雖然沒有見到那個孩子說話的樣子,但是我們可以猜測,很大可能是構音障礙,要想明確一點,需要參考幾個依據:1、孩子萌話時間。2、小時候沒有過和發音相關的疾病。
  • 寶寶說話晚是沒有剪舌根麼?醫學上這樣解釋,老人們請住手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礎,人體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開口說話,這本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可是不少家長卻反映寶寶到了說話的年齡遲遲不開口,簡直是如坐針氈,老一輩人認為是沒剪舌根,真是這樣麼?
  • 看看孩子的舌頭,這種形狀一定要注意
    1、影響吃奶 正常餵奶的話,寶寶正確的銜乳姿勢是用舌頭墊在牙床上吸奶。 而舌系帶太短的寶寶,舌頭沒有辦法伸長,娃的牙床容易直接咬媽媽的乳頭。
  •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家長做到這3點,寶寶口齒伶俐說話溜
    在育兒節目《育兒大師》中,我看到了一個叫嘚嘚孩子,2歲零7個月還不太會說話,一句整話都說不清楚。這種情況下,我想大部分家長應該都會很著急吧,畢竟按照正常的情況,2歲半的孩子應該已經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了,但嘚嘚卻還不會說話!結果孩子的爺爺不僅不著急,而且還鼓勵孩子用「手語」交流,還特別驕傲地說:「我們孫子可聰明了!會好多手語!」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為什麼「花舌頭」的狗狗,很多人都搶著養?原因有5個
    很多人在養狗時會張開狗的嘴,看看狗的舌頭是什麼樣的。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些人特別喜歡花舌頭的狗,那為什麼人們喜歡花舌的狗呢?其實是有原因的。讓我們來看看:1.「花舌」狗被認為是好獵犬老一輩總結了許多在山上獵狗的經驗。
  • 寶寶舌系帶過短,到底該不該剪?做手術的最佳年齡?
    很多人會以為舌系帶短就是舌頭短,這是錯誤的認識,舌系帶俗稱「舌筋」,是舌頭下面與口腔底部間黏合的一片薄膜,起到固定舌頭的位置作用,與舌頭靈活運作有密切關係,如果長的太短了,就會導致舌頭向前伸,向上抬困難。舌系帶過短是小兒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曾經有報導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四。
  • 寶寶吃東西不愛嚼,是因為這個原因!
    原標題:寶寶吃東西不愛嚼,是因為這個原因! 桃子2歲了,一次媽媽帶她到朋友家玩,朋友給她們做的麵條,結果桃子跟本不會吃麵條,一吃就卡在嗓子眼,臉憋得都紅了。媽媽只好把面切成小段讓她吃。
  • 如果寶寶舌頭長這樣,媽媽要注意了!
    你說這天氣越來越熱也就算了,沒啥事就不出門唄,和寶寶一起快樂宅家不也挺好的。沒想到孩子宅家,也容易出狀況。最近後臺已經收到好幾位媽媽的留言了,說這天氣越來越熱,自家娃也開始出現各種狀況。要麼是每天追著他吃飯,結果他只肯吃一點點,這胃口呀,是一天比一天差。要麼就是寶寶拉肚子,一天得往廁所跑好幾趟,看他虛弱的樣子真讓當媽的難過。
  • 孩子五歲多依舊口齒不清,大舌頭怎麼沒有受到家長重視?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們表達技能還不熟練,說不清楚又要努力說話的樣子實在萌死個人。但有的家長會產生擔憂:孩子從小說話就這樣,這大舌頭以後會不會越來越嚴重?也有一些家長認為用不著杞人憂天,孩子長大後自然會好的,不當的幹預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說話的興趣。兩邊好像都有一些道理,我們應該聽誰的呢?相聲界裡有句話叫「說話不清如鈍刀子殺人」,意思是說口齒清晰在舞臺上的重要性。
  • 寶寶兩歲半,很害羞不肯開口學說話
    其落後的原因,據我分析有三個:一是,由於成人跟孩子說話的方式造成的。可以肯定地說,你們平時跟寶寶說話的方式還停留在對1歲以下的孩子說話的方式:就是習慣了問寶寶什麼東西在哪裡?如:寶寶那個是小豬啊?孰不知,當你如此問話的時候,無形中已經剝奪了寶寶說話的機會,因為她只要用手指就可以了,不需要用語言回答,語言表達的能力自然就停滯得不到發展了;二是,帶養人對孩子的教育目標不統一。
  • 寶寶聰不聰明,看嬰兒時期就知道了,這些表現多數「天生」高智商
    剛開始寶寶比較的小的時候,還沒有什麼感覺,到了寶寶大的時候,手上漸漸有了力度以後,晶晶就受不了了,太疼了,而寶寶不僅揪頭髮,還玩出了新花樣,開始各種玩頭髮的小活動,晶晶對此很無奈,對寶寶進行了幾次思想教育工作,但是寶寶又聽不懂還是依舊為所欲為。不僅如此,除了晶晶的頭髮,其他玩具,只要在寶貝的手上,就免不了拿來玩弄一下,那雙小手一刻都沒有空閒下來的時候。
  • 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家長要掌握方法善引導
    有時候發現自己家的寶寶開口說話模糊不清,即使我們很努力去重複的去叫他,可是寶寶還是十分懵懂無知的樣子,持續了很久了寶寶發音還是不清晰,難道是自己家的寶寶出現問題了嗎?"一般來說,寶寶每個時刻都在為學習語言做準備,通常來說再寶寶一歲左右就進入學習語言的高峰期,這個時候就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通常情況下,這時候的寶寶開始哼哼唧唧發音,開始模仿周圍的人所說的東西。
  • 「嘶~」,吃飯咬到舌頭、腮幫子是想吃肉了?不一定!
    邊吃飯邊說話,這是咱們中國人吃飯的一個普遍習慣,一心二用,既要吃東西,又要說話,結果就是舌頭忙不過來,就會咬到「舌頭」。所以呢,吃飯時,儘量不要說話的好,因為不僅容易咬舌頭,還會被食物嗆到氣管。像這樣邊吃飯邊說話,偶爾咬到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好好的吃著飯還經常咬到,動不動就咬了,你可要小心了!就得注意以下幾點!
  • 2歲寶寶學說話有障礙,你的寶寶也遇到這個問題了嗎?
    、有的說寶寶學習說話很吃力,有的說寶寶只願意說單個的詞語,不會說短語......語言具有社會交流、學習技能、傳遞信息、調節情緒等功能,對於寶寶來說語言發育尤為重要。針對發來的問題,我幫您一起分享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