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天地山川河流充滿著神秘的力量,為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先民們「拜天敬地」祭祀「五嶽四瀆」。「 五嶽」我們都很熟悉,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四瀆」是中國古代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東瀆淮河,南瀆長江,西瀆黃河,北瀆濟水。
歷經了歲月的星移鬥轉和大地的滄海桑田,五嶽三瀆雖有所改觀但仍貫穿於古今,只有北瀆「濟水」神龍見首不見尾,消失在了茫茫的時空之中……今天,「賢聊聊」就和大家說說這條神秘的河流——濟水!
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的太乙池,水源先是以地下河的形式向東潛流70餘裡,在濟源的「濟瀆池」、「老龍潭」湧出了地面。當濟水流經黃河時,因為不願意與黃河合二為一,它又一次潛入了地下,一直流到河南滎陽境內才倔強的浮出了地面,滾滾清流越過黃河而不渾濁,這一現象讓人嘆奇!濟水繼續東流途徑河南原陽時,它又任性了一把,忽然毅然決然的鑽進了地下,到了山東定陶,才第三次譁啦啦的泛起了波浪。
濟水好有個性,想出來了,就歡快的露個臉兒,不想見人了,就默默的在地下潛行,它活的率性、頑皮、而又自我。這條有趣的河流三隱三現,穿越了河南、山東兩省,最終百折入海。卓爾不群的濟水,如同古代的隱士,有閒情雅致時潛形於山林,風雲變幻時入世建功立業!
祭祀「五嶽四瀆」的傳統始於周代,漢代時被列為國家禮制的重要內容。河南現存的最大古建築群——「濟瀆廟」就是歷代君王祭祀濟水的場地,也是古「四瀆」中唯一一處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
由於濟水三次潛入地下,基本上不與其它的水流匯合,再加上它距離泥沙含量巨大的黃河又比較近,在歷史上濟水曾經多次出現旱塞和被黃河水入侵,奪走河道的情況。清鹹豐五年,黃河的又一次大規模決口,終於浩浩蕩蕩的吞沒了濟水,古老的濟水就這樣從中國地圖上徹徹底底的消失了…… 從此,世上再無濟瀆,我們不禁感嘆,原來一條河流也會失去自己的生命?
濟水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了,但這條大河所流淌過的地方卻記得它曾經來過——濟源、濟陰、濟寧、濟南、濟陽,這些城市的記憶中,有濟水的一波三折,有濟水的浪花朵朵,濟水一去不復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