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世界

2021-01-09 騰訊網

很懷念小時候,那時報紙、雜誌、電視和廣播是我們的燈塔,圖書館是我們的星辰大海。那時我們的記憶力好於體力,沒有雲存儲,只有腦迴路。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369天的第373篇原創文章

很多個周末沒有靜心回歸大歷史系列了。

大歷史系列已經一路從宇宙大爆炸時期、銀河系形成時期、太陽系形成時期、地球的誕生時期講到人類的誕生時期了,而進駐到人類文明時期,我們將會按照「七乘八歷史模型」來結構性的推進。(詳情參見:構建知識體系)

什麼是「七乘八歷史模型」,七即七大領域,八為八大時期。

七大地域的邏輯是依次是從中國,一路往西,

分別是:

長江黃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兩河流域及伊朗高原

尼羅河流域

地中海流域

美洲流域

澳大利亞地區

七大地域相當於形成了坐標系的縱坐標,而橫坐標就是時間軸。

橫坐標就是八大時期。八大時期是由中國的歷史推演而來,八大時期記憶起來就是四起四落。

一起:夏商西周時期(約前2070年-前771年)約1300年;

一落: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前771年-前221年)約550年;

二起:秦與兩漢時期(前221年-220年)好記好記,約440年;

二落: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220年-581年)約360年;

三起:隋唐時期(581年-907年)約326年;

三落:五代十國遼宋夏金時期(907年-1206年)(也有苟延殘喘多年的,忽略不計)約300年;

四起:元明清時期(1206年-1911年)約705年;

四落: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

這一周的大歷史系列,就將會正式開始聊「七乘八歷史模型」的整個世界的歷史。

先要說明一下的是,「七乘八歷史模型」的文章,先不聊具體的細節,也不剖析到歷史的細緻的橫截面裡面去,而是從框架和結構上走進相應的時期,對應的各個地域的歷史大綱。

今天,我們先跳過「一起」和「一落」,直接來看秦漢時期的世界版圖,因為這個時期,最好記。

秦漢時期,歷經440年,起始於前221年,止於220年。這個時期,你眼前可以呈現出《漢武大帝》《楚漢傳奇》這些電視劇的畫面了。

那麼,秦漢時期的世界各個地域都是什麼樣的呢?

//

秦漢時期的四大帝國

//

在秦漢時期,世界坐擁四大帝國,分別是長江黃河流域的漢帝國、印度河流域的貴霜帝國(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綿延至裏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的安息帝國(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地中海流域的羅馬帝國。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四大帝國的時間跨度對比:

秦漢時期:前221年——220年;

貴霜帝國:公元55年——425年;

安息帝國:前247年-公元224年;

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西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東羅馬帝國:476年-公元1453年)。

我們都知道的是,漢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是彼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

我們現在從中國到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坐飛機也就十幾個小時,很快就到了。可是在沒有飛機,沒有火車,沒有通訊設備,交流基本靠走的公元一世紀左右,中國人想要到達古羅馬是很難的。

那麼,這兩個國家當時彼此知道對方的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知道有中國存在的只是極少部分羅馬帝國上層的學者,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專門生產絲綢的國家,他們管這個國家叫「賽裡斯」。之所以有這種認識,是因為西漢開闢了絲綢之路,大量中國絲綢源源不斷的運往羅馬。

只是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兩大帝國隔著千山萬水,信息不通。羅馬學者對於中國的認識也只是片面的。

但是這兩個彼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卻終沒能實現往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夾在漢帝國和西羅馬帝國之間。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圖:

這是一張公元一世時的地圖,標綠者為當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標紅者為中國東漢王朝,中間隔著的是粉色的安息帝國和黃色的貴霜帝國。

最昌盛時期的貴霜帝國如下圖:

作為當時世界上僅有的兩個強大帝國,他們都曾經互派出使者,試圖進入對方的領土建立聯繫。但是問題就出在隔在兩大帝國之間的安息帝國身上,安息對於羅馬帝國和中國東漢王朝的地理方位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因為安息位於兩大帝國之間,靠吃兩國的中轉貿易生存。他們特別害怕羅馬帝國和中國東漢一旦建立直接聯繫,將會對安息帝國的生存造成威脅,所以安息人會千方百計阻止兩國使者進入對方領土。

中國東漢最接近羅馬帝國的一次是甘英出使大秦,《後漢書·西域傳·安息傳》記載,甘英已經快進入了羅馬帝國的邊界了,卻被安息使者一句「前方路難行,有生命危險」給嚇了回來。

而公元166元,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派出的使臣已經到達了漢朝的疆界,卻因為沒有得到漢朝的任何反饋,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只好半路折回。

同樣的事情後來又發生在公元226年和284年,羅馬帝國來的使者在漢朝邊境地區得不到任何接見的信息,只好返回。

中國和羅馬帝國真正意義上建立聯繫還是在後來的唐朝時期,來自於東羅馬帝國(拜佔庭)的使者見到了唐太宗,兩個國家才算是正式建立了官方往來。

這裡,我們還要小小的對比一下最強大的羅馬帝國和漢帝國:

土地:羅馬的600萬平方公裡,漢朝 650萬平方公裡。兩個帝國的規模大致相似。

人口:羅馬7000萬,漢朝8000萬,在人口規模方面漢朝略佔上風。

制度:羅馬是奴隸制,擁有15%的奴隸,這些人不允許上戰場。漢朝:封建制度,採取耕戰的方式戍邊。制度上漢朝先進。

軍隊:羅馬擁有15萬名軍團士兵,23萬名輔助人員,但是羅馬以及這之前經歷的最大戰役出動了6.8萬人。

漢朝擁有軍隊70萬人,在這之前的秦趙曾進行75萬人作戰規模,漢朝也曾出動過30萬人。軍隊和作戰規模上漢朝領先。

經濟:羅馬的經濟主要靠朝貢和掠奪。漢朝的經濟主要靠農業供給。從這方面看漢朝的持續性似乎更強。

戰術:羅馬人喜歡激戰,也就是正面激戰。漢朝人喜歡戰術,之前的白起和韓信都是利用戰術以少勝多,尤其是他們還有《孫子兵法》。戰術上漢朝勝一籌

兵種:羅馬以步兵、海軍和攻城機械為主。漢朝以重騎兵和弩兵為主。而且在兵器上漢朝發明了馬鐙和多發弩,這對於羅馬的步兵打擊非常大,而羅馬的攻城機械在沙漠地帶用處不大。

回頭,我們會單獨再拿一篇文章說一說,如果要是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搭打起來,誰能贏。

說完了當時四大帝國之間的關係,那麼,秦漢時期的其它地域,都處在什麼樣的歷史階段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秦漢時期的尼羅河流域的非洲、美洲、澳洲。

先來看一下秦漢時期的非洲。

//

秦漢時期的非洲

//

此時,非洲北部被強大的羅馬帝國佔領,而撒哈拉沙漠往南的廣大地區,分布著黑人各族建立的小國家,至少有30多個。

//

秦漢時期的美洲

//

秦漢時期的美洲,要多說幾句了。

美洲古代發現過三個文明: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瑪雅文明處於公元前5世紀到14世紀,主要處於墨西哥南部和瓜地馬拉,由於未知原因而走向衰落。阿茲特克文明處於是14世紀到16世紀,主要位於墨西哥中部,後被西班牙人打敗。印加文明處於公元11世紀到16世紀,主要位於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包含秘魯、智利、厄瓜多和哥倫比亞等),後被西班牙人打敗。

而秦漢時期的美洲,就是處在瑪雅文明時期。

相比於其它地域來說,古代美洲,被歷史學家們稱作「拉美古代歷史的千年孤獨」

因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美洲都未曾和其他大陸有過接觸,據考據美洲古代有9000萬到1.1億的土著人口,這是千年孤獨的最後黃昏,後來的西班牙人,既帶來了歐洲和殖民,同時天花和獵槍的夾擊讓土著所剩無幾。

美洲大陸被完全徵服比想像中來得快,西班牙人用550人和16匹馬,用時二年擊敗了阿茲特克帝國,又用小股部隊(不到200人)打敗了印加文明佔領了秘魯,美洲的古代歷史就此終結,千年孤獨結束得異常迅速。

二個土著文明相對歐洲文明的落後程度,幾乎是全方位的落後,火藥技術和冷兵器的技術差距,帝國和部落的組織差異,冒險和封閉的制度差異,這降維打擊的深刻與慘烈,是孤獨歷史未曾感知又無法迴避的。

//

秦漢時期的澳洲

//

而秦漢時期的澳洲,則是一片荒蕪。

這個時期,美洲大陸還沒被發現,澳洲就更無從談起了。

但你可能會說,澳洲,四面環海,面積遼闊,物產豐富,可以說區位條件得天獨厚。和亞洲相距不遠,與亞洲南部的印尼僅僅一水之隔,但為何在古代卻是長期荒無人煙?

為何古代亞洲人沒有大規模遷居過去?為什麼如此一塊物產豐饒的土地,在歷史上卻長期荒無人煙,被世界所遺忘?

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明天的大歷史系列,我們就單把澳洲拿出來,講一講這背後的原因。我們也就省了很多筆墨,因為直到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先後到達澳洲之前,澳洲幾乎一片荒蕪,所以,我們講到元明清時期之前,都不能太在澳洲上著筆墨了。

//

秦漢時期的印度河流域

//

最後,還要再簡單說一下秦漢時期的印度河流域。

貴霜帝國只是挨了一點印度河的邊,而彼時的印度是一個什麼樣的歷史階段呢?

和非洲一樣,秦漢時期的印度地區還是一群小國,一個花式被錘的地區,為守住一畝三分田都要打破頭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意義上的印度是英國強行塑造的,古代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印度到現在都沒統一語言,也是奇葩,拍一部電影,全國都得準備十幾種語言版本。

以上就是今天的大歷史系列了。

希望今年的日更,能有更多的周末留給大歷史系列。

-END-

點擊原文,查看已日更的300篇文章~

作者:申鶴

國士無雙影視工場 創始人&CEO

個人公眾號「不在圈子裡」

每天更新和創業、影視、大歷史、生活相關的原創文章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插圖秦漢兒童史》:重拾秦漢社會的遺珠
    從王子今新近出版的《插圖秦漢兒童史》一書中,我們首先發現「秦漢兒童」命題之巧妙。秦漢乃大一統帝國的初創期,兒童則為個體生命的初始狀態,二者在「初生」含義上重疊相通。該書通過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兒童,輻射其所生活的社會空間與時代精神,為其賦予了更深厚的社會、文化與思想含義。
  • 秦漢時期,丞相與相國,誰的地位在朝廷中更尊重
    秦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不過期間也有變化。西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與大司馬、丞相為三公;哀帝時,以大司馬、大司空、大司徒為三公;東漢光武帝以太尉、司馬、司空為三公。這些改變,自然不僅僅是名稱上的變換,主要反映了當時政局的變化以及加強皇權的需要。
  • 《史話新疆》第3集:秦漢一統
    秦漢時期
  • 墓葬研究工作坊︱秦漢墓葬的墓主判定;高句麗墓葬研究的反思
    劉瑞:時代、級別與墓主——從曹操高陵說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瑞以《時代、級別與墓主——從曹操高陵說起》為題,對歷史時期尤其是秦漢墓葬的墓主判定方法論進行了討論。結合近年公布資料看,劉瑞從田野考古工作、資料刊布和系統研究等三個層面,認為秦漢考古形成的時期大體在上世紀60年代前後。
  • 秦漢、賀軍翔兩代偶像對陣《寒武紀》(圖)
    秦漢、賀軍翔兩代偶像對陣《寒武紀》(圖) 2016-12-20 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寒武紀》20日舉行媒體探班,拍攝秦漢在酒吧的一場戲
  • 林青霞和秦漢的愛情讓人扼腕嘆息,結局卻無可避免
    林青霞和秦漢有著什麼樣愛情故事呢?讓人扼腕嘆息呢?林青霞給觀眾留下了多個經典熒幕形象,相比於許多女星,她事業是成功的。但在愛情之路卻非常坎坷。這一切根源於她與秦漢23年的感情交織。因拍處女作《窗外》而與秦漢相識,那一年秦漢26歲,已婚。
  • 《滾滾紅塵》重映林青霞閃亮登場,可網友更關心秦漢為何不在場?
    當年44歲的秦漢和36歲的林青霞在影片中聯袂主演,已經不再年輕的他們依舊讓影迷們為之心動!影片內容影射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感情糾葛,是對作家張愛玲的致敬,同樣有才氣的林青霞對於女主人公沈韶華的演繹十分到位,尤其是她身上那一股子決絕而又不容輕視的模樣像極了孤芳自賞的張愛玲。
  • 秦漢祭祀祖先不焚香 敬神、祭鬼有不同(圖)
    秦漢祭祀祖先不焚香 敬神、祭鬼有不同(圖) 2015-03-06 10:02:39來源:山西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祭祀用焚香,在古籍中所見,最早見成書於西晉時期,講述漢末三國事跡的《江表傳》,其中說東漢末期交州刺史張津「嘗著絳帕頭,鼓琴燒香,讀邪俗道書」。這兒的燒香是燒香以燻呢還是燒香禮拜呢,學者普遍認為是後一種,因為前邊還有「舍前聖典訓,廢漢家法律」的話,可見和中土是迥異的風俗。
  • 秦漢官職、爵位的簡要介紹
    秦漢的官制是古代官制的藍本,筆者今天根據班固的《漢書》整理一些秦和西漢重要的官職加以說明,讓讀者可以更加了解秦漢官制的大概情況。1、相國、丞相:秦朝設立的官職,佩金印紫綬,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漢高祖劉邦的時候設立丞相一人,漢高祖十一年丞相改名為相國,佩綠綬。
  • 讀顧頡剛《秦漢的儒生與方士》,原來如此
    其實也是秦漢的方士和儒生為了適應統治者的不同階段的需求,用【五德始終說】來編排各種古史系統的習慣行為。那怎麼儒生們怎麼就成了算命的了?1,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在大一統的社會背景下,運用陰陽五行的思想,創立政治學說和政治制度,來為秦漢時期各個歷史階段的統治集團服務。
  • 秦漢與羅馬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前言《歷史的終結》作者福山近年來多次撰文指出,中國制度具有「強大的國家能力」,中國從秦漢開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國家」,先於歐洲1800年[1]。與秦漢同時是羅馬。歐洲史上,凡是追求建立大規模政治體時,無不以羅馬為精神象徵。從查理曼大帝到神聖羅馬帝國,從拿破崙到第三帝國。就是在今天,世界秩序還被人視為「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2],其詞源正是「羅馬治下的和平」(PaxRomana)。
  • 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讓文物更生動 讓歷史更靈動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史凱強 楊璐) 讓文物「活起來」,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對文物資源進行保護開發的同時,利用數位技術對文物進行復原,嘗試開發系列文創產品,拉近了人和歷史的距離,也讓秦漢文化更好走向全世界。
  • 中國轉型時期的歷史特徵
    先秦(遠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時期;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對整個中國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從分封制、宗法制逐漸發展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 【穩就業進行時】陝西西鹹新區秦漢新城:上千崗位!就等你啦!
    薪資待遇:8000—15000元招聘信息聯繫人:劉嶽聯繫電話:***********郵箱:liuyue@hugobiotech.com工作地點: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秦漢文創大廈>6.陝西星河灣酒店有限公司公司簡介陝西星河灣酒店有限公司位於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蘭池大道中段。
  • 談談三國時期各國的法律修訂:曹魏的法治觀念意義重大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自秦漢以來的大一統割據被破壞,中國進入了封建割據混戰的分裂時期。激烈的兼併戰爭最後建立了魏國、蜀漢、吳國三個政權,這便是三國時期,本文來主要聊聊三國時期的法律。
  • 沒嫁秦漢,和富商老公又屢傳婚變,林青霞寂寞?闊太的幸福你不懂
    更傳她和秦漢迅速複合,結婚證都領了。小道消息害死人,秦漢都表示很震驚:我怎麼不知道我再婚了!2019年,林青霞被拍到與西裝帥哥貼面熱吻,似乎又佐證了婚變的說法。外界爭議不斷,林青霞從未正面回應過。如今的林青霞確實無需在乎這些流言蜚語。美人掙錢易提及林青霞,逃不過一個「美」字。
  • 戰國時期的秦國人鑄造出了中國第一枚最原始,最笨拙圓形方孔錢
    從戰國中期「半兩」錢的出現,再發展流通到秦漢兩代。「半兩」錢,它在各個時期的大小、輕重、錢文以及樣式都發生了比較懸殊的變化。如果我們把這一時間段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半兩」錢按照大小順序堆疊起來的話,堆疊物就會猶如一個上小下大的寶塔。
  • 六朝時期禮儀已滲進交際的各個領域,宋元的交際禮儀有哪些不同?
    秦漢以前的情況,文獻不足難以詳究,魏晉以後言文分歧的痕跡才逐漸凸顯出來。另外,短書雜記大量產生,佛經譯本也不避俗語,那裡面常常可以遇到當時的口語詞和口語詞義。所以,六朝時期交際的言語禮儀中的一部分,與當代對應部分相近如當時見面問好語為「溫涼、寒溫、寒暑」等,與當今的「寒暄」何其相似。此外,這個時期所產生的避諱的言語禮俗,從運用領域看,也和當今相近。例如關於解手的諱稱便是如此。
  • 朔州發現215座古代墓葬,年代初步確定為戰國至遼金時期
    來源:山西晚報11月17日,朔州市朔城區文物局向山西晚報全媒體獨家披露稱,朔州市文物工作站在該區窯子頭鄉後寨村西(恢河西岸)的朔州市殯儀館館址進行地下文物勘探時,發現該地域地下埋藏著215座古代墓葬,年代初步確定為戰國至遼金時期,時間跨度近1500
  • 古代「添丁,添口」的說法,是因為處於封建時期,男尊女卑的思想
    而且還有其他的原因,從秦漢以來的時期,秦始皇自從頒布了命令地主們和土地的所有者需要按照法令裡面的規定申報自己的土地持有,還要納稅。而在漢代的時候,政府還會戶口作為標準,依照人口的數量來計算人口稅,所以按土地的數量徵的稅,就是成年的婦女是沒有土地的,但是人口的稅還是徵收的。因此「丁」在古代既是權利,也是屬於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