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習武需要家長的堅定支持
教練員帶的學生中,每名學生的性格都不一樣。有外向活潑的、有內向自卑的,有懶散依賴性強的……教練員不怕這些孩子內向、調皮、自卑,因為作為孩子的教練員,他們都想把孩子帶好,儘量改變他們的性格缺陷。但很多教練員怕的是這些孩子在改變的過程中臨陣退縮,而當孩子由於種種原因堅持不下去時,家長也以"尊重孩子的意見"放棄了。殊不知,享受了安逸生活的孩子最怕的就是吃苦,你讓他自己選擇,當然是越舒服越好!生命中有許多的錯過,不是因為我們不幸運,而是我們沒堅持、不努力,然後欺騙自己說一切都是命運。
-
郭沫若的「中國歌德」夢
最初將郭沫若比作歌德的正是郭沫若自己。 1978年6月3日,「文革」後重新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周揚到醫院探望病重的郭沫若時對他說:「你是歌德,但你是社會主義時代的新中國的歌德。」9天後,郭沫若與世長辭。
-
魯迅為何破口大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原來是因為郭沫若的這些事
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沒有錯,這句話是魯迅先生親口說出來的,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二人一直不和,魯迅非常的厭惡郭沫若。除了魯迅還有很多大文豪也是如此。反覆無常。郭沫若的才華橫溢,那是沒有人否認的,但是他做人行事,幾乎沒有道德準則,這點頗受人詬病。
-
淺析郭沫若的《周易》研究
但同時郭沫若的《周易》研究也存在不足,如對材料的 時代 性未能劃分清楚,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以傳解經的錯誤;疏於考證,有臆測成分及趨時、片面的批評,這也是評價郭沫若的《周易》研究時不可迴避的部分。兩篇文章集中反映了郭沫若的《周易》研究成果。本文想對郭沫若的《周易》研究做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也為今後的《周易》研究提供借鑑,從而使《周易》研究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
郭沫若草書《詠梅》鑑賞,筆力爽勁灑脫,書作透出淵博的學養氣息
郭沫若郭沫若的書法還是很不錯,屬行草間用的寫法,優點應該是寫性情,寫才氣,不拘繩法,功力也很好,有些字還寫得很精彩,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郭沫若先生的草書自作詞《卜算子·詠梅》二首,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自古紅顏多薄命,皆因才子負佳人——郭沫若情史錄
很多人都知道,郭沫若是我國現代的文化名人,如果九年義務教育不是白讀的話,還能在他的名作「天上的街市」吟上幾句。後來看了一下他的生平傳記之後,發現「渣」得實在還可以,多才又風騷,他不僅在人文歷史領域成果豐碩,在情感生活裡同樣能做到三妻四妾傲視群雄。許多名人的原配大多數都是以悽涼的下場告終,比如張學良原配于鳳至,魯迅原配朱安,蔣介石原配毛福梅等。
-
60年餘波不平:甲申年話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有研究者據此認為,這是臨陣換將,促成郭沫若取代柳亞子寫出了這篇史論。 郭沫若本人則在1945年5月撰寫的《十批判書·後記》中透露:在寫作《韓非子的批判》與《周代的農事詩》的前後,「我以偶然的機會得以讀到清初的禁書《剿闖小史》的古抄本。明末農民革命的史實以莫大的力量引起了我的注意。適逢這一年又是甲申年,是明朝滅亡的三百年紀念。我的史劇創作欲有些蠢動了。我想把李巖和紅娘子搬上舞臺」。
-
為何很多人不喜歡郭沫若?原因之一是他的情事,另一則與定陵有關
單就文學上的成就而言,郭沫若的成就在近代史上絕對可以被稱得上「數一數二」,可作為這樣一個存在的他卻並不被多數人待見。魯迅、胡適等文化名人都曾公開批評過郭沫若,就連巴金也曾公開撰文大罵郭沫若「數典忘宗」。郭沫若一生之所以被如此多的人「不待見」,原因是多方面的。
-
毛澤東想讀常讀的書籍
不難推想,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關注和閱讀中國人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應有突破蘇聯哲學體系、在理論上創新的用意。在這份書單中,關於西方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著述,除一本《西方名著提要(哲學社會科學部分)》外,只列學科未列作者和書名的,有「從古典經濟學家到庸俗經濟學家的一些主要著作」;只列作者未列書名的,有「黑格爾、費爾巴哈、歐文、傅立葉、聖西門」毛澤東多次講,不讀唯心主義哲學,就不能真正懂得唯物主義;不讀資產階級唯物主義的書,不能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
堅定、單純、有正義感和信仰——長女郭庶英心目中的父親郭沫若
在郭沫若所有的兒女中,陪伴父親的時間應該是最長的了,她對父親的了解也最透徹。 她跟父親郭沫若一樣,敢於直言,心直口快,不喜歡拐彎抹角。每個女兒心裡,父親都是一個神,在郭庶英眼裡,父親的形象也是非常偉大的。 她說:''小時候只是覺得父親和藹可親,但隨著年齡增長,覺得父親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偉大。''
-
讀睡詩詞精讀|功成未必心如水,佛說原來色是空
功成未必心如水,佛說原來色是空。論善惡,問窮通。前塵往事且隨風。白雲明月應知我,對弈烹茶願始終。《春行即景》文|李家榮遠塢收殘雨,溪橋傍野煙。亂山青歷歷,流水綠濺濺。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家榮,原名李茂青,筆名柳秦,庚午年生,粵北人。連州市賓於詩社顧問、茂名市鑑社社員,曾多次在詩詞徵文中獲獎,詩詞作品散見於多種刊物。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
-
郭沫若原配:守活寡67年,他官至副國級後,每月給她多少錢?
郭沫若祖籍四川樂山,原名郭開貞,1912年農曆正月十五,郭沫若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張瓊華成婚,時年郭沫若年僅20歲,張瓊華22歲。 20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也是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年齡,從未見過新娘子的郭沫若此刻內心既有點擔心,又有點興奮。擔心的是這個新娘子到底長得怎麼樣?是漂亮呢?還是醜呢?
-
樂山第二屆郭沫若文化周精彩劇透~~~
樂山第二屆郭沫若文化周精彩劇透~~~ 2020-11-12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甲申三百年祭》原來是郭沫若逢場作戲之作
郭沫若是一個歷史學家,又是有名的作家,這樣文不對題、喧賓奪主的錯誤,照理是不會犯的。但這個錯誤他恰恰就犯了,他為什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很耐人尋味。甲申之後,有關崇禎和李自成的著述很多。這類著述郭沫若讀了不少。《甲申三百年祭》引用了大量史料來介紹崇禎和李自成。但他展現給讀者的崇禎和李自成的形象,卻是很不完整、很不真實的。他引用的史料,美化和拔高了崇禎和李自成的形象。
-
希臘神話探秘:不死鳥菲尼克斯=鳳凰?我們都被郭沫若騙了
那麼,希臘神話中的不死鳥菲尼克斯和中國神話中的鳳凰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他們到底都是什麼來歷吧。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每天早上都會駕駛著自己的戰車開始巡遊。每當阿波羅駕駛著戰車駛過阿拉伯半島的時候,地面上得一座枯井邊就會有一隻鳥不住的歌唱,阿波羅每天都會停下戰車,聆聽這隻鳥的歌聲。久而久之,這隻鳥成為了阿波羅最喜歡的寵物,名叫菲尼克斯。
-
怒懟郭沫若的書法家,孤傲不羈、睥睨千古,走在一條不古不今之路
對此,郭沫若現在有不同的看法:《蘭亭序》根本就是王羲之所寫,而是他七代孫智永所作!大家常見的王羲之碑帖也都不是王羲之所寫,均為偽作!……此言一出,如果按照郭沫若說法,整個書法史都要重新編寫,考古家、書法界一篇譁然,但是敢站出來駁斥,寥寥無幾!
-
《文化苦旅》:餘秋雨,一個像郭沫若的人,你怎麼看他的書?
《文化苦旅》:餘秋雨,一個像郭沫若的人,你怎麼看他的書?為什麼這麼多人罵餘秋雨?朋友瞟了一眼我手中的書說,他就像郭沫若,你說該不該罵?你竟然還看他的書!聽完我略有明白,當然讀完全書,在人生之旅這一章,我也能找到一些答案。
-
郭沫若不愧是大師,一語道破
郭沫若不愧是大師,一語道破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是中國五嶽之首,古稱「岱宗」,歷史悠久,是25億年前形成的,是第一次造山運動興起的大山,它一排排巍峨的山脈令大家望而生畏,它像一位挺拔的戰士,也像巨人一般的威武雄壯,所向披靡威震四方,遊客在泰山遊玩的時候,很多都會流連忘返。但是很多人都是去那裡遊玩一下,領略一下它的各種壯美,拍拍照片,證明自己來過,最後就被迫不奈依依不捨的離去了。
-
沈從文先生的10幅書法信札欣賞,筆法細膩字體沉穩,不輸郭沫若
曾經我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沈從文評價郭沫若的書法時說:「誰官大誰寫得好。」不知這樣的評價是否公允?還望各位書友多多發表自己的看法,以便於討論。對此我專門地觀看了郭沫若和沈從文的書法。我的觀點是郭沫若和沈從文的書法要認真看,多看幾遍,你會發現沈從文的書法越看越有韻味,郭沫若的書法打眼氣勢足,越看越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