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逆十惡」都墮落無間地獄,其中什麼罪業最重?排序如何?

2021-01-08 順章0

「五逆十惡」,這是無間地獄的業因,五逆裡頭極重的罪業。《佛學大辭典》裡面給我們說出五逆的輕重。

大乘義章第七卷說,「殺父最輕」,是五逆罪裡頭輕的。

地獄

殺母親比殺父親的罪重,母親對你的恩比父親來得大,母親生你,母親養育你,母親照顧你,所以殺母親的罪比殺父親的罪重。

「殺阿羅漢次重」,殺阿羅漢比殺母親罪要重。為什麼?阿羅漢是老師,教化一方,你把他殺掉,這一方人法身慧命在你手中斷掉了,這個因果你要背。斷人法身慧命比殺害他的身命要重,要知道,不知道不行;不知道,做錯事情不曉得。

「出佛身血」,比殺阿羅漢更重。出佛身血是佛在世,你要起個念頭殺佛,佛的福報很大,你殺不了他,但是你要讓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這個做得到。誰做的?提婆達多,所以提婆達多生身墮地獄,真的大地裂開,他墮下去。受這麼重的果報,我們不能不知道。

拔舌地獄

現在佛不在世了,有沒有破佛身血的?有,有等流,跟它平等的,是惡意毀壞佛像,不是不小心毀壞的。不小心佛像毀壞掉,罪很輕,要是惡意,恨它,不喜歡它,這個罪很重。

造佛像的功德很大,為什麼?一歷眼根,永為道種,這裡造個佛像,每天多少人看到,看到,阿賴耶就有佛的種子。你要把這像毀掉了,一切眾生看不到,阿賴耶識裡頭不會有這個種子。這個種子不要小看它,它會起作用,有這個種子,來生後世遇到緣之後,它會起作用,他會繼續不斷的修,如果遇到淨宗,他很可能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你把他這個緣斷掉,你要不要負責任?這個罪重,擔當不起。

西方三聖

最重的罪,破和合僧,所以「破和合僧最重」,就是破壞僧團。「故成實雲」,《成實論》裡頭說的,「破僧最重」。為什麼?「離三寶故。可入聖者,不得入聖。坐禪學問,讀誦禮拜,如是等事,一切不得,所以最重」。這個罪造重了,為什麼?把三寶拆散,叫他們還俗,不準他們學佛,障礙他們學佛。

他們能夠修成,開示悟入,很可能他們裡頭有成就。

坐禪的,學問的,坐禪是禪宗的方法修學,學問的是教下,讀誦的、禮拜的,統統都不能成就了,所以最重。

僧,修六和敬,所以叫和合僧團,不論僧團大小。佛法最小的僧團四個人,四個人在一起修行,遵守六和敬,遵守佛制定的規矩,就是戒律,那就是個標準僧團,天人恭敬,諸佛讚嘆,護法神保佑。你破壞它,你不能成就它,這個罪就重了。

僧團所在之處,他們這幾個人修行,真修行,就能保佑這個地區的平安,這是有智慧有福報的人,有智慧有福報,這個地方不會遭難。所以破和合僧是造什麼樣的大業,太重了!

「十惡」,接著底下。惡是什麼?,你的思想言行不如理、不如法。迷惑、感情用事,就造下面所講的十種惡業。

淨空講經

第一個「殺生」,包括自殺,就是你自己親自殺生,自己動手,這叫自殺;「教人殺」,自己雖然沒有動手,下命令叫別人殺生,「斷害一切眾生之物命」。殺生裡頭以殺人是最重,殺人沒有不墮地獄的,這個人沒罪,你怎麼可以殺害他?唐太宗好皇帝,你看他附體告訴我們,他墮在無間地獄。人家問他,為什麼墮地獄,你是好皇帝?好皇帝造了地獄罪業,也得要受報,沒有說好皇帝就不受果報。問他,造什麼樣的地獄罪業?殺人。隋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並起都來爭奪政權,唐太宗是其中之一,把別人都打敗,都殺了,他做了皇上,中國人、外國人全都殺了,無間地獄的罪業。

第二個「偷盜」,竊取他人的財物。

第三個「邪淫」,身三惡。

下面口有四惡,有「妄語」,「好造虛言誑惑他人」,造謠生事,欺騙別人;「兩舌」,挑撥是非,「謂向此說是,向彼說非」,這叫挑撥是非,讓這兩個人不和,讓這兩個人鬥爭,他在當中挑撥,在當中取利;「惡口」,言語粗魯,說話很難聽,這裡說「毀辱他人,令其受惱」,叫別人生煩惱;「綺語」,是花言巧語,也是欺騙人。

身三、口四、意三,十惡。

意是為主,意就是心的惡,貪瞋痴。「貪慾」,「順情之境」,你喜歡的,「貪著樂欲,心無饜足」,果報在鬼道,貪心墮餓鬼。現在貪的對象,幾乎整個全球到處都能看見,四個字做代表,財色名利,誰不貪?他要知道因果他就不敢貪了,為什麼?墮鬼道。

「瞋恚」,「違情之境」,是你不喜歡的,不順自己的意思,心裏面生憤怒,墮地獄,瞋恚墮地獄,非常可怕。

第十「邪見」,就是愚痴,愚痴的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他什麼壞事都敢幹,「行邪見道,心無正信」,畜生道。所以十惡的果報在三惡道,嚴重的都到地獄去了,次一等的都在餓鬼道,五逆十惡。

註解裡頭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亦必隨願得生」。這個法門之殊勝不可思議,造作五逆十惡是沒救的,遇到淨土能救,問題他相不相信,他能不能改過。真相信、真懺悔,懺悔是回頭,我以後不再造了,這較真懺悔,「橫出三界,圓登四土」,淨宗是直捷往生極樂世界,橫出。橫出它的對面是豎出,如果我們走的是八萬四千法門,這個是一階一階往上去,這叫豎出。

相關焦點

  • 淨空法師:我們憶佛念佛,就能夠消除五逆四重的無間地獄罪業
    我們中國人現在最困難的事情,喪失民族自信心,不相信自己的,相信外國的。釋迦牟尼佛的紀年,外國人說的二千五百多年,今年是二千五百零幾年,二00六年是二千五百五十年,今年大概是五十八年,外國人的說法,二千五百五十八年。我們中國人的記載是三千零四十一年,不一樣。中國在寺院裡頭普佛儀軌,課誦本上有,佛誕節、佛成道日打普佛,唱誦裡頭有。
  • 「佛學·拾陸」-「五逆十惡」,阿闍世王與佛陀的開導
    如果您還記得之前提到過的,殺害親生父母將墮入無間地獄,那麼恭喜你回答正確。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佛學中判定殺生罪業的一個核心指標是「動機」,也就是心存了什麼樣的念頭進行的殺生。顯然這個富二代不但動機是壞的,行為也是可恥的,毫無辯護的餘地。
  • 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然而,佛教對人生後亦有獨特的看法。佛教認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業力(引業)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報,如此輾轉受報,輪迴不停。佛陀依聖人的智慧觀見,概括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為六大種類——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前三者屬三善道,後三者屬三惡道。但因凡夫智慧不及佛陀,唯得親見人畜二道;佛陀智慧圓滿,得以天眼親見其餘四道眾生。
  • 佛教:尊勝佛母,能去除一切煩惱業障,能除滅百千劫中一切罪業
    人生在世,學習任何宗教的文化,首先便要從其歷史文化開始著手,正如佛教學說,若是了解得不夠全面,那麼燒香拜佛亦會鬧笑話,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尊勝佛母,能增長壽命福慧,消除無始以來一切罪業,免除一切兇災:尊勝佛母簡稱尊勝母,乃是佛教之中的長壽三尊之一,可主長壽。
  • 佛教中所說的魔到底指的什麼?又該如何降服?
    佛教中的「魔」,又稱魔羅,意譯為障礙、殺者、能奪命者。魔剛開始時寫作磨,到梁武帝時才改為魔字。魔分四類:一為煩惱魔,指三界內眾生皆有貪嗔痴等煩惱;二為五陰魔,指輪迴六道受生死;三為病魔,肉身凡胎,誰能無病?四為天子魔,指內心邪念,外魔得其便。還有出三乘聖者,尚有無明塵沙變易生死,還有微細的四魔。若依止觀魔事發相,則有捶惕鬼、時媚鬼、魔羅鬼,千變萬狀,破壞行人。
  • 佛教六道輪迴講的是什麼呢?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後來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慾念和色慾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稱為三界。欲界又稱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六道」。佛教認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業力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報,如此輾轉受報,輪迴不停。
  • 科普:佛教中的「三界」指的都是什麼?可以在生滅變化中流轉!
    在佛教術語中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在薩滿教術語中則指宇宙上、中、下三界。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乃一切有情動物生死往來的世界,又雲果報處。一、欲界:從地獄起至他化自在天,善惡參差,男女雜居,多諸染欲,故云。
  • 淨空法師:犯五逆十惡罪業的眾生,臨終懺悔念佛,也可往生
    現在因為阿難尊者啟問,提出問題,世尊允許為他說明,「演此究竟方便、最極圓頓之殊勝淨土法門」。念老慈悲,在發起序圓滿之後,特別做一個總結,說明這一分的大意。這一分只有大經緣起一品,德遵普賢是序品,序有兩品。這個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演此究竟方便、最極圓頓的殊勝淨土法門,這句話非常重要,向下都是這一句的解釋。我們對這部經要有認識,有真正的認識,而且有深刻的認識才會得利益。
  •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
    釋迦牟尼佛將入涅盤的時候,阿難尊者問佛陀:「佛陀住世的時候,兇惡的人有佛陀調伏,佛陀涅盤以後,兇惡的人如何去調伏呢?」。 釋迦牟尼佛回答: 「你問我涅盤以後,惡人如何調伏,應「默擯」置之」。讀了「默擯」二字,覺得佛陀用這兩個字,是有超高的智慧,簡直非常了不起。 默是「沉默」,不說也。擯是「排斥」,隔離也。 「沉默的排斥」,是很大很大的學問啊!
  • 無論喪事、喜事,切勿殺生 | 如何為臨命終人「造福力救拔」(宣化上人)
    表示這個人本來他就應該墮地獄,你又替他殺生,那他墮地獄的時間更久了,所以這叫轉復困重。前邊所講有一個人,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這其中的「所負擔物」譬喻五蘊;「強過百斤」,譬喻十惡。「忽遇鄰人」,譬喻他家裡的人,又幫他殺豬宰羊,這叫「更附少物」,更加重他的罪業。
  •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佛教講「苦」,基督教講「罪」,這是兩者最大和最明顯的區別了。無論是「苦」還是「罪」,都是世人所面對的最大困境,也是人類不自由的表現,只有徹底擺脫之,世人才能過上完美和真正幸福的生活,並最終獲得自由。這是佛教和基督教的共同看法,也是他們的共同立場。
  • 一切所求都靈驗的咒語!
    《大隨求心咒》又稱《大隨求陀羅尼咒》,此咒佛陀叫佛教第一咒,也就是所有咒中最有力量的,滅罪成佛的第一咒。「大隨求」就是「一切所求都如願」的意思。陀羅尼中,有兩句子是「一切所求都如願」的意思,這在其它的咒語中是罕見的。也從中知道「大隨求」的願求威力。
  • 為什麼五逆十惡之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第一、縱使五逆十惡之人,如果在臨命終時能遇到善知識,就說明在累劫中種下過善根,有這樣的福德因緣能夠遇到善知識指引;第二、五逆十惡之人一念回心轉意,至心歸投阿彌陀佛,即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些造了大惡業的眾生,臨終時,神識隨業力感知地獄猛火,十分害怕地獄火相,現前眾苦逼迫。
  • 佛教:大智文殊菩薩的二則公案,不可思議的善巧教化方式
    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且常作為諸大菩薩之首,也是佛法中最重要的「智慧」的象徵。寺廟的大雄寶殿中,文殊菩薩常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與普賢菩薩並列供奉。佛教中的「華嚴三聖」,就是指的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的名號,是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許多經文中也譯為「曼殊室利」。
  • 《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任何一個宗教,都有它的基本思想、特殊教義。佛教,是一個宗教,當然也擁有豐富的教義,深奧的哲理,其中,更有異於一般宗教哲學之處,此即佛教的特質。那麼,佛教的特質是什麼?其實不然,佛法所說的空,是一種最深刻、最奧妙的哲學,若能透徹的了解佛法的空義,那麼對全體佛法也就能通達了。那麼空到底是什麼呢?要想用一句話,就將它表達出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釋摩訶衍論》中曾論虛空十義,它雖然不能將絕對超越──不住有、不住無的超越──的空義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但在人類的語言中,可說已經說得很中肯了。所謂虛空十義,即:1.
  • 一切由心造:《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所說的「地獄」到底在哪裡?
    就象溫水煮青蛙一樣,眾生只知道縱情享樂,等發現的時候,才知道曾經以為離我們很遠的地獄,已經身陷其中、無法自拔,無人可救。有句古話叫:「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人性就是這樣,我們都想追求光明美好,卻忘記了黑暗深深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真正的「地獄」,並不一定就在大鐵圍山的三重海裡,其實它就隱藏在每一個人的心裡。
  • 佛教是迷信嗎?聽聽弘一大師如何說
    編者按: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功課等等的儀式,不明白其中的真義,就說這些都是迷信。那麼到底什麼是佛法?
  • 世界佛教總部公告(公告字第20200106號)——邪惡令人髮指
    世界佛教總部公告(公告字第20200106號)邪惡令人髮指今有兩件邪惡行為,佛教徒們不可依從,否則終生葬送,這是從本質上嚴重脫離了南無羌佛說法《解脫大手印》的心髓。第一件,公眾號《楞嚴頻道》上有人發文,標題為《不殺生對蚊蠅等小蟲如何處理》,其內容大意是:提前三天請佛菩薩讓牠們搬家,三天後不搬就不關自己的事了,就可以噴殺蟲劑了。這徹底違背了釋迦牟尼佛佛教教法的根本原則——大悲為本、眾生平等,是活脫脫的故意殺生,無間地獄重罪。比如我現在對佛菩薩說:「請你搬家,否則三天後我們就要對你用刀了,把你殺了。」你覺得很好嗎?我們是正確的行為嗎?還是佛教徒嗎?
  • 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麼地獄會空嗎?
    這些問題佛經上應該有講的,我們可以從佛菩薩的智慧去了知,這就叫做增上智,其實我們所懂的只要不是自己實證的,都是增上智。《地藏經》上面也說到「無間地獄受報千萬億劫,無有出期」。這是說這些深陷在無間地獄的眾生,在千萬億劫的時間裡,想出離無間地獄都沒有機會。而且在一般經典上還說這些眾生不可能成佛的,但佛在涅般經上有明說,即便無間地獄裡的一闡提(沒有善根)眾生最終也會成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