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問答:平時做了善事和功課之後應該怎麼回向?一定要回向嗎?
問:如果我平時做善事應該怎麼回向呢?我以前都是不回向,現在我覺得應該要回向,當然我知道並不用這些功德往生,我一直都知道往生靠佛號。說實話,有時候如果我心情很煩躁,無法平靜,負能量爆發時候念佛念得不夠多,沒辦法降服這些不好的念頭,但是如果我去放生心情馬上就能放鬆,就會充滿正能量!我知道自己是要去極樂世界的,往生都靠倒阿彌陀佛。但是罪惡凡夫還要在這個五濁惡世生存下去,並且也想生活得更如意,最後一世也希望生活美滿衣食無憂,我知道自己要往生,也想求人天福報。
-
《地藏經》常識:45分鐘地藏經誦讀回向
地藏經是有很多的師兄在誦讀修行,其實只要師兄能夠堅持的去體會經文中的含義,那麼師兄就是能夠知道經文中的道理是什麼,師兄在修行地藏經的時候,也是要知道自己45分鐘地藏經誦讀回向方法是什麼,這樣師兄誦讀地藏經的效果也會更好。
-
佛前回向,這樣做,功德無量!
「回向」一詞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新鮮,幾乎所有的佛事活動之後,都有回向的環節,比如誦經念佛以後要回向,放生法會以後也要回向。再者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當中,就有「普皆回向」,大乘菩薩五十二階位當中,也有「十回向位」。那麼,回向究竟有何功德相應,值得在經教中反覆宣說呢?
-
夢參老和尚:念佛誦經後,這樣回向,功德才大,因果絲毫不差
佛氏門中好修福,一分布施萬分收,當然對於學佛人來講,布施是為了上求覺悟之道,下度一切眾生,不是為了修福德這個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修功德。功德與福德還是有所區別的。很多學佛的同修,誤以為福德就是功德,其實福德跟功德只是在相上非常相似,功德是從清淨心中生起的。
-
印光大師:凡是誦經、念佛的時候,都要為法界眾生回向
印光大師嘉言錄圓濤法師·譯▌第195篇:凡是誦經、持咒、念佛、作這些功德的時候,都要為法界眾生回向人這一輩子,事事都可能造假,唯有在臨終不能造假。更何況你的母親臨終沒有愛戀之情,而有悅豫之色,安坐而逝,如果不是淨業成熟,怎麼能達到這個水平呢。
-
印祖開示:回向發願。《印光法師嘉言錄》72、73、74、75、76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三、示修持方法】白話文:甲、示念佛方法72.你作的發願文,文義雖然宏大。卻必須是真實從內心而發,這才名為願。否則內心與口說相違,如何名為願呢?現世的願,雖然沒有妨礙。想要生福慧的子孫,必須從大積陰德,廣行方便當中去求。【書一】十七73.念佛、回向,不可偏廢。回向就是用口說出自己的信願。
-
準提法門|「回向」非常重要,準提行者不可不知
念準提咒是要誠心,就是發心,之後,要回向,功德回向很重要。無論你念什麼咒,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誠如你所說的「各個咒語」,只要你修準提咒的回向與其相同就可以說已經具有那個咒的功德了。發願就是明確修行的方向 回向就是讓修行的功德起作用。
-
何謂「回向」?學佛人一定要懂,不然,損失很大
那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回向」,甚至還有一些涉獵佛學不久的人,都不知道佛門所言的「回向」究竟是為何物。這是一個好問題,「回向」這一詞在佛教中常常會被人們提到。過去我曾遊歷過不少古剎廟宇,在很多廟堂之中,我經常看到僧人誦經拜佛完畢之後,一些修為深厚的老僧就會提醒他們趕緊做回向。在經過一系列調查和專研後,我終於明白了佛家所言「回向」的寓意所在。
-
《佛說甚深大回向經法要》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經要:甚深∣空義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範圍包括一切。過去,當來,今現在,通三世。回向|佛教特有的功德法。將所做的善行,回向某些目標。如回向病苦消除、亡者往生極樂、國泰民安、智慧增長、一切眾生、無上菩提等。 其意義在捨己為人,不獨佔功德;體驗無我,不貪著功德。經要有三點:以身口意專志念 1「佛所行功德」,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這是上求佛道。 2「眾生所」等念眾生,這是下化眾生。
-
《心經》解釋: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有好處嗎
能夠抄寫《心經》回向給孩子更是有巨大的好處。《心經》是從600卷《大般若經》中選出來的。這260個字的《心經》被譽為600卷《大般若經》的精髓。您目前看到的這個260字的《心經》是印度譯經大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還有一個版本是玄奘大師翻譯的。現在流傳最廣的是鳩摩羅什大師260字的這個版本。可以A4白紙和黑色水筆寫,但字跡不能潦草。抄寫之前最好用肥皂洗手。至於抄寫多少遍,可以自己定。
-
佛教回向文中的冤親債主和六親眷屬、如母有情,你懂什麼意思嗎?
,或者做完功課的時候,最後有個回向偈。甚至是共同參與的一些善事,乃至自己做了善事,都是要回向的。那什麼叫做回向呢?回向,梵語Parināma,又作轉向、施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回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
-
學佛人最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大全
-
怎樣念誦《地藏經》及如何回向?
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不一定有這個條件,所以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只要這個地方比較安靜,不容易幹擾到別人,也不容易受他人幹擾,這個地方就可以念誦。在家裡的大廳,也可以是臥室,也可以是其他相對安靜的地方,都可以念誦《地藏經》。四、怎樣念誦《地藏經》?念誦《地藏經》前,需要發菩提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為了超度冤親債主而念誦《地藏經》,這個叫發心!
-
懺悔文不能隨便念 玉皇心印妙經注附回向懺悔文
懺悔文不能隨便念 玉皇心印妙經注附回向懺悔文時間:2018-02-25 00:13 來源:今日頭條 谷晟陽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懺悔文不能隨便念 玉皇心印妙經注附回向懺悔文 玉皇心印妙經注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
善用回向,隨喜,注重福報的積累,對於處於困境中的人,至關重要
善用回向,善用隨喜,注重福報的積累,對於處於困境中的人,至關重要我們常常說,福報需要靠一點一滴的積累,積小善為大善,積小福為大福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多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但是有人說我實在吃的都沒有著落了,怎麼積累福報改變命運呢?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答:不要虛度光陰,而要解脫輪迴、往生極樂。問:晚上放佛曲睡覺也會招來眾生,佛曲也跟佛經一樣?答:會不會招來看因緣,至少也不會傷害到聽佛曲的人,更不會傷害到念佛人。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
-
修「念佛法門」與「開悟」是什麼關係?
知道了這個無生之法,知道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再來看大家常常誦念的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了解,這首回向偈的意思了。這首回向偈,相信是所有修學念佛法門,而且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內心中最普遍的願望;因為念佛的菩薩,在累積功德、福德之後,就會藉由這首回向偈,希望回向成就往生極樂世界,同時也希望回向能夠證悟無生。因此由這首回向偈來看,我們可以相信,所有求生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希望不僅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並且也都希望能夠花開見佛悟無生。
-
分享五個鬼故事,七月鬼節祈請大家為父母祖先、孤魂野鬼念佛超度!
3、念佛:然後直接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每次108聲或10分鐘。(不知道姓名可以用稱呼,可以同時說出多位,或直接說我的歷代父母親人、歷代祖先等)4、回向:念佛完後,再誠心念一遍回向偈:「願以此功德,回向給某某人,回向給我生生世世的父母、親人和祖先,回向給一切孤魂野鬼、一切墮胎嬰靈和苦難眾生,回向給你們離苦得樂、往生極樂。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這樣就圓滿了。
-
淨土宗修行法門,其中有十六種觀想和念佛的五個步驟
淨土宗據此便高倡稱名念佛的方法。他們十分強調「一心不亂」和「心不顛倒」。「一心不亂」就是要做到在念佛號時心無雜念,全心全意傾注在佛名之上。「心不顛倒」是說行者臨終時的精神狀態,始終能保持神志清明,不執著自己的色身和娑婆世界,這一點歷代高僧給學人提供了榜樣。有人甚至站著入滅,把握生死關口的灑脫讓信徒們傾慕不已。比較簡單的方法,稱名念佛有以下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