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回向,這樣做,功德無量!

2020-11-27 蓮荷居士

「回向」一詞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新鮮,幾乎所有的佛事活動之後,都有回向的環節,比如誦經念佛以後要回向,放生法會以後也要回向。再者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當中,就有「普皆回向」,大乘菩薩五十二階位當中,也有「十回向位」。那麼,回向究竟有何功德相應,值得在經教中反覆宣說呢?

回向是梵語意譯,即把我們所修一切善法,所做一切善行的功德,迴轉給法界眾生。根據所回向的善業不同,佛說世間有四種回向:其一,回向得受佛法的善報,願眾生與皆如過去無量佛,依八萬四千行門,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其二,回向得遇善知識的善根,願眾生與我在未來無量劫的時間內,都能從善知識那裡領受善巧法門;其三,回向受用資財的善根,願眾生與我,都能有足夠財富,不缺乏修行資糧;其四,回向攝受、護念一切眾生的善根,願眾生與我都得福慧雙全的善滿人身。從理體來說,所有佛事的回向,都不出這四類。

理體上來說回向有四類,在事相上,回向有總別之分。回向給世間一切眾生,希望共成佛道為總回向;回向給自己,希望現世善願圓滿為個別回向。也就是說,做了一切善事,都應先回向眾生,再個別回向。

關於回向,有很多流行但是並不如法的首發,譬如認為自己把功德回向給他人,那麼別人的冤親債主會算到自己身上;功德回向給他人了,自己的功德就不夠了。實際上正是因為回向,功德才能在自利利他的過程中,不至於隨煩惱習氣而散失。

善法功德不是有形的物質,別人得到了,自己就會失去,功德如同燭火,一支燭火可以點燃千萬支蠟燭。自身的光明不會減損分毫,卻能給他人帶去光明。把功德回向給他人,也是破除慳吝的法門,心量越大,功德也越大,能夠把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則功德無量。

經籍中有一則這樣的典故,有位僧人外出遊化,路上遇到大雨,於是去一富戶家裡投宿。可是這家主人與僧道無緣,從來不資助任何修道之人,僧人只好淋雨回到寺中。過了三年,富戶陪著自己的內人去寺院,在大殿內遊覽時赫然發現了自己的長生牌位。原來,僧人自從回到寺院,就天天念經,把功德回向給富戶,三年如一日。這位富戶深受感動,自此虔誠皈依。

從典故中可以看到,把功德回向給對自己不好的人,甚至是仇人,不但能破除貪心,還能破除嗔恚心。所以說大乘菩薩行者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成就會圓滿得非常快。類似的典故,在高僧大德的傳記中俯拾皆是,《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光目女的事跡,也說明了回向的功德之大。

關於回向儀軌,佛門中流傳著歷代祖師所作的回向偈和回向文,可以選擇與自己最為相應的一種。不論將所修功德,回向眾生或回向理體,都是功不唐捐。功德遍施法界眾生,使眾生常得安樂,自己也能得自在安樂,乃至與法界眾生共成佛道,同證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佛前供水,這3件事若做不到,等於白供!
    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在佛教之中,供水可謂是最簡單的供養之法。為何呢?因為水家家都有,戶戶都有,它並不像水果、燈燭或其他物品,需要花錢去購買。所以,供水亦被稱之為「佛前最簡單的一個供養之法」。佛前供水,不僅僅是為了得到諸佛菩薩攝受,更多的還是為了警示自己。何為警示自己呢?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佛前供水果,牢記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人經常到寺院裡禮佛,為了增長功德,也會選擇發心在佛前做供養,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供養方式,不論選擇供養哪一種,只要發心真誠清淨,皆功不唐捐。佛門裡的每一種供養都不是為了「討好」、「取悅」佛菩薩而設置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供養,不會因你做供養的高低貴賤來區別對待,所謂供養,只不過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利他心,但絕不是我們投機取巧、「賄賂」的工具。供養功德大小,不在物品本身的價值,而在於供養者的發心。如果只是「敷衍」和「交易」,那供養再多,佛菩薩也不會歡喜。如果發心善良真誠,供養再便宜的東西,也功德難量。
  • 佛前供水果,要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信仰佛教的人為了供佛方便,很多人都把佛像請到了家中供奉,並且還會經常買一些水果供在佛前,當我們選擇佛前供水果時,這兩句話一定要知道,並且記在心裡。佛前供佛的水果並不是給菩薩受用的,菩薩怎麼會吃這些供品呢?其實佛前供水果,真正是要給我們自己受用的。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所謂「佛在僧數」,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與僧團同行同住,一起託缽接受世人供養。而佛入滅之後,世人追慕佛陀,便造像供養。經文中說,眾生若能至誠發心供養佛像,同樣有供養佛的功德。而漢地佛門因大慈悲心故,不食眾生肉,所以供養佛多用清水、瓜果等。在佛前擺放供果時,謹記下面五點,功德無量。其一,為何擺放供果。
  •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在佛教中,常常會在佛前供水。那麼對佛的供養有好多種,供花,供香,供燈,供食品,為何要單單供水呢?以水供佛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來源於佛陀的時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手拿楊柳枝淨水瓶來普渡眾生,救化大眾。滋潤眾生,利益眾生。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一說到供養佛菩薩,我們就會想到,給佛供花,供水果,供水,供燈什麼的。在寺院裡,最常見的就是供燈和供水了,因為供燈就代表光明,代表智慧。還有就是供水,因為供養水的功德也很大,供養水,水代表清靜。其實佛菩薩,並不是真正要吃這個果,只是供養的一種表法,表示我們的恭敬心。那說到佛前給佛菩薩供水果,我們到底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佛前給佛菩薩供果,心裡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 念佛,行善一定要回向?(10個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因為凡夫一旦離開了佛堂,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是修行人,面對世俗事情時,難免會產生貪、瞋、痴等煩惱,把我們所做的功德燒掉,所以我們要及時做回向。回向偈一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回向偈二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 佛友問答:平時做了善事和功課之後應該怎麼回向?一定要回向嗎?
    問:如果我平時做善事應該怎麼回向呢?我以前都是不回向,現在我覺得應該要回向,當然我知道並不用這些功德往生,我一直都知道往生靠佛號。但是做了其他善事回向文基本也都是回向極樂世界,所以我好糾結我到底要怎麼回向。答:世間不信佛之人,做了善事,但不會回向,是不是就白白做善事了呢?當然不是,因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自然法則,「種善因得善果」也是自然法則,並不是靠回向才能得善果。
  • 一位老僧的告誡:佛前供花果,這3點千萬牢記,功德無量!
    「供養」一詞為佛門術語,意指用飲食、香花、水果、幡蓋等等美好之物,供給諸佛和善知識。佛是世人的無上福田,種下一念善心,就是為將來得度培植善因。所以,佛經中講,即便以細微之物供養佛,亦有大福報。若能「不住於相」而行供養,則有功德。
  • 《佛說甚深大回向經法要》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回向|佛教特有的功德法。將所做的善行,回向某些目標。如回向病苦消除、亡者往生極樂、國泰民安、智慧增長、一切眾生、無上菩提等。 其意義在捨己為人,不獨佔功德;體驗無我,不貪著功德。經要有三點:以身口意專志念 1「佛所行功德」,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這是上求佛道。 2「眾生所」等念眾生,這是下化眾生。
  • 2019年西林禪寺:臘八來授記 年終謝太歲 佛前大回向,崇恩團圓飯
    2020年1月2日(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了紀念釋迦佛成道日及廣大善信一年來的修學總結,本寺隆重舉行「臘八來授記,年終謝太歲;佛前大回向,崇恩團圓飯」——2019年西林禪寺四眾弟子修學總結與功德回向。來自十方信眾共200多人參加了這一隆重的活動。一年一度的「臘八贈粥」活動是西林禪寺持續多年的敬老公益項目。
  • 恭迎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過目增福,眾生安康,功德無量
    今天2020年11月3日(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值此殊勝日,請大家供燈佛前、吃素放生、誦經禮佛、持諸善業、福慧雙修、功德無量!並回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祈願各位善友家庭幸福、事業發達、財源廣進、福壽無疆、身體健壯、無病痛、無魔障、脫離苦海,願眾生消除惡業,增長福德,功德倍增!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 95歲老和尚告訴你:佛前供養,這3件事務必做好,功德無量!
    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但凡對佛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曉一件事,什麼事呢?就是在佛前行持的種種供養之事!就如很多不學佛者在進入寺院之時往往都會祈求平安吉祥,因此點個燈呀,燒個香呀,放個水呀等等。這是什麼行為呢?其實這就是「佛前供養」。近期筆者也曾去了一次寺院,去寺院做什麼呢?帶著諸位師兄的留言和疑惑,去寺院之中請一位95歲高齡的老和尚開示。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以花供佛,功德殊勝。供花是佛教最提倡的供養方式之一。因為花清淨、美麗,最能代表人們的恭敬虔誠之心。「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佛教最重視因果,佛前供花,花代表「因」,「花開結子」,修好善因,自然能得到好的果報。供佛可供多種鮮花,以蓮花、蘭花、百合、康乃馨等清香氣味為宜。供佛的花要插得莊嚴,及時清洗、更換,以保證花的清潔、新鮮。
  • 文殊菩薩聖誕,美妙佛音《文殊菩薩心咒》,念誦轉發功德無量
    為粉絲佛前供燈今日四月初四,南無文殊菩薩聖誕但實際上不如多以孩子的名義做善事,多誦經念佛回向給孩子,或者廣行布施,為孩子積功累德,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下,人生才能相對更平安,健康,步入社會後會更多的接觸善緣,人生路途會更平坦。
  • 「普賢行願品」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 #普賢十忍 】【 #普賢行願品 】※#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在《華嚴經、十忍品》裡,普賢為菩薩摩訶薩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於一切佛法無礙無盡。(1)#音聲忍:菩薩對佛所說一切教法,不驚不怖不畏,深信悟解,愛樂趣向,專心憶念,修習安住。
  • 準提法門|「回向」非常重要,準提行者不可不知
    回向的重要性佛在世時,波斯匿王發心供佛。有一貧女見後,連續三天誠心隨喜。佛說其功德已超過了親自供養的波斯匿王。貧女隨喜獲福的公案中,貧女因沒有將隨喜的功德回向,而在以後生起了瞋心而失壞了善根。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後,願善事的功德如何成熟的一種發願(與發願的區別在於發願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則是在作善事之後)。
  • 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
    世人都想得到福報,兒女都好、皆有前途;父母長壽、福氣安康,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千萬不能做損人利己的壞事,正如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佛家常常教導我們,父母就是家中的兩尊佛,孝養父母,就是供養佛;報父母恩,就是報佛恩。03與人為善古人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