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是我國較高的名山之一。陝西關中八景就有「太白積雪六月天」之說。太白山不僅風景壯麗、景色獨特,還有許多神話傳說。
將軍石與臥虎石
太白山的斜峪關, 自古以來是兵馬往來的必爭之地。
相傳西漢時,劉秀和王莽交戰,王莽打敗劉秀後,劉秀調轉馬頭,進山南逃時,王莽催馬窮追不捨,一直追到斜峪谷口。追著追著,眼看就要生擒劉秀的千鈞一髮之際,從路心蹦出有三間房大小的巨石來,把王莽和劉秀隔開,將王莽追路擋得嚴嚴實實,水洩不通。劉秀得救了,他回過頭來感激不盡,立即停下飛馳的戰馬,手持寶劍向石頭上面一插說:「我封你為將軍石」。
王莽惱羞成怒,企圖催馬繞道前行。不料從巨石的背後又跳出一隻斑斕猛虎來。猛虎張著血盆大口,一步步地向王莽逼進。這時戰馬嘶叫,王莽嚇得魂不附體,立即調轉馬頭,倉皇逃回營去。從此猛虎也就臥在將軍石旁,變成塊巨石,人們把它叫臥虎石。
金雞和雞冠石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進攻中原,選擇五丈原屯兵秣馬,養精蓄銳。這裡自然條件雖好,但是水源不足,田禾幹早,兵馬缺水。為了解決吃水困難,諸葛亮想方設法開渠鑿洞,引水上塬。
一天,劈山鑿洞時,從石縫中飛出一個五顏六色的寶雞來。這寶雞顏色華麗,羽衣似錦,在空中既象一輪金色的太陽,又象一朵豔麗的紅牡丹,還不斷放射出萬道金光,人們稱它為「金雞」。
金雞雖好,可是在它的頭上卻看不到那芙蓉般的雞冠。那它的雞冠跑到那兒去了呢?傳說人們在劈石修渠時,一不小心,那鋒利的巨斧將雞冠劈了下來。從此寶雞就不再長雞冠了。而劈下來的雞冠卻化作巨大的石頭,『留在斜峪關,人稱「雞冠石」。
藥王爺借來上天梯
孫思邈是我國唐代著險的大醫學家。據說唐朝時,唐王的母親得病四處求醫,無濟於事。後經孫思邈精心治療,才解除了唐王母親多年不愈的病痛。唐王為了報答孫思邈救母之恩,還請他到朝中做官。他不願做官,長居太白山,終身從事醫學研究,在古代醫學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孫思邈在太白山採藥期間歷盡艱辛,經常風裡來,雨裡去,起早貪黑。有一晚,孫思邈夢著太白爺對他說太白山上有棵神仙草,能夠起死回生,是治病的靈丹妙藥。他爬懸崖、穿峽谷,決心尋找神仙草。一天,他來到一個懸崖陡壁的地方無法攀登。他就到太白爺那裡求援,太白爺給他借來了上天梯。爬上懸崖陡壁,採到了起死回生的神仙草。這裡兩面崖壁對峙,活象一個撐開的石梯,從此人們也就叫它「梯子崖」。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學家,後代子孫把它稱為藥王爺。在太白山還為他修建了精美別致的藥王廟。
藥王爺捉拿人參
據說人參原來生長在太白山上。一天,藥王外出採藥,人參就偷偷溜出去。不巧,它卻碰到了黃芩,人參就對黃芩說: 「不要對藥王說我到那裡去。」黃芩會意地點了點頭。可是藥王一回來,一看,不見人參,就四處尋找,『但誰也不知道。後來藥王搬開記事本一查,原來這天是黃芩執班。藥王就追問黃芩,黃芩才說: 「人參叫我不要對你說它到那裡去,說了就要變黑心肝。」經藥王再三追問,黃芩才說它朝東北方向逃跑了。
藥王二話不說,就朝東北方向追去,一直追到長白山,果然見到了人參。人參一見到藥王,就慌了手腳,哭喪著臉說: 「你一出門,那些蟲獸,就來挖吃我的根,無耐我只好逃出太白山。」藥王給人參好說歹說,人參怎麼也不回太白山。藥王一氣之下,取出一根紅繩將人參一雙手緊緊地反綁著。人參不走,他就拚命往回拉。一直拉到太白山,回頭一看,不見了人參,只留下人參的雙手。從此,手兒參就生長在太白山,人參則生長在長白山;人們見到黃芩的心也就空而發黑了。
王母娘娘的金鹿逃跑了
在太白山上,有種多年生的常綠草木植物,葉子背面和葉柄常帶紫紅色。它的形態很似鹿的蹄印,所以人們叫它「鹿蹄草」,是寶貴的藥材。
傳說很早很早以前,王母娘娘一隻金鹿逃至人間,王母發現後,火速派來天兵天將捉拿,在太白山見到了金鹿。金鹿一見來人追趕,四蹄騰空,躍上天空,來人尾隨而追,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海南島。將金鹿團團圍住。剛要用玉石索套繩時,金鹿回頭一望,倒地化作一個半島,就是海南島「鹿回頭村」;而金鹿在太白山上留下的蹄印,則化作「鹿蹄草」。
韓信的點兵場
在太白山上,有一片平坦寬闊地帶,這裡四面群山環繞,風景秀麗,環境幽靜,花草茂盛,據說這是韓信的「點兵場」。
漢朝時劉邦手下將領韓信帶兵和楚霸王項羽交戰。韓信當時兵駐太白山,他選擇了這塊宜人之地操練兵馬。在操練中,韓信說話常常因水聲過大而士兵聽不見。士兵要求韓信把聲音放大,誰知韓信聲音再大,還是聽不見。當時韓信練兵心切,於是氣衝衝地從腰間取下弓箭,只見他彎弓搭箭,「嗖」地一聲,箭出水停。從此這裡河床乾枯,河水斷流,一個水聲喧鬧的地方,變成了寧靜宜人的練兵之地。
麥磊石峰結良緣
太白山奇峰怪石、千姿百態。這裡有形如寶劍的狼牙山,尖如寶塔的鬥母宮峰,狀如蹲獸的駱駝項,遙望八百裡,秦川的望鄉臺…。其中麥磊石峰,更是雄偉壯觀。
麥磊石既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又是一個孤立奇峰。麥磊石同劉家崖直線距離不過兩公裡,而高差就有一千多米。
由大殿東望,象巨人將兩塊幾千噸的石頭疊磊起來,有五,六丈之高。由西南望去,宛若一尊尖底大肚子的花瓶。轉向西面,石頭底部竟有三分之二懸空,仿佛就要傾倒一般,雖然日久天長,然而這塊大石頭卻安然無恙。再轉向北面一看,在峰的頂部還長著兩棵松樹。
提起這兩棵松樹,還有一段故事呢!
在很早很早以前,縣城裡有位縣老爺,聽說太白山上有一棵神仙草,大雪天能夠開花結果,人吃了可以常生不老。他立即命一青年冒雪去採神仙草。
青年採藥的消息被縣府裡平時跟他要好的丫環知道。她想大雪天獨自一人進深山老林,不凍死也要被野獸吃掉。於是,她帶上乾糧,去追趕這個青年,想和他一起逃出縣衙虎口。
縣老爺得知後,急速派人追趕青年和丫環。這時,青年和丫環已在麥磊石結為良緣。他們寧死不回縣衙,結果被雙雙殺死在麥磊石旁。他們死後不久,在麥磊石頂部就長出兩棵松樹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風聲蕭蕭,仿佛是他們夫婦在傾訴衷腸!
神奇的太白海和太白神鳥
在太白山上,有許多湖泊,臨空鳥瞰,象一串閃光璀燦的珍珠,美麗極了。這就是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玉皇池、三清池等。為什麼在三千多米的高山上,會有這些湖泊呢?傳說很早以前,在眉縣清湫鎮,太白爺有個大海。一天晚上,周圍的百姓夢見太白爺借他們牲口,往太白山上運他的海子。第二天一看,果然不見太白爺的大海了。太白爺把海拉到太白山上後,按照資歷大小,官位高低,封它們為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從此,人們就叫這些海為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
在那清澈碧藍的太白海面上,為什麼無寸草點塵呢?原來這是有一種神奇的鳥,負責著清潔工作。這就是傳說中的太白爺的天然清道夫——太白神鳥。
這種鳥身長約20釐米,頭頂上有一塊白斑,腹部呈黃色,尾巴下部為紅色,科學家叫她「白頂溪鴝鳥」。民間傳說池中若有寸草落葉鳥即銜出。
很早以前,在太白高山上住著一個農家小戶,家裡有一女兒,長得十分美麗。山外有一少年經常上山打柴,每從這裡經過時,少女總要為他端水燒飯,他們十分相好。可是時間不長,這位少女卻被城裡的大財主看中,逼娶這少女做妾,少女寧死不從。一天,財主派人來搶親,被打柴少年打得狼狽不堪,逃回城裡。財主惱羞成怒,就派人扮作打柴的,尋到少年後將他活活打死。
少女得知後,哭得死去活來。為了紀念自己如意情郎,她在頭頂上戴了塊白紗巾。一天,她悲憤交加,來到大爺海邊,一頭躍入池中,立即化為一個美麗的小鳥飛出水面,頭頂上那塊白紗巾則化為白斑。從此,她就成為太白爺的「看水童子」,起早貪黑地守護在池旁。池中一有落葉,鳥就立即銜出。更有趣的是當一隻鳥銜不動的時候,往往是兩隻鳥銜著抬出湖面。從此這美麗的小鳥也就被人們頌之為「神鳥了」。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