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預測中的五行學說——金水木火土

2021-01-08 千尋預測

文|袁芊蕁 yuan-qianxun

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

>五行起源<

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行者,往來於天地之間而無窮」。

什麼是五行呢?它是構成事物的五種元素和促進事物發展、變化的一種動能。這五種元素分別是金水木火土。

金水木火土這五種物質元素在天地之間,始終不停息地變化、消長和運動,所以稱之為「五行」。

五行的說法最早見於《尚書、洪範》,「天乃賜洪範九疇」。九疇的第一項就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法則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古人發現火燃燒完了之後,餘下的是一堆灰土,又看見有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落下來變成土了,故得出「火生土」的概念,所以說火能生土。

「土生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發現在土壤中間有天然的金屬;沙中淘金取之於土,各種金屬礦物質都是大地的產物;

古時候人們燒飯常在戶外進行,燒飯時的火的熱度非常大,其中火旁邊的土、石頭中所含的金屬被融化出來了,所以當古人消除灰土的時候,就會發現裡面有些金屬,從而產生了「土生金」的概念。

金生水,金屬被燒制時在火中加熱後,融化稱為流體的物質;金生水的另外一種常見情況,固體的東西表面溫度一般低一些,當外界溫差和氣候溼度比較大的情況下,就會發現金屬表面有一個個的小水珠,古代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亦認為是「金生水」的情形。

「水生木」,植物的生長 有水的滋養,就可以生長下去。

「木生火」燧人氏鑽木取火,通過對木的高速摩擦,達到燃點就能生出火來,燒柴做飯也是木生火的情形。

>五行相剋<

五行元素在在天地之間始終不停息地變化、消長、運動,所以五行之間相生亦相剋。

五行相剋的法則是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土能克水,古時候的人們發現水往地上一潑,馬上就被土吸收掉了,水來土掩,洪水泛濫時,用沙土築起防護,便能阻擋水,所以「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歸納總結出來的五行理論。

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五行乘侮<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五行元素在特殊情況下會產生反生和反克。

即看起來是生,實際上變成了克,比如金賴土生,土多金埋;

或者看似相剋,反而得到生的結果,比如金能克木,木多金缺,用斧頭砍木頭,木頭過于堅硬,而斧頭不勝木,金反而受損。

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五行的旺衰<

不同季節裡的五行,其旺衰程度是不同的,五行也有不同季節的不同階段。

比如木在春天最旺盛叫「壯」;到了夏天,外在好像很繁盛,但內氣已開始消退了,稱為「老」;秋天金氣肅殺,木進入「死」的階段;冬天的外象寒冷,而木氣已開始悄悄受生,稱之為「生」。

>五行的性質<

《洪範》還進一步說明了五行的性質:「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牆。

潤下曰鹹,炎上曰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五行不僅有了多姿多樣的形態、性情,也有了鹹苦酸辛甘的不同味道。

自然界各種事物的運動、發生、發展都是五種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正是由於五行的相互制約,推動宇宙從平衡到不平衡,又從不平衡到平衡的向前發展。

>五行的歸類<

將萬物進行類比,都可以納入五行的範疇。

五行學說是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對世間的事物進行分類,從而確定事物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論。

五行不僅代表五種物質,也代表五類不同性質的物態,其中的哲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極為密切。

它既是宇宙觀,也是方法論,也是系統論。用最簡約的文字,儘可能的概括了完整、豐富的思想內容。

>五行學說發展的外延<

五行在不斷的補充、發展、完善生克關係的基礎上,其外延也得到了充分的擴展。

與陰陽學說相融合,形成了以陰陽五行為基準的多項對應系統,如五色、五時、五方、五味、五因、五臟六腑等。

陰陽五行在周易預測領域,進行加工改造,創立了陰陽五行為用,以八卦、六十四卦為體的象數易學,一個比較完善的佔筮體系就基本完成了。

天地之間的五行運轉,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是一種客觀存在。

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詳細出處。

相關焦點

  • 《五行學說》在易經預測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易經預測學體系中,必須認識和熟悉的基礎知識之一《五行學說》,《六爻》、《梅花易數》、《四柱預測》、《奇門遁甲》等易經預測體系都是由五行學說把萬事萬物分類和關聯起來的,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推演和預測。沒有五行學體系,事物之間很難建立聯繫。《五行學說》在易經預測學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周易八卦與五行的來龍去脈
    八卦與五行道家五行學說最早,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取象比類學說,不是五種元素,而是將宇宙萬事萬物歸屬到水、火、木、金、土五項中,是集哲學、佔卜、算命、曆法、中醫學、社會學等諸多學於一身的理論。
  • 你知道金、木、水、火、土,那麼你知道五行學說到底起源於何時?
    這時一股靈氣在裡面盤結運行,於是從太易之中生出水,從太初之中生出火,從太始之中生出木,從太素之中生出金,從太極之中生出土。金、木、水、火、土就是這樣生將出來,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五行。這五種自然元素相生相剋,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金水木火土斷病
    金水木火土斷病
  • 速記周易預測基礎知識——五行生剋
    五行學說不僅是周易六爻預測的基礎,也是奇門遁甲、八字預測、玄空風水等各類預測術的基礎,同時也是祖國偉大中醫的基礎理論之一,小泉現將相關重要知識點總結如下,供大家參考記憶。一、五行特性木:又曰,曲直。源於自然界的樹木。具有生發、向上、和順的特點。火:又曰,炎上。源於自然界的火。
  • 五行學說的起源於發展
    《周易·說卦傳》把五行納入到陰陽八卦體系之中,言:帝出乎震(「震,東方也」),致役乎坤(「坤為地」),說言乎兌(「兌,正秋也」,西方也),戰乎乾(「乾為金」,「西北之卦也」),齊乎巽(「巽為木」,「東南也」),相見乎離(「離為火」,「南方之卦也」),勞乎坎(「坎者,水也,正北之卦也」),成言乎艮 (「艮,東北之卦也」)。
  • 五行學說的由來,人為什麼缺?五行缺土
    戰國時期,陰陽學說創始人鄒衍根據地上的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依照天上星象的五行運動,建立了五行學說。藉以說明自然界多種事物之間更為複雜的關係。而我們人本身,木屬肝、火屬心、土屬脾、金屬肺、水屬腎。與自然界五行也是遙相呼應。
  • 五行學說中木克土的原因,你知道麼?
    在五行學說中有兩個很難理解的問題,即金為什麼生水,木為什麼克土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讓人倍感困惑,幾乎成為千古迷題。對於這兩個問題,作者也有自己的認識,在這裡簡單講一下。主要說說木為什麼克土,金生水的原因會在後面文章中論述。 首先看看古人對木克土的認識。關於五行所以能夠相剋,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此的解釋頗多,說法不一。
  • 周易生辰八字五行算命
    周易八字五行算命生辰八字算命本質是八字五行算命,就是五行化象互相生克揭示的密碼。例如八字喜神查詢就是找五行陰陽的平衡。同類和異類得分基本相同時,五行陰陽較平衡,一生較順利。而每個天幹和每個地支都有對應的五行屬性。八字算命主要是在分析一個人的五行「金水木火土」在命盤的平衡。當五行不平衡時,五行之間的衝剋力量較大,因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使一些不順利之事發生。反之,五行較平衡時,諸事也會較順利。 八字五行算命喜用神當同類和異類得分相差過大時,人生八字就過硬或過弱,一生起伏較大。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六十甲子納音表如何在實際預測中運用
    在周易預測實際操作中,不管是四柱預測還是八卦預測,或是蓍筮法,都是以陰陽變化,五行生剋為原則的,陰陽變化和五行之氣的變化,結構,排列及生克,是如何發生,有何規律,怎樣作用;在何時何地對人有何影響。為此古聖先賢發明天幹地支,以此來標記各種信息。運用五行之氣來推斷事物的發展變化。
  • 「中超觀察」金水木火土——2019中超半程「五行」論
    「中超觀察」金水木火土——2019中超半程「五行」論 2019賽季中超聯賽已結束了半程爭奪。
  • 王老師四柱預測之五行學說
    所謂五行,就是指太陽系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尚書洪範》中則進一步概括說:"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潤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從革,土愛稼稿。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裡把五行提升為構成宇宙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並對它們的性質和作用作了規定。
  • 中醫理論與五行學說
    今天我將跟大家共同學習中醫理論五行學說。首先讓我們來看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人一生氣就會胃痛、胃脹,甚至會出現唉氣頻頻?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人會越累越睡不著?這個人通常會描述已經精疲力竭,但就是睡不著。要回答上述的兩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中醫理論五行學說中去尋求答案。五行學說,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學習。首先是五行的基本的概念。
  • 地支辰戌醜未土逢衝,首先損傷傷害的是金水木火
    土逢衝與醜未戌、土局有別四季土最為複雜,土中有金木水火,也是金木水火的墓庫。
  • 絕大多數人不懂的五行真正含義
    五行,一個大家經常聽到見到的詞語,五行的叫法由來已久,其中道教的五行學說是最早的,當時是用來描述事物的運行形態和轉化關係的,並非單純的金木水火土五個表面的意思,與西方的風火地水四元素學說是有區別的。我們常說的陰陽五行,其中五行是最原始的系統論,陰陽是相對統一學,而易經的研究自古以來就是研究「陰陽、五行、生克」。
  • 認識理解五行學說的基礎
    昨天講了中醫五行學說,後面有朋友反饋說沒有怎麼聽懂,似乎講得深奧了一些,那麼今天就再來談談,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談談。首先,需要明白一點,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和陰陽學說一樣。因為同樣是對自然規律的描述,所以被使用到了醫學裡。
  • 生辰八字五行算命,測八字五行查詢表,生辰八字五行測算
    生辰八字五行算命八字算命最準的網站測生辰八字五行算命是通過分析一個人四柱八字五行「金水木火土」的平衡,利用五行生剋之理來推斷人的吉兇。輸入您的詳細出生時間,立即為您分析您的生辰八字五行生旺,生肖屬相,五行吉方,並且,四柱八字五行算命可以根據個人每一時間的五行變化,來推測他的命運,這就是傳說中的八字預測了。
  • 五行學說分類概論
    五行學說分類概論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 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所構成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相雜相和而化生的。
  • 五行學說生克論,以及相生與相剋之間的互相轉化
    五行學說不僅是一種事物性質的分類,更是闡明地球內部運動規律的學說,五行之間的相互關係,有相生一面,也有相剋的一面,而正是這些相生相剋的關係存在,宇宙中的事物才會發生變化。五行相生:木可生火,火可生土,土可生金,金可生水,水可生木木生火者,因木性溫和,易燃,劈木鑽木可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因為火灼熱,能燃燒萬物,物體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是土,所以火能生土。
  •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中天易張永紅整理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人民獨創的,是東方神秘文化的理論基礎,它對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重大作用,特別是對中醫學、 氣功學、易學數術影響特別深,作為周易預測體系的一個分支——《大六壬金口訣》也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理論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