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老人到了70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呢?

2021-01-21 騰訊網

「為什麼有些老年人到了七十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呢」?這樣的事情,是由自己的命運,身體素質,生活條件,醫療條件,環境條件,社會條件……決定的。

老年人七十歲以後,還能夠活幾年,也是不錯的啦。如果是放在以前,「人到七十古來稀」。能夠活到七十歲的人,不僅是高壽之列,而且是少見之人。

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據說在五十歲左右徘徊。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逐漸提高,到了男性七十七點二,女性七十八點三。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跨越八十歲這一關。

既然難以逾越八十歲關口的國家平均壽命,老年人在七十多歲去世,也是自然死亡,沒有什麼遺憾的。

人的生死,按照傳統的說法,是命運的安排。於是,出現了許許多多研究命運的預測自然科學。

之所以說研究命運的自然學科,是科學的,是因為它有科學和偽科學的成分。這些偽科學的成分,還不能夠用科學的知識加以解釋,證明。

自然災害,瘟疫,戰爭,都能夠根據客觀現象,進行預測。尋找發生的一些規律。這些出現的規律,給研究命運預測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因此,我們在反對唯心的命運學說的時候,也尊重人們的宗教信仰,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給命運預測研究留下了一席之地。

「命運決定壽命」的思想,之所以能夠被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受,是因為它配合了儒家思想。講究「中庸之道,其核心價值觀,就是「平衡」。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打破了平衡,就必然帶來災難。

所以,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們對自然界,對生命,必須有敬畏之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才能夠達到瓜熟蒂落的自然境界,獲得自然死亡。

既然「命運」就是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就是服從命運的安排。「有些老年人到了七十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就是自己一生一世的自然規律。是不可改變的。

「命運」,是一個複雜的體系。老年人行將就木,考慮的自然是醫療條件。醫療條件能夠延長時日,但是,不能夠起死回生。才有了「藥醫有緣人」。一個人的生命到了盡頭,與藥物沒有緣分了。藥物能夠治療好的,是命不該絕的人。

古語云:閻王叫你三更死 誰敢留人到五更。話醜理端,人總是要死的。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坦然面對,愉快地,安心地告別這個世界。自己活著的時候,看到「有些到了七十歲的老年人過幾年就去世了」,不必悲傷,不必焦慮,不必潸然淚下……

「壽終正寢」,是一個人的終結。

相關焦點

  • 70年闊別,4天短暫相聚 臺灣90歲老人實現歸鄉夢
    在與唐山市灤南縣宋道口鎮西澤坨村的親人不到4天的短暫相聚之後,臺灣90歲高齡尋親老人張萬龍以及兒子、兒媳對闊別了70年的家鄉難捨難分。70年的闊別與4天的短暫相聚,讓張萬龍這位鮐背老人在有生之年實現了歸鄉的夢想。5月3日,帶著對家鄉以及親人的諸多不舍和深深眷戀,張萬龍老人在兒子張建邦、兒媳趙容秀的陪護下,在家鄉親人依依不捨的深情中,登上了返回臺灣的飛機。
  • 70歲的老人自述:我有退休金和房子,只搭夥不領證,晚年很幸福
    老年人找老伴有很多好處,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支持,但是有一個問題不得不面對,那就是老年人找老伴,該不該領結婚證呢? 70的老人自述: 我今年70歲了,老伴去世15年了,老伴剛走的那會,我很不適應,身邊突然少了一個人,覺得非常孤獨。
  • 老人與牙:如果你70歲了,你還有幾顆牙齒?
    今年的宣傳主題之一,是關於老人的——「關愛老人,修復失牙」。人所共知,對於老人來說,牙齒實在太重要了。但是,又有幾個老人是牙齒健康的呢?又有幾個老人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老年人口腔健康標準「80歲前保留20顆健康牙齒」?在現場,口腔專家、杭州市口腔預防定點醫療機構綠城口腔醫院院長、主任醫師邵現紅「數落」了老人們在牙齒健康上的六個問題:  人老一定齒落?
  • 農村老俗話:老人在女兒家去世禁忌?
    08 10:49:33 來源: 娛樂胖baby 舉報   真實的事件—大伯母的母親在她家去世的
  • 到了晚年另一半去世是什麼感覺?三個老人的回答讓人意外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都說少來夫妻老來的伴,年輕人可能不懂這話的含義,到老來的多少都會明白,自己老了,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陪伴。哪怕年輕的時候打打鬧鬧,可到了最後,還是發現離不開。
  • 17歲離家一別就是70年
    齊魯網10月22日訊70年,對於一個時代來說不長,但,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可能就是一輩子。有這麼一家人,70年,都在做一件事,而且是從一輩人傳給下一輩人直到現在。她叫吳淑秀,今年71歲,提到 「爸爸」 這兩個字,吳阿姨就忍不住流眼淚。71歲的她,直到三天前,才見到爸爸的樣子,就是這張全家福中畫報上的老人,吳範勳。
  • 為什麼有些老人註定會晚景悽涼?
    活該老了沒人管」這樣的案例看到過很多,每次看到的時候,心裡還是忍不住揪作一團,我們還年輕,尚未老,無法理解人在晚年時所做的決定。《都挺好》裡,蘇大強對保姆蔡根花的狂熱追求,大抵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男人相較於女人,生性是涼薄的。不會因為妻子去世就一直選擇一個人生活,反而會在最短的時間裡,給自己找到老伴。為什麼有些老人註定會晚景悽涼?自找的。
  • 離鄉70年,臺灣90歲老人唐山尋根重回老家
    4月29日近16時,經過近3小時的飛行,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BR750航班降落天津,臺灣90歲高齡老人張萬龍在闊別大陸70年後,16時37分,由兒子張建邦和兒媳趙容秀用輪椅推著走出接機口,看到前來接機的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宋道口鎮西澤坨村的親屬,張萬龍老人激動不已,與親人們緊拉的雙手不斷顫抖。
  • 家裡老人一般「幾歲」去世,對子女才是最好?醫生:太長壽也不好
    但事實上,長壽有些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其不僅無法帶來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且很可能把家庭搞得一團糟。陳老太一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陳老太今年92歲,是村裡出了名的長壽老人。在她看來,自己能夠活到這個歲數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長壽"二字於她而言就是一種純粹的自豪感。然而,陳老太的子女孫輩們卻不這麼覺得。
  • 冬天白事多,為何很多老人過不了年?老農:3個原因成「催命符」
    氣溫驟降對年老體弱者影響特別大,有些人可能過不了寒冷的冬天。前兩天,村裡面有一個80多歲的老人,在睡眠之中去世了。其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年進入冬季之後,去世的老人就會增多。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總結起來大概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
  • 為什麼有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會說一些胡話?做子女的要知道
    無論是身體再健康的人,到最後都難逃「生離死別」,作為小輩在面對這樣的場景時總會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最近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門問題:為什麼有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會說一些胡話?
  • 84歲老人走鄉串寨跳花燈戲70餘年
    2007年,劉勝楊榮獲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思南花燈戲)代表傳承人」;2013年,榮獲「思南花燈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 70餘年正月「跳燈」 與多數登臺表演的花燈戲不同,劉勝楊主攻農村花燈戲。
  • 老人與黃鼠狼做鄰居,去世時黃大仙給鄰居報信!
    挖洞的黃鼠狼時間久了大人知道我們總去劉爺爺家玩,就警告我們去劉爺爺家可以,不許亂說話,更不許亂碰院子裡的東西,劉爺爺是個很慈祥的老人60多歲,在村子裡人緣很好,老伴早些年去世了,一雙兒女也都去了其他城市發展,而且似乎生活過得都挺不錯
  • 76歲「班主任」給20位「同學」過70歲生日
    壽星是20位已到古稀之年的老同學,而幫他們舉辦這場生日宴會的是他們50多年前的班主任、已經76歲的錢勤。20位壽星戴著生日帽 大家一起過七十「12月8日中午,飯店大堂裡,20位老人站成兩排,他們都是曾經的解放碑民辦中學1964級的學生。此時,每個人頭上都戴著黃色的生日帽,頂著巨大壽桃的生日蛋糕被推到老人們面前,老班長文蜀光正指揮著另一位同學點蠟燭。蠟燭點起來,專門負責照相的另一位同學喊道,」我們唱個歌嘛,我把這個瞬間錄下來。」
  • 坍塌飯店老人80大壽:生日不能隨便過,知道這些禁忌過生日才安心
    二是推後過生日不吉利,推後紀念是祭祀死者忌日的做法,有些時候因為無法在忌日為死者祭奠,所以需要推後時間進行悼念。生日可以提前過,但因為不是推後過生日,意味著長壽,是很吉利的事,有的地方故意「忘記」生日,以後再補,上成為「補壽」。而提前過壽辰,是怕等不到那一天,所以搶著提前過掉了,這樣做很不吉利。二有些地方給老人過生日,講究「過9不過10」,意思是說在逢整「10」歲之年的時候,往往不在這一年過生日,而要提前一年逢「9」過。
  • 八字不和姻緣被拆散,女子終身不嫁,再相見已過70年緊張到不行
    有一次劉海粟在畫梅花,畫得很像,楊韞看到了讚嘆到:「像,真像」。那時候的他們只有6歲,家裡人看出劉海粟的畫畫天賦,便請了家庭教師教授劉海粟畫畫,而且也讓楊韞跟著老師一起學畫畫。劉海粟由於天賦極好,沒多久就進步神速,而楊韞也是不甘落後。沒過多久,楊韞的父親去世了,劉海粟的母親也去世了,失去了親人的他們更加相依為命。而他們也從表兄妹暗生情愫,走向了情竇初開。
  • 為啥有些老人去世前,會胡亂說話?這種現象正常嗎?醫生科學解釋
    很多人都在病床前照顧過親人,有些人會聽到病床上的老人會說些胡話。例如說看到自己已經去世多年的親人,還會和他們聊幾句,又或者是看到多年好友,還會問他們吃了嘛?最近過得好不好?但是這些都是其他人看不到的,再加上醫院的這個環境,每天都有人去世,於是給這一現象蒙上了一層詭異的色彩。有些人會往鬼神上面想,覺得毛骨悚然。實則和鬼神沒什麼關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也是正常,聽聽醫生的科學解釋。
  • 60-70歲的老人,每天要走路多少步?在這個範圍即可保證健康
    比如說一些60到70歲的老人,身體比起年輕人那確實是要差很多。而且這個年齡段的老人激素分泌也在越來越少,身體內的器官機能也在不斷的退化,而每天正常的走路,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激素分泌,延緩衰老。但老人的身體素質和年輕人不同,走的路太多了,也會給關節帶來壓力,可能會出現一些關節疼痛的現象。對於健康年輕人來說,每天走上6000步以上,對於我們的健康很有幫助。
  • 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在古代,很多人為了讓自己長生不老,用盡畢生心血去煉仙丹,終究沒能如償所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也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便想退而求其次,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
  • 被外賣小哥發現去世的老人,只是千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怎樣給老人...
    網友:「不要自責,你已經盡力了」 2020年12月28日晚上八點左右,外賣小哥小馬接到一個訂單,要送餐到廣州海珠區建基路的建怡小區內,等他到住戶家後反覆敲門,始終無人回應,但是打電話,聽到手機一直在屋裡響,覺得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