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自己的皮膚上紋上各式各樣的圖案,有的是代表了某些含義,有的是為了記錄某段時光。
但是文身什麼的都弱爆了,在海南五指山有一群這樣的老人,把刺青紋到了臉上。
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
繡面、紋身多於黎族女人十二歲左右起紋,,黎族人稱為「開面」,被看作為黎族女孩的「成人禮」。 這些紋身伴隨著她們的一生,儘管在很多人看來,皮膚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傳統中卻是神聖而純潔的。
黎族女人繡面紋身的習俗是從唐末宋初開始的。據說那個年代,海南當地烽火戰亂,各種矛盾衝突日益增多,受害最多的當屬黎族百姓,尤其婦女,是燒殺掠奪的受害者,於是,漸漸形成了紋面紋身的習俗。目的是保護女孩子不被外族部落的人搶走,但是在她們眼裡,紋路越多越複雜,反而人越漂亮。
新中國成立後,這樣的習俗已經被慢慢廢除,所以黎族現在所剩的紋面女越來越少,只能在五指山區或者保亭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看到少數的紋面老人。而紋面手藝也面臨失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只能在圖片上看到這樣神秘的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