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少年,發現了父親隱秘情事

2020-11-26 澎湃新聞

大家好,我是凹叔。你最熟悉的風景是怎樣的?

它也許是你家鄉的冬夜。十一月中旬下雪,鞋子被雪洇透的溼。

它也許是你現在生活的地方。每日穿梭在複雜的地鐵線路,從這一個入口進去,再從那一個出口出來。

這些風景對你而言,是熟悉;但對旁人來說,是陌生。從作家筆下的風景,凹叔窺探到其成長與生活過的土地。

比如挪威作家佩爾·帕特森生活的這片美地——挪威首都奧斯陸,必須跟大家安利!小說《外出偷馬》裡的生活細節,完全就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外出偷馬》

佩爾·帕特森 著

磨鐵圖書出品

佩爾·帕特森,出生於1952年,是當代挪威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諾貝爾文學獎的實力候選人,目前已出版九本小說和一本散文集。

《外出偷馬》的作者佩爾·帕特森寫到挪威的首都奧斯陸,以非常緩慢的節奏將這一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娓娓道來。

—▼—

67歲的老人傳德住在挪威的森林小屋裡,身邊只有一條叫做萊拉的狗。

他的妻子死於三年前的一場車禍,傳德沒有告訴自己的兩個女兒,隻身一人搬到森林裡生活,避免被人打擾。

偶然一次找狗的經歷,他認識了住在附近的另一個60歲老人,那人同他一樣,也是帶著一條狗獨自生活在這裡。

傳德發現這位老人就是自己曾經的故人,於是小說從這裡展開,帶著我們回到了傳德15歲的那年夏天……

父子衝突:爸爸的偷情秘事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三年),傳德被長期不在家的父親,帶到挪威與瑞典交界的森林裡度假。

那時,傳德15歲。

在這個迷人的夏天裡,他逐漸有了新的發現。

他和同伴去牧場偷馬,和父親一起伐木,甚至領略到父親身為領頭的魅力……

但,傳德也發現了一些曖昧。父親與約恩母親,他們曾一起工作,因身份敗露,還曾一起到瑞典躲藏……

當他窺探到了父親的感情時,蘊藏在身體裡的力量逐漸膨脹。傳德有時是憤怒,覺得父親背叛了母親;有時卻以男人的視角,對父親感到嫉妒。甚至,傳德對年長的女人心存愛慕,他控制不住身體裡的欲望:他將父親視為榜樣,急切地渴求成長。

「父子衝突」的主題在美國作家的作品中頻繁可見,他們將「孩子離開父親」,視為一個人獨立的象徵。

這本《外出偷馬》探討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只是在這個故事裡,父親與孩子沒有戲劇性的衝突,而是孩子依靠著父親,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印記。

正是在父親的引領下,傳德逐漸成長,渾身充滿力氣,在林間勞作。

但既然是小說,「衝突」就一定有。

夏天即將結束,傳德先回到了奧斯陸的家裡。他每天騎車往返於車站和家,等待父親歸來。

但直到秋天,父親寄來一封簡短的信,告訴家人他不會再回來,他在瑞典的銀行裡留了一筆錢。

傳德怒於父親的背叛與殘酷,在和母親取錢的路上,傳德無法控制自己……

他滿是憤怒地去問路,可是對方聽不懂挪威語,還不尊重人。傳德正要揮拳的時候,卻還是將拳頭鬆了下來,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母親用那筆錢給傳德買了一身西裝,一起吃了一頓飯,傳德驚奇地發現:經過夏天的鍛鍊,他有了肌肉!

少年傳德,瞬間感覺自己變成了大人。

而父親的影響,往往是在離開之後,才能發現的。

正如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中,主人公大島凪在離開控制型母親,依然開心地吃下討厭的煮玉米。即便離開了母親,兒時的習慣,還在。

「文學中的原風景」

日本學者奧野健男在著作《文學中的原風景》中提出了「原風景」的概念:「作家固有的、自己形成的空間」。

日本的建築學家蘆原義信也說:「這些作家心目中……充滿感情色彩的風景,它常常作為文學的出發點而表現在作品當中……」

小說《外出偷馬》,恰恰是作者真實生活的反映。

這部小說在語言方面的優勢:貼近生活。中國讀者或許無法真正體會到,挪威森林湖畔的生活。但透過文字,也能略知一二。

森林在烈日下會暫停呼吸,產生的香氣令人昏昏欲睡,在日頭正當中的時候甚至會讓我睡著。

屋子外面,藍色時間到了。所有東西都拉近了距離,柴房,樹林的邊緣,遠方的湖,仿佛上了色的空氣把世界都綁在一起,沒有一樣東西是分離的。想像是很美好的事,至於是真是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對我來說還是分開獨立比較好,不過在這一刻,藍色的世界給予我一種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要不要的慰藉,就算不需要,但也還可以接受吧。

現在太陽升得很高了,樹底下很熱,聞起來都有熱的味道,森林裡到處都是聲音;有拍動翅膀的聲音,有枝椏斷裂的聲音,野兔發出來的咻咻聲,蜜蜂拈花時候隱約的嗡嗡聲。我聽見螞蟻在南叢裡爬。我們行走的小徑隨著山坡的走勢向上,我用鼻子做深呼吸,想著不管日後生命如何轉折,行腳走到多遠,我要永遠記得這個地方這一刻的樣子,想念著它。

空氣裡有著鋸木材的香氣。從路邊蔓延到河裡,飄過水麵,無處不是,無處不在,使我頭暈目眩。我就在最濃烈的中心點。我的衣服,我的頭髮,我全身都是樹脂的味道,晚上躺在床上,連皮膚都是樹脂味。我帶著它入睡,帶著它醒來,它全天候地跟著我。我就是森林。

我站在那裡注視著河水,看著它從稍遠的河灣轉過來,在霧氣中亮亮地軟軟地流過去。它銘刻在我心裡。整個冬天我都會夢見它。

我半眯著眼望著從窗下流過的河水,一閃一閃的,像千萬顆星星,又如秋天裡汩汩流淌的銀河,永無止境的溪流蜿蜒曲折地流過夜空,在那廣垠的黑暗裡,你自在地躺在家鄉的峽灣邊上,背靠著斜斜的巖石仰望著天空,直到眼睛發痛,整個宇宙的重量仿佛全部壓在你的胸膛上,讓你幾乎不能呼吸;或者相反地,你被抬了起來,漂浮了起來,就像無垠太空中的人肉微粒,永遠不再回來。單憑這樣的想像,就能夠讓你有一些遁世的感覺。

——《外出偷馬》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隨處可見的生活細節描寫調動起了讀者的全部感官,通過動作、聲音與嗅覺,勾起記憶,十分巧妙。

凹叔再提一嘴,小說採用了雙線敘事的手法,老年傳德與少年傳德的講述不斷閃回。

在67歲與15歲傳德的情景切換中,風景被不斷地重複、堆疊。

少年的肌肉初現和老年的蒼蒼白髮

比如出現了萊拉和老人拉爾斯的地方就是老年時期;出現了父親、約恩的母親和弗朗茲的地方則是少年時期。

這樣的記憶方式直接表現在小說標題——「外出偷馬」,它是最令主人公難以忘懷的記憶。

「外出偷馬」是一切的開始。

「外出偷馬」第一層含義:15歲的傳德被朋友約恩邀請去牧場偷偷騎馬玩,遊戲結束後約恩爬上一棵樹將裡面的鳥蛋捏碎,鳥巢毀掉。原來在前一天,因為他的疏忽,導致雙胞胎弟弟射殺了另一個弟弟。

「外出偷馬」的另一層含義:德國軍隊佔領挪威時,父親從事地下工作的行動暗號。

這個夏天的回憶,似在昨日,又似陳年往事。

生活的那顆「酸檸檬

少年傳德與父親一起去割草,當他特意繞過一處帶刺的草叢時,父親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有刺,會弄傷手指。父親突然徒手將那些草連根拔起,告訴傳德:痛不痛的事,我們可以自己決定。

老年傳德因為妻子在意外中去世,隻身一人搬到孤寂的林間。

他說:「當你適當地把一些事情說給人聽,態度也溫和親切,一般人都會喜歡。

他們會認為很了解你,但其實不是……他們所做的是把他們自己的感情,看法和假設填進去,組合成一個跟你幾乎沒有一點關係的全新人生……」

我們無法避免痛苦,無法避免別人帶來的傷害,當老年傳德將自己封閉在此地時,不禁想起了父親當年的話:痛不痛的事,我們可以自己決定。

別人可以給你帶來痛苦,但是這份痛苦在你的心裡,停留多長,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

正如美劇《我們這一天》,主治醫生對分娩中失去孩子的父母說:「我想也許有一天,你會變成像我這樣的老人,並向一位年輕人娓娓道來:你是如何將生活帶給你檸檬般的酸楚,釀成猶如檸檬汽水般的甘甜。」

生活中的痛楚隨處可及。

小說中沒有直言痛苦,卻在字裡行間充滿溫情。將這種必經的痛體現在了成長的道路上。

作者佩爾·帕特森的父母在1990年死在了一艘輪渡上,作為倖存者的他直至晚年都在思念親人。

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創作了這部小說,將對生活的體悟與和痛苦的相處投射在故事裡,給讀者帶來片刻的寧靜。

也許給他信念的,是《外出偷馬》的小說中,反覆被提及的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我會不會變成自己人生裡的英雄,或者會不會由別人來主宰一切,書裡自有分曉。」

讀這本書時,需要一點點耐心,去真正走進那片挪威的森林裡。

它寂靜幽深,卻充滿力量。

↓凹叔推薦↓

《熊鎮2》

【瑞典】弗雷德裡克·巴克曼 著

磨鐵圖書出品

熊鎮是一個小鎮,它偏遠,落寞,冬天很長,雪很多。它的小故事包括人們如何做夢、如何奮鬥、如何相愛、兩個少女的友情、兩個群體的對抗、一個女孩的創傷,和一個男孩的秘密。

有時候,人生實在艱難。但他們相信,勝利能治癒一切。

這是一個小鎮,這也是一整個世界。這裡有很多人,可最終你只讀到了自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本文採編:李三弦;本文編輯:畫堂秋,桃子;監製:袁復生。如需轉載開白,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帶走這本《外出偷馬》~閱讀原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5歲少年之死
    近日 陝西興平15歲少年袁小天 被6人圍毆致死並掩埋 引發輿論熱議 毆打袁小天的6人中 均是未成年人
  • 影片《風平浪靜》中那些隱秘的細節
    15面前,宋浩誤闖民宅,誤傷他人,之所以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恰恰是因為宋建飛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才把誤傷變為謀sha。而誤傷這件事,被宋建飛深深的隱藏起來,哪怕後來多年被李唐父子威脅的內容,也是作為父親替sha人兇手的兒子隱瞞實情,在sha人事件中,父親將兒子塑造為唯一兇手。
  • 被遺忘的15歲小英雄,他被割耳削鼻挖心,至死也沒有屈服
    俗話說:自古少年出英雄。在抗日戰爭中,我國的軍隊和日本的軍事力量又有一些懸殊,想要打勝仗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中國人民為了能夠將這些侵略者趕走,全部都參與到了抗日戰爭中。很多年齡不大的孩子也加入到抗戰行列,不能夠上前線的孩子們就在後方做一些隱秘工作,有很多年齡不大的孩子參與地下情報的工作。
  • 達州15歲少年7樓墜樓身亡 事發前疑遭親人責罵
    四川新聞網達州4月13日訊(楊海濤 記者 張驥)4月13日清晨6時許,達州市城區達巴路口附近一棟居民樓,一名年僅15歲的少年從該樓7層墜樓,不幸死亡。  據達州網友「達州8888」發帖稱,13日早上6點左右,一位十五六歲男孩子從7樓跳下,當場身亡。
  • 《隱秘的角落》番外篇來了!信息量巨大,細思極恐!
    還記得《隱秘的角落》播出的那段時間,懸疑推理迷一個個深挖《隱秘的角落》中的細節忙得不亦樂乎,而1月15日愛奇藝尖叫之夜居然帶來了《隱秘的角落》番外篇,這樣的售後服務簡直不要太驚喜!1、現場直播表演,舞臺太完美在愛奇藝尖叫之夜上,《隱秘的角落》番外篇採用了現場直播表演的形式為大家呈現了《隱秘的角落》主角朱朝陽在經歷了那個殘酷夏日之後內心的掙扎與彷徨。
  • 情事:愛上美麗人體模特
    情事:愛上美麗人體模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5日 23:06 來源: 來源:大河網大河網訊  父親被肖揚的話生生噎住,叉著腰在地毯上左轉右轉,說不出話來。母親過來打圓場,你弟弟比你小18歲,他怎麼能替你爸分擔呢?你爸公司事務繁忙,你能幫則幫,啊?  肖揚輕輕地舒了一口氣,說了三個字,對不起。  肖揚沒想過要進父親的公司,他對母親說,等我一畢業,我就和你離開成都。可是,肖揚的母親終究捨不得這幢老房子,就像她捨棄不了和父親的婚姻。
  • 「玫瑰少年」因舉止像女生,遭扒掉褲子檢查性別,生命永留在15歲
    在臺灣,一個年輕人因為表現得像個女孩而不激怒別人,被羞辱和欺負了很久,以至於這個十幾歲的男孩的生命永遠停留在15歲。那麼,這個少年是誰呢?他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屈辱?第一,「玫瑰男孩」像天使一樣善良。在臺灣,一些有女性氣質的陰柔少年被比作「玫瑰少年」。他們溫柔細膩,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少年,像一朵花。葉永志1985年出生於中國臺灣屏東縣。
  • 15歲女孩墜樓,父親冒死相接,「妹妹患抑鬱症,爸媽一直貼心照顧」
    8月22日,四川瀘縣發生一幕悲劇,一名15歲女生跳下25樓,父親在樓下試圖營救女兒也被砸傷,兩人經搶救無效雙雙身亡。女生在樓頂「爸爸(挽救妹妹的行為)很偉大,我希望安靜送走父親與妹妹,不願再被打擾!」8月23日,作為長子的曾小哥在悲痛中料理著父親和妹妹的後事。恍如隔世,就在前一天(8月22日),曾小哥的妹妹——四川瀘州15歲女孩小曾從25層樓一躍跳下,悲情的父親衝上去,試圖用雙手接住女兒,但不幸雙雙遇難。(詳情回顧:痛心!
  • 夢想之旅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感
    《牧羊少年的幻之旅》是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的作品。講述了牧羊少年聖地牙哥追逐夢想尋求寶藏的歷程。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考驗,但他最終沒有放棄。兜兜轉轉,他發現寶藏竟然埋藏在他尋寶旅程的起點!這部作品,將哲學、宗教、寓言融合起來,用輕鬆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尋寶的故事,但其中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 15歲兒子瞞著母偷偷參軍,71年後回到家鄉,106歲老母仍在等待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寫懷》 在宋朝,嶽飛從小文武雙全,立志報效祖國,其母便在嶽飛後背紋上「精忠報國」,以此提醒他時刻銘記自己的初心,後來功成名就,這個「精忠報國」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在抗戰時期,一位15歲少年立志參軍抗擊日寇,瞞住家人一走就是71年,回家後發現106歲的老母仍在等他。
  • 15歲少年參軍,71年後與母親重逢,他86歲母親已106歲
    童年時期,看著父親死在戰火中天上傳來熟悉又刺耳的飛機轟鳴聲,周圍的人已經慌了神,跌跌撞撞地四散躲避,中間夾雜著人們的哭喊聲。原本在前頭籮筐裡睡著的小女,也被驚醒,嚇得哇哇大哭。"跑!"老謝喊了一聲身邊的婆娘,然後挑著籮筐就混進了前面的人堆裡。女人緊隨其後,身旁的小孩被她拽扯著,那隻裂開了鞋很快也跑掉了。
  • 加拿大少年觀星象圖尋瑪雅遺址 不料發現了這個
    加少年觀星象圖 尋隱世瑪雅城池據港媒報導,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名少年發現中美洲神秘瑪雅古文明的城邑彼此乃依據星象圖布置,推算有一座遺世多年的瑪雅城池隱沒於墨西哥一處森林,並在專家協助下借衛星雷射探測技術發現那裡有一個非天然巨大方形。兩名墨西哥考古學家承諾協助他發掘,由於位置偏僻,預計考古工作昂貴艱巨。
  • 巨蟹座的4個隱秘特質,不久處便很難發現
    至於經常以單純著稱的巨蟹座,其實也有不少隱秘特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巨蟹座的顯著特性了解巨蟹座以後,不難看出他們的想像力、敏感性和同理心。巨蟹座的顯著特性,也會圍繞著這些方面展開。比如想像力造成的胡思亂想、創造力以及忍耐力的提升;敏感性造成的敏感多疑和欠缺安全感;以及同理心滋生出的善解人意和包容心。這些顯著的優缺點,賦予了巨蟹座獨特的個人魅力。
  • PDD談小天:15歲少年獨自在地下室訓練,冠軍背後承受了太多辛酸
    15歲的陽光少年和孤獨的地下室曾經的天,雖然很有天賦。但是因為年紀太小,容易情緒化,並沒有成為大家眼中看好的選手。PDD也是覺得,小天需要磨練更長的時間才能打更好地比賽。於是,小天便開始在地下室裡默默地訓練。同批次的選手,都開始被LPL各大戰隊邀請,同歲的Knight的地位也如同眾星捧月之時。小天卻依然無人問津。
  • 故宮的隱秘角落,被發現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故宮有許多隱秘角落,無論是神秘的未開放區,還是開放區的幽深處,都成為故宮魅力的一部分。最近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帶著觀眾「上天入地」看故宮:爬上皇極殿房頂除草,賞鑑養心殿的貝殼瓦片,俯視太和殿前身的地基……今天,一起換上特殊視角,探索故宮的隱秘角落。
  • 湖南錘殺雙親嫌犯:虛構幸福的13歲少年
    試卷外,擺在這個世代居住在湖南省衡南縣三塘鎮學塘村少年面前的,是另一番光景:忙著謀生的父親,身有殘疾的大伯,鮮有來往的姑姑,罹患精神疾病的母親和姐姐
  • 15歲碩士,21歲博士,曾經的神童,如今卻被當精神病
    然而在現實的30年前,中國同樣也出了這樣一件事,這位神童11歲就進了中科大少年班,15歲讀碩士,21歲讀博士,師從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原本是最有望拿到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卻在若干年之後被當成了「精神病」。他,就是曾被稱為「全民偶像」的天才少年——謝彥波。
  • 他15歲偷偷參軍抗日,71年後見到106歲母親,母親當晚去世
    戰爭中國同胞傷亡了數千萬人,在十四年的抗戰中,中國男女老少都和侵略者展開了戰鬥,而王秀英15歲的兒子謝春生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參軍的。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謝春生才15歲,他也從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就開始了流亡,他的家鄉被日軍佔領了,父親也死在了日軍的手上。因此那時的謝春生心中充滿了對日軍的仇恨。
  • 15歲少年瞞母參軍,時隔71年重逢,母親等到106歲,團聚當晚離世
    , 就算留得了一條性命,在臺灣的軍人卻更回不了大陸,只能自己飽受思鄉之苦,比如曾經的抗戰軍人謝春生,他15歲參軍,因為特殊原因被滯留在臺灣,等到他回國探望母親時,母親已經苦等他71年了。
  • 世界在那孩子手中變成了線條 - 少年畢卡索
    一幅小油畫-騎馬鬥牛士(Picador),是8歲男孩巴勃羅的第一張作品。那是他父親帶他去看鬥牛得到的靈感。鬥牛成了畢卡索一生的激情。男孩巴勃羅的父親是一位博物館長,還在當地的藝術學校教授繪畫。所以巴勃羅從小就被藝術品和藝術教學的實踐包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