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唄護航金融消費者權益 對仿冒釣魚APP說不

2021-01-08 光明網

隨著大眾消費需求的增長,金融類APP比如省唄的下載和使用量大幅提高,這也給一些假冒APP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間。省唄APP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假冒借貸APP不僅危害大,而且無孔不入,它們的共同特徵是通過營造知名金融品牌或金融服務的外觀,騙取用戶信任,從而進一步實施各種詐騙行為。尤其是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抵抗疫情,但其中卻有不法分子假借抗擊疫情實施金融詐騙等犯罪,省唄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防範。

根據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共發現網際網路金融仿冒網頁4.8萬個,受害用戶12萬人次,網際網路金融仿冒APP 2801個,累計下載量3343.7萬次。

此外,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經過調研發現,此類假冒金融類APP詐騙案件處理出現了四難現象:即消費者維權難、機構名譽保護難、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糾紛解決難、立案難。針對行業難點和痛點,省唄認為,一方面要繼續強化宣傳,普及有關金融法律知識,增強群眾的防範意識,提高群眾的辨別能力;另一方面,還可由監管部門牽頭,聯合各大企業的力量組建專項治理小組,對假冒金融類服務行為進行精準打擊。

面對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作為金融從業機構應勇於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這方面,省唄做出了不少努力。

首先,在防詐騙公益方面,省唄倡議從業機構建立專門防詐騙公益基金,對被詐騙嚴重且需要幫助的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給與幫助;其次,在消費者教育上,針對被詐騙消費屬性採用合理有效形式對其進行防詐騙教育;如省唄針對自有年輕用戶群體的特性,在防詐騙教育內容上除了使用傳統的圖文形式,還以短視頻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短視頻平臺進行大面積宣傳教育,以此更加直接有效的做好防騙警示提醒,提升用戶識詐防詐能力。據悉,後續省唄還將建立一整套的用戶防詐騙體系,從多方面、多渠道做好用戶的防詐騙工作。

不僅如此,在2019年底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假冒金融類APP詐騙風險防範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會員沙龍活動上,省唄作為行業代表在會上提出了寶貴的防詐騙倡導建議。在法律法規方面,倡議監管部門儘快推動建立及完善詐騙罪相關法律法規,對不法分子起到警示作用,同時加強對消費者法律法規知識普及,使消費者在遭遇金融詐騙時,更易在第一時間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省唄提議金融行業平臺應在司法部門、金融監管、行業協會等的指導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聯合社會各方資源共同建立反詐騙協作機制,重點打擊行業高發詐騙事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面對日益猖狂甚至在防疫這個關鍵期也不「下班」的金融詐騙,省唄提醒廣大用戶,如果有資金需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下載APP,切忌通過陌生人微信、簡訊連結下載。同時,用戶在申請網貸之前,一定要了解相關產品。目前,正規的網貸平臺是不會在下款錢以各種名義來收取任何費用的,保證金、解凍金、手續費、工本費等費用,都是詐騙團夥行騙的噱頭。未來,省唄將繼續在金融防詐騙工作上貢獻力量,聯合社會各界築起反詐騙的知識圍牆,共抗疫情,共防詐騙,建立直接、有效的反詐騙處理機制,避免金融詐騙事件發生。

相關焦點

  • 省唄:持續防範金融詐騙 加強消費者防詐騙知識普及教育
    北京市政府多次開展老年人預防金融詐騙知識講座,保護轄區居民的財產安全,進一步增強老年人規避風險的意識。廣西銀保監局、人民銀行雲南文山州中心支行等機構及企業都通過 「以案說險」的形式,深化消費者對電信詐騙手段最新形態、犯罪手法及危害的認識,倡導廣大群眾有效識別新型電信詐騙,增強金融風險防範能力,注重保護切身個人利益。浦發銀行的「高新大講堂」專題講座也同樣就如何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進行了風險提示。
  • 防範金融詐騙風險,省唄鑄造金融安全防線
    從省唄官方發布的信息了解到,新冠肺炎期間,詐騙分子通過高仿正規APP的名稱、圖標以及功能體驗,編織假冒其客服以收取工本費、印花稅、保證金等名義進行詐騙。為了保證疫情期間用戶的合法權益,提醒用戶提升防詐騙意識,「省唄」在查證相關案例後,迅速發出公告,呼籲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被騙。
  • 持續開展防範金融詐騙工作 省唄在行動
    北京市政府多次開展老年人預防金融詐騙知識講座,保護轄區居民的財產安全,進一步增強老年人規避風險的意識。廣西銀保監局、人民銀行雲南文山州中心支行等機構及企業都通過 「以案說險」的形式,深化消費者對電信詐騙手段最新形態、犯罪手法及危害的認識,倡導廣大群眾有效識別新型電信詐騙,增強金融風險防範能力,注重保護切身個人利益。
  • 疫情期間謹防金融詐騙,省唄助力用戶提升安全意識
    從省唄官方發布的信息了解到,新冠肺炎期間,詐騙分子通過高仿正規APP的名稱、圖標以及功能體驗,編織假冒其客服以收取工本費、印花稅、保證金等名義進行詐騙。為了保證疫情期間用戶的合法權益,提醒用戶提升防詐騙意識,「省唄」在查證相關案例後,迅速發出公告,呼籲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被騙。
  • 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頻現貸款廣告 「省唄」等被質疑違規宣傳
    3月7日晚間,《華夏時報》記者登錄抖音平臺並輸入「借款」二字發現,排在第一位為省唄「1分鐘坦白局」廣告。廣告裡面稱「先用省唄app借很划算,借一萬日息低至1.6元……。」除此之外,還有用戶提供的其它視頻顯示,51公積金管家以及挖財信用卡管家等也在抖音上出現過相關的貸款宣傳廣告。
  • 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頻現貸款廣告,「省唄」等被質疑違規宣傳
    3月7日晚間,《華夏時報》記者登錄抖音平臺並輸入「借款」二字發現,排在第一位為省唄「1分鐘坦白局」廣告。廣告裡面稱「先用省唄app借很划算,借一萬日息低至1.6元……。」除此之外,還有用戶提供的其它視頻顯示,51公積金管家以及挖財信用卡管家等也在抖音上出現過相關的貸款宣傳廣告。
  • 深度揭秘省唄獲得 「綠色應用」雙重大獎之道|新金融
    「第二屆軟體綠色聯盟開發者大會」匯聚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在內的千家企業,聚集著行業軟體開發人群,可以說是終端開發領域乃至中國軟體行業重磅年度盛會。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APP應用場景逐漸豐富,下載、安裝、使用成為了現代人滑動手機屏幕的標準動作。在使用APP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體驗差、頻繁騷擾、洩露個人數據等垃圾應用侵犯個人權益問題。
  • 信用卡額度拯救利器 省唄APP來了!
    來源:項城網信用卡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信用金融工具之一,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尤其是現在物價飛漲,工資的漲幅遠跟不上物價的節奏,而使用信用卡就成為了很好的應急方式,它能為持卡者提供額度來解決燃眉之急,所以這個額度的高低對於持卡人的生活品質來說可是息息相關的大事。
  • 省唄APP:借款被拒最高可抽5000元
    作為一款專注為年輕人提供金融服務的APP,省唄真正關心每一個奮鬥中年輕人的生活。最近,省唄APP推出「借款被拒就抽紅包」的活動,用簡單又直接的方式,實力「寵愛」每一位用戶,保護每一位借款人的權益。省唄承諾,發起借款100%有錢拿!
  • 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線上節目與您不見不散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為維護疫情防控期間的市場秩序和廣大消費者權益,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凝聚你我力量,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廣西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_廣西新聞網精彩...
    梧州中支負責人林婉媚針對「3.15」宣傳周活動進行工作部署,中支首先對職場進行了布置,包括:…[詳細]   為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保護權益,近日,中信保誠人壽玉林中心支公司積極響應銀保監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關於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的號召,以「以金融消費者為...
  • 省唄用戶故事徵集: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這時她收到了一條名為「省唄APP」的借貸推薦簡訊,薇薇上網查了一下這個平臺的資質和網友評價,覺得還算靠譜。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點擊了申請,沒想到第一次申請借款就成功了,到帳也是出乎薇薇預料的快速。仿佛心靈相通,後來薇薇搬家,存款不夠付押金,省唄APP還主動給她提升了額度。薇薇說,是省唄讓她不用再次經歷找朋友借錢的窘境,幫助她度過了許多困難時刻。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省唄:省唄公司高額取現業務涉及高利貸
    2019年11月24日 13:05,容先生發起對省唄的投訴。截止發稿前,省唄有效投訴1313次。
  •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冷靜期 七日無理由退貨
    原標題: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冷靜期 七日無理由退貨   編者按:在實施20年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迎來首次大修!2013年10月25日,備受關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並將於2014年3月15日起正式實施。
  • 歷屆消費者權益日主題一覽
    歷屆消費者權益日主題一覽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於2014年3月15日實施
    這份新法的第一大亮點就是對消費者協會的性質作了新修改,並賦予了該組織承擔公益訴訟的職能。  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但此次新消法將消協從「社會團體」修改為「社會組織」,表明消協是公益性職能的社會組織。
  • 【生活】3.15消費者權益日的相關性知識普及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宜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 凝聚你我力量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海東在行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每年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我國自1987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國各地消費者組織都會聯合各有關部門共同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運用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成果,促進全社會都關心、支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宣傳活動已成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意義深遠的社會性活動。
  • 3·15消費者權益日:疫情期間,警惕這五個行業的消費陷阱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雖然今年的3·15晚會因疫情影響確定延遲播出,但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並不會因疫情影響而打折扣。今天,時封君(微信ID:shidaifengmian)為大家總結了疫情期間5大行業的10個消費陷阱,攤上這些事該怎麼辦?別愁,我們都為你想好了!
  • 超前消費,陷網貸困境,花唄該不該背鍋?
    年輕人深陷消費網貸,花唄該不該背鍋?螞蟻花唄是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用戶通過預支的額度,「先消費,後付款」,這種付款模式倡導的是超前消費。花唄此前的廣告曾引起熱議,請客吃飯、環遊世界、打車、過生日等等,甚至將消費和面子聯繫,把本該純粹的情感物化,與金錢掛鈎,似乎在告訴消費者必須花錢透支才能獲得幸福。廣告內容被認為傳遞錯誤的價值觀,鼓動用戶超前消費。